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5252993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目 录
章 总 论
一 海派儿科推拿之道/ 2
二 海派儿科推拿之法/ 5
三 海派儿科推拿之术/ 7
四 儿科推拿基本知识/ 9
第二章 儿科推拿常用手法
一 海派儿科推拿十法/ 12
推法 / 12
拿法 / 15
按法 / 16
摩法 / 17
捏法 / 18
揉法 / 19
搓法 / 20
摇法 / 20
法 / 21
擦法 / 22
二 药摩法/ 23
第三章 儿科推拿常用穴部
一 头面颈项部/ 26
头顶 / 26
耳风门 / 26
囟门 / 27
天庭 / 27
天心 / 28
天门 / 28
眉心 / 29
井灶 / 29
坎宫 / 30
山根 / 30
桥弓 / 31
牙关 / 31
高骨 / 32
天柱骨 / 32
颈夹脊 / 33
二 上肢部/ 33
肾纹 / 33
肾经 / 34
肾顶 / 34
脾经 / 35
心经 / 36
肺经 / 36
肝经 / 37
一窝风 / 37
四横纹 / 38
小横纹 / 38
掌小横纹 / 39
大肠 / 39
小肠 / 40
仙手 / 40
胃经 / 41
手心 / 41
虎口 / 42
小天心 / 42
内八卦 / 43
总筋 / 43
端正 / 44
五指节 / 44
二扇门 / 45
上马 / 45
威灵 / 46
精宁 / 46
板门 / 47
外八卦 / 47
膊阳池 / 48
老龙 / 48
大横纹 / 49
天河水 / 50
十王 / 50
六腑 / 51
洪池 / 51
三关 / 52
肘 / 52
三 胸腹部/ 53
喉下 / 53
乳旁 / 53
胸 / 54
胁 / 55
胃脘 / 55
腹 / 56
脐中 / 57
肾囊 / 57
丹田 / 58
肚角 / 59
四 腰背部/ 60
背 / 60
膊井 / 60
脊柱 / 61
七节骨 / 62
龟尾 / 62
五 下肢部/ 63
解溪 / 63
昆仑 / 63
百虫 / 64
仆参 / 64
足心 / 65
大趾 / 65
足膀胱 / 66
六 小儿推拿常用穴部/ 67
第四章 儿科常见疾病治疗
感 冒 / 72
头 痛 / 78
鼻 炎 / 82
不 寐 / 85
夜 啼 / 88
咳 嗽 / 92
哮 喘 / 99
发 热 / 105
厌 食 / 110
疳 积 / 113
呕 吐 / 116
腹 痛 / 121
腹 泻 / 126
便 秘 / 132
脱 肛 / 136
癃 闭 / 139
遗 尿 / 143
湿 疹 / 147
小儿麻痹症 / 150
抽动秽语综合征 / 155
多动症 / 160
情感交叉症 / 163
脑性瘫痪 / 165
肌性斜颈 / 168
斜 视 / 170
近 视 / 173
眼睑下垂 / 175
脊柱侧弯 / 178
髋关节滑囊炎 / 179
臀肌挛缩 / 180
寰枢关节半脱位 / 181
桡骨头半脱位 / 182
第五章 儿科保健
一 养肺防感操 / 184
二 健脾助运操 / 186
三 补肾益智操 / 187
四 婴儿保育操 / 189
五 婴幼儿干浴八法/ 189
一 海派儿科推拿之道/ 2
二 海派儿科推拿之法/ 5
三 海派儿科推拿之术/ 7
四 儿科推拿基本知识/ 9
第二章 儿科推拿常用手法
一 海派儿科推拿十法/ 12
推法 / 12
拿法 / 15
按法 / 16
摩法 / 17
捏法 / 18
揉法 / 19
搓法 / 20
摇法 / 20
法 / 21
擦法 / 22
二 药摩法/ 23
第三章 儿科推拿常用穴部
一 头面颈项部/ 26
头顶 / 26
耳风门 / 26
囟门 / 27
天庭 / 27
天心 / 28
天门 / 28
眉心 / 29
井灶 / 29
坎宫 / 30
山根 / 30
桥弓 / 31
牙关 / 31
高骨 / 32
天柱骨 / 32
颈夹脊 / 33
二 上肢部/ 33
肾纹 / 33
肾经 / 34
肾顶 / 34
脾经 / 35
心经 / 36
肺经 / 36
肝经 / 37
一窝风 / 37
四横纹 / 38
小横纹 / 38
掌小横纹 / 39
大肠 / 39
小肠 / 40
仙手 / 40
胃经 / 41
手心 / 41
虎口 / 42
小天心 / 42
内八卦 / 43
总筋 / 43
端正 / 44
五指节 / 44
二扇门 / 45
上马 / 45
威灵 / 46
精宁 / 46
板门 / 47
外八卦 / 47
膊阳池 / 48
老龙 / 48
大横纹 / 49
天河水 / 50
十王 / 50
六腑 / 51
洪池 / 51
三关 / 52
肘 / 52
三 胸腹部/ 53
喉下 / 53
乳旁 / 53
胸 / 54
胁 / 55
胃脘 / 55
腹 / 56
脐中 / 57
肾囊 / 57
丹田 / 58
肚角 / 59
四 腰背部/ 60
背 / 60
膊井 / 60
脊柱 / 61
七节骨 / 62
龟尾 / 62
五 下肢部/ 63
解溪 / 63
昆仑 / 63
百虫 / 64
仆参 / 64
足心 / 65
大趾 / 65
足膀胱 / 66
