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4400622丛书名: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本书以刑法的根基与信仰为主线,反思当前刑事立法活性化、司法适用活跃化、理论问题多样化的刑法异化倾向,明确刑法的根基为保障公民自由权利、刑法的信仰为罪刑法定主义;确立了以保障公民权利自由为前提的自由刑法观,并着眼于构建坚守罪刑法定原则的刑事法治制度框架和规则体系,吸取既有经验完善统一立法模式、提出坚守刑法根基与信仰的司法保障路径和建构与犯罪态势动态适应的协同化刑事政策,消弭刑法的异化风险并提升刑事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程度。本书在“保障公民自由权利”的刑法根基和“罪刑法定主义”的刑法信仰指引下助力刑事法律体系不断向良法善治转型,致力于为刑法典的改革提供决策参考、为刑事政策更新适用提供有效方案和为刑事司法实务运行提供智力支持。
自序刑法的灵魂是自由人权
第一章 刑法的异化与根基信仰之确立
第一节刑法的异化与危机
一、刑法的政治化及法治危机
二、刑法的工具化及理性危机
三、刑法的技术化及本体危机
第二节刑法根基与信仰的回归
一、刑法的根基:保障公民自由权利
二、刑法的信仰:恪守罪刑法定主义
第三节本章小结
第二章 刑法根基与信仰的本土建构
第一节我国刑法的根基坚守:自由刑法之提倡
一、近三十年来我国刑法的价值导向:安全至上
二、安全刑法对自由刑法的冲击:刑法根基的背离
三、坚守刑法根基的未来发展方向:自由刑法的回归
第二节犯罪概念的出罪功能:自由刑法之基石
一、混合犯罪概念的二元化功能:入罪与出罪
二、犯罪概念功能二元化对刑法根基与信仰的侵蚀
三、犯罪概念的出罪化及其对自由刑法的保障
第三节根基与信仰的时代命题:刑法理论的守正创新
一、技术风险时代刑法治理与公民权利保障之间的关系
二、立法活性化时代犯罪扩容与坚守罪刑法定之间的关系
三、民刑共治时代公法与私法之间交叉融合的关系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刑法根基与信仰反思我国刑事立法
第一节刑事立法活性化对刑法根基与信仰的冲击
一、我国刑事立法活性化的体系化考察
二、刑事立法活性化隐含的立法价值倾向:安全至上
三、安全至上价值下刑事立法活性化的人权风险隐忧
第二节刑事立法积极化对刑法根基与信仰的冲击
一、冲击刑法根基与信仰的积极预防性刑法观立法实践
二、积极预防性刑法观之“积极预防”的内涵展开
三、积极预防性刑法观对自由刑法的冲击及其边界
第三节刑事立法犯罪化对刑法根基与信仰的冲击
一、近三十年来刑事立法的单向度犯罪化趋势
二、刑事立法犯罪化对刑法根基与信仰的侵袭
三、遵从刑法根基与信仰的非犯罪化科学立法需求
第四节刑事立法重刑化对刑法根基与信仰的冲击
一、以重刑化为导向的我国刑事立法趋势
二、刑事立法重刑化背离刑法的根基与信仰
三、刑事立法重刑化的理性反思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四章 坚守刑法根基与信仰的立法转型与模式选择
第一节有效立法:化解正当性危机回归刑法根基与信仰
一、化解正当性危机的有效立法:修改旧罪与增加新罪
二、有效立法的目的诉求:构建回应型兼顾预防型立法
第二节消极立法:应对刑罚权扩张的罪刑法定限权精神
一、社会治理中积极与消极刑法观的此长彼消
二、罪刑法定原则指导下消极刑法观之确立
三、贯彻自由刑法理念的消极刑法观内容构造
第三节均衡立法:消弭刑法异化风险,维护刑法根基与信仰
一、我国刑法的结构转型:厉而不严转向严而不厉
二、适度犯罪化与非犯罪化并行的均衡立法模式
三、贯彻刑法根基与信仰的轻刑化均衡立法方向
第四节统一立法:经由再法典化重塑刑法根基与信仰
一、刑事法治现代化进程中的刑法典解体危机
二、刑法再法典化的模式选择:统一立法
三、遵循根基与信仰的刑法再法典化改革方案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刑法根基与信仰之公民自由权利司法保障
第一节刑法根基与信仰的司法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核心价值观对刑事司法实践的作用与贯彻体现
二、刑事司法实践中司法价值观背离根基与信仰的不当运用
三、刑事司法实践中核心价值观践行根基与信仰的适用边界
第二节基于刑法根基与信仰实质限缩新兴技术犯罪制裁范围
一、新兴技术犯罪中主观要件司法扩张趋势与实质限缩认定
二、新兴技术犯罪中客观要件司法扩张趋势与实质限缩认定
三、新兴技术犯罪中入罪情节司法扩张趋势与实质限缩认定
四、新兴技术犯罪中罪名适用界限混淆情形与界限实质划分
第三节保护民营经济背景下贯彻根基与信仰的刑事司法实践
一、民营企业工作人员犯罪主体身份的实质认定
二、民营企业单位财物作为犯罪对象的实质认定
三、民营企业作为被害单位的实质认定
四、保护民营经济背景下刑罚适用的适当限缩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刑法根基与信仰之罪刑法定原则司法适用
第一节罪刑法定原则下主观构成要件的解释优化
一、刑法总则与分则中对主观要件的差异化解读
二、罪刑法定原则下主观要件对入罪标准的影响
三、罪刑法定原则下主观要件实质影响刑罚范围
第二节罪刑法定原则下行为构成要件的实质解释
一、罪刑法定原则下行为构成要件的体系解释
二、罪刑法定原则下行为构成要件的文义解释
三、实质解释保护法益厘定行为的可罚性边界
第三节罪刑法定原则下行为构成要件的类型区分
一、保护法益视域下行为构成要件的实质解读
二、罪刑法定原则下分析行为构成的客观意义
三、基于保护法益差异对行为展开类型化解读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七章 刑法根基与信仰对刑事政策的调适作用
第一节恪守刑法根基与信仰的协同化刑事政策展开
一、社会治理迭代下既有刑事政策的成效与不足
二、消极预防性刑法理念下塑造协同化刑事政策
三、协同化刑事政策下刑事治理模式的转型升级
第二节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刑法根基与信仰的维护
一、价值契合:宽严相济蕴含以实质出罪实现人权保障的价值
二、理念转换:人权保障导向下刑事政策从入罪到出罪之转换
三、路径实现:以少捕慎诉慎押落实宽严相济的实质出罪机制
第三节本章小结
代跋以根基固本,以信仰塑魂——中国刑法制度的守正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出版说明
为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自2010年始设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入选成果经同行专家严格评审,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创新,代表当前相关学科领域前沿水平。按照“统一标识、统一风格、统一版式、统一标准”的总体要求组织出版。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2025年3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