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管理战略管理牛津中国创新手册

牛津中国创新手册

中国创新研究的百科全书和权威指南,全面剖析中国创新的发展和创新领导地位的形成,政策制定者、商界领袖的必-备读物

作者:傅晓岚 [澳]布鲁斯·麦克恩(Bruce McKern) 陈劲 主编,董颖 程芳芳等 译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时间:2025年04月 

ISBN: 9787547325636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128.99

类别: 管理 新书热卖榜, 战略管理 SKU:6861eb6832b4b56dec0af778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325636

编辑推荐

  1. 中国创新研究的百科全书和权威指南。

本手册是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手册”系列丛书的一种,汇集国内外六十多位专家学者的智慧结晶,融合了国际学者的见解与中国学术界及政策制定者高级顾问的洞见,为读者提供权威的观点和多维度的分析视角,探讨中国如何迈向创新领导地位,是政策制定者、商界领袖的必-备读物。

  1. 全面剖析中国创新的发展和创新领导地位的形成。

本手册分为七个部分:宏观经济发展战略与微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和进展;制度、扶持政策及其他因素;对外开放;中国特色自主创新;近年来的政策演变;环境、社会和人口方面的挑战;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和创新未来可能的发展轨迹。全面研究讨论了中国国家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关键要素以及促进系统有效运转的重要因素,有助于理解中国作为技术先进的世界强国的新地位及其实现这一地位的途径。

  1. 为理解和预测未来挑战提供了宝贵参考。

本手册关注新兴的社会、人口和经济挑战,展望中国技术进步的前景,提出了促进创新能力转型与升级,改进创新生态系统的组织、管理、激励和资源的建议。

 

内容简介

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在众多创新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理解中国作为技术先进的世界强国的新地位及其实现这一地位的途径,对未来的政策制定者和商业领袖至关重要。

《牛津中国创新手册》提供了关于创新在中国崛起进程中的作用的当代权威观点。本手册汇集了来自全球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六十多位专家,通过批判性分析、政策讨论和对未来发展的见解,描述和剖析了这一现象。本手册涉及中国的发展政策、创新在国家优先事项的地位、国家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有效资源配置等多个主题,聚焦中国经济增长的微观因素,分析创新如何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

随着中国在全球领导力竞争中的崛起,本手册为理解并预测未来挑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作者简介

傅晓岚

教授,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牛津大学社会科学领域首位大陆华人终身教授,牛津大学技术与管理发展中心创始主任,国际发展系教授,技术和国际发展研究专家,格林坦普顿学院会士,剑桥大学和清华大学高级客座研究员,复旦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级客座研究员。2015年,被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亲自聘请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技术促进机制十人顾问小组”成员,是全球学界唯一代表。由联合国秘书长亲自聘任为联合国“技术银行”理事会理事。

 

布鲁斯?麦克恩(Bruce McKern)

悉尼大学化学工程荣誉学士,哈佛大学商学院国际商务博士,悉尼科技大学UTS商学院教授。曾任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斯隆硕士项目主任、卡耐基梅隆大学博世学院院长,以及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牛津大学技术与管理发展中心、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访问学者。

 

陈劲

博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技术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以及学术期刊《国际创新研究学报(英文)》创始主编、《国际知识管理研究杂志》主编、《清华管理评论》的执行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管理与企业管理。

 

目  录

本书编写组i

本书翻译组i

序言   中国创新历程(傅晓岚   布鲁斯·麦克恩   陈劲)i

手册大纲i

 

第一部分   中国创新的发展:理论、政策和实践

 

第 1.1 章   能力积累与发展:历史讲述了什么理论(乔瓦尼·多西   于晓丹)3

第 1.2 章   中国产业发展战略与政策(林毅夫   周建军)30

第 1.3 章   中国创新研究的发展历程(穆荣平    陈劲    吕文晶)46

第 1.4 章   专利视角下的中国科技进步(加里 ·H.杰斐逊   蒋仁爱)63

 

第二部分   培育中国的创新能力

 

第 2.1 章      中国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薛澜   李代天   余振)    89

第 2.2 章      大辩论:中国的国家与市场(劳伦·勃兰特   埃里克·图恩)    109

第 2.3 章      中国中小企业的创业与创新(陈劲   王黎萤)     130

第 2.4 章      中国的创新融资(赵昌文   蒋希蘅)     140

第 2.5 章      创新创业教育及其对中国人力资本发展的意义(李应芳)    159

 

