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10188676
章 陈北溪生平与著述
节 生平
第二节 著述
第二章 理
节 程伊川:“理无形”
第二节 朱子:理是“净洁空阔底世界”
第三节 陈淳:“理不外乎气”
第三章 道
节 倡明道学的二程
第二节 建构道统的朱熹
第三节 辨析似道的陈淳
第四章 太极
节 周敦颐:“无极而太极”
第二节 二程:不提太极
第三节 朱熹:“太极是理”
第四节 陈淳:“太极只是浑沦极至之理”
第五章 仁
节 程伊川:仁善何以可能
第二节 朱子:“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
第三节 陈淳:仁是“天理自然流行”
第六章 义
节 二程:天理之所宜
第二节 朱熹:义即天理之所宜
第三节 陈淳:义与《字义》
第七章 礼乐
节 二程礼乐思想
第二节 重续礼乐传统:朱子礼乐思想特征
第三节 陈淳礼乐思想与实践
第八章 致知
节 朱熹的格物致知过程论
第二节 朱熹:涵养与致知的互以为用
第三节 陈淳:忠恕以致知
第九章 信
节 儒家“信”观念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以实”与“觉悟”——二程对“信”观念的新发展
第三节 “心”“理”“事”——朱子对“信”观念的整合
第四节 “五常之信”与“忠信之信”——陈淳对“信”观念的
两层划分
第十章 忠
节 二程:“忠为理本”
第二节 朱熹:天理君权
第三节 陈淳:“忠道自然”
第四节 二程、朱熹、陈淳忠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第十一章 诚
节 二程:“无妄之谓诚”
第二节 朱熹:诚是“实理”
第三节 陈淳对程朱理学“诚”哲学的总结
第十二章 孝
节 朱熹:以理论孝
第二节 陈淳:孝根原于天命
第十三章 友
节 二程:“朋友相观”与“以敬为主”
第二节 朱熹:“朋友之于人伦所关至重”
第三节 陈淳:“以实而与朋友交”
第十四章 敬
节 “执事敬”:先秦“敬”观念产生与指向
第二节 “涵养须用敬”:二程“敬”观念工夫论意义的转向和突破
第三节 “敬义夹持”:朱熹“敬”观念体系的构建
第四节 “主敬穷理克己”:陈淳“敬”观念的总结与发挥
第十五章 恕
节 “推己及物,以养人也”:二程对恕思想的新开拓
第二节 “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朱子对恕思想的体系化论述
第三节 “内外敬恕,天理周流”:陈淳对恕思想的理学定位与总结
第十六章 性
节 “性即理也”:程颢、程颐的人性论
第二节 “性即理也”和“心统性情”:朱熹的人性论
第三节 “具是理于心,方名之日性”:陈淳的人性论
第十七章 情欲
节 朱熹、陈淳:“情者、心之动”
第二节 朱熹、陈淳:“穷天理,灭人欲”
第十八章 志意
节 立志为学者要义
第二节 志公而意私
第三节 安卿论志与意
第十九章中和
节 程颐的心性中和观
第二节 朱熹的心性中和观
第三节 陈淳的心性中和观
第二十章中庸
节 表章《中庸》的二程
第二节 阐幽发微的朱熹
第三节 绾合程朱的陈淳
第二十一章命
节 “命在义中”:程颢、程颐的命论
第二节 “命有二:有理,有气”:朱熹的命论
第三节 事物“根原所自来,莫非天命自然”:陈淳的命论
第二十二章易
节 程伊川:“尽天理,斯谓之《易》”
第二节 朱子:“易者阴阳之变,太极者其理也”
第三节 陈淳:“四圣三贤”与“理象兼该”
第二十三章经权
节 宋以前的经权思想
第二节 二程:“权便是经也”
第三节 朱子:“义可以总括得经权”
第四节 陈淳:“天地之常经是经,古今之通义是权”
第二十四章鬼神
节 朱子、陈淳对五经鬼神观的诠释
第二节 朱子、陈淳对《论》《孟》《中庸》鬼神观的诠释
第三节 北宋诸儒论“神”的经典化及其再诠释
第二十五章释老
节 二程辟佛借道建理学
