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6071957
编辑推荐
◎尼采的著作对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对现代哲学影响极大,尤其是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他的写作风格独特,经常使用格言及悖论的技巧。本书极好地体现了他的这一特点。
◎如果人们根据一位哲学家的著作对后世的影响来评判他的重要性,那么弗里德里希?尼采是可以同黑格尔、马克思、克尔凯郭尔和叔本华匹敌的。他是19世纪少数几个大思想家之一。他们远远超越了自己的时代,没有他们,20世纪就不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
—— 德国尼采学者伊沃?弗伦策尔:《尼采传》
在存在主义的演进过程中,尼采占着中心的席位:如果没有尼采,那么雅斯培、海德格和萨特是不可思议的,并且,卡缪《薛西弗斯的神论》的结论,听来也像是尼采遥远的回音。
—— 美国哲学家考夫曼:《存在主义》
尼采是“近来偶像破坏的大人物”,“不单是破坏,而且是扫除,是大呼猛进,将碍手碍脚的旧轨道不论整条或碎片一扫而空。”“旧像愈摧毁,人类便愈进步。”
—— 鲁迅:《随感录四十六》、《再论雷锋塔的倒掉》
◎如果人们根据一位哲学家的著作对后世的影响来评判他的重要性,那么弗里德里希?尼采是可以同黑格尔、马克思、克尔凯郭尔和叔本华匹敌的。他是19世纪少数几个大思想家之一。他们远远超越了自己的时代,没有他们,20世纪就不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
—— 德国尼采学者伊沃?弗伦策尔:《尼采传》
在存在主义的演进过程中,尼采占着中心的席位:如果没有尼采,那么雅斯培、海德格和萨特是不可思议的,并且,卡缪《薛西弗斯的神论》的结论,听来也像是尼采遥远的回音。
—— 美国哲学家考夫曼:《存在主义》
尼采是“近来偶像破坏的大人物”,“不单是破坏,而且是扫除,是大呼猛进,将碍手碍脚的旧轨道不论整条或碎片一扫而空。”“旧像愈摧毁,人类便愈进步。”
—— 鲁迅:《随感录四十六》、《再论雷锋塔的倒掉》
内容简介
高妙恣肆的文字 惊世骇俗的思想 卓然独立的哲人
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德国哲学家、诗人。尼采既是哲学家,又是诗人。他的诗歌语言优美,诗意浓郁。他的论战文章,思想深邃,文笔犀利,但他也是个颇有争议的哲学家,近百年来,后世对其评论毁誉不一。
出于对自己成就的认可,这位目空一切的天才和疯子写了自己的传记,让后人得以理解他的学术轨迹和人生历程。《瞧,这个人》是*能代表尼采的作品,他以主要著作为线索对自己的思想主张加以描述,为尼采本人及其著作提供了某些心理学和传记性的材料。尼采在书中严厉地抨击了道德、灵魂、精神、自由意志和上帝。这本书具有*的重要性,这是一本无与伦比的表达智慧的书。
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德国哲学家、诗人。尼采既是哲学家,又是诗人。他的诗歌语言优美,诗意浓郁。他的论战文章,思想深邃,文笔犀利,但他也是个颇有争议的哲学家,近百年来,后世对其评论毁誉不一。
出于对自己成就的认可,这位目空一切的天才和疯子写了自己的传记,让后人得以理解他的学术轨迹和人生历程。《瞧,这个人》是*能代表尼采的作品,他以主要著作为线索对自己的思想主张加以描述,为尼采本人及其著作提供了某些心理学和传记性的材料。尼采在书中严厉地抨击了道德、灵魂、精神、自由意志和上帝。这本书具有*的重要性,这是一本无与伦比的表达智慧的书。
