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288934
内容简介
本书为胡希恕、冯世纶两代经方家逐条解析《伤寒论》的原创著作。
胡希恕(1898-1984年)又名胡禧绪,汉族,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是我国近代著名中医经方临床家、教育家。被日本中医界赞誉为“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胡希恕一生勤于临床,并一直在临床、教学一线,其明确指出经方医学采用的是六经八纲辨证体系,是神农-伊尹汤液学派,不同于《黄帝内经》的脏腑经络辨证体系,明确提出了仲景学说和《黄帝内经》理论学术渊源不同;揭示了辨证论治的实质,即基于患病机体一般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而适应整体的、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其临床注重方证,更是揭示了半表半里实质,并提出了“方证是辨证论治的尖端”等学术思想,人民日报给予其高度评价,认为其解决了“历代医家缺乏论述的难题”。其核心学术思想为:伤寒六经论治与八纲的关系:六经来自于八纲,以八纲解读六经。其学术体系为: 方证辨证体系(先辨六经、八纲,继辨方证。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胡希恕(1898-1984年)又名胡禧绪,汉族,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是我国近代著名中医经方临床家、教育家。被日本中医界赞誉为“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胡希恕一生勤于临床,并一直在临床、教学一线,其明确指出经方医学采用的是六经八纲辨证体系,是神农-伊尹汤液学派,不同于《黄帝内经》的脏腑经络辨证体系,明确提出了仲景学说和《黄帝内经》理论学术渊源不同;揭示了辨证论治的实质,即基于患病机体一般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而适应整体的、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其临床注重方证,更是揭示了半表半里实质,并提出了“方证是辨证论治的尖端”等学术思想,人民日报给予其高度评价,认为其解决了“历代医家缺乏论述的难题”。其核心学术思想为:伤寒六经论治与八纲的关系:六经来自于八纲,以八纲解读六经。其学术体系为: 方证辨证体系(先辨六经、八纲,继辨方证。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冯世纶,男,主任医师,教授,曾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委员、皮肤美容专业委员会常委和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编委等职。 学习工作经历:早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医50余年,师承董建华、赵绍琴、胡希恕等名老中医,先后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和中日友好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 专业特长:擅长经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内分泌病、热性病、咳喘、皮肤病等。发表了《伤寒杂病论溯源》等论文,出版了《经方传真》等专著5部,为继承和发展经方医学做出了贡献。 曾多次获得国家和部级奖励。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