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保健/养生运动健康丹尼尔斯经典跑步训练法(原书第4版)

丹尼尔斯经典跑步训练法(原书第4版)

三大经典跑法之“乳酸门槛跑”首度详尽阐释 现代跑步训练理论开山鼻祖重磅力作!

作者:[美] 杰克·丹尼尔斯(Jack Daniels) 著,沈慧 译,湛庐文化 出品 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年05月 

ISBN: 9787575410595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53.99

类别: 保健/养生 新书热卖榜, 运动健康 SKU:68618e5a32b4b56dec0af630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5410595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杰克丹尼尔斯身兼教练与跑者的双重身份,拥有丰富的执教经验,被《跑者世界》誉为“世界上zui棒的跑步教练”,曾在男子现代五项项目中获得过两次奥运会金/牌!

详细解读了E(轻松跑)、M(马拉松配速跑)、T(乳酸门槛跑)、I(间歇训练)、R(重复训练)5种训练强度,让你能够以更恰当的强度跑得更有效率。

书中详述的乳酸门槛跑,是常见的三大跑法之一,读者可参阅相应的计划进行训练。

湛庐金/牌译者兼跑者沈慧倾情翻译,并将本书称为“自己见过的zui具科学性的跑步指导书” 。

书中包括zui全/面、zui详细的训练计划:从800米到全程马拉松,涵盖各种距离。计划的zui为可贵之处在于: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灵活的调整,而不是一成不变的遵从!通过书中的训练计划,你可以更轻松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万科集团董事会名誉主席王石、优客工场、共享际创始人毛大庆、Garmin 佳明亚洲区营销与业务副总经理林孟垣、马拉松国际运动健将何平、动境体育联合创始人党琦、知名马拉松运动员,全国冠/军董国建、2018年上海马拉松国内男子第/一管油胜、北京师范大学体育教师,元大都马拉松冠/军俱乐部主教练罗川、《绝地撒哈拉》作者、知名探险家金飞豹、富力商业地产总裁魏江雷、合同资本合伙人张涛、中央电视台体育评论员于嘉、高ji记者,《锻炼》《耐力》译者谭杰、《跑者世界》首任主编晏懿、公众号“爸妈抗衰老”主理人田同生、等大力推荐!

国内第/一套系统、专业的跑步书系——“湛庐文化奔跑的未来”。

 

内容简介

运动生理学家杰克丹尼尔斯博士的VDOT(zui大摄氧量)原则备受推崇,并且已经过了研究测试和结果验证,他会全程指导你的训练,让你以恰好的强度跑得更久、更快、更强。

本书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科学训练法,包含大量的数据和图表,是一本颇具科学性的训练指导书。内容涵盖:

①详述了世界权威三大跑法之一——乳酸门槛跑,读者可参阅相应计划进行科学训练;

②阐述了训练和跑步技巧的重要原则,对原有的那种仅仅根据某位冠/军或全国纪录保持者“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训练方法进行了纠正,强调了坚持训练原则的重要性;

③探讨了跑步运动的生理机制,尤其是对有氧能力和跑步效率进行了解析;

④对包括E(轻松跑)、M(马拉松配速跑)、T(乳酸门槛跑)、I(间歇训练)、R(重复训练)等各种训练类型进行了介绍,让跑者对不同训练所能达到的目标以及身体反应有准确的了解;

⑤深入到VDOT系统的探讨中,建立专业的VDOT表,是跑者进行训练的重要参照依据;

⑥涵盖针对赛季训练、体能训练、高海拔训练、800米、1500米~3.2公里、5~10公里、15~30公里、越野跑、半程马拉松、全程马拉松、超长距离跑、铁人三项的各种详细的训练计划。

本书第四版中加入了超长距离跑、15~30公里、铁人三项训练等全新章节,是迄今为止zui全面、zui易理解、zui能随学随用的一个版本。你可以根据自己当前的体能水平、竞赛目标和日程为自己进行个性化的定制,它是可以适用于任何比赛、任何地点、任何时间的理想解决方案。

