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畅销榜投资理财 畅销榜做财富的朋友:巴菲特慢慢变富的投资智慧(投资人吕晓彤重磅新作!限量签名本!)

做财富的朋友:巴菲特慢慢变富的投资智慧(投资人吕晓彤重磅新作!限量签名本!)

人生做对几次决策,就可以慢慢变富。资深投资人吕晓彤,拆解巴菲特给股东的信,讲透护城河、滚雪球、能力圈等价值投资心法,帮你重塑金钱心智。新手读完少交 90% 的学费,资深玩家识破 90% 的市场陷阱。

作者:吕晓彤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年04月 

ISBN: 9787213118944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43.99

类别: 投资指南, 投资理财 畅销榜 SKU:686cea63f9959e835586c54b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3118944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财经大V、资深投资人吕晓彤,解读巴菲特穿越半个世纪的财富传奇,新手读完少交 90% 的学费,资深玩家识破 90% 的市场陷阱。

 

你是否在为“钱生钱”焦虑?

是不是盲目跟风,总是在交学费?

巴菲特每年都会精心撰写致股东的信,不仅记录了他的投资理念、实操方法以及坚守的原则,

更像是一部部投资指南,为无数投资者照亮前行的道路。

 

本书作者吕晓彤凭借深厚的金融背景和丰富的投资经验,深度剖析巴菲特从早期的 “捡烟头” 投资法开始,到一步步封神的投资智慧,讲透护城河理论、滚雪球效应、能力圈法则等价值投资精髓,让你从“知道”到“做到”,新手读完少交 90% 的学费,资深投资者看完识破 90% 的市场陷阱。

 

◆投资是一场无限的游戏,关键在于“每一次都不能死”。

伯克希尔?哈撒韦是如何从最初的纺织小厂到如今的商业帝国?

巴菲特多年来长盛不衰的原因是什么?

巴菲特又如何在金融危机的惊涛骇浪中,化危机为机遇?

巴菲特漫长而辉煌的投资生涯里,有没有什么基本原则,如定海神针般贯穿整个投资生涯?

 

本书详细解读了巴菲特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应对策略,无论是股市泡沫、经济危机,还是行业变革,巴菲特总能化险为夷,实现财富的稳健增长,这些宝贵经验都被一一拆解,一部教你“如何在市场里活到决赛圈”的生存指南。

 

◆用巴菲特的投资哲学,重构人生决策系统。

巴菲特不是神,只是把人性琢磨透了!

巴菲特的财富神话背后,是一套贯穿投资与生活的底层智慧体系。从坚持终身学习,构建认知护城河 ,到 “滚雪球” 思维经营核心关系,再到 “跳着踢踏舞去上班” 的职业选择标准,以及与查理·芒格60年的黄金搭档等等,无一不体现着巴菲特知行合一的价值系统。

这些智慧不仅适用于投资领域,更能为我们重构人生决策系统!财富的终极意义,是让人更自由地选择生活,而非被数字绑架。

 

内容简介

《做财富的朋友:巴菲特慢慢变富的投资智慧》是资深投资人吕晓彤的全新力作,凭借深厚的金融背景和丰富的投资经验,精心梳理巴菲特历年致股东的信,串联起股神巴菲特漫长的投资生涯。从巴菲特早期在垃圾堆里 “捡烟头”(低价买烂公司),到后来芒格的影响下专挑好公司长期持有,连金融危机时抄底银行股、重仓比亚迪、投资富国银行、可口可乐等,这些经典操作,都掰开揉碎讲透了背后的底层逻辑。新手读完能少交 90% 的学费,资深玩家识破 90% 的市场陷阱。人生做对几次决策,就可以慢慢变富!

作者简介

吕晓彤

  • 香港中文大学金融学硕士,微木控股创始人
  • 曾任当代置业首席投资官
  • 曾任全球著名私募基金力鼎资本高级副总裁
  • 管理学至高荣誉《哈佛商业评论》拉姆·查兰管理实践奖得主
  • 荣登“创业邦中国 40 位 40 岁以下投资人”榜单
  • 中国最佳创业投资人 TOP 100
  • 入选“福布斯中国·青年海归菁英 100 人”
  • 经典投资案例:来伊份、第一服务控股、果子熟了、长寿花、 睿创微纳等
  • 已出版图书:《财富池》《做财富的朋友》

 

目  录

01价值投资,效率为王

 

一个不好的行业,就像一艘漏水的船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1 封信(1965 年)//  005

“双轮驱动”突破困境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2 封信(1966 年)//  009

体会到钱生钱的魅力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3 封信(1967 年)//  013

