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2027982
2013年底,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上提出,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济已进入长期性停滞(Secular Stagnation)阶段,由此引发了学术界与决策层关于美国经济长期性停滞的关注。美联储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但美国经济长期性停滞的格局尚未结束。郭强先生专注于美国经济长期性停滞的研究并在知名期刊中多次发表相关论文,本书是其近8年来以低利率为切入口,对美国经济长期性停滞关注的阶段性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美国长期性停滞的表现、成因以及解决政策,丰富了相关领域的研究。
本书以美国经济长期性停滞以及美国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分析美国经济长期性停滞的表现、成因和摆脱长期性停滞的财政路径。可以帮助我国寻求清晰连贯的对美战略,不受美国政治周期与经济周期变动的干扰,对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特别在以下方面值得一看:
第一,作者分别从需求侧和供给侧的角度对美国经济长期性停滞进行剖析,这样的研究思路,使本书对美国经济长期性停滞表现和成因的分析更加全面。
第二,作者基于不同框架,对于美国摆脱经济长期性停滞的政策选项从需求侧与供给侧两方面进行总结,着重关注财政政策学术机理,分析全面,重点突出。
第三,作者在关于美国财政政策的分析中,除理论分析外,联系实际,探究拜登政府财政支出政策路径、财政收入政策路径,说明美国货币政策如何配合财政扩张,分析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
第四,作者在关于财政政策溢出效应传导渠道的分析中引入对于特朗普政府税改的介绍,并分析其意图以及经济效应与溢出效应。
第五,作者在理论分析财政政策溢出效应的基础上,分析美国财政政策对中国产生的溢出效应,为中国的应对策略提供参考依据,具有现实意义。
本书以美国经济长期性停滞以及美国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分析美国经济长期性停滞的表现、成因和摆脱长期性停滞的财政路径。在表现和成因分析中,分别从需求侧和供给侧的角度进行分析,在财政路径的分析中,又细化为财政支出计划、财政收入计划以及财政溢出效应分析。本书的研究有益于我国进一步了解美国经济长期增长趋势与政策变化及其对中国的溢出效应,以便增强战略定力,寻求清晰连贯的对美战略,不受美国政治周期与经济周期变动的干扰。鼓励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因素,抑制阻碍经济增长的因素,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借鉴其经验,汲取其教训。
导 论/1
一、研究背景/2
二、研究主题/3
三、研究意义/4
(一)理论意义/4
(二)应用价值/4
四、研究思路/5
第一章 美国经济长期性停滞的表现/8
一、经济长期性停滞的定义/9
二、美国经济长期性停滞的表现/12
(一)需求侧长期性停滞的表现/12
(二)供给侧长期性停滞的表现/13
三、利率决定与经济增长:基于拉姆齐模型/14
(一)消费增长与自然利率/15
(二)生产率增长与自然利率/15
四、难以区分长期性停滞的需求侧与供给侧根源/17
第二章 美国经济长期性停滞的需求侧成因/20
一、经济理论中的利率决定/20
(一)储蓄与投资框架下的利率决定/21
(二)美国自然利率下降的成因:基于储蓄与投资框架/21
二、金融市场上的利率决定/25
三、财政主导下的利率决定/27
四、制度性因素导致无风险利率下降/28
五、安全资产短缺背景下的利率决定/29
六、低自然利率的政策含义/30
第三章 基于新古典经济学分析美国经济长期性停滞的成因/32
一、全要素生产率/34
二、就业率/38
三、资本劳动比/41
四、总需求不足抑制经济的潜在产出/42
第四章 基于技术扩散速度放缓视角下分析美国经济长期性停滞/48
一、美国生产率增长为何放缓?———来自技术扩散视角的解释/48
二、美国技术扩散速度放缓的表现/51
(一)前沿企业与非前沿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差距越来越大/52
(二)美国知识扩散在全球中的排名落后于知识创造的排名/52
三、美国技术扩散速度放缓的成因/53
(一)进入壁垒扼杀企业家创新活力/54
(二)科技巨头企业通过各种方法遏制新对手/55
(三)反垄断执法力度减弱/57
四、技术扩散速度放缓的经济后果/59
(一)劳动生产率增速放缓/59
(二)市场集中度上升/60
(三)收入分配恶化/61
五、评论性总结/61
第五章 美国摆脱经济长期性停滞的政策选项/63
一、增加总需求/63
二、扩大总供给/65
(一)增加劳动力供给/65
