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4027806
1.博物与艺术的相遇,科学与美学的统一
2.打破科学和艺术的壁垒,从宋花鸟画微观宋代博物学
3.从国际濒危到寻常鸟类,都能在宋画里看见
4.“一页宋纸,一两黄金”,宋画难得。为“纸寿千年”所限,宋代至今历经千年变迁,宋画所余者十不存一,存世稀少,从宋代流传下来的花鸟画每一幅都弥足珍贵。今天的存世宋画流传分散,本书收录宋代花鸟画174幅,遴选其中精品68幅,精彩插图200余张,深入宋代的花鸟世界。
5.本书以宋代花鸟画中的鸟为观察中心,扩散至植物、环境、气候,展现宋代博物学的面貌。以博物学为尺规,反思中国画中写实和写意的真实内涵,进一步讨论宋画的美学价值,更重要的是矫正和廓清历代画论中语焉不详或自相矛盾的地方。
6.理解宋代花鸟的“形”和“理”,真正读懂宋代花鸟画,对画面本身描绘的物象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这对进入宋人花鸟美学世界是至关重要的,而这也恰恰是目前研究所缺失的。《形理两全:宋画中的鸟类》将画作中的鸟类和现实的鸟类照片做比对,指导读者去认识鸟类,这样读者就可以借助这本书,回到1000年前的宋代世界中,去观察、体会博物之美。
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鸟类学博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斯巴鲁关注生态贡献奖”获得者、全国鸟类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科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最新创作的一部通俗性读物。在书中,作者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以自身的进化论美学理论和西方艺术史的视野观照宋画,不仅详细讲述了每位宋代画家和每幅宋代花鸟画创作的历史背景,更是对宋画中所绘的鸟类进了行穷尽式统计、品类鉴定、尺寸测量,将画中的鸟和环境、季节统一起来,真实还原了两宋时期鸟类的生态环境。用通俗而生动的语言、精美而翔实的图片,为领读者打开了阅读宋代花鸟画的艺术之门。
1.这是第一部鸟类学家解读宋代花鸟画的跨界之作,其中不乏科学思辨与寄情写心,为人们理解宋画的产生与传承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闵学林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教授、杭州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2.陈水华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学术贡献,在174幅宋画中确认67种鸟类。该书对于鸟类爱好者和绘画爱好者都是一个福音,以令人信服的证据显示,宋代艺术家不仅善于观察身边的自然世界,还具有高超的写生和表现能力。
——何慕文(Maxwell K. Hearn)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主任)
3.这是一位鸟类学家对宋画的系统解读,更是当代博物学与中国画学之间一次别开生面的互鉴。本书条理分明,娓娓道来,使读者充分领略到宋代花鸟画的工致妍美、清新灵动,更时时惊叹于古人对自然万物的精微体察与深刻观照。在这“形理两全”的艺术背后,是两宋画家们对世界的一份诚意,更是中国艺术界寥落已久的名物、博物、格物的伟大传统。
——高世名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4.中国画重于传神,尤其是“以形写神”,无形之神从何谈起,但历来缺乏系统和完整的论述。本书在写生、写形、写意、以貌取神、似与不似等传统画论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卢勇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教授、浙江省中国花鸟画家协会主席)
5.水华以其深厚的鸟类学功底,探讨两宋绘画中的禽鸟,令人深切感受到宋人“格物”的魅力,也为传统画学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许洪流(《宋画全集》执行主编)
6.这是本迷人的书。它将绘画艺术与博物学巧妙结合,图文并茂,既有花鸟画的历史概述,更有174件作品的精彩解读,让斯文风雅的宋文化栩栩如生。
——杨振宇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史教授)
7.《形理两全》是一本跨学科的著作,作者以鸟类学家的视角,检视宋画中鸟类的描绘,书末的附录对研究艺术史的学者尤为有用!
——张子宁(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原中国书画部主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