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20192519
作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后金,向明朝宣战,在不断开拓进取中铸就丰功伟业。
著名清史专家李治亭教授所著《努尔哈赤》,全方位立体化再现了努尔哈赤的一生。史料翔实,叙述严谨,语言生动。
本书附有30余幅插图,可收图文并茂之效果。
前言
第一章边臣世家
一、神话溯源
二、女真望族
三、浪迹辽东
第二章初创基业
一、父祖被害
二、起兵复仇
三、统一建州
四、笼络明朝
第三章威震东北
一、独战群雄
二、兼并二部
三、四战乌拉
四、三征叶赫
五、兵进绝域
第四章建国称汗
一、创建八旗
二、制定满文
三、营建都城
四、即位称汗
第五章开国方略
一、经济新策
二、举贤任能
三、敬天崇佛
……
前言
在清朝开国史上,有一位叱咤风云的传奇式人物,他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朝当国之时,努尔哈赤作为清帝第一人与清开国的奠基人,处至尊地位,其煌煌业绩在亿万臣民中广泛流传。
清朝经历二百六十八年漫长岁月后,终于走到了尽头:它宣布逊位让国。一代王朝就此结束,努尔哈赤的至高地位,也随之从顶峰跌落下来。随着时间的流逝,努尔哈赤渐行渐远。人们的记忆中,人们的视野中,几乎不再有他的踪影,整个社会差不多已把他遗忘。就连清史研究似乎也很少注意到他,只有到中学历史课本,乃至大学历史讲义中,才有关于他的些许记述。
几十年过去了,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历史又一次改变了努尔哈赤的命运。
改革开放以巨大的原动力,不断催生我国学术文化空前发展,全面繁荣。“清史”独树一帜,突飞猛进,从一个不被注意的断代史,一跃而成为当代史学中的一门“显学”。努尔哈赤研究大放光彩,有关他个人的研究成果,诸如论文连篇累牍,还有他的传记也出了好几部。长期冷清而几无人问津的清入关前史、满族勃兴史,也因努尔哈赤的研究而热闹非凡,并将其研究提升到了一个空前水平。
……
三、统一建州
当努尔哈赤因复仇而登上明末的政治舞台时,历史给他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当时女真社会正在由分散走向统一,换言之,统一是女真社会发展的要求。努尔哈赤的先辈们,诸如李满住、董山、王杲、王忠、王兀堂、清佳砮、杨吉砮、阿台等,都曾为此作出过巨大努力,试图统一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各部。很不幸的是,他们群雄荟集,生活在同一个时期,形成龙虎争斗的局面,互相制约,抵消了他们各自的努力,也消耗了他们自身的力量,宏图未展,即如流星一般,仅闪了几下光辉,便永远消失了。在努尔哈赤起兵前,建州部女真最后一个强有力的人物阿台也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些强有力的人物,称雄一代的精英的消失,使女真社会出现了政治真空。社会发展的要求是,社会需要某个人物时,就一定会有这个人物出现;如没有,社会就会创造出来!当女真社会呼唤新一代强有力的人物时,努尔哈赤便应运出现了。这是他的幸运,因为他已经没有更强大的对手,这促成了他的历史性的成功。对于他的先辈来说,生不逢时,个个都以悲壮或凄惨的结局而结束其一生。他们的结局或谓之不幸,却又是跟明朝的盛衰息息相关。
在努尔哈赤的先辈们激烈活动的时期,遇到了明朝方面的有力遏制。这正是明神宗在位之时。他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十六帝(不包括南明)中在位最久的一个。神宗即位之初,还是个十岁的孩子,由名相张居正柄政。他以内阁首辅的身份,推行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加强中央集权,严格考核官员,澄清吏治,打击大地主豪强,抑制土地兼并,丈量全国土地,扩大税收来源,推行“一条鞭法”,巩固边防。在明朝统治江河日下之际,他力挽狂澜,一时收到了富国强兵的效果。辽东名将李成梁就是在张居正的扶持下,走上了同蒙古人、女真人激烈斗争的辽东战场。他于万历二年(1574)走马上任辽东总兵官。当时,西有蒙古插汉(即察哈尔)土蛮父子、兄弟,势力方张,又有泰宁部长速巴亥、炒花及朵颜部长董狐狸等蒙古兀良哈三卫的首领为其辅佐,他们地近辽西(指今辽宁省境辽河以西的地区),时常引导土蛮,侵犯内地。东边则有王杲、王兀堂、清佳砮、杨吉砮等,分别是建州和海西各部女真的首领,约自嘉靖三十二年(1553)以后,“海(西)、建(州)诸部日强,皆建国称汗”(《明史·张学颜传》卷二二二)。辽东为蒙古人、女真人所包围,受到严重威胁。他们极富掠夺性,或联合,或单独行动,不时进犯辽东,西自锦州、广宁(北镇),延及宽甸、抚顺,南至辽阳、沈阳,至于海州等州县(均在今辽宁省境),均受其害。明军腐败无能,屡战屡败,十年之间,辽东的三任总兵官均战死。李成梁受命于危难之时,锐意进取,重新整顿,加强战备,军声大振。炒花、董狐狸等屡次大规模进犯,均遭李成梁军重创,速巴亥于万历十年(1582)被射杀。前叙王杲、其子阿台及清佳砮、杨吉砮等人,都死于李成梁之手,而王兀堂入犯,也遭到毁灭性打击。后又有清佳砮之子布(卜)寨、杨吉砮之子纳林布禄(又作那林孛罗)为乱,再次被成梁军重击,其势顿衰。李成梁镇辽二十二年,其武功最盛时为万历最初的十年,如《明史》所赞:成梁“师出必捷,威振绝域”,此为有明二百余年无人与之伦比!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