(二)提升劳动力素质/66
(三)增加资本投资/66
(四)提升先进制造业水平/67
三、重新审视财政政策/68
(一)实际中性利率仍然异常偏低/68
(二)财政政策必须在应对经济衰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69
(三)日本的负利率为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提供了借鉴/69
四、评论性总结/71
第六章 为财政扩张创造货币金融环境/72
一、美国货币政策框架再转型的两大特征/72
二、美国货币政策框架再转型的经济背景/73
(一)中性实际利率下降/73
(二)自然失业率下降/74
三、美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的成因/74
(一)通货膨胀保持稳定,压缩美联储实施常规货币政策的空间/75
(二)维持持续强劲的劳动力市场,减少经济不平等差距/76
(三)保持低利率,减轻政府债务负担/77
四、美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的影响/79
(一)削弱美联储的独立性/79
(二)影响金融稳定/79
(三)加剧通货膨胀风险/81
五、评论性总结/82
第七章 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83
一、财政支出政策的构成/83
(一)针对商品和服务的财政政策支出/83
(二)针对消费者的财政政策支出/84
(三)针对企业的财政政策支持/85
二、财政稳定的理论模型/85
(一)财政稳定的理论框架/87
(二)对财政稳定理论框架的阐释/88
(三)债务变化的不同含义/89
(四)财政政策扩张的经济效应/90
(五)危机期间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92
三、财政赤字货币化/93
(一)隐性与显性的财政赤字货币化/93
(二)隐性与显性的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影响比较/94
(三)现代货币理论中的财政赤字货币化/94
(四)财政赤字货币化的适用条件/96
第八章 拜登政府财政支出计划/99
一、拜登政府财政支出计划/100
(一)竞选期间的财政支出计划/100
(二)当选之后的财政支出计划/100
二、拜登政府的财政政策理念/104
(一)财政政策职能/105
(二)财政政策设计原则/106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107
三、货币政策与财政扩张配合/111
(一)维持低利率/111
(二)实施平均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框架/112
四、美国财政政策支出的未来挑战/112
(一)引发通货膨胀/112
(二)威胁债务的可持续性/114
(三)基础设施投资难以落实/114
五、评论性总结/115
第九章 拜登政府财政收入计划/117
一、拜登政府《重建美好未来法案》出台的背景/117
(一)应对经济数字化带来的税收挑战的国际趋势/117
(二)经济长期性停滞的经济背景/118
(三)现代供给侧经济学的政策理念/119
二、拜登政府《重建美好未来法案》支出方面的主要内容/121
(一)投资于儿童、家庭和护理方面,提高未来的经济能力/121
(二)投资清洁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122
(三)为数百万辛勤工作的美国人提供平价医疗/122
(四)降低成本,降低通货膨胀压力,壮大中产阶级/123
三、拜登政府《重建美好未来法案》的财政收入计划/124
(一)要求高收入个人缴纳更公平的税款/124
(二)减少对有利润的公司不必要的税收优惠/126
(三)改善国家税法的执行/127
(四)降低处方药成本/127
四、评论性总结/129
第十章 财政政策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131
一、财政政策溢出效应的概念框架/131
(一)财政冲击的国内影响/131
(二)财政政策溢出效应的传导渠道/133
二、财政政策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139
(一)经济周期状况/139
(二)货币政策约束/139
(三)汇率制度/139
三、特朗普政府税改的经济效应/140
(一)特朗普税改的主要内容/140
(二)特朗普税改的经济效应/141
(三)特朗普税改的溢出效应/143
第十一章 研究结论/144
一、美国经济长期性停滞的表现/144
二、美国经济长期性停滞的成因/145
三、美国经济长期性停滞的财政政策路径/146
参考文献/147
附录1 自然利率决定:基于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的无限期界模型/164
附录2 名义利率与自然利率之间的关系/167
后记/168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