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5582536
1.梅毅的语言有别于大多数历史作品,他擅长用有趣的表述和真实的事件来刻画历史人物,不厚此薄彼,不堆砌辞藻,平实中充满代入感,像在跟读者聊天一样讲述历史,让人深陷其中。
2.“梅毅说宋”这部作品,很巧妙地将宋朝三百年的历史用四个标志性维度来贯通,每一册都是宋朝的一个阶段、一个关键转折。黄袍加身、熙丰变法、靖康之变、临安陷落、厓山之战;苏轼、王安石、包拯、韩侂胄、文天祥、陆秀夫……宋朝三百年间的主要事件和代表人物几乎全部收纳。尤其把宋朝的边患问题单独成册,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宋朝三百年的兴亡,更加宏观立体。
《忧边患》向人们展示了与宋朝为邻的辽夏金政权为何会跟宋朝发生边境纠纷和战争,游牧民族政权又是如何兴亡的。党项建立的西夏,与宋朝打了五次宋夏战争;契丹族建立的辽,数次攻宋,给宋朝带来较大威胁;而女真人建立的金,灭掉了辽,又对宋朝进行多次攻略,掳走徽钦二帝,灭亡了北宋。宋、辽、金、西夏之间的多元文化交流、民族融合和军事扩张,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造就了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书写了一部悲壮华丽的历史诗篇。
第一章 西夏 …… 001
1. 鄂尔多斯党项羌 …… 003
2. 喂不饱的“群狼”…… 010
3. 西北烽烟连年起 …… 017
4. 宋夏相斗元昊奇 …… 024
5. 宋军数败丧志气 …… 031
6. 宋廷无奈来讲和 …… 039
7. 乐极生悲被儿杀 …… 047
8. 太后持国多攻战 …… 053
9. 人也能撞大运 …… 060
10. 西夏国进入多事秋 …… 068
11. 得敬分国事蹊跷 …… 075
12. 神神道道夏神宗 …… 082
13. 万劫不复国祚灭 …… 089
第二章 辽 …… 097
1. 耶律阿保机:巍巍契丹创大辽 …… 099
2.“断腕太后”女中杰 …… 106
3. 母爱偏心留后患 …… 112
4. 世宗继位兴汉化 …… 119
5. 嗜杀成性辽穆宗 …… 124
6. 景宗圣宗传国祚 …… 131
7. 聪睿明主辽圣宗 …… 137
8. 从辽兴宗到辽道宗 …… 144
9. 亦有辽人能赋诗 …… 151
10. 皇后偷情后果重 …… 158
11. 太子被诬终丧命 …… 163
12. 天祚帝丧亡国祚 …… 170
13. 山穷水尽西行记 …… 176
第三章 金 …… 183
1. 女真满万不可敌 …… 185
2. 走投无路的天祚帝 …… 191
3. 从金太宗到金熙宗 …… 199
4. 终日醉酒频杀人 …… 207
5. 合谋密议弑醉帝 …… 214
6. 大柄在手任诛戮 …… 221
7. 文才武略兴规模 …… 227
8. 处心积虑一南北 …… 235
9. 浩浩荡荡攻南宋 …… 243
10. 提军百万渡淮水 …… 250
11. 智勇双全虞允文 …… 257
12. 身死江南留遗恨 …… 264
13. 时不再来诚可惜 …… 272
14. 善于守成金世宗 …… 277
15. 诗文圣手金章宗 …… 284
16. 懦弱之君卫绍王 …… 290
17. 一误再误金宣宗 …… 298
18. 北边损失南边补 …… 305
19.“封建九公”在河北 …… 312
20. 国之将亡继帝位 …… 319
21. 金国也有忠良将 …… 325
22. 暂时逃过一大劫 …… 332
23. 危急时刻内乱起 …… 339
24. 城破之际让帝位 …… 346
25. 蔡州城破金帝亡 …… 353
自序 王朝兴衰的历史轨迹
说起宋朝,大概我们首先会想起北宋“靖康之变”的奇辱和南宋“厓山之役”的惨败。相较汉唐、明清,两宋的领土小得可怜,北宋最盛时也只有 28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赵匡胤开国以来“重文抑武”的国策,使得宋朝长期陷于“防御”的狼狈境地,甚至出现同样的历史悲剧上演两次这种超奇怪的现象。
其实,在我们低声叹息之时,大多数人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自晚唐以来,中原王朝的崩溃所导致的大分裂,致使中国北方一直战乱频频。沙陀人石敬瑭更是把燕云十六州献给契丹,为其后的北宋王朝埋下滔天大祸的根苗。而后,契丹、党项、女真、蒙古诸族相继登上历史舞台,刀光闪闪,血肉翻飞。
