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1122461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巨河中,酒的历史是那么漫长,以至于打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第一页,就能嗅到它的芬芳;酒的作用是那样广泛,以至于放眼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酒是欢乐者的良友,更是悲伤者的知己;让得意者放达,更让失意者解脱;给灰色的生活添彩,更给苦涩的人生增趣;给寂寞者以安慰,更给孤独者以温暖;给凡夫俗子以现实的欢愉,更给骚人墨客以浪漫的吟咏……
1.内容丰富全面。本文从中华传统文化要素、日常生活入手全方位呈现酒及酒文化在中国人生活和精神世界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2.图文并茂,印制精美。本书为四色印刷,在晓畅通达的行文中辅以中国优秀传统诗画作品,图文相衬,读来赏心悦目。
《灵魂之水:芬芳酒香里的中华文踪》一书作者深入追寻华夏文明中历久弥香的酒文化,深入浅出地梳理了中国历史上与酒有关的各种典故、故事,读来引人入胜。本书从源出传说的酒文化、物质层面的酒文化、制度层面的酒文化、酒文化中的历史风云、酒文化与文人雅会、酒文化与诗词歌赋、酒文化与古典小说、酒文化与书画艺术、酒文化与音乐舞蹈、酒文化与民间习俗、雅俗酒令各擅场几个方面入手,用流畅的语言、精美的图片,将伴随中华文明的酒的故事徐徐展开,以酒的视角讲述中国故事,呈现历史弧光。正如作者所言,酒是欢乐者的良友,更是悲伤者的知己;让得意者放达,更让失意者解脱;给灰色的生活添彩,更给苦涩的人生增趣;给寂寞者以安慰,更给孤独者以温暖;给凡夫俗子以现实的欢愉,更给骚人墨客以浪漫的吟咏……
引言:魔幻之水
一、酒之所兴:源出传说的酒文化
仪狄献旨酒
杜康造秫酒
“五齐”与“三酒”
酒之种类说略
二、饮酒之具:物质层面的酒文化
三代之前的陶制酒器
夏商周三代的青铜酒器
林林总总的各类酒器
出土文物的酒液遗存
酒望子与各类酒招牌
三、酒以成礼:制度层面的酒文化
《诗经》中的饮酒礼
《尚书》中的饮酒礼
“三礼”中的饮酒礼
民间文化中的饮酒礼
饮酒礼仪与觞政
中国古代的禁酒令
四、壶里乾坤:酒文化中的历史风云
酒池肉林留笑柄
借酒婉转劝君王
鸿门宴中转乾坤
妙识先机存己身
美酒与盛唐气象
巧借美酒释兵权
朱元璋借酒试大臣
五、以酒会友:酒文化与文人雅会
梁园之游聚高士
邺下之游逞才华
金谷雅集赛诗会
曲水流觞留美名
香山九老传佳话
洛阳耆英多率真
六、对酒当歌:酒文化与诗词歌赋
对酒当歌曹孟德
篇篇有酒陶渊明
最是七绝堪佐酒
斗酒百篇李太白
沉饮放歌杜子美
醉吟先生白乐天
酒至微醺邵尧夫
月夜泛舟苏东坡
挑灯看剑辛弃疾
巨野河倾陆放翁
七、美酒妙笔:酒文化与古典小说
从《世说新语》到宋元话本
《三国演义》:酒文化的英雄化
《水浒传》:酒文化的江湖化
《金瓶梅》:酒文化的世俗化
《红楼梦》:酒文化的雅趣化
《聊斋志异》:酒文化的奇幻化
八、酒赋灵感:酒文化与书画艺术
张旭三杯草圣传
好酒使气吴道子
酒徒醉后扫千张
夜宴图中藏秘密
晚得酒趣文徵明
花前酌酒唐伯虎
九、挥洒灵动:酒文化与音乐舞蹈
祭祀宴飨与音乐舞蹈
缘酒而成的音乐舞蹈
酒文化与琴曲名作
酒文化与音乐舞蹈家
临终一曲《广陵散》
十、各色酒会:酒文化与民间习俗
酒文化与节日习俗
酒文化与婚聘习俗
酒文化与丧葬习俗
十一、酒令览胜:雅俗酒令各擅场
酒令的功能妙用
文人墨客之雅令
