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0186529
深入了解民国时期北京城市发展的艰难历程和前人为北京城市的近代化所倾注的心血,可以激发我们建设伟大北京的热情,也更加热爱这座城市。
本书探讨了国民政府时期北平市长的施政理念和治市举措对北平城市发展的作用,以及北平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内在联系。以何其巩、张荫梧、周大文、袁良、秦德纯、熊斌、何思源、刘瑶章等几位市长为核心,按城市建设的主要方面,如社会管理、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交通(电汽车、道路)、公用设施(自来水、电灯、电话)、市政建设等,选取重点,分别进行研究。梳理了他们的做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总结了其施政经验和教训,为当今北京城市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借鉴。以整理馆藏档案为“内部” 成果,同时兼顾史学界的“外部”研究,通过档案研究来见证历史,探讨北平市长的施政思想、北平时期的城市发展。
第一章 北平市政的初创 1
第一节 建立北平首个市政管理机构 1
一、北平特别市政府成立与首任市长任职始末 2
二、组建市政管理机构 5
三、建立市政会议 7
四、制定市政管理章则 13
五、强化市政府政务管理 15
第二节 勘划市域市界 争取市政管辖权 17
一、筹定市界四至 17
二、大兴县界之争与模式口、田村等六村归属之辩 22
三、提出收回使馆界行政权 28
四、筹备北平地方自治 30
第三节 建市之初北平城市定位的探索与努力 32
一、关于城市定位的官方建议 33
二、对于城市定位的民间表达 35
三、制订市政计划与建设方略 38
四、塑造城市形象确定市歌市花 44
第四节 筹谋政府财政 46
一、整理财政扩充经费 46
二、合理编制政府预算 49
三、筹设银行募集市债 50
第五节 开启北平市政建设 53
一、建设治理道路交通 53
二、修筑孙中山灵榇移奉南京迎榇大道 57
三、整理疏浚河道水系 59
四、整治改善环境卫生 63
第六节 繁荣古都文化教育 66
一、“繁荣北平”建设文化游览区 67
二、筹措经费发展教育 70
三、推广中华传统武术 71
四、接收开放古建园林 74
五、修建历史性文物工程 84
第七节 提振工商维持民生 90
一、提倡国货发展工商业 90
二、组织贫民救济总会 93
三、稳定市场缓解失业 96
四、谨慎处置劳资争议 99
第八节 管理规范社会习俗 102
一、取缔社会陋习 102
二、厉行禁烟禁毒 107
三、监督管理慈善团体 109
第二章 动荡中的平稳过渡 113
第一节 市长的频繁更迭 113
第二节 市政机构变迁与管理 116
一、财政困难带来的机构变迁 116
二、政府机关的内部管理 122
三、“区民大会”和“坊民大会” 123
四、其他各种市政管理法规 127
五、营业税以及其他税收的管理 128
第三节 市政设施建设与文物保护 132
一、道路沟渠整修 132
二、交通规范制定 135
三、文物保护 138
四、市容美化 140
第四节 公用事业与社会治理 142
一、降低电费的诉求 142
二、卫生自治 145
三、饮食安全及用水 148
四、娼毒整治 150
第三章 北平市政的中兴与转折 156
第一节 游览区建设与文物整理 156
一、整顿市政,推行都市计划 156
二、繁荣经济,推行游览区建设计划 160
三、整理文物,推行旧都文物整理计划 172
第二节 市政建设与交通管理 179
一、道路建设 179
二、河道沟渠整理 185
三、发展公共交通 190
第三节 卫生管理与环境建设 195
一、清运秽土 195
二、自来水、食品及公共卫生管理 202
三、改革粪业与整顿公厕 206
四、植树造林 211
第四节 整顿风化与严厉禁毒 214
一、禁止跳舞 214
二、禁演评戏与取缔女招待 219
三、取缔私中男女同校与取缔公寓男女合住 223
四、严厉禁毒 225
第五节 社会改良与社会救济 233
一、贫民救济 233
二、兴建平民住宅 235
三、提倡集团婚礼 238
第四章 战后之复员过渡时期 241
第一节 接收及善后工作 242
一、行政机关的恢复 242
二、遣返日侨及敌产处理 245
三、人事甄别与损失调查 250
四、抗战纪念及消除敌伪遗迹 255
第二节 机构设置与施政表述 256
一、市府构成与市政会议 256
二、各局机构、职掌及工作目标 259
三、政纪、政风及施政目标 261
第三节 重建财政税收金融 266
一、废除苛捐杂税 266
二、税种及税率的整理 268
三、成立北平市银行 273
四、法币兑换之冲击 275
第四节 社会救济、平抑物价与社会管控 276
一、战后难民、贫民救济 276
二、平抑物价措施 280
三、食粮平粜的努力 284
四、清查户口和编整保甲 288
五、民众组训 292
第五节 市容整理、修建与习俗改造 295
一、清除秽土秽水 295
二、查禁烟毒 298
三、基础设施的整顿与修建 303
四、新生活运动的继续 307
第六节 熊斌市长任期的结束 312
一、无奈的去职 312
二、未能完成的战后过渡 315
第五章 动荡时局中的市政实践 318
第一节 何思源赴任北平 318
一、辞别山东 319
二、赴任北平 321
三、一个烂摊子 322
第二节 北平市政的愿景 324
一、履职初期的施政方针与思考 325
二、北平市政的未来愿景 328
三、自由、民主、康乐的新北平 331
第三节 成立市参议会与疏导学潮 333
一、北平市参议会的成立 333
二、处理学潮:有力还是不力 339
第四节 改善市政民生 346
一、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 347
二、整顿社会经济秩序 348
三、整治环境卫生 353
四、救助市民生活 356
第六章 弃旧迎新的终局 361
第一节 刘瑶章临危受命 362
一、市长人选之产生 362
二、交接过程之曲折 366
第二节 努力进取的施政态度 369
一、施政原则与人事安排 369
二、注重民意与官员操守 371
三、要求实干及关注基层 376
第三节 难以支撑的困局 380
一、应对“七五”事件 380
二、财政、物资短缺之窘迫 385
三、艰难的市政运作 388
四、“乱”和“穷”的市政现象 392
第四节 戒严之下的市政 394
一、机构及其职能的变动 394
二、清查户口、民众组训与征兵 400
三、经济管制与配给 406
第五节 北平走上新生 414
一、最后的坚守 414
二、实现和平接管 420
后 记 423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