作者简介

杰克·丹尼尔斯(Jack Daniels)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运动生理学博士,曾在瑞典皇/家中央体操学院学习过运动科学,师从知名运动科学家佩尔奥拉夫·奥斯特兰。

在男子现代五项中赢得过两枚奥运会奖牌,一枚世界锦标赛奖牌。

奥林匹克运动员教练,执教并指导过世界顶/尖的长跑运动员。曾在俄克拉荷马市大学、得克萨斯大学、布里瓦德学院以及纽约州立大学科特兰校区执教数十年。在他的指导下,纽约州立大学科特兰校区的跑步运动员赢得过8次NCAA三级全国锦标赛、31项个人全国冠/军以及130多个全美奖项。

被《跑者世界》誉为“世界上zui棒的跑步教练”。

 [译者介绍]

沈慧

跑者,译者,偶尔是诗人。

“希望我跑到了zui后。”

目  录

各方赞誉

推荐序一 科学训练的传承与实践

推荐序二 以科学为翼,铸就铁人之路

前言     怎样训练才最好

第一部分  理解训练法则

01  跑步的成功要素

天资

内部动机

机遇

指导

丹尼尔斯的跑步法则

02  训练原则与建议

极端的训练方式

8项训练原则

制订训练计划

步频

跑步时的呼吸

03  关注自己的体能

有氧能力特征

跑步效率的变化

跑步变量和改善

训练跑中的心率

有关训练和比赛的个人资料

04  选择恰当的训练类型

轻松跑

马拉松配速跑

乳酸门槛跑

间歇训练

重复训练

记录训练强度

05  用VDOT设定训练配速

用VDOT来建立训练强度

达到基于VDOT和年龄组的表现等级

06  环境和高海拔训练

温度

高海拔:最佳训练场地?

高海拔训练和比赛

在高海拔训练后,回到海平面比赛

07 跑步机训练

定速跑和间歇跑

跑坡训练

跑步机训练强度

跑步机校准

08  体能训练

白色初级计划

红色中级计划

蓝色高级计划

金色精英计划

09  休整期和辅助训练

休整

计划外的休整

计划内的休整

调整训练跑量或时长

加入辅助训练

第二部分 在比赛中应用公式

10  训练季训练

划分训练季阶段

根据需要调整阶段长度

周计划样例

训练季计划样例

11  800米训练

训练4阶段

每周32~48公里的训练

每周64公里的训练

每周80~97公里的训练

12  1500米~3.2公里

训练4阶段

每周48公里的训练

每周72公里的训练

每周97公里的训练

13  5公里和10公里

训练4阶段

每周64~80公里的训练

每周97~112公里的训练

14  越野跑

保守出发

赛前准备

制订赛季计划

15  15公里~30公里

“外星人”训练

16  马拉松训练

新手训练

2Q计划

以4周为周期

以5周为周期

最后18周计划

最后12周计划

17  超长距离

18  铁人三项

附录

致谢

前  言

科学训练的传承与实践

何 平

马拉松国际运动健将

正保教育集团体育公司总经理

华健乐韬体育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

    作为一名拥有超过 30 年跑步经验,其中 10 余年专注于马拉松运动的职业教练,2024 年我系统研读《丹尼尔斯经典跑步训练法》原书第 3 版的时候才知道,这套科学训练法早已深度渗透专业体育领域,专业队沿用的心率区间划分体系、运动手表的核心算法模块,其理论根源皆可追溯至丹尼尔斯博士的开拓性研究。

    这次欣闻湛庐文化即将推出基于原书第 4 版的《丹尼尔斯经典跑步训练法》全新升级版,新版图书不仅作者完善了自己的训练方法,做了大量理论、数据、训练计划的更新,覆盖从 800 米训练一直到超长距离、越野赛、铁三在内的耐力训练,湛庐文化也组织专家重新翻译、重新设计。很荣幸借新版推出的这个机会,聊聊《丹尼尔斯经典跑步训练法》对我的启发。

