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9154369丛书名: 事业单位分类考试重点笔记
《中公版·2025事业单位分类考试重点笔记:综合应用能力(E类)》本书具有以下特色:
1.全面覆盖重要考点。本书依据事业单位分类考试中综合应用能力(E类)的考情及真题特点编写,涵盖基础医学知识、临床医学知识、公共卫生知识、医学相关知识4部分的重要考点,内容全面。
2.形式创新,突出重点。本书利用视觉记忆原理,采用独特的多色笔记方式对重要考点内容进行区分、纳性,形式新颖,有助于考生高效学习。
3.注重点拨和指导:本书在知识点中灵活穿插了中公贴士模块,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考点,高效利用考前时间,实现自我超越。
《中公版·2025事业单位分类考试重点笔记:综合应用能力(E类)》本书依据事业单位分类考试中综合应用能力(E类)的考情及真题特点编写,包含以下内容:
涵盖基础医学知识、临床医学知识、公共卫生知识、医学相关知识4部分的重要考点,内容全面。
采用多色标注,红色代表重要的字和词、蓝色代表重要句子。将知识点汇总为表格,对比记忆,有助于考生迅速捕捉知识要点,提高记忆效率。
在知识点中灵活穿插了中公贴士模块,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考点,高效利用考前时间,实现自我超越。
目录
01第一章基础医学知识
第一节医学细胞生物学
第二节人体解剖学
第三节组织胚胎学
第四节生理学
第五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第六节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第七节医学遗传学
第八节人体寄生虫学
第九节药理学与药剂学
第十节病理学
02第二章临床医学知识
第一节诊断学
第二节内科学
第三节外科学
第四节儿科学
第五节妇产科学
第六节中医学
第七节传染病学
第八节皮肤性病学
第九节口腔及耳鼻喉科学
第十节医学影像学
第十一节护理学(护理岗位专用)
03第三章公共卫生知识
第一节流行病学
第二节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第三节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第四节公共卫生知识和其他学科
04第四章医学相关知识
第一节医学心理学
第二节医学伦理学
第三节卫生政策及法律法规
第一章基础医学知识
综合应用能力(E类)
基础医学知识第一章
01
第一节医学细胞生物学
一、细胞的基本特征
(一)概述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是构成已知所有生命体的结构性、功能性、生物性的基本单元,是最小的具有独立复制能力的生命单元。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鉴别
分类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较小(直径1~10 μm)较大(直径10~100 μm)
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组成,不含纤维素主要由纤维素组成,不含肽聚糖
细胞核无核膜和核仁(即拟核)有核膜和核仁
细胞器有核糖体,无膜性细胞器有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高尔基复合体等膜性细胞器
细胞骨架无有
DNA分子量少,环状分子量大,线状
染色体仅有1条DNA,与少量类组蛋白结合,不与组蛋白结合有2条以上DNA分子,与组蛋白和部分酸性蛋白结合
转录与翻译在细胞质内同时进行转录在核内,翻译在细胞质内
细胞分裂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
二、细胞的结构与疾病
(一)结构
1膜脂分子和膜蛋白的运动方式。
(1)膜脂分子的运动方式:侧向扩散、翻转运动、旋转运动、弯曲运动。
(2)膜蛋白的运动方式(与膜脂分子相似,但移动速度较慢):侧向扩散、旋转运动。
2糙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
分类糙面内质网光面内质网
形态结构多呈扁平囊状,有核糖体附着呈管泡样网状,无核糖体附着
功能①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加工修饰、分选及转运;②是蛋白质分选的起始部位①参与脂质的合成和转运;②参与糖原的代谢;③是细胞解毒的主要场所;④是肌细胞Ca2 的储存场所;⑤与胃酸、胆汁的合成与分泌相关
