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898762
本书共分为4章:第1章阐述能源、气候、生物多样性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揭示了以化石能源为主导的传统能源发展方式是导致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影响因素。第2章论述以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性,阐述以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世界能源变革转型的总体思路和实施路径,并从促进全球碳减排、减少栖息地破坏、助力生态修复等方面,剖析全球能源互联网对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全局性促进作用。第3章围绕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生态修复等三个方面,提出电力工程建设中保护生物多样性的 11 项重要措施,并介绍了采取上述措施的典型案例和实施成效,为各方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搭建了从目标到行动的桥梁。第4章从政策、资金、技术、合作、行动5个维度,提出推动能源—气候—生物多样性协同治理的16项政策建议,提升工作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推动各方共同保护生物多样性。
前言
1 能源、气候、生物多样性的内在联系
1.1 能源与气候变化?
1.2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
1.3能源与生物多样性?
2 以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系统方案
2.1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迫切需要能源转型?
2.2推动能源转型核心是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
2.3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能源转型实施路径?
2.4全球能源互联网对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意义重大?
3 能源电力工程建设中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
3.1就地保护?
3.2迁地保护?
3.3生态修复?
4 推动能源—气候—生物多样性协同治理政策建议
4.1加强政策保障?
4.2加强资金支持?
4.3加强技术创新?
4.4加强国际合作?
4.5加强共同行动?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乎人类和地球福祉的重要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世界各国政府、企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2022 年12 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简称《昆蒙框架》),设立了到 2050 年的 4 个长期目标和到 2030 年的 23 个行动目标,历史性地决定设立“框架”基金,推动各缔约方全面有效落实《昆蒙框架》,促进 2050 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从全球范围看,造成全球生物多样性破坏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栖息地破坏、生物资源过度消耗、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物入侵等五个方面。不合理的能源发展方式是导致上述问题不断加剧的重要因素,化石能源长期大规模开发利用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和有害物质,造成气候变化、环境污染,严重威胁全球生物多样性,亟须开辟一条既满足人类生产生活能源电力需要,又能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的创新发展道路。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减少化石能源使用,能够有力促进全球在 21 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极大减缓和消除化石能源开发利用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实现能源—气候—生物多样性协同治理。全球能源互联网是清洁主导、电为中心、互联互通、多能协同、智慧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是推动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系统方案。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将彻底改变经济社会依赖化石能源的发展方式,有力推动能源生产清洁化、能源消费电气化、能源配置高效化,有效解决能源供给、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等问题,为各缔约方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开辟新道路、注入新动能。全球能源互联网作为促进世界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方案,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已纳入联合国落实《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巴黎协定》等工作框架,连续六年入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政策建议报告,写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等成果文件。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赞,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全球包容性增长的关键,对落实联合国《2030 年议程》和《巴黎协定》至关重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表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代表了世界能源转型趋势,是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极佳工具。联合国生物多样性秘书处表示,全球能源互联网填补了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协同治理的空白,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全面平衡、有力度、可执行的行动方案。前言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简称合作组织)致力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围绕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电力清洁高效发展等方面深入开展了大量研究,形成全球及各大洲能源互联网研究展望、清洁能源资源开发投资两套“1 6”规划体系,面向全球发布 80 多项创新成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能源电力与气候环境、生物多样性等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近年来相继发布《全球能源互联网落实联合国〈2030 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破解危机》《全球碳中和之路》《全球能源包容公正韧性转型——方案与实践》《生物多样性与能源电力革命》等系列重要报告。2024 年,合作组织研究完成《能源—气候—生物多样性协同治理》报告,系统分析能源与气候、生物多样性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理,首倡以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新理念新思路,为推动能源—气候—生物多样性协同治理提供了可操作、可实施、可复制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报告共分为 4 章:第 1 章?阐述能源、气候、生物多样性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揭示了以化石能源为主导的传统能源发展方式是导致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影响因素。第 2 章?论述以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性,阐述以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世界能源变革转型的总体思路和实施路径,并从促进全球碳减排、减少栖息地破坏、助力生态修复等方面,剖析全球能源互联网对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全局性促进作用。第 3 章?围绕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生态修复等三个方面,提出电力工程建设中保护生物多样性的 11 项重要措施,并介绍了采取上述措施的典型案例和实施成效,为各方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搭建了从目标到行动的桥梁。第 4 章? 从政策、资金、技术、合作、行动 5 个维度,提出推动能源—气候—生物多样性协同治理的 16 项政策建议,提升工作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推动各方共同保护生物多样性。希望报告能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各国政府制定政策和规划提供参考,为相关企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机构推进工作提供借鉴,为促进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一份力量。合作组织愿与社会各界一道,携手推进能源—气候—生物多样性协同治理,共同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