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1338649
比知识更加重要的是人的思维方式,在信息过剩的时代,知识可以便捷获取,提问比答案更加彰显价值。高效能人士总是善于通过提问来解决问题,提问质量决定人际关系质量,提问能力决定职场能力,提问水平决定思维水平。 本书的内容源自于拆书帮与在行合作的好评课程。书中通过分析和讲解多个的提问模型和方法,结合大量工作、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帮助你培养提问的意识、拓宽提问的思路、提升你的提问水平,进而帮助你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快速地实现自我提升。 时常问自己“我想要获得什么?”。相信本书会帮助你系统地提升思考力,完成思维模式的升级,成为优秀的提问者,成就卓越人生。 本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以如何发现问题、如何提问,得到思维能力的训练,从而达到更好的个人成长。
目录
引言:抓住机会提问就是抓住机会改变 1
部分 你真的会提问吗 17
01 开放/封闭式问题——如何化解令人尴尬的聊天 18
02 开放式问题线——让你正能量满满,
远离负面焦虑 24
03 苏格拉底提问法——有人向你请教,
你却不知道答案,怎么办 32
第二部分 人生窘境,怎样用提问来破 39
04 共情型问题——如何让“受伤”的人感受到被理解 40
05 对抗性问题——被忽悠或欺骗时,
如何通过提问进行谈判 46
06 焦点讨论法——一场有质量的聚会,
是这样做的 53
07 XYZ法则——如何化解父母逼婚 65
08 不忘初心的四个问题——闺蜜迷失了自己,
如何帮她找回初心 72
09 欣赏式探询——如何挖掘他人闪光点,
成为受欢迎的知己 79
第三部分 问对哪些问题,个人成长能加速 87
10 选择地图——为什么他比我发展得更好 88
11 GROW模型——年年有一个相同的目标,
为什么都没有执行 93
12 积极提问三原则——改变提问,
改变思维模式 99
13 采访型问题——如何在面试中掌握主动权,
成为大赢家 105
14 复盘——向过去学习,实现复利式的进步 112
第四部分 怎样提问攻克难题 119
15 SCQA模型——如何快速挖掘到问题本质 120
16 丰田五问——如何预防老板咆哮
“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干不好” 127
17 脑袋换位思维训练法——如何站在更高的高度思考问题 133
18 迪士尼策略——提出新计划时,
如何不被老板“拍死” 138
好的提问,撩拨深度思考
姬十三(果壳网CEO,在行创始人)
和赵周见面几次,深的印象是他聊天节奏特别快。回想起来,他不停地在提问,一个问题接着一个。
虽然节奏快,但并不觉得累。我经常接受媒体采访,新手记者的提问,像一群平行线,问题与问题之间没有关联。回答这种问题特别累,需要频繁跳跃。结束了觉得表达得不尽兴,回答得浅尝辄止。好多问题可以用“对啊”“是啊”来解决,有耐心的时候多聊几句,下一个问题就又得重启话头。
赵周不是这样提问的。初几个问题看似人畜无害,温柔几刀,但你顺着他的思路下去,就被他一步步带向深处。他的问题是一簇箭头,一个接着一个,上一个为了下一个,下一个接着上一个。但这并不让人觉得累,聊天是尽兴的,有余味的,恨不得结束后拿起本子记下自己的灵光一现,记下自己的深度思考。好的提问,是思考的撩拨器。
拿到《提问力》的手稿,我明白了他不是禀赋如此,而是有成套的方法论,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他继承的是“苏格拉底式提问”,也即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的白宫新闻记者弗兰克?赛斯诺(Frank Sesno)也认为“提出问题就已经解决了问题的一半”。通常,我们的问题反映出我们是谁、我们将去向何方以及我们的沟通方式。问题帮助我们打破障碍,发现秘密,解决谜题,想象新的做事方式,争取他人的支持,引导我们解决问题。但是很少人知道如何系统地进行有效的提问。
2013年开始,赵周成立了拆书帮,一点点吸纳人进来读书、拆书,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从1个人,到50多个分舵,近两千名拆书家,这是一个缓慢生长的成人学习和教育基地。而提问,就是他们从拆书到生活实践的一个基础法则。
