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1348730
在荷兰看牙医 002
号贩子 006
高大上的荷兰儿科 013
荷兰的家庭医生 015
规则与素质 020
在荷兰看急诊 025
荷兰急诊的另一面 040
欧洲的公共设施 044
第二部分:敏感词 049
肾移植 050
“生死状” 055
隐私 063
安乐死 068
生命的尽头 080
第三部分:制度的问题? 095
抠门的荷兰医疗制度 096
制度与成本 110
第四部分:传承 119
匠人精神 120
解剖教室 135
手术见闻 141
欧洲科研的传承 146
医学的传承 161
第五部分:成长 171
从外科培训生到外科医生 172
为理想而活 183
序
顾中一
吴舟桥请我给他的书写序,一开始我是百般推辞的。这些年来,我帮很多朋友的新书写过推荐语,自己也经常和粉丝们分享读书笔记,但是帮别人写序真的是次。限于文笔,我目前为止出了三四本书,也只有本配了序,其他都是直接上正文。而且我自认为没有为吴舟桥写序的资格,在我的心目中,他才是我学习的榜样。
多年前我们就交流过有关医学科普的心得,我也拜读过他的一些作品(比如有关身高和营养的文章),此后他去荷兰留学,我与他的交流方式主要是微博,但哪怕只是文字,他的严谨、风趣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他除了医生的身份,还有自己的乐队,每次见面,他都是满面笑容,带给人阳光和温暖。所以我相信他的书会和他的人一样带给人们收获,读完发现果然如此。
这本书介绍了一些中国和荷兰医疗制度的差异。我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专业,卫生经济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等课程都是必修课,也听过不少专家、学者、官员的课,我得到了一个简单的结论:任何国家都没有完美的医疗改革制度。
书里介绍了荷兰的就医体验、资费等不为国人所知的一面,有些体验令人羡慕,比如书中提到的荷兰儿科。我也曾在我原先工作的一家国内三甲医院挂过儿科的号,整整排了五个小时……后来我去过一次高端私立儿科医院,治疗一处自愈性疾病,个晚上就不出我所料地花了4000元,算上第二天复查等费用是5000多元。即便如此,下次再出现类似的“自愈性疾病”症状,我还是会去医院,因为在我的价值观里,孩子的健康远比5个小时、4000元更重要,即便是这次凭借我的知识处置得当了,如果发生其他情况呢?我宁愿相信医生的专业判断。
只不过“相信医生”并不等于迷信医生,医疗资源永远都是稀缺的,事实上,很多医生的水平也确实参差不齐,我通常会建议患者进到医院后不要把一切都交给医生,自己应该多了解一些相关信息,做出适合自己的医疗决策。
作者在这本书中也分享了一些针对患者的建议,大家可以参考。比如其中提到的商业保险。去年,我给自己买了百万元保额的重疾险,但我的母亲认为我们家并不需要商业保险,直接靠医保报销,剩下自付即可。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我母亲今年得了一种很难治的病,每天要用四五种抗生素,治疗一年的治愈率也就20%,大批患者因为无法耐受药物不良反应而放弃治疗,十分痛苦,而且仅自费药物一年的开销就有数十万元,连医生都悄悄跟我说:要不你自己去买印度仿制药吧……
这场遭遇让我对“看病”有了更多的认识,而我好歹也是在医院工作过近10年的医务工作者。很多普通患者基本不了解“看病”背后是怎样的机制在运作,还有哪些可能来扭转这样的局面?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案?这本书或许能带给你一些启发,当你发现荷兰人看个门诊可能都需要等上两周甚至更久、做个手术要排队等上几个月之后,至少会让你在国内就医时的心态放得更平和一些。
很多恐惧都源于无知,希望吴舟桥的这本医疗科普小书能让“医路”同行的你我走得更踏实、更平稳。
顾中一
注册营养师,清华大学公共卫生专业硕士,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北京市营养学会理事。八年三甲医院营养师经验,多位明星私人营养顾问。作为专家接受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采访,录制《天天向上》《养生堂》《我是大医生》等节目。荣获2017年十大科学传播人物、微博2015十大影响力医疗大V、健康中国2012年度风尚人物等称号。
自序
吴舟桥
“你们所谓的进口其实就是我们欧洲本地产的,所以价格比中国便宜是很自然的事。”
当时在手术台边,我很诧异荷兰医生使用那些昂贵的医疗耗材为什么像不要钱一样,于是就问我的导师,他给出了上述解释。今天,当我坐在电影院里看《我不是药神》的时候,这句话在我耳边不停回响。如果让我再次回到那天的手术台,我或许会跟我的导师说:“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