六 小儿推拿常用穴部/ 67
第四章 儿科常见疾病治疗
感 冒 / 72
头 痛 / 78
鼻 炎 / 82
不 寐 / 85
夜 啼 / 88
咳 嗽 / 92
哮 喘 / 99
发 热 / 105
厌 食 / 110
疳 积 / 113
呕 吐 / 116
腹 痛 / 121
腹 泻 / 126
便 秘 / 132
脱 肛 / 136
癃 闭 / 139
遗 尿 / 143
湿 疹 / 147
小儿麻痹症 / 150
抽动秽语综合征 / 155
多动症 / 160
情感交叉症 / 163
脑性瘫痪 / 165
肌性斜颈 / 168
斜 视 / 170
近 视 / 173
眼睑下垂 / 175
脊柱侧弯 / 178
髋关节滑囊炎 / 179
臀肌挛缩 / 180
寰枢关节半脱位 / 181
桡骨头半脱位 / 182
第五章 儿科保健
一 养肺防感操 / 184
二 健脾助运操 / 186
三 补肾益智操 / 187
四 婴儿保育操 / 189
五 婴幼儿干浴八法/ 189
前 言
金义成教授1944 年8 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江苏建湖。金教授为海派儿科推拿创始人、丁氏一指禅推拿第四代传承人、我国小儿推拿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为著名中医小儿推拿学家。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岳阳医院推拿科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小儿推拿教研室主任、上海中国传统医学推拿协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文化艺术学院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客座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瑞士中国传统医学中心中医学教授。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老教授协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小儿推拿外治分会名誉主任、山西河东少儿推拿学校名誉校长。
金义成教授学识渊博,对推拿发展史、历代推拿文献、药摩方颇有研究,尤以儿科推拿见长。著有《小儿推拿》《中国推拿》《实用推拿图谱》《小儿推拿学》《海派儿科推拿图谱》《海派儿科推拿》等40 余部专著及科教影视片8 部。
入门既正 立意亦高
1960 年,金教授就读于当时全国的一所推拿专业学校,该校集结了沪上知名推拿大师,如王松山、钱福卿、朱春霆、王百川、丁季峯、王纪松、马万龙等,教授体系化的推拿知识和手法。学校培养的学生被分配至全国各地,曾受卫生部委托举办过三期推拿师资进修班和推拿医师提高班。现在全国各地知名的推拿专家,大多出自于该校。
推拿是中医体系中的一个分支,虽治疗效果显著,却并没有像中医药内治疗法那样广为人知。在当时无论是在上海还是在全国范围内,从事小儿推拿的人并不多,社会上对小儿推拿的认知度也不高。俗话说,儿科即“哑科”,自古就有“宁医十男子,不医一妇人,宁医十妇人,不医一小儿”的说法。因为孩子大多起病急、变化快,说不清道不明,小儿病难治自古是中医的共识。金教授当初刚入行时也曾遇到困惑,推拿真的可以治好小儿病?直至上世纪60 年代夏秋之交,金教授作为原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的学生,前往医院实习,亲眼目睹很多患秋季腹泻而拉肚不止的孩子历经一番推拿,一两天就彻底痊愈,心里的疑惑才得以释怀。从而也坚定了从事小儿推拿工作的决心。决心学好、用好、教好小儿推拿,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宝库中小儿推拿这朵奇葩。
扎根临床 精于儿推
金义成教授师承一指禅推拿、法推拿、内功推拿、小儿推拿等,集各家之所长,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例如,早在20 世纪70 年代初,针对小儿肌肤娇嫩的特点,提出小儿推拿手法要“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此后又进一步强调要“巧”字为魂,总结出“快而不乱、慢而不断、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十六字诀。
金义成教授50 多年如一日,深耕于临床工作,认为推拿医生若脱离临床,就犹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不仅如此,更是将自己对小儿推拿的感悟不断加以总结,著书立说,公示于后学。
博采众长 业著杏林
