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0880172
民营经济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逐渐壮大,地位和作用逐步提升。在改革开放初期,作为国民经济的“补充”,我国民营经济的规模、产值、作用都十分有限。随后的几十年,民营经济不论在投资数额、工业产值还是从业人员等方面的增幅都遥遥领先,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渐进式的推进,减轻了我国转型过程中的摩擦和震动,保持了经济的稳定增长,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由公有化迅速转向私有化制度变迁的独特路径。
本书为“中国改革开放史料丛书”的分册之一,全书分为历程篇和史料篇两部分,聚焦1978年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历程及其作用和影响,通过政策文件、法律规章、期刊摘要、著作介绍、大事记等门类进行归集提炼。
- 历程篇
总论 改革开放后民营经济发展概述 2
- 改革开放根本改变民营企业命运 23
第一节 民营企业发展的初始阶段 23
第二节 民营经济的快速成长时期 27
第三节 民营经济的调整时期 30
第二章 民营经济从“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 33
第一节 民营经济迎来第二次发展高潮 33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6
第三章 21世纪迎来民营经济大发展 41
第一节 民营企业成为经济增长新的亮点 41
第二节 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跃迁 45
第四章 新时代民营经济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47
第一节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迎来战略机遇 47
第二节 党的十九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57
第三节 中国大型民营企业向社会企业转变 63
第四节 民营经济发展的经验总结与政策建议 72
主要参考资料 86
- 史料篇
政策法规 91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 91
国务院关于社队企业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若干规定 9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城乡零售商业、服务业的指示 105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13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 13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 140
工商企业登记管理条例 150
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 154
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 159
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 167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 169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178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 196
期刊文章 203
民营经济的内生性制度变迁研究 203
发展民营经济需要强化法律保障 203
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 204
大力支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04
民营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责任分析 20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政策演进及启示 205
中国共产党百年民营经济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与伟大经验 206
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共生发展的市场规模效应研究 206
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战略导向探究 207
著作介绍 209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与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209
《中国民营经济制度创新与发展》 210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No.132015-2016》 211
《中国民营经济四十年:从零到“五六七八九”》 211
《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区域视角》 212
《民营经济论》 212
《厉以宁论民营经济》 213
《中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 214
重要文献索引 215
政策文件 215
法律规章 216
期刊文章 219
图书著作 219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大事记 223
铭记改革开放历史 奋进新时代新征程
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部教科书。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几千年文明的一个优良传统。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书写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宏伟篇章。历史的无穷魅力在于包含了大量丰富的史料。史料是保存历史、记述历史、再现历史的基本素材和重要依据。重视历史的学习、研究和传承,必须重视史料的收集、整理、汇辑。
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场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壮丽史诗。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生产到投资、流通、分配、消费,从所有制结构到企业形式,从经济领域到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都进行了系统和全面改革,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性转变;对外开放从建立经济特区到沿海、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地区,再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性转变。我们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其他领域改革,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改革开放推动下,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到小康宽裕的伟大历史性转变。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动力之源,是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活力的体制保障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现在,我国在广袤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阔步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改革开放以来的岁月将彪炳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壮丽史册。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探索和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应当倍加珍惜。
2022年,党的二十大召开。“中国改革开放史料丛书”的出版,为了铭记改革开放以来的光辉历史过程,收集、保存、传承40多年的宝贵历史资料,也为了以实际行动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改革开放史教育的部署要求,展示改革开放历史的史料价值。
这套丛书共有20卷。分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与发展》《计划投资体制改革》《农业农村改革》《对外开放》《行政体制改革》《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价格体制改革》《经济特区发展》《城市改革与发展》《国有企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收入分配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外贸体制改革》《商品与要素市场改革》《就业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民营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大事记》,力求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全面、系统、客观记录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进程,重点收录具有重要价值的史料,特别是历史文献、重要人物和事件、实物和口述史料,以期在服务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事业、加强改革开放史研究和教育中提供参考、发挥作用。
这套丛书的各卷主编和参与者大多是相关领域知名的专家学者,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亲历者、见证者。丛书集结了他们长期亲历和研究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凝聚了他们对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深厚情怀和责任担当。中国工人出版社对这套丛书的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集全社之力,不舍昼夜,为本书如期付梓出版不辞辛劳;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作为30多年如一日勇立改革开放潮头、以建言改革为己任的改革智库,为此书的策划、组织和出版作出了重要贡献,彰显出改革智库记录好、传播好改革开放历史的初心使命。我作为这套丛书的编委会主任,在此向为本套丛书付出艰辛努力的各位编委会成员、作者,对中国工人出版社的领导、编辑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
这套丛书内容时间跨度大,涉及领域多,涵盖方面广,力图史料全面、翔实、准确,任务艰巨。由于时间较紧,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魏礼群
2024年3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