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0339047丛书名: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研究文库
本书从诠释学概念、诠释学的早期发展、19世纪的普遍诠释学、当代诠释学的形成、当代诠释学的发展和争论等方面全面系统而历史地展现了诠释学这门哲学学科的丰富内涵。本书特别指出理解从来就不是一种对于某个所与对象的主观行为,而是属于效果历史的,诠释就是陌生性与熟悉性、过去与现代的综合。当代诠释学的最新发展是以理论与实践合一为任务的哲学诠释学,或者说是作为实践哲学的诠释学,这种诠释学既不是一种理论的一般知识,又不是一种应用的技术知识,而是综合理论和实践的一门崭新的人文学科,这门学科本身就包含了批判和反思。
本书初版于2001年,时间匆匆,十八年过去了。当时汉语学界诠释学的研究和发展才刚开始,山东大学中国诠释学研究中心正在酝酿,时至今日,汉语学界的诠释学可以说不仅在思想范围上、在成果数量上,而且在研究品质上、在学术力量上都有了很大的积累、更新乃至突破。山东大学中国诠释学研究中心先后联合海峡两岸和港澳学术机构主办或协办了14届“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系列国际学术研讨会,编辑出版了14辑《中国诠释学》集刊,2015年牵头成立了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诠释学专业委员会;华中科技大学建立了西方诠释学研究中心,那里每年培养好几位诠释学研究博士;湖南大学的岳麓书院不仅多年一直开设诠释学的“真理与方法”课程,而且致力于其与中国经典诠释的比较研究;复旦大学中文系有中国经学的诠释学研究;深圳大学的国学院,儒学与诠释学的研究走在了前列;大连理工大学英语系有文学与诠释之关系研究,并计划出版《文学与诠释》;中央民族大学哲学系开展了汉传佛教与诠释学的重要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还办了“诠释学研究”栏目,并出版了《理解之路——诠释学论文选粹》。这些诠释学研究基地可以说共同促进着汉语学界诠释学事业乃至中国诠释学学科的蓬勃发展。
汤一介先生生前曾提出创建“中国解释学”,余敦康先生也提出“诠释学是哲学和哲学史的唯一进路”,我本人特别强调将诠释学作为沟通中外古今思想之桥梁,是开拓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经之路。创建中国经典诠释学是一项重要的学术理论工程,其最有益而可靠的途径是:既要深入理解西方诠释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当代哲学诠释学理论,特别是全面掌握伽达默尔诠释学思想和理论及当代的发展,又要全面整理中国经学的漫长经验与历史及其训诂学、考证学、文字学、文献学、注释学等学问,以经学的现代化作为出发点来建立一门既不同于中国传统经学又高于西方诠释学的中国经典诠释学。我认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从而在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话语系统上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