为了更好地做好小儿推拿临床和教学工作,金教授兢兢业业、宵衣旰食、刻苦求索、寻根溯源,对推拿历史和小儿推拿文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开了中医推拿文史研究的先河。他表示,推拿文献古籍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要加强学术交流、研究和应用,从而推动推拿事业健康规范,永续发展。
金教授查阅大量古医籍文献资料,旁征博引、融古冶金、焚膏继晷、编撰专著。其著作影响了几代人。如次全面总结小儿推拿历代之文献的《小儿推拿》;以及次全面阐述中国推拿历史和药摩成就的《中国推拿》,一经出版就被大英博物馆收藏,还被译成英文对外发行;次将小儿推拿作为一门学科提出,并编著了部公开发行的小儿推拿专用教材《小儿推拿学》;还在香港发行《小儿病推拿法》等系列著作。在其所编撰的著作中,大多图文并茂、简明扼要,真正凸显了中医医术“简、便、验”的优势所在。不仅如此,金教授还编撰、指导拍摄了科教影视片8 部,如次将推拿搬上银幕的教学片《中医推拿》,在日本发行的影视作品《小儿常见病推拿》等,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更多百姓了解推拿这一中医绝活,促进推拿学科的发展和社会化进程。
金义成教授学识渊博,对推拿发展史、历代推拿文献、药摩方颇有研究,尤以儿科推拿见长。著有《小儿推拿》《中国推拿》《实用推拿图谱》《小儿推拿学》《海派儿科推拿图谱》《海派儿科推拿》等40 余部专著及科教影视片8 部。
入门既正 立意亦高
1960 年,金教授就读于当时全国的一所推拿专业学校,该校集结了沪上知名推拿大师,如王松山、钱福卿、朱春霆、王百川、丁季峯、王纪松、马万龙等,教授体系化的推拿知识和手法。学校培养的学生被分配至全国各地,曾受卫生部委托举办过三期推拿师资进修班和推拿医师提高班。现在全国各地知名的推拿专家,大多出自于该校。
推拿是中医体系中的一个分支,虽治疗效果显著,却并没有像中医药内治疗法那样广为人知。在当时无论是在上海还是在全国范围内,从事小儿推拿的人并不多,社会上对小儿推拿的认知度也不高。俗话说,儿科即“哑科”,自古就有“宁医十男子,不医一妇人,宁医十妇人,不医一小儿”的说法。因为孩子大多起病急、变化快,说不清道不明,小儿病难治自古是中医的共识。金教授当初刚入行时也曾遇到困惑,推拿真的可以治好小儿病?直至上世纪60 年代夏秋之交,金教授作为原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的学生,前往医院实习,亲眼目睹很多患秋季腹泻而拉肚不止的孩子历经一番推拿,一两天就彻底痊愈,心里的疑惑才得以释怀。从而也坚定了从事小儿推拿工作的决心。决心学好、用好、教好小儿推拿,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宝库中小儿推拿这朵奇葩。
扎根临床 精于儿推
金义成教授师承一指禅推拿、法推拿、内功推拿、小儿推拿等,集各家之所长,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例如,早在20 世纪70 年代初,针对小儿肌肤娇嫩的特点,提出小儿推拿手法要“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此后又进一步强调要“巧”字为魂,总结出“快而不乱、慢而不断、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十六字诀。
金义成教授50 多年如一日,深耕于临床工作,认为推拿医生若脱离临床,就犹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不仅如此,更是将自己对小儿推拿的感悟不断加以总结,著书立说,公示于后学。
博采众长 业著杏林
为了更好地做好小儿推拿临床和教学工作,金教授兢兢业业、宵衣旰食、刻苦求索、寻根溯源,对推拿历史和小儿推拿文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开了中医推拿文史研究的先河。他表示,推拿文献古籍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要加强学术交流、研究和应用,从而推动推拿事业健康规范,永续发展。
金教授查阅大量古医籍文献资料,旁征博引、融古冶金、焚膏继晷、编撰专著。其著作影响了几代人。如次全面总结小儿推拿历代之文献的《小儿推拿》;以及次全面阐述中国推拿历史和药摩成就的《中国推拿》,一经出版就被大英博物馆收藏,还被译成英文对外发行;次将小儿推拿作为一门学科提出,并编著了部公开发行的小儿推拿专用教材《小儿推拿学》;还在香港发行《小儿病推拿法》等系列著作。在其所编撰的著作中,大多图文并茂、简明扼要,真正凸显了中医医术“简、便、验”的优势所在。不仅如此,金教授还编撰、指导拍摄了科教影视片8 部,如次将推拿搬上银幕的教学片《中医推拿》,在日本发行的影视作品《小儿常见病推拿》等,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更多百姓了解推拿这一中医绝活,促进推拿学科的发展和社会化进程。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