目 录
绪论
我为什么这样有智慧
我为什么这样聪明
我为什么能写出这样优秀的书
《悲剧的诞生》
《不合时宜的考察》
《人性的,太人性的》及其两个续篇
《朝霞》——论道德即是偏见
《快乐的科学》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本为所有人、也不为任何人写的书
《善恶的彼岸》——未来哲学的序曲
《道德的谱系》——篇论战的文章
《偶像的黄昏》——怎样用锤子探讨哲学
《瓦格纳事件》—一个音乐家的问题
为什么我是命运
我为什么这样有智慧
我为什么这样聪明
我为什么能写出这样优秀的书
《悲剧的诞生》
《不合时宜的考察》
《人性的,太人性的》及其两个续篇
《朝霞》——论道德即是偏见
《快乐的科学》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本为所有人、也不为任何人写的书
《善恶的彼岸》——未来哲学的序曲
《道德的谱系》——篇论战的文章
《偶像的黄昏》——怎样用锤子探讨哲学
《瓦格纳事件》—一个音乐家的问题
为什么我是命运
媒体评论
绪论
1
可以预见,不久我就要向人类提出前所未有的十分严峻的要求,因此我觉得有必要说明:我是谁。其实,大家也许知道我是个怎样的人:因为人们已确认我和我的思想的存在。但是,我的使命是伟大的,而我同时代的人却是渺小的,这种不协调表现在,人们既不想听我的话,也不望我一眼。我是靠自己的信誉活着的,说我活着,这也许只是一种偏见吧?……我只要与夏天到上恩加丁山瑞士山名。均为译者注,全书同。去避暑的任何一个“受过教育的人”谈谈,就能使我确信,我并没有活着……在这种情况下,有一种责任——这种责任有悖于我的习惯,尤其有悖于我高傲的天性——让我宣称:听我说!因为我是如此这般的一个人,尤其不要把我同他人混为一谈!
2
比如说,我*不是一个怪物,*不是一个道德上的怪物。我的天性与那些一向被尊为有道德的人截然相反。在我们中间,我觉得这正是我感到骄傲之处。我是哲学家狄奥尼索斯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的弟子,我似乎宁愿做萨蒂尔希腊神话中的山林神怪。,也不愿当圣徒。但是,请你们读一读这本书吧。在这本书中我也许达到了预定的目的,也许这本书除了以愉快和友善的方式来表达这种对立之外,根本就没有什么其他的意义。我要许诺的*后一件事可能就是“改良”人类了。我没有建立新的偶像;但愿旧偶像能知道,用泥土塑造的双腿意味着什么。推翻偶像(我称之为理想),这更接近我的工作。当人们捏造一个理想世界时,也就使现实失去了其价值、意义和真实性。……“真实世界”和“虚假世界”,用德语来说就是:虚假的世界和现实性……理想这一谎言向来是诅咒现实的,人类本身被理想这个谎言所蒙骗,使自己的天性降到*点,并且变得虚假,以致去推崇那些有悖于人类用以确保繁荣、未来以及对未来的崇高权利的价值。
3
凡是能吸入我著作的气息的人,他就会知道,这是一种高空之气,一种令人振奋之气。人们必须适应这种空气,不然,当它降临时你就会有受寒的危险。冰雪临近,寂寞万分——然而,在阳光之下,万物是多么沉静!人们的呼吸是多么自由!在这种氛围中人们的感受又何其多也!正如我一向了解和经历的那样,哲学自愿生活在冰雪里和高山上,哲学就是去探寻存在中的一切陌生和可疑的事物,寻找至今为止被道德禁锢的一切。从长期漫游禁地的经验中,我知道到目前为止产生道德化和理想化的原因与人们所希望的大为不同:因为,对于我来说,哲学家的秘史和他们谋求伟大名人的心理已经昭然若揭。——一个天才可以容纳多少真理,敢于提出多少真理呢?在我看来,这日益成为真正的价值标准。错误(对理想的信仰)不是出于盲目,而是出于怯懦……认识上的每个成就和每次进步,都是鼓起勇气、磨炼自己和净化自我的结果……我并不反驳理想,我只是在它们面前戴上手套罢了……我们追求被禁锢的东西:在以此为信号的战斗中,我的哲学必将取得胜利,因为,从根本上来说,至今为止被禁锢的东西无非是真理。