(二)结构异常及相关疾病
1内质网异常与疾病:内质网应激与动脉粥样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溃疡性结肠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多种疾病有关。
2溶酶体异常与疾病:酶的释放或外泄可导致硅沉着病(矽肺)或痛风。
3线粒体异常与疾病:由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缺陷导致,主要影响神经、肌肉系统,也称为线粒体脑肌病。其常用治疗方法为辅酶Q补充疗法。
三、细胞间信息传递
1受体与配体结合的特点。
(1)受体能选择性地与特定配体结合:受体能准确识别配体并与之结合。
(2)配体具备强的亲和力:受体与配体的结合力极强,即使极低浓度的配体与受体结合也可产生显著的生物学效应。
(3)受体-配体结合后显示可饱和性:随配体浓度升高,受体被配体完全结合后,就不再结合其他配体。
(4)受体-配体的结合具有可逆性:受体与配体以氢键、离子键和范德华键等非共价键结合,在细胞发生效应后,两者解离,配体被灭活,受体可再次被利用。
2受体异常与疾病:遗传性或原发性受体疾病,如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自身免疫性受体疾病,如重症肌无力。继发性受体疾病,如肥胖使胰岛素受体功能降低引起的糖尿病。
四、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
(一)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
分类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发生范围体细胞生殖细胞
分裂次数及子代细胞数分裂1次,产生2个子代细胞分裂2次,产生4个子代细胞
分裂过程无染色体的配对、交换、重组有染色体的配对、交换、重组
分裂结果子代细胞染色体数目与分裂前相同,子代细胞遗传物质与亲代细胞相同子代细胞染色体数目比分裂前少一半,子代细胞遗传物质与亲代细胞及子代细胞之间均不同
分裂持续时间一般为05~2小时较长,可为数月、数年、数十年
(二)细胞死亡
1细胞凋亡:指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细胞按特定的程序发生死亡的过程。过程中,质膜始终保持完整,形成的凋亡小体被周围吞噬细胞吞噬,不引起炎症反应。
2细胞坏死:指在外来致病因子作用下,细胞生命活动被强行终止的病理性、被动性的死亡过程,是非正常死亡。最终细胞膜和细胞器膜发生破裂,细胞内容物(包括细胞质、肿大或破碎的细胞器以及染色质片段等)外溢,引起周围组织炎症反应。
3细胞焦亡:又称细胞炎性坏死,是一种程序性细胞坏死。过程中,细胞不断胀大至细胞膜破裂,细胞内容物释放,激活强烈的炎症反应。
(三)细胞自噬
1概述:指细胞质内大分子物质和细胞器在膜包囊泡中大量降解的生物学过程。
2发生过程:①底物诱导自噬前体的形成;②自噬体形成;③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④自噬体内容物被降解。
3调控:自噬体的形成依赖于Ⅲ型磷脂酰肌醇三磷酸激酶的作用。
4意义:自噬对细胞的作用具有两面性,自噬可以帮助细胞抵抗外界压力(衰老、饥饿等),但过度的自噬会导致细胞发生Ⅱ型凋亡。
第二节人体解剖学
一、骨学、关节学、肌学
(一)骨学
1总论。
(1)分类:成人有206块骨,其中6块听小骨属于感觉器,具体分类如下。
按形态,骨可分为长骨(如股骨、胫骨)、短骨(如腕骨、跗骨)、扁骨(如颅盖骨、胸骨和肋骨)和不规则骨(如椎骨、上颌骨)4类。
按部位,骨可分为颅骨、躯干骨(椎骨、肋和胸骨)和四肢骨。
(2)骨的构造:骨包括骨质、骨膜和骨髓。
红骨髓有造血和免疫功能,5岁后长骨骨干内的红骨髓转化为黄骨髓,失去造血能力,失血过多或重度贫血时又会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检查骨髓象进行骨髓穿刺时常选髂前上棘或髂后上棘等处。
2中轴骨。
中轴骨包括躯干骨(胸椎、颈椎、腰椎共24块,骶骨1块、尾骨1块、胸骨1块、肋骨12对)和颅骨(脑颅骨8块、面颅骨15块)。
(1)腰椎:腰椎穿刺术部位常选第3、4腰椎之间。
(2)骶骨:骶管上通连椎管,下端的骶管裂孔两侧有突出的骶角,是骶管麻醉的标志。
(3)翼点:指颞窝前下部较薄,在额、顶、颞、蝶骨汇合最薄弱处,构成的H形的缝。其内面有血管沟,脑膜中动脉前支在此通过。此处骨板薄弱,骨折时易伤及脑膜中动脉,形成硬膜外血肿。
(4)眼眶骨折:最常累及的部位是眶下壁和内侧壁。