感性投资,看你能不能输得起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4 封信(1968 年)//  018

少赚可以,绝对不能赔钱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5 封信(1969 年)//  022

净资产回报率决定收益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6 封信(1970 年)//  027

保守稳重,方能长胜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7 封信(1971 年)//  031

 

02构建“护城河”,不惜代价

坚守“护城河”,不懂就放手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8 封信(1972 年)//  039

应对“黑天鹅”,芒格出现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9 封信(1973 年)//  044

股票盈亏,只是账面数字波动而已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10 封信(1974 年)//  050

好企业,长期持有不放手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11 封信(1975 年)//  053

“一个思想”和“四个标准”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12 封信(1976 年)//  057

做好那些低门槛的“烂生意”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13 封信(1977 年)//  061

不要急于求成,慢慢变富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14 封信(1978 年)//  065

经营公司,既要众谋又要独断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15 封信(1979 年)//  068

企业的价值评估与通胀挑战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16 封信(1980 年)//  072

利率是价值的万有引力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17 封信(1981 年)//  078

有时候不动比动更有价值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18 封信(1982 年)//  083

原则的力量,领跑市场几十年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19 封信(1983 年)//  089

投资不是金融游戏,是生意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20 封信(1984 年)//  095

“踮脚效应”的困局舍弃

解读巴菲特致股东的第 21 封信(1985 年)//  100

抠门背后的投资智慧

解读巴菲特致股东的第 22 封信(1986 年)//  106

如何在极端情况下也能赢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23 封信(1987 年)//  112

时间的玫瑰,要耐心浇灌

解读巴菲特致股东的第 24 封信(1988 年)//  117

穿透利润,看透赚钱的本质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25 封信(1989 年)//  124

 

03市场波动中的投资智慧

下跌是利好,上涨是利空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26 封信(1990 年)//  133

懒散有钱人变富,活跃者资产流失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27 封信(1991 年)//  138

在能力圈范围内寻找投资机会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28 封信(1992 年)//  144

得意布局后的惨痛教训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29 封信(1993 年)//  150

成功者共有的特质,形成闭环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30 封信(1994 年)//  155

不要过度战略规划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31 封信(1995 年)//  160

价格与价值的平衡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32 封信(1996 年)//  166

投资是马拉松,不是冲刺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33 封信(1997 年)//  172

账面只是数字游戏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34 封信(1998 年)//  177

看人比看项目更重要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35 封信(1999 年)//  182

 

04穿越泡沫与危机

为何拒绝互联网泡沫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36 封信(2000 年)//  19

不找借口,只找解决方案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37 封信(2001 年)//  196

揭露资本市场黑幕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38 封信(2002 年)//  201

准确评估公司增长率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39 封信(2003 年)//  206

无为并非真的无所作为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40 封信(2004 年)//  211

远离债务,慎用杠杆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41 封信(2005 年)//  217

传承与创新的投资之路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42 封信(2006 年)//  224

 

05全球投资界的领航者

次贷危机前夜已警醒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43 封信(2007 年)//  235

金融海啸前夜,如何布局抄底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44 封信(2008 年)//  242

别人收手,我出手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45 封信(2009 年)//  246

别被小事牵绊,做大事才重要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46 封信(2010 年)//  253

黄金、数字货币是投资陷阱?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47 封信(2011 年)//  258

不分红哲学,教你卖股赚钱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48 封信(2012 年)//  263

像猎人一样耐心等待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49 封信(2013 年)//  267

立下“遗嘱”的一年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50 封信(2014 年)//  271

任何抵制科技进步的人都是愚蠢的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51 封信(2015 年)//  280

有趣的 10 年赌局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52 封信(2016 年)//  285

反人性,守原则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53 封信(2017 年)//  290

“五棵树”理论与“四支箭”的秘密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54 封信(2018 年)//  295

惊人的复利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55 封信(2019 年)//  300

伯克希尔的“四块宝石”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56 封信(2020 年)//  305

每天充满热情去工作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57 封信(2021 年)//  311

一切决策都以股东利益为重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58 封信(2022 年)//  315

芒格虽逝,智慧永存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59 封信(2023 年)//  320

在线试读

一个不好的行业,就像一艘漏水的船

解读巴菲特给股东的第 1 封信(1965 年)

 

在投资领域,沃伦·巴菲特的名字如雷贯耳,他的智慧和成就激励着无数人在金融的海洋中探索前行。而巴菲特与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故事,更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商业史诗。