心率区间的范式革命

    虽然当前国内的执教体系已发展出本土化改良方案,但通过对照验证发现,我们基于心率的训练控制模型与《丹尼尔斯经典跑步训练法》中的基准数据高度契合。这种跨越时空的理论共振,印证了丹尼尔斯训练法作为现代跑步科学基石的价值。

    丹尼尔斯博士最卓越的贡献,在于将模糊的“训练强度”概念转化为精准的量化体系。通过 E 跑(轻松跑)、M 跑(马拉松配速跑)、T 跑(乳酸门槛跑)、I 跑(间歇训练跑)、R 跑(重复训练跑)五级强度划分,配合最大摄氧量与心率双维度校准,构建起如同汽车变速箱般精密的心肺负荷控制系统。

    这种模块化设计既保证了训练的系统性,又通过心率实时监测实现了安全边际控制,让业余跑者也能获得职业运动员般的科学训练保障。

恢复艺术的觉醒时刻

    这本书我认为最值得跑友关注的部分,就是恢复模块。一定要关注身体给予你的正向反馈,按照书中的指导进行充分恢复。多年的专业训练让我明白,只有身体充分恢复后的训练才是有效的,而一味地追求跑量和速度,不理会身体发出的信号,你将迎来一个反向的结果。

    在我的专业生涯中,至少出现过 5 次由于不重视恢复带来的沉痛打击。其中有两次我至今印象深刻。

一次是 2009 年全运会比赛前,我不敢放松调整训练,导致身体疲劳累积,全运会比赛当天腿部肌肉非常紧,却也只能咬牙坚持,虽然获得了第二名,但那绝对不是我的最优状态。比赛完成后,我对此做了认真的总结,我发现当教练安排按心率进行慢跑的时候,我总是会超出规定的心率范围,以至于每天的训练配速都非常快,身体疲劳也逐渐积累,过度追求训练强度反而导致我错失冠军。

    另一次是在 2010 年的亚运会选拔赛那次。多年没有回家休假的我,那年回了趟家,在家对教练的训练安排也没有完全认真执行,运动量骤增使我的髂胫束受伤了,那次受伤导致我足足休息了 5 个多月,也让我错过了亚运会选拔赛。

    这些血泪教训与丹尼尔斯提到的“压力—恢复—适应”周期理论惊人契合。《丹尼尔斯经典跑步训练法》独创的疲劳恢复方法,通过睡眠质量、营养摄入、心理压力等多维评估体系,将抽象的“身体信号”转化为可量化的决策依据。

    后来我在 2010 年北京马拉松实现绝地反击,现在想想,正是得益于此。经历了两次较为典型的不尊重训练规律给我带来的打击,我开始认真关注训练方法,认真分析教练每一节训练安排的目的,并严格执行。当我在 2010年北京马拉松的暴雨中,以最后 3 公里 9 分以内的配速,从国际第八名追赶国际第四、国内第四名,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完成了比赛。关键是这次比赛的后程,我自己都觉得跑起来腿部肌肉非常有弹性、很舒展,这就是认真对待训练和恢复的重要性。

从竞技精英到大众跑者

    《丹尼尔斯经典跑步训练法》的普适性魅力,在于其“积木式”的模块组合智慧。对于追求 PB(个人最好成绩)的进阶跑者,可通过乳酸阈值训练突破瓶颈;初阶爱好者则能从轻松跑起步,在 65%~79% 最大心率区间安全建立有氧基础。更可贵的是,书中创新性地引入了通过连续两日的强度刺激提升身体耐受力的方法,这种源于职业竞技的训练策略,经过强度适配后同样适用于大众跑者。