(5)颅底骨折:①1/3的颅底骨折发生于颞骨岩部。②易发生硬脑膜与脑蛛网膜同时撕裂,导致脑脊液外漏。颅前窝骨折时,脑脊液可流入鼻腔,形成鼻漏;颅前窝骨折累及鼻腔顶部筛板时,可撕脱嗅丝和脑膜,造成嗅觉障碍,甚至脑脊液鼻漏。
3附肢骨。
(1)锁骨:是唯一直接与躯干相连的上肢骨,骨折以内、外侧交界处常见。
(2)肩胛骨:骨折多见于直接暴力损伤,以肩胛骨体部骨折最为常见。
(3)肱骨:是上肢最大的管状骨,肱骨下端与体交界处(肱骨内、外上髁稍上方)骨质较薄弱,受暴力时易发生肱骨髁上骨折。
(4)股骨:是人体最长、最结实的长骨,骨折多发于股骨粗隆间。
(5)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可在体表触及。
(6)跗骨:属于足骨,骨折以跟骨骨折多见(约60%),多由高处跌下,足跟遭受垂直撞击所致。
(二)关节学
1脊柱。
(1)整体观:24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借骨连结形成脊柱。成年男性脊柱长约70 cm,女性脊柱长约60 cm。成人脊柱有颈、胸、腰、骶4个生理性弯曲,颈曲和腰曲凸向前,胸曲和骶曲凸向后。
(2)椎间盘:椎间盘的总厚度约为脊柱全长的1/4。当纤维环破坏时,髓核突入椎管或椎间孔,压迫相邻的脊髓或神经根引起牵涉性痛,临床称为椎间盘脱出症。
2骨的连结。
(1)胸锁关节:是上肢骨与躯干骨连结的唯一关节。由锁骨胸骨端与胸骨锁切迹及第1肋软骨的上面共同构成,属于多轴关节。囊内的关节盘将关节腔分为外上和内下两部分。
(2)肩关节:由肱骨头与肩胛骨关节盂构成,属多轴球窝关节。肩关节脱位时,肱骨头常发生前下方脱位。肩关节为全身最灵活的关节。
(3)骨盆:由左右髋骨,骶、尾骨以及其间的骨连结构成,性差显著,其主要功能是运动,女性骨盆还有分娩的功能。
(4)髋关节:由髋臼与股骨头构成,属多轴球窝关节。髋关节易发生后下方脱位。
(5)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其中内侧半月板较大呈“C”形,外侧半月板较小似“O”形。
(6)踝关节(距小腿关节):由胫骨下端、腓骨下端和距骨滑车构成,属于屈戌关节,能做背屈(伸)和跖屈(屈)运动。跖屈(如下坡、下楼梯)时,易发生扭伤。
(三)肌学
1头肌、颈肌。
(1)胸锁乳突肌:位于颈部两侧,颈阔肌深面。一侧收缩使头偏向同侧,脸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使头后仰。
(2)颈深肌:前、中斜角肌和第1肋之间可形成斜角肌间隙,可将麻醉药注入此间隙,以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2躯干肌。
(1)膈肌:为主要的呼吸肌,有3个裂孔。
主动脉裂孔,平第12胸椎,在两侧膈脚与脊柱之间,有降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
食管裂孔,约平第10胸椎,在主动脉裂孔的左前上方,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
腔静脉孔,约平第8胸椎,在食管裂孔的右前上方的中心腱内,有下腔静脉通过。
(2)腹股沟管:是腹前外侧壁下部肌和腱之间的一条裂隙,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由外上斜向内下,有精索或子宫圆韧带通过。
3上、下肢肌。
(1)上肢带肌:三角肌、冈上肌收缩时使肩关节外展,冈下肌、小圆肌收缩时使肩关节旋外,大圆肌、肩胛下肌收缩使肩关节内收、旋内。
(2)髋肌:后群臀大肌使髋关节伸和旋外,臀中肌、臀小肌使髋关节外展、旋内和旋外,梨状肌使髋关节外展和旋外。
二、消化系统
(一)概述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
1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又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又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上消化道指从口腔到十二指肠的管道,下消化道指空肠以下部分的管道。
2消化腺:①大消化腺,包括大唾液腺、肝、胰;②小消化腺,包括唇腺、颊腺、食管腺、舌腺、肠腺等。
(二)咽
咽的分部:以腭帆游离缘与会厌上缘为界,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3部分。
1鼻咽:位于鼻腔后方。其两侧壁上,各有一个咽鼓管咽口,与中耳的鼓室相通。咽鼓管圆枕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