为此,我们需要重新深入历史细节之中,去回顾一下那个与野蛮为邻的大宋时代的方方面面,把记忆的碎片黏合起来。政治方面,宋太祖以皇权为中心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巧妙地分散宰相之权。宋朝建立了完善的科举、官员铨选以及监察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较为开明的时代。纵观南北两宋三百多年,其他王朝屡见不鲜的女祸、宦祸、外戚之祸、藩镇之祸、权臣篡逆之祸、流民覆国之祸,在宋代较少出现。
经济方面,两宋是那个时代十分先进的商业社会,其多种经济模式均在世界上开一代风气之先。特别是城市的发展,“屋宇雄壮”,“骇人闻见”。经济活动“每一交易,动辄千万”。瓦舍、勾栏,熙熙攘攘,娱乐、休闲通宵达旦,市民生活水平在当时世界绝对是首屈一指。而且,中国首创的纸币交子、会子,都在宋代出现并发展定型,这种革命性的货币形式比欧洲要早六个多世纪。同时,一反前代重农轻商的传统观念,宋代商人不仅经济地位得到提高,甚至可以入仕为官,这极大地刺激了工商业的发展,士大夫还进化出“商人众则入税多”的崭新价值观。
文学方面,宋词一洗晚唐浮艳之风,或豪放,或婉约,大放异彩,其中以欧阳修、苏轼、李清照、辛弃疾、陈亮等为代表;宋诗也不可小觑,其长于用典的浓郁书卷气,使得中华文化的精髓每每跃然纸上,尤以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昂然执其牛耳,其诗悲沉激荡,脍炙人口。
艺术方面,由于宋朝诸帝皆留意文翰,贵族士大夫亦步亦趋,绘画、书法方面人才济济。抛开细腻华贵的“院体画家”不讲,苏轼、米芾、米友仁、李公麟等人所崇尚的“士大夫画”使豪爽、性灵的“尚意”审美意境贯穿以后数个朝代,长盛不衰。在这种艺术风气影响下,宋代在制瓷、建筑、雕塑、舞蹈等多个领域,皆达至登峰造极的地步。
科技方面,国人一向引以为豪的四大发明,其中有三项在宋代大放异彩: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英国哲学家培根在《新工具》一书中这样写道:“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至于英雄豪杰,两宋王朝更是层出不穷,撼人心魄—— 杨业、寇准、狄青、韩琦、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韩世忠、刘锜、岳飞、虞允文、辛弃疾、孟珙、余玠、李庭芝、姜才、张世杰、陆秀夫、文天祥等,这些忠臣义士,耿耿精忠,求仁得仁,求义得义,不以成败利害动其心,不以生死贫富移其志,才节两全,代表了我们民族至高至伟的精神境界。他们或衔命出疆,或授职守土,或捐躯殉国,功虽有不成,声名彪炳千秋!
有着如此辉煌成就的宋王朝却出现了惊人相似的两次亡国,不禁让人感慨。王朝灭亡的原因多种多样,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甚至某个大人物的死亡都会改变整个历史进程。比如,钓鱼城上被宋朝守军飞掷而下击中蒙哥大汗的石块,它就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轨道!除却天时、地利,人是历史行为的最关键因素。正是宋人意识方面的懈怠,文恬武嬉,不思进取,才最终导致两宋的灭亡。
读罢宋史,我们可以从曾经的历史经验中深刻认识到:“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更加让我们后人感到吊诡的是,那些灭亡北宋的、曾经金戈铁马的女真人,一旦习惯了风花雪月,沉浸在歌舞之中,蒙古铁骑的嗷嗷叫声也由远而近,逼袭而来,曾经悍勇无比的金朝,也在血火之中化为碎片。由此可见,在血与火的时代,在危机四伏的世界,最怕的就是整个国家恬然而息。一旦忘兵忘战,整个国家肯定会溺于安乐享受,而后的一切突然之祸,正是种于承平时代“缘饰文雅”之时。
昔日的繁华,早已成为深埋于地下的废墟;从前的风华,也化为过眼烟云。即便如此,我们却无法否认那样一个灿烂时代的不朽与光荣。往事越千年,我们的鼻孔中仍能嗅到那三个多世纪汴梁与临安传来的梅花香气,还能依稀听闻诗人词家那一叹三叠的华丽咏叹。宋朝,并非在历史深渊中死亡的朝代,即使在崩溃的瞬间,它也如流星陨落一般,照亮了历史野蛮的黑暗,驱散了曾经让我们先辈战栗的内心恐惧,其光辉足以启发后人的心智!
南北两宋,辽金西夏,那些淹没在茫茫时光中的血肉人生,他们的故事令人目眩神迷,充满了传奇,让我们一起来复活他们吧。
是为序。
梅毅
2024 年 2 月 24 日(甲辰龙年正月十五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