第三部分   国家对创新驱动式经济的激励措施

 

第 3.1 章   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胡志坚   李哲   林娴岚)             175

第 3.2 章   中国的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高建   牟睿)                186

 

第四部分   发展创新型的机构和生态系统

 

第 4.1 章      集群在中国创新能力发展中的作用(李拓宇   魏江)  205

第 4.2 章      全球背景下中国基于科学的创新与技术转移 (李纪珍   尹西明   苏布里纳·沈) 245

第 4.3 章      科技园和高新区(苏珊 ·M.沃尔科特)    268

第 4.4 章      风险投资、天使投资和其他融资,首次公开募股和收购(林琳)       287

第 4.5 章      知识产权保护(黄灿   瑙巴哈尔·沙里夫)    303

第 4.6 章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要素(陈劲   吴庆前)     318

 

第五部分   技术和能力的开放与获取

 

第 5.1 章      跨国公司在华创新战略及其对国家生态系统的贡献(布鲁斯·麦克恩   乔治 ·S.伊普   多米尼克·乔力)      331

第 5.2 章      外国技术在中国的转让(傅晓岚   侯俊)     348

第 5.3 章      中国国际移民:现状与特征(王辉耀)    376

第 5.4 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创新(维托· 阿门多拉金   傅晓岚   罗伯塔·拉贝洛蒂)      399

第 5.5 章      中国研发国际化(马克斯·冯·泽德维茨   权晓红)       418

第 5.6 章      中国国际创新合作(陈凯华   冯泽   傅晓岚)    434

第 5.7 章      开放式创新促进中国发展(陈劲    陈钰芬)       455

 

第六部分   中国特色创新

 

第 6.1 章      中国成本创新、山寨现象和加速创新(彼得 ·J.威廉森)     467

第 6.2 章      全球供应链作为中国创新的驱动力(迈克尔·默弗里   丹·布列兹尼茨)   484

第 6.3 章      市场需求、消费者特征和中国企业的创新(朱恒源   王清)     505

第 6.4 章      中国企业走在数字技术的前沿(余江   张越)     525

第 6.5 章   中国的金融创新:历程、驱动力和影响(张礼卿)544

第 6.6 章   失败者的胜利之谜:中国企业如何通过探索性拼凑实现延伸目标(李平   周诗豪   杨政银)559

 

第七部分   创新能力转型与升级:构建包容和可持续的创新体系

 

第 7.1 章   中国的绿色创新(黄平   拉斯马斯·列马)585

第 7.2 章   为穷人创新:中国的包容性创新体系(吴晓波    雷李楠)612

第 7.3 章   制造强国战略:先进制造业(约格尔·梅尔    孙会峰)634

第 7.4 章   应对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未来(潘教峰    陈光华    鲁晓)653

 

第八部分   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 8.1 章   中国的创新:过去、现在和未来前景(傅晓岚   布鲁斯·麦克恩    陈劲   尹西明)673

第 8.2 章   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政策和管理意义(傅晓岚    布鲁斯·麦克恩    陈劲)698

 

媒体评论

在短短四十年间,中国从一个相对贫穷的经济体,一跃成为全球强国。本手册将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一转变的历程。通过多重视角剖析这一复杂进程,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国家与私营部门的作用、关键思维模式与政策框架,以及中国在缺乏明确路线图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实验性方法探索发展道路。读者将深刻认识到,中国的案例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其规模,更在于其在加速创新过程中展现的真正创新能力。当前,世界正面临重大挑战,加速创新已成为关键能力,而本手册所呈现的中国经验,为众多发达和新兴经济体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威廉·R·伯克利经济学与商业教授

 

中国崛起的核心在于构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创新体系。在这本关于中国创新的手册中,六十位来自中国内外的学者深入分析了这一体系如何通过市场与规划的结合、国家优先事项与开放性的结合,以及中央决策与区域战略的结合而逐步形成。书中还聚焦中国创新体系在环境可持续性和推动数字技术(包括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新发展。对于希望了解中国历史与未来及其全球角色的学者、商界人士和政策制定者而言,这本手册是不可或缺的读物。

——本特·奥克·贝蒂尔·伦德瓦尔(Bengt Åke Bertil Lundvall),奥尔堡大学商学院荣誉教授

 

