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文学中国现当代随笔遥远的向日葵地(2017中国好书)(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

遥远的向日葵地(2017中国好书)(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

5.00 超出 5 基于4客户评级
(5评论)

(遥远的向日葵地(2017中国好书)(荣获2018第七届鲁迅文学奖)(2019暑假读一本好书)(荣获2019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

作者:[中国]李娟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ISBN: 9787536084469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25.99

类别: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学 畅销榜 SKU:5c23878e421aa9858779c344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5 )

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6084469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2017年度中国好书”

    获奖词:《遥远的向日葵地》 本书是作家李娟的长篇散文。作者用细腻而明亮的笔调,刻画了农场劳作的细节,突出了母亲及边地人民的坚韧,呈现出富于乐趣和尊严的边地生活的完整风貌。

 

   2018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 

获奖词:李娟的散文有一种乐观豁达的游牧精神。《遥远的向日葵地》中,那块令人忧心的年年歉收的田地,不竭地生长着天真的喜悦。她的文字独具性灵,透明而慧黠,边疆生活在她的笔下充满跳荡的生机和诗意。

 

   2018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

 

      这部集子里,李娟书写了他们一家生活劳作在阿勒泰乌伦古河沿岸,种植向日葵为生数年间的经历。辛劳单调的种植生活,缺水缺粮缺乏生存必要物资……那本是天地之下*荒凉寂静的一隅,而在李娟动人的笔下,还原成生命*富激情、*浪漫的一幕幕:若无其事的兔子,迈步奔腾的小狗,漫天金黄瓮声阵阵的蜜蜂,赤裸身体劳作在灿烂葵花地的母亲……这些在大地流浪的旅者,满心柔情地接受活在世上的命运。

  李娟书写向日葵的播种、育苗、成熟、灿烂,欠收或是丰收,其实写的是等待、隐忍与离别,写的是人们熟视无睹的金色向日葵之外的来龙去脉——那些沉重而美丽的事物,在以万物为刍狗的天地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相偎相依,生命对生命的依恋和怜惜。

 

    《遥远的向日葵地》荣获2019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

 

内容简介

此书为李娟近两年开始写作并发表在《文汇报》笔会的专栏——“遥远的向日葵地”的全新文字结集。“向日葵地”在阿勒泰戈壁草原的乌伦古河南岸,是李娟母亲多年前承包耕种的一片贫瘠土地。李娟一如既往用她细腻、明亮的笔调,记录了劳作在这里的人和他们朴素而迥异的生活细节:她勤劳乐观的母亲、高龄多病的外婆,大狗丑丑小狗赛虎,鸡鸭鹅,以及日渐华盛,却被鹅喉羚毁了再种,种了又毁的九十亩葵花地……刻画的不只是母亲和边地人民的坚韧辛劳,更是他们内心的期冀与执着,也表达了对环境的担忧和对生存的疑虑。呈现出一种完全暴露在大自然中脆弱微渺的,同时又富于乐趣和尊严的生存体验。

作者简介

  李娟

  女,作家。1979年出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成长时期辗转于四川新疆两地,有过一段阿勒泰牧场上的生活经历。1999年开始发表作品,曾在《南方周末》《文汇报》等开设专栏,出版有散文集《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请放声歌唱》《记一忘三二》等,长篇散文《冬牧场》及《羊道》三部曲,诗集《火车快开》。在读者中产生巨大反响。曾获“人民文学奖”“上海文学奖”“天山文艺奖”“朱自清散文奖”等,其中《阿勒泰的角落》在海外有法语版和韩语版发行。

目  录

  一  灾 年  

  二  丑丑和赛虎

  三  蒙古包

  四  浇 地

  五  水 

  六  我 

  七  擅于到来的人和擅于离别的人 

  八  命 运  

  九  繁 盛  

  十  九 天  

  十一 永红公社  

  十二 打电话

  十三 地窝子

  十四 外婆的世界

  十五  外婆的葬礼   

  十六  回 家

  十七  狗带稻种 

  十八  稻草人   

  十九  大 地

  二十  闯祸精   

  二十一 孤 独   

  二十二 我妈和我叔  

  二十三 鸡  

  二十四 鸭 子   

  二十五 兔 子   

  二十六 村 庄   

  二十七 新 家   

  二十八 陌生的地方  

  二十九 客 人   

  三十  火 炉

  三十一 寂 静   

  三十二 手 机   

  三十三 石 头   

  三十四 关于乌伦古  

  三十五 蜜 蜂   

  三十六 金 色   

  三十七 沙 枣   

  三十八 洗 澡   

  三十九 我的无知和无能  

  四十  各种名字 

  四十一 大红花  

  四十二 雇 工   

  四十三 等 待   

  四十四 赶 牛   

  四十五 力 量   

  四十六 美 景   

  四十七 散 步   

  四十八 人 间   

 