一、从股票爱好者到实业

很多人对巴菲特的“滚雪球”理论耳熟能详。滚雪球是巴菲特独有的投资理念,意思是如同在雪地上推动一个小雪球,通过不断地积累和复利效应,使其逐渐壮大为巨大的雪球。它意味着通过投资所产生的复利,将小额本金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滚动,最终实现财富的巨额增长。

然而,在成为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控股股东之前,巴菲特还只是一个对股票充满热情的爱好者。为了能在股票市场获得更多收益,他拜在美国著名投资家、经济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门下。格雷厄姆被誉为“华尔街教父”,其投资理念和方法对巴菲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巴菲特从他那里学会了名为“捡烟头”的投资技巧。

“捡烟头”是一种独特的投资策略,即在股市中寻找那些被大众忽视、价格超级低但实际价值很高的股票或公司。这就好比在地上捡到一根还没抽完的烟头,虽然外表看起来不起眼,但说不定里面还剩下大半截好烟。在那个时期,美国国内外形势动荡不安,战争与瘟疫频繁发生,股市的流通性远不如现在这般顺畅。因此,即使是很小的交易量也可能引发巨大的股价波动。而巴菲特正是凭借着“捡烟头”这一策略,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然而,作为一个单纯炒股票的人,与普通股民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这显然无法实现巴菲特的人生理想。于是,他开始思考如何进军实业领域。巴菲特心中盘算着:既然在股市上可以通过“捡烟头”的方式收购有潜力的股票,那么如果要做实业,为何不“捡”一家公司,成为它的大股东呢?

1965 年,巴菲特终于找到了一家各项指标都符合他预期,并且价格相对较为便宜的纺织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他看到了纺织行业的市场前景以及这家公司所蕴含的潜力,于是果断地以远低于净资产的价格收购了它,从而成为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控股股东。彼时,巴菲特既不是董事长,也不是 CEO,仅仅是一名控股股东。但这一身份赋予了他对公司重大决策和管理的权力。由于巴菲特自身并不懂纺织技术,所以他只是负责为公司提供战略指导,而公司的纺织工作依旧按照以往的方式继续进行。

 

二、尝试给股东写信

为了加强与股东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股东们更加了解公司的情况,增强对公司的信任和理解,巴菲特决定给所有的股东写一封信。这封信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报告,更是他与股东们建立联系的重要桥梁。

在这封信中,巴菲特介绍了自己接手前一年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经营状态。当时,公司账上只有 90 多万美元现金,并且还面临着持续亏损的困境。面对这样的局面,巴菲特在入股公司的第一时间就开始思考如何止损,以及如何提高净资产回报率 。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巴菲特采取了一系列果断的措施。他首先清理了财务账目,通过裁员、降低库存,将不盈利的工厂及资产进行清算和拍卖,最大限度地缩减了开支,释放了现金。同时,他提前偿还了 200 多万美元的银行贷款,以此来减轻公司的财务压力。此外,巴菲特并没有忘记提升产品质量,他投入了 80 多万美元购买新设备。

事实证明,巴菲特确实深谙公司经营与管理之道。他所制定的这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效改善了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经营状况。在收购后的第一年,也就是 1965 年,公司成功实现了扭亏为盈,盈利达到了 220 万美元。

在信中,巴菲特还提到,在公司盈利之后,首要任务就是提升运营效率,继续努力提高公司的利润。

然而,在这封信的结尾,巴菲特却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在一个不好的行业里面,你就像在一艘漏水的船里面,再努力跑也没有用。目前,我认为我们的纺织行业是有希望的。”这句话看似平淡无奇,却蕴含着深刻的商业哲理。它提醒着人们,选择一个好的行业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果行业前景不佳,即使企业再努力,也可能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

有意思的是,第二年,也就是 1966 年,巴菲特在给股东们的信中就表示“自己认为纺织行业有希望这件事搞错了”。所以,1966 年的股东信比 1965 年的信篇幅更长,巴菲特在其中详细解释了为什么纺织行业不靠谱,以及他接下来的打算。他深刻地认识到,纺织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激烈的市场竞争、不断上升的成本,以及技术的快速变革等。这些因素使得纺织行业的前景变得十分不确定。

抢先评论了 “做财富的朋友:巴菲特慢慢变富的投资智慧(投资人吕晓彤重磅新作!限量签名本!)”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阅读更多
缺货

通向财务自由之路(原书第2版)(珍藏版)

EUR €33.99
加入购物车

投资者的未来(典藏版)

EUR €49.99
加入购物车

长赢投资系列: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畅销版(套装2册)

EUR €81.98
加入购物车

金融学从入门到精通

EUR €28.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