雅俗共赏之通令
古典小说与酒令
结束语:饮者留名
引言:魔幻之水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水是一切生命之源,有了水,才有生命和世界。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中,水被赋予了精神道德内涵,更是一种君子人格的象征和包罗万象的存在。智者乐水、上善若水、温柔似水、静水深流、水落石出、中流击水、山高水长等等,都是水的人格化、审美化表达。
水的形态千变万化,多种多样。但有一种水最为奇特、最为幻,那就是以水为质的酒,中国人所称的酒水。
香港一位散文家把酒称作“有灵魂的水”,可谓精警。“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但龙只是图腾和传说,酒水却是真实的存在。水灵、水灵、水有了灵魂便会奇妙无穷,而且源远流长、薪火传承,汇聚成博大精深的酒文化长河。
进人酒文化的历史长河,我们会发现酒的历史是那样漫长,以至于打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第一页,就能嗅到它的芬芳:酒的作用是那样广泛,以至于放眼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它是欢乐者的良友,更是悲伤者的知已;它让得意者放达,更让失意者解脱;它给灰色的生活添彩,更给苦涩的人生增趣;它给寂寞者以安慰,更给孤独者以温暖;它给凡夫俗子以现实的欢愉,更给骚人墨客以浪漫的吟咏;它给英雄以展示本色的媒介,更给谋士以运筹帷幄的平台………
今天,我们就进人酒文化的历史长河,寻觅芬芳酒香里的中华文踪,感受魔幻之水中的奇妙存在,体会“惟有饮者留其名”的丰富内涵。
酒以成礼是中国酒文化最主要的功能。其实,通过举办酒会以酒会友也是酒文化的功能之一。现在的以酒会友,多是一人设个场子,然后呼朋唤友一起饮酒叙旧。酒会中除了美酒佳肴,别的项目很少。但在中国古代,举行酒会是一件很郑重的事情,而且有酒会必有乐舞。西汉桓宽《盐铁论》中有这样一段话谈到当时的民间酒会:“往者,民间酒会,各以党俗,弹筝鼓缶而已。无要妙之音,变羽之转。今富者钟鼓五乐,歌儿数曹。中者鸣竽调瑟,郑舞赵讴。”意思是说过去的民间酒会,都是朋友之间的聚会,酒会中间的娱乐活动,也就是弹弹筝、敲敲缶,并没有什么精妙的音乐。而到了西汉,富人举办的酒会,要五乐齐备,还要有几个歌儿舞女唱歌跳舞助兴。中等之家的酒会,也要吹竽弹瑟,有歌有舞。由此可见,到了西汉时期,酒会已经由朋友之间的以酒会友,变成了志同道合者的文人雅会。西汉以后,以酒会友的文人雅会越来越多,一些文人雅会则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佳话。
梁园之游聚高士
汉文帝前元十三年(前 167),淮阳王刘武改封为梁王。因刘武去世后谥号为“孝”,后人习惯称刘武为梁孝王。梁孝王是汉文帝的次子,汉景帝刘启的亲弟弟。汉景帝前元四年(前 153)春正月,吴王刘濞联合楚、赵、胶东、胶西、济南、淄川等七国,以清君侧、诛晁错为名发动叛乱。梁孝王所在的梁国处于抵抗“七国之乱”的前沿。他坚决支持汉景帝,以韩安国、张羽为大将军,率军坚守睢阳,与吴楚大军形成相持局面,为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七国之乱”平定之后,梁孝王因平乱有功,又得到汉景帝的信任和窦太后的宠爱而得到很多赏赐。梁孝王于是大修宫苑,广为延揽四方豪杰和游说之士,常为梁园之游,开了文人雅会的先河。