  后 记           

前  言

后 记

1

  回想这段经历的时候,我有无数条路通向记忆中那片金色田野,却没有一条路可以走出。写这些文字时,我有无数种开头的方式,却怎么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结局。

  我把原因全赖给了文字本身,我觉得是它们自己不愿意停止的。还有这些文字所描述的生活,它们也不曾真正结束。总之,我用力地抒情,硬生生戛然而止。

  后来我想,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关于那段生活的核心的部分,我始终不愿触及。或者是能力问题吧,我没有能力触及。

 

2

 

  可这是长久以来我一直渴望书写的东西。关于大地的,关于万物的,关于消失和永不消失的,尤其关于人的——人的意愿与人的豪情,人的无辜和人的贪心。在动笔之前,我感到越来越迫切。可动笔之后,却顿入迷宫。屡次在眼看快要接近目的地的时候,又渐渐离它越来越远。

  于是,眼下这些文字,其实是一部充满了弯路的记叙。

 

3

  这些事情大约发生在十年前。

  但是我只写了我家年和第二年种地的一些情景。就在种地的第三年,我妈他们两口子俩终于等到了盼望已久的丰收。然而,正是那一年,我叔叔卖完后一批葵花籽,在从地边赶回家的途中突发脑溢血,中风瘫痪。至今仍没能恢复,不能自理,不能说话。

  从此我家再也没有种地了。

4

 

  向日葵有美好的形象和美好的象征,在很多时候,总是与激情和勇气有。我写的时候,也想往这方面靠。可是向日葵不同意。 种子时的向日葵,秧苗时的向日葵,刚刚分杈的向日葵,开花的向日葵,结籽的向日葵,向日葵后残余的杆株和油渣——它们统统都不同意。

  它们远不止开花时节灿烂壮美的面目,更多的时候还有等待、忍受与离别的面目。

  如果是个人的话,它是隐忍而现实的人。如果是条狗的话,都会比其它狗稳重懂事得多。

  但所有人只热衷于捕捉向日葵金色的辉煌瞬间,无人在意金色之外的来龙去脉。

  而我的文字也回避了太多。我觉得是因为那些不值一提。但心里清楚,明明是因为自己的懦弱和虚荣。

 

5

 

  我至今仍有耕种的梦想。但仅仅只是梦想,无法付诸现实。于是我又渴望有一个靠近大地的小院子。哪怕只有两分地,只种着几棵辣椒番茄,几行韭菜,只养着一只猫,两只鸡。只有两间小房,一桌一椅一床,一面锅,一只碗。——那将是比一整个王国还要完整的世界。

  可是现实中的我,衣服塞满衣柜,碗筷堆满水池。琐事缠身,烦恼迭起,终日焦灼。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感到还没做好准备,结束每件事情后仍患得患失。我把这一切归结于缺少一小块土地,一段恰当的缘分。可是,追求这一切——仍远远没有做好准备。

  在四川,我在童年时代里常常在郊外奔跑玩耍,看着农人侍弄庄稼,长时间重复同一个动作。比如用长柄胶勺把稀释的粪水浇在农作物根部,他给每一株植物均匀地浇一勺。那么多么绿株,一行又一行。那么大一片田野,衬得他无比孤独,无比微弱。但他坚定地持续眼下单调的劳作。我猜他的心一定和千百年前的古人一样平静。

  我永远缺乏这样的平静。农田里耕种的农夫,以及前排座从不曾回头张望的男生,永远是我深深羡慕的人。

 

6

 

  作为写作者,书写就是我的耕种方式吧?我深陷文字之中,一字一句苦心经营。所有念念不忘,耿耿于情的事情,我都想写出来,都想弄明白它们为什么非要占据我的记忆不可。写作的过程像是挖掘的过程,甚至是探险的过程。很多次,写着写着,就“噢——”地有所发现。曾经一直坚信的东西,往往写着写着就动摇了。以为已经完全忘记的,写到后突然完整地涌出笔端。我依赖写作,并信任写作。很多时候,我还是很满意写作这样的命运的。

7

 

