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特种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684400
什么是雌竞?女孩为何雌竞?
2020年,从TikTok开始,社交媒体上广泛流传模仿并讽刺“雌竞女孩(Pick Me Girl)”的短视频。“我和她们不一样”成为大众常见的“雌竞”言论。一时之间,雌竞和雌竞女孩成为众矢之的,人人喊打。
为什么女人要在毫无必要的情况下比拼谁最会当女人?雌竞的受益者到底是谁?
《我和她们不一样》为千千万万女人而作!雌竞不过是女人在男人的世界里受苦,所有在父权制下长大的女孩,都被迫成为雌竞女孩,在被压缩的空间里相互倾轧。父权制的压迫,建构了有利于男人的女性评价标准,“雌竞”二字代表着女人生存的困境,不应该用来进行女性内部斗争。
做一个女人究竟是什么感受?如何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女人”?
《我和她们不一样》完全从女性视角出发,坦诚地谈、彻底地谈、自由地谈、毫无保留地谈——做女人!
不是批判,不是理论,不是女性成长的教科书,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女人之言”。
作者从自身经历出发,分享女孩在成长为女人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境和压力:被长辈嘲笑体重、被中学老师骚扰、与疑似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NPD)的男人约会、在健身房和网约车内感到不适、害怕怀孕、隐形霸凌、身体焦虑、进食障碍、网络暴力……
曾经,我们为了成为“那个女人”付出了巨大努力。也许会浪漫化那些并不快乐的日子,让青春陷入无关紧要的异性关系,为自己的身体、思想感到羞耻。其实,停下反思,面对自己,平静便会悄然浮现。这种平静就像“没有任何安排的自由周末”,它告诉你:你无需索求,因为你的存在就是“完美的女人”。
这是一本关于女性成长的书。
作者索菲·帕斯曼从自己的成长经历讲起,这些经历让她深刻理解到,每个女孩在成长的道路上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她没有止步于个人经历,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广泛的年轻女性群体,结合她们的青春,深入探讨了女性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问题。本书藉由互联网热词“pick me girls”(雌竞女孩)的常见言论“我和她们不一样”,分析女孩产生这种想法的真实复杂性,并对千禧一代的部分女性电影进行了批判性讨论,引申出女孩在成长为女人的过程中,可能遇到或已经遇到的困境。最后,她鼓励和她一样的年轻女性开始接纳自己,享受自由,获得内心的平静。
序
专门给男人的序
不特殊的青春
“雌竞女孩”
身体羞耻
少女叙事
没有驾照的男人
女性主义琐事
晚熟
网暴
前男友
喜剧生活
掌控身体
在等待中成长
永远少一条裤子
“不作”的女人
吸引力
写给自己
完美的女人
这本书缺少了对那些心存疑虑的少女该有的鼓励之词,但清楚地表达了一种声明:她们其实已经足够(好)了,不应该(也不需要)改变。
——BUCHSZENE
“雌竞女孩”
当我第一次听到“雌竞女孩”这个词时,我以为它和美剧《实习医生格蕾》有关。在《实习医 生 格 蕾 》 第 二 季 中, 女 主 角 梅 雷 迪 斯· 格 蕾(Meredith Grey)与她的上司德里克(Derek)有一段相当紧张的恋情,她并不知道,德里克已有家室(唉!)。在这一季中,格蕾用一段催人泪下的独白向德里克袒露心扉。德里克站在手术室里,他面临着是要格蕾还是要妻子的选择。格蕾充满爱意和渴望地看着他说:“选择我,选我吧,爱我吧。”(Pick me. Choose me. Love me.)
这句话几乎是我每次试图调情的潜台词,我给男人发过无数次同样的语音:“你还好吗?”其中超过六成的潜台词都是:“请选择我。”
2020 年,“雌竞女孩”一词通过抖音变得流行起来。当时,第一批女性用户开始制作视频,讽刺那些在女性看来十分明显地寻求男性认可的女性。例如,她们声称自己的朋友大多是男性,因为女人的戏太多,玩不到一起;她们说自己对运动比对化妆更感兴趣;她们喝啤酒、吃快餐,而不像其他女性那样计算卡路里。“雌竞女孩”唯一的性格特征就是她们想和其他女性不一样,而其他女性总是被刻板地定义为:肤浅、略有神经质、端着架子、控制饮食、爱撒娇,会把正在和兄弟们聚会的男友叫出来,向他哭诉自己胖了三斤。抖音其他潮流很可能最终消失,且不会对流行文化产生重大影响,而“雌竞女孩”则成了专有名词,不再是简单的讽刺,并且进入了真正的女性主义讨论范畴。
公众眼中的“雌竞女孩”指的是那些通过贬损女性特质让自己显得与众不同,以获得男性青睐的女性。“和其他女人不一样”,通常意味着更像男人。那些试图以这样的身份赢得男人尊重的女人,会通过模仿男人来达到目的。作为“雌竞女孩”,赢得男人的尊重所要付出的代价是,在与男人的友谊开始后,永远不能侵占更多空间,或比男人努力。“雌竞女孩”和异性恋男人之间的“友谊”是一种建立在无声协议基础上的人际关系,它无法真正深入或发展,因为有一方在一开始就要求对方不做“麻烦精”。这里的“麻烦精”指的是保持真实联系的众多先决条件之一:脆弱、感性、设定距离并保持距离。女性选择去雌竞、做“雌竞女孩”,并非因为性格软弱或毫无女权意识,就像有恋父情结的女性不应为父亲带给她们的症结而受到责备。“雌竞女孩”之所以成为“雌竞女孩”,是因为她们生活在男性的世界中,男性将自己的认可和青睐作为一种工具,让周围的女性变得易于操控,并乐于为男人服务。
从某种程度上说,梅雷迪斯·格蕾也许是影视剧中的第一个“雌竞女孩”:一个独立、聪明的女人,但是被一个性格软弱的男人(不想在情人和妻子之间做出选择,在摇摆不定中拖延时间。顺便说一句,他的妻子也是个独立、聪明的女人)逼迫,要求得到怜悯,简直就是在乞求他:“选择我,选我吧,爱我吧。”
我认为,所有在父权制下长大的女性都是“雌竞女孩”:也许偶尔是,以前是,在有些事情上是,特殊情况下是,或者仅在和某一个男人在一起的时候是。女性越是以女性主义的名义轻率地指责其他女性是“雌竞女孩”,就越会出现一个终极悖论:在这个几乎强迫所有女性在某些事情上成为“雌竞女孩”的世界里,指责其他女性雌竞,并且时不时强调自己不这样,恰好正是最高级别的“雌竞女孩”:我和其他女人不一样,我从不会那样。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