4
在我的著作中,我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代表我自己。我以这部著作给予人类以前所未有的极其伟大的赠礼。这部书发出的声音响彻千古,它不仅是世界上*崇高的书,真正散发高山空气的书——人类在遥远未来的全部事实都包含在其中——而且也是*深刻的书,它来自真理的*深处,它是一口取之不尽的宝井,放下汲桶就能满载金银珠宝而归。在这里,没有“先知”的预言,没有那种可怕的混合物(这是疾病和权力意志的混合物,人们称之为宗教的创立者)的预言。人们为了不至于可怜巴巴地糟蹋自己的智慧,首先就要倾听“查拉图斯特拉”的声音,一种平静的声音。“*平静的言语乃是狂飙的先声;静悄悄而来的思想将引导这个世界——”
“无花果从树上掉落下来,它们新鲜而美味:它们掉落时,鲜红的外衣裂开了。对于成熟的无花果来说,我是北风。
因此,我的朋友们,就像无花果一样,这些学说的果子是为你们而落下的:现在请你们吮吸那芳香的果汁和品尝那甜美的果实吧!此时正是秋色盈盈,晴空万里的下午——”《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二部分第2节。
这里不是狂热分子在说话,这里不是“说教”,这里不要求信仰:一言一语,点点滴滴,从无限灿烂的光源和幸福的源泉中流溢出来——语速缓慢,委婉动听。这些言语只会流入优秀人物的心头;能在这里当一名听众,确实是一种无上的特权;不是谁想听就能听到查拉图斯特拉说话的……所有这一切,难道查拉图斯特拉不是一个蛊惑者吗?……但是,当他*次又回到孤独中时,他到底说了些什么呢?他所说的话与任何一个“智者”、“圣人”、“救世主”和其他颓废者在类似场合要说的正好相反……不仅他的言语,而且他本人都与他们截然不同……
“现在我独自去了,我的门徒们!你们现在也走吧,独自走吧!我希望如此。
你们离开我吧,要提防查拉图斯特拉!*好是:你们耻笑他吧!也许他已经欺骗了你们。
智者不仅必须爱他的敌人,也必须能恨他的朋友。
如果一个人老是当学生,那是对老师不好的回报。你们为什么不愿扯掉我的花冠呢?
你们崇拜我:但是,万一有一天你们改变崇拜,那又该怎么办呢?你们要当心,免得让雕像压扁你们!
你们说,你们信仰查拉图斯特拉?但是,查拉图斯特拉对你们有什么用!你们是我的信徒,但是,当信徒对你们有什么用!
你们还没有去寻找自己,这时,你们却发现了我。所有的信徒都是如此;因此,一切信徒都是微不足道的。
现在我要你们舍弃我,去寻找你们自己;只有当你们通通否定我时,我才愿意重回到你们中间去……”《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部分第22节。
1
可以预见,不久我就要向人类提出前所未有的十分严峻的要求,因此我觉得有必要说明:我是谁。其实,大家也许知道我是个怎样的人:因为人们已确认我和我的思想的存在。但是,我的使命是伟大的,而我同时代的人却是渺小的,这种不协调表现在,人们既不想听我的话,也不望我一眼。我是靠自己的信誉活着的,说我活着,这也许只是一种偏见吧?……我只要与夏天到上恩加丁山瑞士山名。均为译者注,全书同。去避暑的任何一个“受过教育的人”谈谈,就能使我确信,我并没有活着……在这种情况下,有一种责任——这种责任有悖于我的习惯,尤其有悖于我高傲的天性——让我宣称:听我说!因为我是如此这般的一个人,尤其不要把我同他人混为一谈!