让跑步成为终身乐事

    站在职业教练与马拉松跑者的双重视角,我郑重向中国跑者推荐这部跑步训练“圣经”。它不仅承载着现代运动科学的集体智慧,更暗合东方哲学“张弛有度”的修炼之道。

    我相信每一位跑友都能够通过本书获得自己想要的运动成绩,不管你是想要获得更快速度的跑者,还是想要参与到跑步这项愉快之事当中的犹豫者,都可以按照本书给予的针对性细节指导,进行系统训练。

只要你能合理安排时间,假以时日,身体的神奇变化会让你爱上《丹尼尔斯经典跑步训练法》和跑步这件终身乐事。再次感谢湛庐文化总裁陈晓晖先生的邀请,能为此书写序是我的荣幸。

    请允许我以一名从业者的身份向丹尼尔斯博士致敬,我会继续钻研《丹尼尔斯经典跑步训练法》这本书,帮助更多的人参与到跑步这项愉快的事业当中。也愿这本经典之作,伴随每位跑者找到属于自己的奔跑节奏。

 

 

以科学为翼,铸就铁人之路

党 琦

动境体育联合创始人

“百万铁人计划”发起人

    作为一名职业铁人三项运动员,在 22 年的职业生涯中,我曾无数次站上领奖台,也曾因训练瓶颈陷入迷茫。如何在游泳、自行车和跑步这三个项目中实现高效平衡?如何突破体能极限却不被伤病困扰?这些问题始终贯穿我的职业生涯。直到遇见《丹尼尔斯经典跑步训练法》,这本书不仅为我解开了诸多困惑,更让我重新审视了科学训练的本质。

铁三选手的制胜之跑

    铁人三项的终极挑战在于对耐力、速度与恢复能力的综合把控,而跑步作为最后一项,往往是决胜的关键。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其严谨的训练逻辑——从初学者的轻松跑基础构建,到精英选手的 VDOT 配速系统,每一步都紧扣生理学原理。作者杰克·丹尼尔斯博士以“最小压力,最大收益”为核心理念,强调训练的精准性与可持续性。

    书中对乳酸门槛跑、间歇训练、高海拔适应等方法的科学解析,与我多年在实战中摸索出的规律不谋而合,却更为系统、清晰。例如,VDOT 系统通过量化跑者的有氧能力与效率,帮助选手精准匹配训练强度,这一工具可直接迁移至铁人三项的周期化训练中,避免盲目堆砌跑量导致的过度疲劳。

    本书第 4 版中,新加入了 15 ~ 30 公里训练、超长距离训练、铁人三项训练等全新章节,是迄今为止最全面、最易理解、最能随学随用的一个版本。其中提供的铁人三项 6 周训练计划,更是为读者提供了精确到分钟的精准指导。

多变环境的突破之道

    铁人三项选手常需应对多变的环境——高温、高海拔、复杂地形,我也曾因忽视环境适应而在比赛中吃尽苦头,本书对环境因素的深入探讨令人耳目一新。

    在第 6 章“应对环境和高海拔训练”一章中,丹尼尔斯介绍了在炎热、寒冷或高海拔等条件下,如何尽可能顺利地完成训练和比赛。书中不仅剖析了高海拔训练的利弊,更提供了从海平面到高海拔赛事的过渡策略。针对想要准确控制训练强度的运动员,书中“跑步机校准”等内容,则提供了可量化的调整方案。

    此外,针对不同体能水平的“白色初级”到“金色精英”四阶计划,完美契合铁人三项选手的多元化需求。无论是新手打基础,还是老将冲击 PB,都能找到适配的路径。

跑步哲学的跨界启示

    本书聚焦跑步,但其训练哲学对铁人三项整体提升意义深远。例如,轻松跑强调低强度有氧积累,这与自行车长距离耐力训练异曲同工;而间歇训练对无氧阈值的提升,可直接转化为游泳冲刺阶段的表现优化。第 9 章“休整期和辅助训练”的内容,更让我重新规划了赛季后的恢复周期,将瑜伽与力量训练纳入日常,显著降低了伤病风险。