  后说明一下书中的图片,抱歉,它们没法展示葵花地的全部内容——大多是年种地时的情景,以及两年后所拍的阿克哈拉村的生活场景(之所以补充进去,因为我觉得阿克哈拉是世界上与我的葵花地有关的地方。我们曾打算在那里长久生活下去,并且正为了这个目标才种地的)。

  年去地边时,我带着一个借来的数码卡片相机,拍了几张播种初期的照片。当时不敢多拍,因为相机就两块电池……并且往下还要去夏牧场,一路上都是荒野和牧场,根本没法充电,得省着点用。

  第二年我妈把一台太阳能蓄电池带进荒野之中,倒是能充电了,我却没有相机了。好在用手机也拍了很多。可后来如书中所说,手机丢了。紧接着,有备份的硬盘也摔坏了。

  又如书中所说,我坚信那些影像仍静静等待在那块硬盘的碎片之中。我仍渴望有一天能修复它。当我还在葵花地里,面对一幕幕寂寞而动人的情景举起手机,按下快门——那时的我和现在没什么不同,永远心怀强烈渴望,非要把这一切分享给所有我想要倾诉的人们不可。

  感谢所有愿意听我倾诉的人们。

  后,感谢这些文字前期发表时读者们的热情留言,感谢此书编辑的鼓励与长久等待。还要感谢自己。虽然自己总是没能做到好,但一定要感谢自己在写作上的诚实与坚持。

媒体评论

  在李娟持续的散文化书写里,阿拉泰这片神奇的土地既广袤粗野又细腻柔情,这里的生活暨质朴坦荡又生机盎然,这里的人和*卑微的事物共存并一起呼应着草原、雪山的律动。李娟以沉着而丰沛叙述,发现和重构了阿勒泰的风土人情和微观现实,以真诚而洗练的书写,赋予草原雪山以干净的灵魂,以深情而克制的幽默,化解了普遍生活的琐碎和苦难,并赋予了其纯粹而盎然的诗意。

——十月散文双年奖·青年作家奖 授奖词 

 

李娟是在阿尔泰生活的汉人,与哈萨克人一起在天山一带放牧,对那里的生活了如指掌。她的作品都是日常的记录,没有一点文人的酸腐气。我读她的文字,觉得是草原上空的阳光的挥洒,亮而温暖,那些文字也如没有被污染的空气,洗人心肺。无边的草原、雪地,戈壁的风,牛马与帐篷,加之她那双好奇的眼睛的转动。一个陌生的、单一的世界,在她那里五彩缤纷地呈现出来。她笔下的人物都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却都有趣得很,流动着迥别汉俗的美的风韵,真的漂亮极了。

看她的文章,就觉得我们的写作出现了问题,太被惯性所左右,散文似乎有了固定的调子。李娟完全没有这些,她按着自己的生命感受写作,笔锋听从内心的召唤。用语简单而富有变化,人物跳出来,神色里是天地之间的爱意。她写那些青年的男女,本色里有现代的忧伤,却又少见邪恶的影子,让我们知道了生活的神奇。游牧民族的精神本然的存在,我们在这里感受到了。像一面镜子,照着汉文明里的问题。

现在阅读李娟,则如沙漠里的一湾清泉,细细滋润着我们日益粗糙的心。李娟的细节与神灵般的目光,有人间不可思议的美丽,我们在她的谈吐里看得出人性*体贴的爱意和亮丽的情思。她在遥远的新疆给我们带来的是无边绿意,那色彩中的快意,岂可以语言解之?

——著名学者,评论家,散文家 孙郁 《在自由解放的空间里》

 

秋天的早晨,在小树林里看到一只松鼠。蓬松的尾巴和饰毛,灵活地在树上飞来跳去找吃的东西。它太灵了,让人望着出神,就像是在看表演。它的蓬松的尾巴原来不是为了好看,而是降落伞!高树尖稍上它轻松来去,地上的野猫拿它毫无办法,它是一个精灵,动作太快了!我看着它就想,大概李娟就是这样一个野生的松鼠。

——著名诗人,散文家 周涛

 

正是这种富有价值的、兼具深情与克制的日常记录和生活描写,使她的文学疆域远远超越具体的地理界线与时间限定,在广大的时空获得延伸性的力量。

——2011年人民文学奖 颁奖词

 

