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2517297
本书是关于中西医结合诊治眩晕的专著。包括绪论,眩晕的病史、检查与诊断,前庭应用解剖生理与功能检查,各类眩晕疾病的诊治,眩晕的中医治疗,眩晕的日常防护与前庭康复。将眩晕分为周围性眩晕、中枢性眩晕、全身性疾病相关头晕、精神心理性头晕4类,每类包括若干种疾病,对于每种疾病的概念、流行病学、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检查、诊断、治疗做了简明的论述。并对眩晕的中医辨治重点做了论述。
眩晕是一种涉及多个学科的常见临床症候群,发病率高,且病因复杂,容易延误诊断,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近年来眩晕病受到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研发出许多新的检查手段和治疗技术,并逐步得到推广。然而,部分临床医师仍然对眩晕类疾病的相关新知识掌握不足,例如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性偏头痛、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双侧前庭病等的新进展学习不到位,将这些疾病错误诊断为“慢性脑供血不足”“颈椎病”“颈性眩晕”等。虽然眩晕诊断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是时至今日,临床上仍有大量的眩晕患者面临着诊断不清、治疗无效的困境。不断探索眩晕理论和诊疗技术的同时,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眩晕治疗方面的优势,仍是我们当下要着重解决的临床问题。
目前现代医学论述眩晕的专著已纷纷出版,凸显现代医学诊断技术和中医药疗效优势
相得益彰的中西医结合眩晕专著寥寥无几。本书分别从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两个领域对眩晕疾病进行论述。现代医学方面,着重阐述了眩晕疾病诊断技术,对相关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也做了提纲挈领的介绍。中医部分主要介绍了在眩晕医学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的著名医家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并根据编写团队自身的临床实践,向读者介绍了自己的诊疗经验,基本涵盖了祖国医学各个发展阶段对眩晕的认识和辨治方法。本编写组以“抛砖引玉”的态度编成此书,希望对提升我国眩晕疾病的中西医诊治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书读者除了适合各级临床医师阅读参考之外,将重点针对中医药院校的医学生,开展教学工作,探索开创大学本科阶段眩晕病专病教学之先河,为今后培养更为高级的专病诊治医师奠定基础。由于编写时间仓促,不妥和错误之处难免,殷切希望使用本书的临床医师、教师和医学生们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再版时修正。
历时5年,这本凝聚着全体编者心血的学术专著就要与读者见面了,这让我们感到非常高兴,但在出版前,编写组还是要强调,本书并不全是作者们的原创,其中有很多内容来自文献的报道,编委们尽管已经在书中尽可能多地标注了文献内容来源,但可能还会有遗漏,对此我们深表歉意。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