    丹尼尔斯提出的“跑步法则”——如“专注于眼前的任务”“不要带病或带伤训练”,看似简单,却是铁人三项选手最易忽视的黄金准则。

科学是通往卓越的捷径

    在竞技体育中,努力固然重要,但方向错误只会南辕北辙。《丹尼尔斯经典跑步训练法》如同一张精准的航海图,让我们在浩瀚的训练海洋中避开暗礁、直抵目标。作为铁人三项运动员,我深信:本书不仅是跑步训练的经典,更是铁人三项选手的必修课。它将帮助你用更少的伤痛、更高的效率,在赛道上释放全部潜能。

    翻开这本书,你将遇见一个更强大的自己。

    愿此书成为你征途上的灯塔,照亮每一公里的坚持与蜕变。

一个与你并肩前行的铁人战友

2025 年 4 月

媒体评论

跑步是一场与自己的较量,而丹尼尔斯是你的zui佳导师。他用科学和实践告诉你,跑步不仅是体能的挑战,更是心理的磨砺。从伤病恢复到马拉松备战,这本书教会你如何在跑步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更稳、更快乐。

董国建

知名马拉松运动员,全国冠/军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跑步起初只是健康锻炼的一部分,未必与马拉松这样的长距离赛事直接相关。然而,无论初衷如何,明确个人目标都是迈向有效训练的第/一步。我们需要思考:为什么要跑步?跑步的意义是什么?

只有明确目标,才能根据自身情况制订科学的训练计划,更多科学、详尽的训练计划就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从三个核心环节入手:训练、饮食与恢复。每次训练前我们都要清楚“为什么练”和“练什么”,同时了解自己的生理指标,明确该吃什么、补什么,及时做到营养的补充。当然我们还需要重视恢复,保证足够的睡眠,让肌肉、身心得到及时的放松,避免疲劳和受伤。

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更多跑者跑得开心,跑得健康,跑得长久。

管油胜

中国马拉松运动员,2018 年上海马拉松国内男子第/一

 

在今天,马拉松成为普通人难以攀登的“珠穆朗玛峰”。湛庐“奔跑的未来”系列图书中讲述了一些面对生命里的zui大挑战而怀有希望、毅力和耐力的感人故事。这些作者通过自己的实际经历告诉我们,无论年龄多大,只要怀有自我信念和积极的态度,就能取得伟大的成绩。我相信,读过这套书,你会迫不及待地盼望着下一次跑步!

金飞豹

知名探险家,《绝地撒哈拉》作者

 

这是一本跑步爱好者的必/备指南。它以科学的训练方法引/领我们深入跑步的精髓,无论是新手还是资/深跑者,都能从中获得宝贵指导。这本书将跑步的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让我们在每一次奔跑中感受生命的律动。跟随丹尼尔斯的指导,开启一段充满活力的跑步旅程,让健康与活力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让跑步成为连接身心的桥梁。

林孟垣

Garmin 佳明亚洲区营销与业务副总经理

 

我曾以冠/军之姿征服马拉松赛道,如今在北京师范大学和训练场上点燃跑者梦想。《丹尼尔斯经典跑步训练法》是我推崇的跑步科学“圣经”,其精/准的训练体系让跑者的每一步都迈向巅/峰。无论你是新手还是精英,这本书将是你制霸跑道的终/极武器!

罗 川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教师,元大都马拉松冠/军俱乐部主教练

 

每个人都能成为跑者,但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马拉松跑者,必/须有勇有谋。湛庐“奔跑的未来”系列图书以其系统性、专业性、权威性,如师亦友般陪伴我们站到起跑线上!