2
比如说,我*不是一个怪物,*不是一个道德上的怪物。我的天性与那些一向被尊为有道德的人截然相反。在我们中间,我觉得这正是我感到骄傲之处。我是哲学家狄奥尼索斯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的弟子,我似乎宁愿做萨蒂尔希腊神话中的山林神怪。,也不愿当圣徒。但是,请你们读一读这本书吧。在这本书中我也许达到了预定的目的,也许这本书除了以愉快和友善的方式来表达这种对立之外,根本就没有什么其他的意义。我要许诺的*后一件事可能就是“改良”人类了。我没有建立新的偶像;但愿旧偶像能知道,用泥土塑造的双腿意味着什么。推翻偶像(我称之为理想),这更接近我的工作。当人们捏造一个理想世界时,也就使现实失去了其价值、意义和真实性。……“真实世界”和“虚假世界”,用德语来说就是:虚假的世界和现实性……理想这一谎言向来是诅咒现实的,人类本身被理想这个谎言所蒙骗,使自己的天性降到*点,并且变得虚假,以致去推崇那些有悖于人类用以确保繁荣、未来以及对未来的崇高权利的价值。
3
凡是能吸入我著作的气息的人,他就会知道,这是一种高空之气,一种令人振奋之气。人们必须适应这种空气,不然,当它降临时你就会有受寒的危险。冰雪临近,寂寞万分——然而,在阳光之下,万物是多么沉静!人们的呼吸是多么自由!在这种氛围中人们的感受又何其多也!正如我一向了解和经历的那样,哲学自愿生活在冰雪里和高山上,哲学就是去探寻存在中的一切陌生和可疑的事物,寻找至今为止被道德禁锢的一切。从长期漫游禁地的经验中,我知道到目前为止产生道德化和理想化的原因与人们所希望的大为不同:因为,对于我来说,哲学家的秘史和他们谋求伟大名人的心理已经昭然若揭。——一个天才可以容纳多少真理,敢于提出多少真理呢?在我看来,这日益成为真正的价值标准。错误(对理想的信仰)不是出于盲目,而是出于怯懦……认识上的每个成就和每次进步,都是鼓起勇气、磨炼自己和净化自我的结果……我并不反驳理想,我只是在它们面前戴上手套罢了……我们追求被禁锢的东西:在以此为信号的战斗中,我的哲学必将取得胜利,因为,从根本上来说,至今为止被禁锢的东西无非是真理。
4
在我的著作中,我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代表我自己。我以这部著作给予人类以前所未有的极其伟大的赠礼。这部书发出的声音响彻千古,它不仅是世界上*崇高的书,真正散发高山空气的书——人类在遥远未来的全部事实都包含在其中——而且也是*深刻的书,它来自真理的*深处,它是一口取之不尽的宝井,放下汲桶就能满载金银珠宝而归。在这里,没有“先知”的预言,没有那种可怕的混合物(这是疾病和权力意志的混合物,人们称之为宗教的创立者)的预言。人们为了不至于可怜巴巴地糟蹋自己的智慧,首先就要倾听“查拉图斯特拉”的声音,一种平静的声音。“*平静的言语乃是狂飙的先声;静悄悄而来的思想将引导这个世界——”
“无花果从树上掉落下来,它们新鲜而美味:它们掉落时,鲜红的外衣裂开了。对于成熟的无花果来说,我是北风。
因此,我的朋友们,就像无花果一样,这些学说的果子是为你们而落下的:现在请你们吮吸那芳香的果汁和品尝那甜美的果实吧!此时正是秋色盈盈,晴空万里的下午——”《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二部分第2节。
这里不是狂热分子在说话,这里不是“说教”,这里不要求信仰:一言一语,点点滴滴,从无限灿烂的光源和幸福的源泉中流溢出来——语速缓慢,委婉动听。这些言语只会流入优秀人物的心头;能在这里当一名听众,确实是一种无上的特权;不是谁想听就能听到查拉图斯特拉说话的……所有这一切,难道查拉图斯特拉不是一个蛊惑者吗?……但是,当他*次又回到孤独中时,他到底说了些什么呢?他所说的话与任何一个“智者”、“圣人”、“救世主”和其他颓废者在类似场合要说的正好相反……不仅他的言语,而且他本人都与他们截然不同……
“现在我独自去了,我的门徒们!你们现在也走吧,独自走吧!我希望如此。
你们离开我吧,要提防查拉图斯特拉!*好是:你们耻笑他吧!也许他已经欺骗了你们。
智者不仅必须爱他的敌人,也必须能恨他的朋友。
如果一个人老是当学生,那是对老师不好的回报。你们为什么不愿扯掉我的花冠呢?
你们崇拜我:但是,万一有一天你们改变崇拜,那又该怎么办呢?你们要当心,免得让雕像压扁你们!
你们说,你们信仰查拉图斯特拉?但是,查拉图斯特拉对你们有什么用!你们是我的信徒,但是,当信徒对你们有什么用!