第二节 朱熹:“其气象规模大概相似”
第三节 陈淳:释老“似道而非道”
后记
陈淳对朱子非常敬仰,其拳拳服膺之心,有七十子之徒追随孔子气象。陈淳在《初见晦庵先生书》中说:“自孔孟没,天下贸于俗学,盖千四百余年,得濂溪周子、河南二程子者出,然后斯道有传,而正学始有宗主。自程子至今又百余年矣,见知闻知代不乏人,然渊源纯粹精极,真可以当程氏之嫡嗣而无愧者,当今之世,合先生其谁哉?而天下学士有志于古,欲就有道而正之者,非先生亦谁与归哉?”在儒家道统上,朱子是当之无愧的“宗主”“嫡嗣”,其学问“扫千百年之谬误”。“故孔孟周程之道,至先生而益明,所谓主盟斯世,独惟先生一人而已。”由于党争之故,朱子逝世之后,陆学昌盛,闽学淡薄。陈淳挺身而出,深入民间播扬师说。正本清源,匡扶人心,卫道之情、之功,虽千百年之后,仍令人感慨不已。恰如蔡新所论:“考朱子平生及门半天下,然求其择精语详,足以衍斯道之宗传如先生者,诚不可一二数。其拳拳服膺,视七十子之服孔子,殆无以异。迄今五六百年间,虽道术纷歧,风流销歇,而吾闽无有显背朱子,自逞其诐邪之说以簧鼓后进者,则先生卫道之功,为不可没也。”
陈淳的代表作是 是为序。
经过临漳求学及长年与朱熹、学友的信札问答往来,此时陈淳的学业已大有精进,所思考的问题无论深度还是广度都较10年前有较大的拓展。陈淳亦有渐入佳境之感,其从容不迫、娓娓道来:“虽有大底,不见其为大;难底,不见其为难;至硗确至劳苦处,不见其为硗确劳苦;横逆境界,不见其有憾恨底意;可爱羡难割合底,不见其有粘滞底意。见面前只是理,觉如水到船浮,不至有甚悭涩。”①至于“夫子与点之意,颜子乐底意,漆雕开信底意,中庸鸢飞鱼跃底意,周子洒落及程子活泼泼底意,觉见都在面前,真个是如此!而‘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亦无一节文非天理流行。易三百八十四爻时义,便正是就日用上剖析个天理流行底条目。前圣后哲,都是一揆。而其所以为此理之大处,却只在人伦;而身上工夫切要处,却只在主敬。敬则此心常惺惺,大纲卓然不昧,天理无时而不流行。而所以为主敬工夫,直时不可少时放断。心常敬,则常仁。”②
在信札往来中,朱熹已表露出担忧陈淳忽略下学的忧思,此次会面迫切地希望了解陈淳在这个问题上是否有纠正。因而朱熹希望陈淳谈谈他的疑难,陈淳却就个人心得侃侃而谈,其自得之情不言而喻。听完后,朱熹却言:“恁地泛说也容易。”沉吟良久之后,又日:“只恐劳心落在无涯可测之处。”③忧虑之心溢于言表。陈淳又询问朱熹对其《与点说》的评价。朱熹颇不以为然,其言日:“某平生便是不爱人说此话。论语一部自‘学而时习之’至‘尧日’,都是做工夫处。不成只说了‘与点’,便将许多都掉了。”④并借题发挥,教导陈淳应专致下学。朱熹认为“圣贤教人,无非下学工夫”,此一贯之旨,亦是在曾子事事都晓得后,孔子才教授与他⑤。又言:“如‘一以贯之’,是圣人论到极处了。而今只去想象那一,不去理会那贯;譬如讨一条钱索在此,都无钱可穿。”⑥疏忽下学,而专致上达,则是缺乏一贯之旨,谈“与点”、颜回乐处都不过是空谈。更为重要的是,欠缺下学之道,专致穷究天理,终可能陷入禅学虚无、无实处的弊端。朱熹评价陈淳的思考所得道:“安卿思得义理甚精,只是要将那粗底物事都掉了。”①陈淳思考义理身为精细、缜密,然而缺失了“粗底物事”。朱熹又指出陈淳如今所说“却只偏在‘尊德性’上去,拣那便宜多底占了,无‘道问学’底许多工夫。”②所谓“尊德性,所以存心而极乎道体之大也。道问学,所以致知而尽乎道体之细也。二者修德凝道之大端也”③。尊德性、道问学二者乃修德之大端,自当不可偏废。可见朱熹认为陈淳治学之道偏差十分明显,甚至将之与陆九渊门人相比拟。其言道:“近日陆子静门人寄得数篇诗来,只将颜渊曾点数件事重叠说,其他诗书礼乐都不说。如吾友下学,也只是拣那尖利底说,粗钝底都掉了。今日下学,明日便要上达!”④此批评可谓十分尖锐。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