毛大庆

优客工场、共享际创始人,百马跑者

 

你是不是还在为没有时间接受专业的跑步训练而苦恼?在湛庐“奔跑的未来”系列图书中,你会收获诸多教练和良师益友。这些作者是zui慷慨、zui有天赋的教练,如果你无法亲自接受他们的训练,那么这套书就是最好的选择,他们将会送给你开启精彩跑步旅程的钥匙。

谭 杰

高级记者,新体育网专职编委,《锻炼》《耐力》译者

 

当我跑过 36 个马拉松之后,一直想着能不能找到一种更好的训练方法来提升奔跑速度,让我在有生之年能够达标波士顿马拉松赛的成绩门槛。湛庐“奔跑的未来”系列图书蕴含了大量提高跑步能力的宝贵知识。我认为,这套书对于尚处于爆发期的中国跑者来说,一定是会有冲击力的,也是让人耳目一新的。

田同生

公众号“爸妈扛衰老”主理人,视频号“百马作家田老师”主播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命运有无穷的期盼,试图创造生命的意义。跑步是一个完整的体验,一个可以让人学会参与、磨砺坚韧、尊重生命、把握自己的过程。在湛庐“奔跑的未来”系列图书中,众多世界顶级跑家将自己丰富的经验分享出来,而这些都将为拥有不同能力和不同经验的跑者开启一个可以提高成就的新视野。

王 石

万科集团董事会名誉主席

 

在竞争激烈的当代中国,跑步是一个众人关注的话题。大家都希望通过跑步提高生命和生活质量。不管你是希望通过跑步强身健体,还是完成个人“初马”目标,湛庐“奔跑的未来”系列图书都会给予你及时的帮助和指导,让你能够从容面对。

魏江雷

富力商业地产总裁,《赛事金矿》《跑步时,我拥有整个世界》作者

 

跑步是zui简单的运动,然而把zui简单的事情做至完/美,则是zui难。湛庐“奔跑的未来”系列图书体系完整,既有历久弥新的经典之作,又有源自知名跑者的切身体验和科学总结,几乎涵盖了跑步的方方面面。读完这些,你对跑步的认识和你的跑步生涯,必将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晏 懿

《跑者世界》杂志(Runner’s World 中文版)首任主编

 

无论是疯狂喜欢跑步却不知如何提高的初跑“菜鸟”,还是已创高峰仍想精益求精的跑界高手,都希望拥有切实帮助自己提高的理论依据。湛庐“奔跑的未来”系列图书也许会是zui好的选择,无论你属于哪个群体,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款。只凭自己实践总结,时间长了,心里就会没底。有了这套书,也许就能事半功倍。相信我,这是一套对中国跑步事业有着革命性意义的书。

于 嘉

中央电视台体育评论员、主持人

 

跑步作为zui古老的运动项目,同样需要专业知识来指导,否则跟其他激烈运动项目一样易于造成伤病。湛庐“奔跑的未来”系列图书汇集了跑步专业领域里知名的专家和践行者提供的科学方法以及先进理念,会有助于跑友们培养健康的跑步习惯,规避伤痛,在人生道路上跑得更长、更远!

张 涛

和同资本合伙人

在线试读

选择恰当的训练类型

专注于眼前的任务。

我时常会说,你必须把这个问题时刻铭记在心:“这次训练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没法回答这个最关键的问题,那么最好不要在这个当口进行任何训练。本章中,我介绍了跑者可以参与的多种训练类型以及这些训练会让跑者得到哪些收获。

E、M、T、I 和R 指的是训练强度,它们代表了构成大部分训练计划的训练类型(如图4—1 所示)。E 代表轻松跑(Easy  running),M 代表马拉松配速跑(Marathon–pace  running),T 代表乳酸门槛跑(Threshold  running),I 代表间歇训练(Interval training),R 代表重复训练(Repetition training)。