你们还没有去寻找自己,这时,你们却发现了我。所有的信徒都是如此;因此,一切信徒都是微不足道的。
现在我要你们舍弃我,去寻找你们自己;只有当你们通通否定我时,我才愿意重回到你们中间去……”《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部分第22节。
在线试读
[4]我为什么这样聪明
7
——我还要对那些机敏的读者说一句:我到底想从音乐那里得到什么。音乐是愉快的,强烈的,像十月的午后一样。音乐是奇特的,欢快的,温柔的,像一个卑俗而妩媚的、娇小而甜蜜的女子。我永远不同意说德国人会懂得什么是音乐。那些所谓的德国音乐家,特别是伟大的音乐家都是外国人,斯拉夫人,克罗地亚人,意大利人,荷兰人或犹太人,在另外的情况下,像海因里希?许茨
海因里希?许茨(1585—1672):德国作曲家。、巴赫
巴赫(1685—1750):德国作曲家。和亨德尔
亨德尔(1685—1759):德国作曲家。,他们都是属于强大种族的德国人,已经绝种的德国人。我本人还是十足的波兰人,与肖邦
肖邦(1810—1849):波兰钢琴家和作曲家。相比,我献给音乐的只有一丁点儿。我看,这出于三个原因,我要把瓦格纳的齐格弗里特齐格弗里特:瓦格纳著名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主人公。式的田园诗作为例外,也许也要把李斯特
李斯特(1811—1886):匈牙利钢琴家和作曲家。的某些作品作为例外,他有气派的管弦乐调子胜过所有的音乐家;后还要把在阿尔卑斯山那边生长的一切东西作为例外——在这一边……我不能缺少罗西尼
罗西尼(1792—1868):意大利作曲家。,也不能缺少我的南国音乐,我的威尼斯音乐大师彼得?加斯特
彼得?加斯特(1854—1918):德国作家和作曲家。尼采著作的出版者。的音乐。如果我说起阿尔卑斯山的那边,我真正指的只是威尼斯。如果我要寻找另外一个词来表示音乐,我认为这个词还只是威尼斯。我不会区分眼泪和音乐之间的差别,我知道,出于恐惧而战战兢兢地去思念南方,是件高兴的事。
不久前在一个褐色的夜晚,
我伫立在桥边。
歌声从远方飘来:
桥下流水叮当响,
从荡漾的水面掠过。
游艇,灯光,音乐——
醉人的景象融入暮色间。
我的灵魂,像弦乐演奏,
暗中受到感动而吟唱,
还有一首游艇之歌悄悄做伴,
由于纷繁的欢乐而颤抖,
——难道有人在倾听……
8
在所有这些事物中——营养、地方、气候和休养的选择——居主导地位的是自我保存的本能,毋庸置疑,自我保护的本能就是自卫的本能。对许多事物采取不看、不闻、不接近的态度——这是聪明的,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证明。能运用这种自卫本能的词语就是鉴赏力。它的命令式在Ja德文“是”的意思。表示“无私”时不仅指令说Nein
德文“不”的意思。,而且尽可能少说Nein。要摆脱那些总是需要说Nein的东西。道理在于,抵抗力的消耗(尽管还不多)变成常规和习惯之后,就会引起特别的十分广泛的贫困。我们巨大的消耗是由经常性的、少量的消耗积累起来的。抵抗,与人和事保持距离,这是一种消耗——对此你不要欺骗自己——一种出于消极目的浪费力量的消耗。一个人只有在不断需要防卫时,可以变得十分软弱,才能不再保护自己。——如果我走出我的家门,找到的不是幽静和高雅的都灵,而是德国的一座小城:我的本能将会停止遏制从这个没有鲜明特色而卑鄙的世界向它袭来的一切东西。或者,我找到的是德国的大城市,这个造出来的不道德之地,什么都发展不了,不管任何东西,是好的还是坏的,出色的东西都是外来的。那么,我不是得在那里变成一只刺猬吗?——但是,长刺是一种浪费,甚至是加倍的浪费,如果是赤裸裸的,没有刺,只要张开的双手……