梁孝王主持的梁园之游,参加者有司马相如、枚乘、邹阳、庄忌、公孙诡、公孙乘、羊胜、路乔如以及大将军韩安国等人。这些人来自四面八方,司马相如来自京师长安,枚乘、邹阳、庄忌来自吴国,公孙诡、公孙乘、羊胜则是所谓的“山东之士”。梁孝王是富可敌国的诸侯王,他在梁园建造了忘忧馆,经常在这里与众文士饮酒作乐,吟诗作赋。兴之所至,则入梁园打猎,以助酒兴。他们以酒会友,且时常奉梁孝王之命为文作赋,为后人留下了不少作品。其中有辞赋 10 篇,具体包括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美人赋》,枚乘的《梁王菟园赋》《柳赋》,邹阳的《酒赋》《几赋》,公孙乘的《月赋》,公孙诡的《文鹿赋》,羊胜的《屏风赋》,路乔如的《鹤赋》,另有文章 2 篇,分别是邹阳的《狱中上梁王书》和枚乘的《重上吴王书》。其中,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美人赋》,邹阳的《狱中上梁王书》和枚乘的《重上吴王书》,都是传世名作。
从酒文化发展史的角度看,邹阳在梁园文人雅会留下的《酒赋》,是最值得重视的一篇作品。邹阳之前,有关酒的记载虽然不少,但单独成篇的除《尚书·酒诰》外,基本上都是零星记载。有些故事虽然借酒展开,但主要是借酒写人,譬如有关管仲和晏婴的一些与酒有关的故事,都属于这种情况。邹阳作《酒赋》即奉梁孝王之命而作,那么显而易见,在梁园之游中,酒的作用非常明显。酒既是梁孝王与众人欢聚的饮品,也是激发众文士创作灵感的主要媒介。通过邹阳的《酒赋》,可以对西汉之前的酒文化有比较清晰的了解。
酒在当时分为清和浊两种,“清者为酒,浊者为醴。清者圣明,浊者顽 ”。然而,不论清酒还是浊酒,都是用麦做成的曲和粮食酿造而成的,所谓“皆曲湒丘之麦,酿野田之米”。酒曲和粮食发酵之后,通过蒸馏的方式酿造出来,流光清澈,甘甜爽口。庶人喝了高兴,君子以酒为礼。清酒之上品称为醇,浊酒之上品称为酎,一旦喝醉了,则是千日一醒,所谓“凝醳醇酎,千日一醒”。对酒作了简要介绍之后,邹阳笔锋一转,开始写梁孝王与众人饮酒的盛况。“哲王临国,绰矣多暇”,是说梁孝王封于梁国,平时多有闲暇。于是,梁孝王“召皤皤之臣,聚肃肃之宾。安广坐,列雕屏,绡绮为席,犀璩为镇,曳长裾,飞广袖,奋长缨。英伟之士,莞尔而即之”。在梁孝王的召唤下,白发之臣,肃穆之宾,都来到了梁园的忘忧馆,众人济济一堂,言笑甚欢。梁孝王坐在玉几之后,倚着玉屏风,招呼参加酒会的众人举杯共饮。有梁孝王的主持和支持,酒会中人“纵酒作倡,倾碗覆觞”,大家痛痛快快地喝起来。这个时候,众人似乎不再顾忌什么斯文,有的高谈阔论,有的吆五喝六,把个性张扬得淋漓尽致。大家只顾得饮酒作乐,不知不觉中都喝得酩酊大醉。有的人晚上喝醉了酒,直到第二天早上才醒过来。尽管如此,参加宴会的人还是忘不了对梁孝王奉承几句吉利话,高喊“吾君寿亿万岁,常与日月争光”。
邹阳是西汉初年很有影响的文士,其《狱中上梁王书》是一篇声情并茂、影响深远的好文章。邹阳刚到梁国不久,因才能出众而遭到羊胜、公孙诡等人的诬陷和谗害,被投入监狱。狱吏对邹阳很苛刻,有杀害邹阳的意思。为了保命,邹阳在狱中给梁孝王写了一封书信,为自己辩白。梁孝王读了邹阳的这封书信,立刻把他释放,并待之如上宾。邹阳受到梁孝王的礼遇,对梁孝王忠心耿耿,竭尽全力,成为梁孝王的重要谋士。即便在酒会上,邹阳对梁孝王以酒会友的用意也理解得很深,体察入微,尽力调节宴会的氛围,写出了中国酒文化史上第一篇《酒赋》。这篇文章既对酒文化作了简略描述,又对梁孝王梁园之游、、礼遇文士给予了赞美。由此,也奠定了邹阳在中国酒文化史上的地位。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