这本书中的多数文章都是2011年到2015年我在荷兰留学期间以及回国初期写的,其中一部分陆续发表在《东方早报》“身体周刊”上。尽管专栏写了很久,但我的内心一直存有疑问,这本书是写给谁看的?正如要让荷兰人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是很难的,起初我并不知道这些比较中国医疗与荷兰医疗的文章的读者都是什么样的人,他们从事什么职业,是医生还是普通人,因为文章中的一些关于医疗的故事看起来离中国人还有一点远。然而,今年2月的《流感下的中年北京》(以下简称《流感》)文章和《我不是药神》电影引发的医疗相关话题的现象级讨论,以及回国至今的临床工作经历让我顿悟——这本书是写给每个中国人看的。
《流感》一文是我蜷缩在值班室的下铺上读完的,当时正值北京的冬天,彻骨的不仅是天气,还有字里行间的痛苦。文章在短短几天内就达到几千万阅读量并上升成为热点话题,我想是因为和作者同年代的很多人都从中读到了自己的恐惧,特别是在大城市里拼搏的中青年人,他们能从中隐约触摸到自己的过去、现在或是将来。
文章描述的很多情节,我都作为参与者或者旁观者有过类似的经历。要知道在荷兰,医生和患者都要省心一些,因为几乎每个荷兰人都有商业保险,保险可以覆盖绝大部分医疗开支,导致在外人看来,荷兰人看病几乎免费。而支撑这种“免费”医疗体系的,则是商业保险公司对风险和收益的精确计算。
文中对于岳父后一句话的描述,让我想起了曾经遇到过的让我无法忘怀的“遗言”。患者女儿一直拒绝告诉父亲真实病情,父亲去世前留给女儿的后一句话是:去把厨房水龙头关了。那时他已经在病房躺了一个多月,身体每况愈下。事后女儿大哭,后悔没有告诉父亲真相,让他走得不明不白。这样的事情会让我想起荷兰医生的纯粹,把患者的身体交给患者自己来决定,只要患者明确表达意愿,医生甚至可以不“参考”家属的意见。
文章甚至还谈到“不让孩子学医”的话题,这也戳中了不少医生的软肋。在同样以临床专业身份到荷兰攻读博士的中国留学生中,除了我,其他人都转行了……
《流感》文章作者的岳父仿佛就是我经手诊治过的患者之一,我们医患双方都很努力,但终却没有获得大家想要的结局。在这几年的临床工作中,我的脑海里常常浮现我在荷兰的所见所闻,我会思考,如果遇到同样的问题,荷兰人会给出怎样的答案。然而,无论何种答案出现在荷兰都不会让人觉得奇怪,这正是风车之国的独特之处,独特到即便在西方国家,荷兰也总是扮演先行者的角色,比如安乐死。很多在我国医疗领域被讨论、争论的话题,实际上在西方也饱受争议,而荷兰人则敢于大胆尝试,把探索精神发挥到极致。尽管其他国家不免置喙,但他们依旧特立独行。荷兰在很多人的观念中是一种比西方“更西方”的形象。这种代表性和争议性也正是我想写荷兰的原因。
在荷兰留学的四年时间里,我看到了一个和我们非常不同的国家和民族。而在不同的文化、历史土壤中所衍生出来的问题即使看上去类似,解决方法和带来的效果也是千差万别的。医疗本就是一个国家的大话题,它所涉及的领域众多,更关系到每一个国民的生活甚至生命。所以我并不是要在这里给中国的医疗体系提出什么修改建议或解决方案,我只是尽自己所能去还原真实的荷兰医疗。如果我的这些小故事能为我们的医疗大话题提供一些思考的素材,甚至带来一点启发,那将会是非常令人欣慰之事。
由此想到《我不是药神》电影的后一幕:影片用几行文字描述了真实事件发生后,我们政府对于进口抗癌药问题的一系列政策变化,这让我国慢粒白血病患者的存活率从2002年的约30%提高到2018年的约85%,这正是“真实”所带来的实际的改变。而对于真实的描述,正如《我不是药神》这样的作品,也获得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总理还对电影引发的舆论热议作出批示,从而让下一次改变更值得期待。
我们每一次看到的真实,都会为改变埋下种子。
谨以此为序。
詹启敏︱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北大常务副校长
舟桥以中国与荷兰两国的双医学博士身份,客观地记录下欧洲学医之路的见闻与思考,这些故事无论对医者还是大众都具有启发意义。
季加孚︱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国际胃癌协会主席
《医路如荷》是一本难得一见的医疗科普书,其中并没有深奥的医学知识,而是以青年医生的视角和轻松幽默的语言讲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医疗制度的点滴现状,也就老百姓真正关心的一些医疗问题给出很有人文关怀的解决思路。
顾中一︱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清华大学公共卫生专业硕士
希望这本医疗科普小书能让“医路”同行的你我走得更踏实更平稳。
Johannes Jeekel(约翰内斯•耶克尔)︱荷兰鹿特丹医学中心前外科主任,2018年美国乔治敦医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很高兴看到桥将他在荷兰的医疗经历分享给中国的读者,也相信这本联结中荷两国医学的科普书能让所有的医生和患者更加了解彼此。
Bas Wijnhoven(巴斯•怀何文)︱英国外科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主编
感谢舟桥把荷兰的医疗和文化介绍给中国读者,这将会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和友谊。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