另一种聪明和自卫是要坚持尽可能少作反应,要避开使人注定似乎会失去“自由”,还要失去创造力,变成只会起反应的那种环境和条件。我拿读书作比喻。一个其实只会“翻阅”书本的学者——平庸的语言学家一天可以翻阅大约200本书——终会完全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他不翻阅书本,他就不会思考。当他思考时,也只是回答有吸引力的东西,回答书中的思想,——终他只能对书本起反应作用。学者把自己全部的精力花在肯定和否定上,花在对某事已有看法的批评上,——他自己就不用再思考了……他身上的自卫本能就变得软弱无力;在另一种情况下,他可能会对书本进行驳斥。学者——就是颓废派。——下面的情况是我亲眼所见:天分很高,思想自由的人早在三十年代已“因为读书而蒙受耻辱”,只剩下像火柴那样需要摩擦才能产生火花——《思想》。——黎明前的清晨,万物清新,早晨,人的精力充沛,这时候去读书——我称之为不道德的行为!——
9
在这里,不用再兜圈子就对下述问题作一个直接的回答:一个人怎样成为他现在这样。为此,我接触到自我保存艺术的杰作——利己主义……假定说,使命、信念、使命的遭遇都明显地超出一般的标准,那么就没有什么东西比面对肩负使命的自我更为危险的东西了。一个人要成为他现在这个样子,先决条件是:他根本没有料到自己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按照这种观点,甚至连生命中的失误,浪费在那些远离使命的工作上的暂时走上歧途和邪路、迟疑、“谦虚”以及真诚,也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这里面可能表现出伟大的智慧,甚至是的智慧。在这里,反求诸己也许是走向毁灭的处方,而自我忘却、自我误解、自我蔑视、自我狭隘化和自我平庸化却会变成理性本身。用道德上的用语来表达:博爱、舍己为人等等可能是保持强烈的自我保护的准则。例外情况是:与我惯常的原则和信念相反,我站在“忘我”本能的一边:这种本能在这里是为自私和自律服务的。——人们必须使整个意识表面——意识就是表面——保持纯洁,不受任何伟大的命令的污染。甚至要当心任何大话,要当心任何伟大的姿态!真正的危险在于,本能过早地“了解自己”。在这期间,那种有组织性的、适合执政的、很想从政的思想深处的“观念”不断地生长出来,——这种想法开始发号施令,慢慢地把人从歧途和邪路中拉回来,它预备了各种品质和能力,总有一天这些品质和能力会被证明是实现整体必不可少的东西,——按照顺序,在它还没有透露任何有关“重要使命”、“目标”、“宗旨”和“意义”的迹象之前,它就培养了一切有用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我的一生简直是充满奇迹。为了完成重估一切价值的使命,也许需要比一般人具有更多的能力,特别需要对立的、没有互相干扰的、没有互相破坏的能力。能力的等级制;距离感;艺术分歧而不互相为敌;不混淆任何东西,不“调和”任何东西;种类繁多而不混乱——这是我本能的先决条件,是我本能长期进行的秘密工作和艺术家气质的体现。这种本能保护得非常好,以致我完全不知道,在我心里滋长着什么,——我所有的能力很成熟,达到十分完美的程度,有一天突然爆发了出来。在我的记忆中,我似乎没有为任何事情竭力奋斗过,——在我的一生中,无法证明我做过一丝一毫的拼搏,我是一个与英雄气质相反的人。心中“想要”什么,“追求”什么,胸怀一个“志向”,心存一个“愿望”——从我的经验中,我对这些都一无所知。此时此刻,我展望我的未来——遥远的未来!——如同展望平静的海面一样:没有丝毫的渴念会打扰大海的宁静。我丝毫不想改变现状,我本人也不想变成另外一个人。但是,我就是这样生活过来的。我没有什么愿望。有人在自己活了44岁之后可以这样说,他没有为荣誉、女人和金钱奋斗过!——我本来就不缺这些东西……比如说,有一天我当上了教授,——太遥远的事情我从来没有考虑过,因为我那时还不到24岁。有一天,我提早两年成了语言学家: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的篇语言学的论文——不管从哪个角度说,这篇论文都是我的起点——按照我的导师里奇尔里奇尔(1806—1876):德国古典语言学家,尼采在莱比锡的导师。的要求,发表在他主办的杂志《莱茵博物馆》上。(里奇尔——我怀着敬意提起这个名字——他是我至今所见过的具有天才的学者。他具有那种令人舒适的迂腐气,这种气质是我们图林根人的特征,甚至连德国人也对此有好感:——为了找到真理,我们甚至宁愿选择隐蔽的小路。我想把这几句话用在我较亲近的老乡,聪明的列奥波特?冯?兰克
