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3215673
本书主要从新石器化和文明化进程的角度梳理分析了华北地区磨制石器与定居、农业及城市出现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旧、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随着定居的出现和对植物资源利用的增强,磨制石器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随着农业的发展和确立,磨制石器逐渐取代打制石器成为社会的主要生产工具。但这一时期华北北部地区即内蒙古高原南缘燕山南北地区,打制石器的比重仍然很高,海岱地区研磨器的比例很高,广大的华北平原地区打制石器也仍占一定的比例。直到仰韶时期,华北大部分地区打制石器才基本不见,但在燕山南北和垣曲盆地仍占一定的比例。陶寺遗址石器生产的规模很大,在陶寺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从二里头和殷墟的城市布局来看,随着城市化和文明化程度的加深,城市精英开始更加关注青铜器、玉器等威望产品的生产,逐渐忽视了石器这样的日用品的生产,石器生产逐渐在城市布局中消失。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磨制石器的制作技术
第一节 石器制作技术研究方法
第二节 磨制石器的制作技术
一、选料选型
二、裁切
三、剥片
四、琢
五、磨
六、钻孔
七、剖光
八、装柄
第三节 磨制石器制作技术的出现
一、剥片
二、琢
三、磨
四、钻孔
五、裁切
六、剖光
七、装柄
第四节 磨制石器和打制石器的区别
一、工艺技术比较
二、石料比较
第五节 判断磨制石器生产存在和生产方式的标准
第三章 华北地区磨制石器的出现及取代打制石器的过程
第一节 旧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磨制石器出现
一、华北北部—内蒙古高原南缘至燕山南麓
二、华北南部—华北平原区
三、华北东部——海岱丘陵山区
四、华北西部-太行山以西的晋陕高原
五、旧、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的石器特征和磨制石器出现原因分析
第二节新石器时代中期——磨制石器比例和类型逐渐增多
一、华北北部——内蒙古高原南缘至燕山南麓
二、华北南部——华北平原区
三、华北东部——海岱丘陵山区
四、华北西部——太行山以西的关中地区
五、新石器时代中期华北地区的石器特征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晚期——磨制石器取代打制石器
一、华北北部——内蒙古高原南缘至燕山南麓
二、华北南部——华北平原区
三、华北东部——海岱丘陵山区
四、华北西部——太行山以西的晋陕高原和关中地区
五、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器特征
第四章 陶寺遗址出土石制品的原料和技术
第一节 石制品种类和原料
一、石制品类型及原料
二、石器的原料选择
第二节 原料来源
一、大崮堆山及其石料
二、陶寺遗址石器的原料来源
第三节 陶寺遗址出土石器的制作技术
一、制作技术
二、工艺流程
三、陶寺遗址石器的制作工艺特征
四、矛形坯的成器问题
五、石器生产与成本效益分析
第四节 陶寺对大崮堆山石料的获取方式和资源利用模式
一、陶寺文化时期各遗址出土石器的岩性
二、陶寺文化各遗址变质砂岩类石制品的原料来源
三、陶寺遗址获取大崮堆山石料的方式
第五章 陶寺遗址的石器工业
第一节 生产场所
第二节 生产组织
一、空间组织
二、社会组织
第三节 生产规模和产能
一、石器产能分析方法
二、陶寺遗址角岩/变质砂岩石制品的产量分析
三、陶寺遗址角岩/变质砂岩石制品的消费需求分析
四、陶寺遗址角岩/变质砂岩石器的产能分析
五、讨论
第四节 石器的流通
一、交流研究的方法
二、临汾盆地石器的交换
第五节 陶寺的石器生产对陶寺社会发展的作用
一、石器生产与经济发展
二、石器生产与社会发展
第六章 华北地区早期城市化进程中的磨制石器生产
第一节 磨制石器和聚落等级
一、晋南至嵩山南北地区庙二至二里头时期出土的石器
二、石器组合特征与遗址等级
三、对东下冯遗址多镞现象的认识
第二节 华北地区社会复杂化进程中的磨制石器生产
一、陶寺遗址的石器生产
二、二里头遗址和殷墟的磨制石器生产
三、早期城市内磨制石器生产衰落的原因探析
四、华北地区社会复杂化进程中的磨制石器生产变迁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