图4—1 还指明了一般情况下间歇训练中定速跑和重复的训练回合(W/R)各自所占的训练时间(分钟)。图中还列出了一些其他信息:每种训练的目的和用处、单次训练中每种训练的训练量、与每种训练相关的O2

max百分比和最大心率百分比,以及间歇训练的训练—恢复比。

轻松跑

E 代表轻松跑,强度通常在O2max的59%~74% 之间,或者在最大心率的65%~78% 之间。轻松跑的目的何在?轻松跑有若干好处,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多数时候放松地奔跑,能让你对伤病形成一定的抵御力。刚刚开始开展跑步计划,或者刚刚结束数周或者数月的休息重新开始跑步——在这些时候进行轻松跑特别有利于打基础。轻松跑的好处与放松地参与任何一项运动带来的好处相同,因为在进行喜欢的活动时,还可以尽量减轻身体和精神所承受的压力。

E 跑对锻炼心肌很有好处,因为在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60% 时,心脏每次跳动的力量就会达到最大。当你跑得更快时,心率和每下心跳泵出的血量(被称为“每搏输出量”)都会增加,但每搏输出量的增加只是最低限度的。所以,相当轻松的奔跑可以很好地塑造心肌,即使在辛苦工作时它也感觉不到活动得很辛苦。

轻松跑的另一个好处是,增加血管的数量(形成了更多为运动中的肌肉供血和供能的小血管),并使跑步中用到的肌肉发展出其本身的特性——即便是在轻松跑期间,心脏也会向运动中的肌肉输送大量血液和氧气。这就造成肌肉中肌肉纤维的变化,使肌肉能够获得更多氧气,并能随时把更多燃料转化成能量。实际上,这个过程带来的很多好处是肌肉纤维长时间受压的结果。跑得轻松的时候,你无疑能投入更多时间致力于该目的,因为在舒服的配速下要比在吃力的配速下更容易长久维持下去。

▲ 训练建议

就跑步时间来说,30 分钟的定速跑是卓有成效的。如果你出门去跑轻松跑,我建议30 分钟是最短时间。我还建议你将最长的定速跑(除非是为某些超级赛事做准备)控制在150 分钟内,即便在备战马拉松时也是如此。通过跑走结合来备战马拉松的人显然可以进行150 分钟以上的训练,但所有的长距离跑(L)都应该逐渐增加距离。

毫无疑问,大部分跑者会以轻松配速进行大部分奔跑,保守的配速总是便于控制。在我介绍的所有训练计划和为各种表现水平的跑者准备的训练计划中,我会用E 跑来表示轻松跑,有时候还会提到训练的E 日,那是指那一天跑者应该放松,E 日可能甚至是指停跑一天。除了在L 跑(长距离跑)中使用E 配速,E强度也用于热身和放松活动中,还有较快、较艰苦的两跑间的恢复性慢跑中。

将E 日视为用来累积跑量的机会,以实现计划的周跑量目标,这通常是个好思路。例如,如果你想在某一周内总共达到64 公里的跑量,其中一天要跑个16公里的L 跑,另外两天每天要跑12.8 公里(包括热身、速度更快的高质量跑、放松),也就是说剩下的4 天你还要再跑22.4 公里。

这4 天里,你可以每天以轻松配速跑4.8~8 公里来完成计划,或者可以在其中两天每天跑9.6 公里,再跑一天4.8 公里,另外一天休息不跑。有时候,在一周日程中安排一天休息会带来较好的效果(或许会有糟糕的天气或者意外状况),你也应该将休息视为训练的一部分,而不是将之视为缺席了一天训练。记住,安排E 日是为了让你能从高质量(Q,quality)训练中得到恰当的恢复,所以,再安排一场Q 训练来代替E 训练并不可取

抢先评论了 “丹尼尔斯经典跑步训练法(原书第4版)”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肌肉训练完全图解:拉伸训练

EUR €33.99
加入购物车

篮球运动技术从入门到精通(全彩图解第3版)

EUR €55.99
加入购物车

青少年篮球训练精要

EUR €40.99
加入购物车

瑜伽解剖学(全彩图解第2版)

EUR €49.99
评分 5.0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