《提问力》这本书还源自拆书帮和在行的课程合作。在在行上,用户可以约见9个城市的2万名行家,与他们一对一见面,沟通学习。同样的见面时间,有人觉得很有价值,有人却感觉收获不大,很大的差异就在于懂不懂提问,懂不懂用提问把老师“榨干”。我向所有的在行用户推荐赵周老师、李真老师、丘恩华老师这本书。它为所有向他人请教的场景提供了可行之道。提问之于人与人是交流,之于自己是内省、之于学习是内化。我相信各位能在这本书中找到赵周老师之于以上三点提供的可行方案。
赵周在书中提到,他意识到提问重要,是因为十多年前被一位牧师朋友提问而受到启发。读了这本书,学会了提问,你说不定就能启发下一位朋友学会和理解提问。如果都懂得如何提问,交流和思考的有效性就可以指数级提升。
提问的力量
黄一琨(简书CCO)
十多年前,我做媒体记者的时候,很怕参加新闻发布会。因为每到发布会的提问环节时,我的很多记者同行们接过主持人给的话筒之后,就把这个提问环节变成了自己的舞台。他们总是要花五到十分钟的时间发表自己的感想,滔滔不绝,以至于主持人不得不打断和提醒。“你的问题是什么?”这是发布会上常常能听到的问题,原来是发布会的主持人不得不问记者们。
记者本来是职业提问者,代表公众去了解事情的缘由,向事件当事人发问。但是我的那些同行们却忘记了自己的职业定位,热衷于自说自话。一个不会提问的记者不是一个好记者,因为他缺乏好奇心和探究的精神,以及职业素养,媒体人的公共性在他身上已经很难体现了。
近又有机会看了国内人文学科一些论文,印象很深的同样是写作者不会提问。好的学术论文应该有基本的问题意识,以自己的学科为工具和框架,提出并试着回答一个“真问题”。但是很多论文所阐述的问题或者不是一个真问题,只是已知的重复和诠释;或者大而无当,是很多问题的杂糅而已。
现在我身处创业公司,同样常常感受到提问的重要性。一个创业者常常处在不断提问和被提问的处境中。你需要问自己:这是你真正感兴趣,愿意付出努力的事情吗?这样的事情真的有价值吗?你也会不断被外界,被投资人问:你发现的需求是真实存在的吗?你所做的事情真的能让这个世界更有效率,更加美好吗?创业当中除了这些根本性问题,还有一些实际的运营问题需要被提出。今天的互联网创业者都会重视数据的反馈,但正如《精益数据分析》一书所说:“人类负责灵感,机器提供验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判断和分析,这样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决定采集什么样的数据,制定什么样的数据框架,这是一个创业者对所处环境和自己资源禀赋、异象进行评估后要做的事情。很多时候创业者强调数据能力,往往说的是种,却忽略了第二种能力可能是更基础的,这种能力主要看的是创业者的灵感或者直觉。今天,“风口”“赛道”这样的概念甚嚣尘上,很多投资人和创业者热衷于跟风,却没有好好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以此构建好自己的基础商业模式。
很高兴我的朋友赵周和他的拆书家伙伴们写了这本和提问有关的书。提问是赵周的特长。他大学的专业是理论物理,在我看来这个学科就是不提问,不断提问,直到宇宙的尽头,以至于对自己的存在都产生了怀疑;后来他又成为阿里巴巴集团非常成功的销售管理者和企业内训师,在中国企业电子商务的早期阶段,用提问来不断帮助中小企业主发现内在需求。生活中的他也是个会问很多问题的人,有时候你会觉得他有点炫技,但是和他的交谈一定不会陷入尴尬,且会推动朋友间的对话有趣味、有温度、有深度。
我们太多时候在工作和生活中假装沟通,自说自话,陷入思维和认知的自我封闭当中,因此也不可能在和他人的关系上有真正的开放性。看到那么多人工作多年,提问的水平却没有改变,说明思维能力和人际能力都没有真正提升过,不禁想,要是更多人都读读这本书就好了。
《提问力》这本书还源自拆书帮和在行的课程合作。在在行上,用户可以约见9个城市的2万名行家,与他们一对一见面,沟通学习。同样的见面时间,有人觉得很有价值,有人却感觉收获不大,很大的差异就在于懂不懂提问,懂不懂用提问把老师“榨干”。我向所有的在行用户推荐赵周老师、李真老师、丘恩华老师这本书。它为所有向他人请教的场景提供了可行之道。提问之于人与人是交流,之于自己是内省、之于学习是内化。我相信各位能在这本书中找到赵周老师之于以上三点提供的可行方案。
——在行创始人姬十三 很高兴我的朋友赵周和他的拆书家伙伴们写了这本和提问有关的书。提问是赵周的特长。他大学的专业是理论物理,在我看来这个学科就是不提问,不断提问,直到宇宙的尽头,以至于对自己的存在都产生了怀疑;后来他又成为阿里巴巴集团非常成功的销售管理者和企业内训师,在中国企业电子商务的早期阶段,用提问来不断帮助中小企业主发现内在需求。生活中的他也是个会问很多问题的人,有时候你会觉得他有点炫技,但是和他的交谈一定不会陷入尴尬,且会推动朋友间的对话有趣味、有温度、有深度。 ——简书COO黄一琨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