列奥波特?冯?兰克(1795—1865):德国历史学家。身上,不会低估他……)
7
——我还要对那些机敏的读者说一句:我到底想从音乐那里得到什么。音乐是愉快的,强烈的,像十月的午后一样。音乐是奇特的,欢快的,温柔的,像一个卑俗而妩媚的、娇小而甜蜜的女子。我永远不同意说德国人会懂得什么是音乐。那些所谓的德国音乐家,特别是伟大的音乐家都是外国人,斯拉夫人,克罗地亚人,意大利人,荷兰人或犹太人,在另外的情况下,像海因里希?许茨
海因里希?许茨(1585—1672):德国作曲家。、巴赫
巴赫(1685—1750):德国作曲家。和亨德尔
亨德尔(1685—1759):德国作曲家。,他们都是属于强大种族的德国人,已经绝种的德国人。我本人还是十足的波兰人,与肖邦
肖邦(1810—1849):波兰钢琴家和作曲家。相比,我献给音乐的只有一丁点儿。我看,这出于三个原因,我要把瓦格纳的齐格弗里特齐格弗里特:瓦格纳著名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主人公。式的田园诗作为例外,也许也要把李斯特
李斯特(1811—1886):匈牙利钢琴家和作曲家。的某些作品作为例外,他有气派的管弦乐调子胜过所有的音乐家;后还要把在阿尔卑斯山那边生长的一切东西作为例外——在这一边……我不能缺少罗西尼
罗西尼(1792—1868):意大利作曲家。,也不能缺少我的南国音乐,我的威尼斯音乐大师彼得?加斯特
彼得?加斯特(1854—1918):德国作家和作曲家。尼采著作的出版者。的音乐。如果我说起阿尔卑斯山的那边,我真正指的只是威尼斯。如果我要寻找另外一个词来表示音乐,我认为这个词还只是威尼斯。我不会区分眼泪和音乐之间的差别,我知道,出于恐惧而战战兢兢地去思念南方,是件高兴的事。
不久前在一个褐色的夜晚,
我伫立在桥边。
歌声从远方飘来:
桥下流水叮当响,
从荡漾的水面掠过。
游艇,灯光,音乐——
醉人的景象融入暮色间。
我的灵魂,像弦乐演奏,
暗中受到感动而吟唱,
还有一首游艇之歌悄悄做伴,
由于纷繁的欢乐而颤抖,
——难道有人在倾听……
8
在所有这些事物中——营养、地方、气候和休养的选择——居主导地位的是自我保存的本能,毋庸置疑,自我保护的本能就是自卫的本能。对许多事物采取不看、不闻、不接近的态度——这是聪明的,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证明。能运用这种自卫本能的词语就是鉴赏力。它的命令式在Ja德文“是”的意思。表示“无私”时不仅指令说Nein
德文“不”的意思。,而且尽可能少说Nein。要摆脱那些总是需要说Nein的东西。道理在于,抵抗力的消耗(尽管还不多)变成常规和习惯之后,就会引起特别的十分广泛的贫困。我们巨大的消耗是由经常性的、少量的消耗积累起来的。抵抗,与人和事保持距离,这是一种消耗——对此你不要欺骗自己——一种出于消极目的浪费力量的消耗。一个人只有在不断需要防卫时,可以变得十分软弱,才能不再保护自己。——如果我走出我的家门,找到的不是幽静和高雅的都灵,而是德国的一座小城:我的本能将会停止遏制从这个没有鲜明特色而卑鄙的世界向它袭来的一切东西。或者,我找到的是德国的大城市,这个造出来的不道德之地,什么都发展不了,不管任何东西,是好的还是坏的,出色的东西都是外来的。那么,我不是得在那里变成一只刺猬吗?——但是,长刺是一种浪费,甚至是加倍的浪费,如果是赤裸裸的,没有刺,只要张开的双手……
另一种聪明和自卫是要坚持尽可能少作反应,要避开使人注定似乎会失去“自由”,还要失去创造力,变成只会起反应的那种环境和条件。我拿读书作比喻。一个其实只会“翻阅”书本的学者——平庸的语言学家一天可以翻阅大约200本书——终会完全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他不翻阅书本,他就不会思考。当他思考时,也只是回答有吸引力的东西,回答书中的思想,——终他只能对书本起反应作用。学者把自己全部的精力花在肯定和否定上,花在对某事已有看法的批评上,——他自己就不用再思考了……他身上的自卫本能就变得软弱无力;在另一种情况下,他可能会对书本进行驳斥。学者——就是颓废派。——下面的情况是我亲眼所见:天分很高,思想自由的人早在三十年代已“因为读书而蒙受耻辱”,只剩下像火柴那样需要摩擦才能产生火花——《思想》。——黎明前的清晨,万物清新,早晨,人的精力充沛,这时候去读书——我称之为不道德的行为!——