在线试读

序言

自1978年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决策者和学者们对中国的发展模式和推动力量都有着浓厚兴趣,并从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对改革后中国经济增长道路的解释,主要涉及宏观经济和政治环境,视角从历史到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一小部分的商业。直到最近,学者们才开始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微观因素,而其中的关键是不断推动创新,且中国政府很早就认识到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其早期,中国的发展道路遵循了公认的将未充分就业的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生产力更高的制造业的做法,这一转变为其他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提供了现实经验。在对生产资料国有制改革高效的反复试错中,中国实施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微观经济政策。中国政府通过税收和支出政策保持发展方向,以高水平的储蓄为支持,并根据一系列五年计划中提出的重点优先事项分配资金。1978年开始实行的市场化改革是重要一步,随着时间推移,人们认识到国有企业(SOE)部门需要为私营部门让出空间,以使市场有效运作。虽然国有企业在产出中约占26%,在资产中约占42%,但创新服务和产品的提供者已越来越多地转向私营部门。从改革开始的几年后,中国的首要任务就是构建国家创新生态系统。

对国家创新体系在国家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的学术兴趣起源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和欧洲。本手册中,学术关注宏观和微观经济环境,后者包括政府政策与国有企业和私营部门发展的相互作用。这些观点有助于理解创新系统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最近,中国的创新创业发展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同样受到关注的还有商业部门在生产力的创新和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这包括大量期刊文章,但令人惊讶的是,很少有真正严肃的作品。在特别关注中国微观经济的领域中,突出学者有曾和威廉森(Zeng & Williamson, 2007),布列兹尼茨和默弗里(Breznitz & Murphree, 2011),傅(Fu, 2015)、伊普和麦克恩(Yip & MeKem, 2016)。为导向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在建立实体基础设施和创新生态系统方面所发挥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正是这些共同巩固了当今国家的经济实力。此外,由于创新取决于企业家精神和人的能力,因此关注有利于创新社会发展的其他“软”因素也很重要,包括教育、文化和人口统计。认识到本手册对其他国家的潜在意义,我们试图在几个章节中讨论这些背景因素的相互作用,包括文化和制度因素,以刺激私营企业发挥作用。

同样重要的是,私营部门的快速发展是为了应对不断增长的需求所带来的机会,进而刺激了私营部门的创造创新能力。与一开始向市场化体制转变时相比,今天的私营部门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性大大提高,因而私营部门和国有部门之间的角色平衡已发生了很大的倾斜。我们的研究涵盖了私营部门的角色演变、未来前景以及国家与市场之间不断变化的平衡。

本手册包括对涉及中国国家创新生态系统所有要素的研究讨论。具体来说,包括审查中国发展政策、创新在国家优先事项中的位置、国家创新体系的具体组成部分以及有效创新所需的资源。本手册详细关注为中国公司提供激励和支持的制度因素。由于现代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技术(S&T),因此我们将重点聚焦在促成先进技术社会——这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一贯表达的目标。

对外影响和投资开放也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我们也讨论了这一政策影响,以及对外国技术、专利保护、开放式创新和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演变。此外,由于部门差异很大(如上一版《牛津创新手册》中所述),我们将关注重点放在展示中国特定发展方式的重要部门。其中包括数字技术、“绿色”技术、金融创新、先进制造业(后者与许多行业相关),以及中国对汽车、建筑设备和机床的私人和公共政策。在有关集群和区域集聚作用的一章中,对两个集群进行了对比:一个是传统的(纺织品);一个是新兴的(软件)。

中国的企业已经提升了创新能力,在国内竞争和国际竞争中越来越成功。了解它们的能力和战略对于在中国市场运营的公司、中国经济和商业学者以及全球政策制定者都至关重要。有几个章节包含了一些成功企业的例子,这些企业已经成为世界级的创新者。

在构思《牛津中国创新手册》时,我们坚信它应该为创新在中国崛起中的作用提供全面而权威的先进研究观点,包括前面概述的广泛的主题。因此,该手册由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撰写的章节组成,他们对特定领域的最新技术进行阐述,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批评和建议。没有特别要求进行新的研究,但是一些作者选择了阐述新的著作,并且所有作者都提供了其主题的原创观点。

 

 

 

 

抢先评论了 “牛津中国创新手册”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麦肯锡思维与工作法

EUR €28.99
加入购物车

驱动力(经典版)

EUR €38.99
评分 5.00 / 5
阅读更多
缺货

战略地图:化无形资产为有形成果

EUR €36.99
加入购物车

混乱:如何成为失控时代的掌控者

EUR €34.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