有些人的文字你看一百遍也记不住,有些人的文字看一遍就难以忘怀。

——王安忆

在线试读

乌伦古河从东往西流,横亘阿尔泰山南麓广阔的戈壁荒漠,沿途拖拽出漫漫荒野中浓烈的一抹绿痕。

大地上所有的耕地都紧紧傍依在这条河的两岸,所有道路也紧贴河岸蔓延,所有村庄更是一步都不敢远离。如铁屑紧紧吸附于磁石,如寒夜中的人们傍依的火堆。

什么都离不开水。这条的河,被两岸的村庄和耕地源源不断地吮吸,等流经我家所在的阿克哈拉小村,就已经很浅窄了。若是头一年遇上降雪量少的暖冬,更是几近断流。

因为在北疆,所有的河流全靠积雪融汇。

这一年,正是罕有的旱年。去年冬天的降雪量据说还不到正常年份的三分之一。

还没开春,地区电台的气象广播就预言:今年旱情已成定局。

到了灌溉时节,田间地头,因抢水而引起的纠纷此起彼伏。大渠水阀边日夜都有人看守。

暖冬不但是旱灾的根源,还会引发蝗灾及其它严重的病虫害。大家都说,不够冷的话,冻不死过冬的虫卵。

此外,大旱天气令本来就贫瘠的戈壁滩更加干涸,几乎寸草不生。南面沙漠中的草食野生动物只好向北面乌伦古河畔的村庄和人群靠近,偷吃农作物。这也算得上是严重的农业灾害之一。

然而,正是这一年,我妈独自在乌伦古河南岸的广阔高地上种了九十亩葵花地。

这是她种葵花的第二年。

葵花苗刚长出十公分高,就惨遭鹅喉羚的袭击。几乎一夜之间,九十亩地给啃得干干净。

虽说远远近近有万余亩的葵花地都被鹅喉羚糟蹋了,但谁也没有我妈损失严重。

一来她的地位于这片万亩耕地的边缘,直接敞向荒野,先沦陷;二来她的地比较少,不到一百亩。没两下就给啃没了。

而那些承包了上千亩的种植大户,他们地多,特经啃……后多少会落下几亩没顾上啃的。

——当然咯,也不能这么比较……

我妈无奈,只好买来种子补种了一遍。

天气暖和,又刚下过雨,土壤墒情不错,第二茬青苗很快出头。

然而地皮刚刚泛绿时,一夜之间,又被啃光了。

她咬牙又补种了第三遍。

没多久,第三茬种子重复了前两茬的命运。

我妈伤心透顶,不知找谁喊冤。

她听说野生动物归林业局管。便跑到城里找县林业局告状。

林业局的人倒很爽快,满口答应给补偿。但是——

“你们取证了吗?”

“取证?”我妈懵了:“啥意思?”

“就是拍照啊。”那人微笑着说:“当它们正啃苗时,拍张照片。”

我妈大怒。种地的顶多随身扛把铁锨,谁见过揣照相机的?

再说,那些小东西警觉非凡,又长着四条腿,稍有动静就撒开蹄子跑到天边了。拍“正在啃”的照片?恐怕得用天文望远镜吧!

总之,这是令人沮丧的一年。

尽管如此,我妈还是播下了第四遍种子。

所谓“希望”,就是付出努力有可能比完全放弃强一点点。

添加评论 取消回复

5个遥远的向日葵地(2017中国好书)(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评论

  1. 评分 5 / 5

    飞舞月光 – 2019年1月12日

    这个暑期女儿不停的看看看,读读读,开学了,估计语文更会突飞猛进。总之李娟的书,她的爱

  2. 评分 5 / 5

    聿瑾 – 2019年1月12日

    一直很喜欢李娟,《冬牧场》《春牧场》等等爱不释手,这一本则偏向散记,感觉抒情意味更重,更有作者的情感在其中。

  3. 评分 5 / 5

    解忧草 – 2019年1月12日

    是在飞机上读的杂志中知道的这本书。决定买了。很喜欢!收到了李娟写的这本书。在冬日里读,心里不仅仅是一份滋润,更是一种温暖!

  4. 评分 5 / 5

    将心比心 – 2019年1月12日

    李娟的文字读起来优美隽永,明快流畅。在喧嚣的城市寻求一种静难能可贵。

  5. 评分 5 / 5

    木头 – 2019年1月12日

    西部女作家李娟又一部新作,获2O17年好书入围图书,李娟的作品笔调优美,审美眼光独特,作品高雅隽永,非常不错。

相关产品

阅读更多
缺货

仓央嘉措: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EUR €16.99
加入购物车

人间草木 汪曾祺典藏文集

EUR €27.99
阅读更多
缺货

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龙应台2018全新力作)

EUR €29.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文化苦旅

EUR €28.99
评分 5.0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