9
在这里,不用再兜圈子就对下述问题作一个直接的回答:一个人怎样成为他现在这样。为此,我接触到自我保存艺术的杰作——利己主义……假定说,使命、信念、使命的遭遇都明显地超出一般的标准,那么就没有什么东西比面对肩负使命的自我更为危险的东西了。一个人要成为他现在这个样子,先决条件是:他根本没有料到自己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按照这种观点,甚至连生命中的失误,浪费在那些远离使命的工作上的暂时走上歧途和邪路、迟疑、“谦虚”以及真诚,也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这里面可能表现出伟大的智慧,甚至是的智慧。在这里,反求诸己也许是走向毁灭的处方,而自我忘却、自我误解、自我蔑视、自我狭隘化和自我平庸化却会变成理性本身。用道德上的用语来表达:博爱、舍己为人等等可能是保持强烈的自我保护的准则。例外情况是:与我惯常的原则和信念相反,我站在“忘我”本能的一边:这种本能在这里是为自私和自律服务的。——人们必须使整个意识表面——意识就是表面——保持纯洁,不受任何伟大的命令的污染。甚至要当心任何大话,要当心任何伟大的姿态!真正的危险在于,本能过早地“了解自己”。在这期间,那种有组织性的、适合执政的、很想从政的思想深处的“观念”不断地生长出来,——这种想法开始发号施令,慢慢地把人从歧途和邪路中拉回来,它预备了各种品质和能力,总有一天这些品质和能力会被证明是实现整体必不可少的东西,——按照顺序,在它还没有透露任何有关“重要使命”、“目标”、“宗旨”和“意义”的迹象之前,它就培养了一切有用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我的一生简直是充满奇迹。为了完成重估一切价值的使命,也许需要比一般人具有更多的能力,特别需要对立的、没有互相干扰的、没有互相破坏的能力。能力的等级制;距离感;艺术分歧而不互相为敌;不混淆任何东西,不“调和”任何东西;种类繁多而不混乱——这是我本能的先决条件,是我本能长期进行的秘密工作和艺术家气质的体现。这种本能保护得非常好,以致我完全不知道,在我心里滋长着什么,——我所有的能力很成熟,达到十分完美的程度,有一天突然爆发了出来。在我的记忆中,我似乎没有为任何事情竭力奋斗过,——在我的一生中,无法证明我做过一丝一毫的拼搏,我是一个与英雄气质相反的人。心中“想要”什么,“追求”什么,胸怀一个“志向”,心存一个“愿望”——从我的经验中,我对这些都一无所知。此时此刻,我展望我的未来——遥远的未来!——如同展望平静的海面一样:没有丝毫的渴念会打扰大海的宁静。我丝毫不想改变现状,我本人也不想变成另外一个人。但是,我就是这样生活过来的。我没有什么愿望。有人在自己活了44岁之后可以这样说,他没有为荣誉、女人和金钱奋斗过!——我本来就不缺这些东西……比如说,有一天我当上了教授,——太遥远的事情我从来没有考虑过,因为我那时还不到24岁。有一天,我提早两年成了语言学家: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的篇语言学的论文——不管从哪个角度说,这篇论文都是我的起点——按照我的导师里奇尔里奇尔(1806—1876):德国古典语言学家,尼采在莱比锡的导师。的要求,发表在他主办的杂志《莱茵博物馆》上。(里奇尔——我怀着敬意提起这个名字——他是我至今所见过的具有天才的学者。他具有那种令人舒适的迂腐气,这种气质是我们图林根人的特征,甚至连德国人也对此有好感:——为了找到真理,我们甚至宁愿选择隐蔽的小路。我想把这几句话用在我较亲近的老乡,聪明的列奥波特?冯?兰克
列奥波特?冯?兰克(1795—1865):德国历史学家。身上,不会低估他……)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