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9118946
【产品特色】
1.可读性。反映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对广大家长发现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的问题有极强的参考性。
2.说服力。结合亲历案例讲解理念,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3.实用性。针对典型问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处理典范,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编辑推荐】
这是吕红兵老师作为一个爸爸和一个教育者的家教、教育心得分享。广大做父母的和终将做父母的读者朋友读之必有所思、必有所得。我们甚至可以将其作为教育孩子和自我成长的案头书,时时参照、对比、反思。
本书是“阳光女孩”吕卓颖的爸爸吕红兵的家庭教育智慧的完整呈现,强调了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成长得幸福、卓越的重要性。吕红兵结合自己女儿在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还有他在进行家庭教育咨询时遇到的各种案例,分享了他自己对各类情形的处理方式和结果,展现了他的教育理念、教育过程和教育成果,揭示了如何通过家庭教育培养一个幸福、卓越的孩子理念和过程,旨在呼吁更多的父母进行家庭教育理念的学习,懂孩子,懂生命成长的规律等。
第一章 父母百科园
第一节 核心是培养孩子心灵 / 2
一、自尊心的培养 / 6
二、自信心的培养 / 13
三、上进心的培养 / 15
四、责任心的培养 / 16
第二节 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 / 20
一、对孩子说“我爱你” / 22
二、当着孩子说感恩的话 / 23
三、给孩子买礼物 / 23
四、抚摸、拥抱孩子 / 25
五、倾听孩子的话 / 26
六、对孩子举大拇指 / 26
第三节 懂得孩子的心理营养需求 / 28
一、无条件接纳 / 29
二、生命的至重 / 30
三、安全感 / 31
四、肯定、欣赏、赞美、认可 / 34
五、学习、认知、模范 / 36
六、选择的自由 / 36
第四节 传递孩子成功七心态 / 38
一、你一定能行 / 38
二、你是重要的 / 40
三、你是值得的 / 42
四、你的未来一定美好 / 43
五、你的权利自然能得到维护 / 45
六、你的事你做主 / 46
七、永远记住你拥有的 / 47
第五节 掌握做父母九大基本功 / 50
一、关注孩子优点 / 50
二、应用罗森塔尔效应 / 53
三、遵守承诺、诚信 / 54
四、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 56
五、关心孩子全身心 / 59
六、认清恐惧 / 61
七、认清内疚 / 63
八、认清压力 / 66
九、把担心换成祝福 / 68
第二章 家庭能量场的营造
第一节 科学运用话语权 / 72
一、话语权决定孩子的能量 / 72
二、话语权的表现形式 / 73
三、如何科学运用话语权 / 77
第二节 按规章制度办事 / 88
一、制定家庭规则的重要性 / 88
二、制定、执行家庭规则的原则和方法 / 90
三、制定什么样的家庭规则 / 91
四、用规则管理电脑、电视、手机的方案 / 94
五、执行家庭规则的注意事项 / 96
第三章 品格、能力的培养
第一节 培养孩子六种品格 / 104
一、关注成长与进步 / 104
二、独立自主 / 108
三、心胸宽广 / 110
四、成就他人的心 / 111
五、德才兼备 / 118
六、心态阳光 / 127
第二节 培养孩子四项能力 / 140
一、科学理财 / 140
二、掌握做事核心 / 148
三、与异性正确交往 / 150
四、科学管理情绪 / 157
第四章 关于学习
第一节 优先培养八素养 / 175
一、兴趣优先于学习的结果 / 176
二、负责任的精神优先于作业全对 / 177
三、提高能力优先于完成作业 / 181
四、承担后果优先于完成作业 / 182
五、诚实做人优先于完成作业 / 183
六、责任明确优先于学习 / 185
七、自信优先于学习知识 / 187
八、良好的心理素质优先于技能 / 189
第二节 用新角度看学习 / 194
一、布置作业须因材施教 / 194
二、解决问题才是真本事 / 195
三、认真不是只图形式 / 196
四、最刻苦不代表最有效率 / 198
五、写作业不等同于学习 / 199
六、困难是免费的锻炼和考验 / 200
七、分数不是评优的唯一标准 / 201
八、假期真正该做的“作业” / 203
第三节 建立热爱学习的信念 / 206
一、你能一心两用 / 209
二、你能又快又好 / 209
三、你心灵手巧 / 210
四、不会的题你能自动会 / 212
五、谁说你不喜欢学语文 / 213
六、这不是马虎,你认真、细心 / 216
七、你考得很好,还能更好 / 217
八、你什么条件下都能学好 / 217
第四节 学习语文的科学方式 / 219
一、诵读经典文章 / 219
二、配乐学习 / 222
第五节 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 / 225
一、学习者的不同风格 / 225
二、学习知识的四个步骤 / 226
三、老师对学生的态度 / 227
第六节 如何陪伴孩子学习 / 230
一、让孩子明白学习对自己的好处 / 231
二、让孩子做到用心学习,而不是努力 / 232
三、让孩子明白学习是简单重复的事 / 233
四、当为孩子加油、喝彩的“啦啦队员” / 234
五、让孩子明白当下永远只有一道题 / 236
六、把好检查作业这个关 / 237
七、让孩子学会放下不会的题 / 240
八、让孩子学会正确对待考试 / 241
九、让孩子学会脚踏实地地学习 / 243
后 记 / 245
前言 为什么写这本书
2011年女儿吕卓颖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上高中,这所学校名叫“山谷基督高中”(Valley Christian Schools),是美国的一所蓝带高中,也就是说学术水平较高。开学时间后不久,开网络家长会时,女儿的老师对她的评价很高。老师说她是国际学生中最亮眼的一位,是中国留学生的代表,老师已经没法给她的家长什么建议了,因为她太出色了:没见她出现过一个负面的想法;连老师做不到的事情,她都做到了。老师还建议女儿出一本书,把自己的生活记录下来……
女儿的英文老师比奇夫人这样评价她:“珍妮叫自己‘Love’(将吕的拼音改为单词‘Love’),表面上是为了美国人发音更容易,我不知道她是否了解这正是她真实的写照。爱要忍耐,珍妮便忍耐了,面对失望和拒绝,依然坚持。爱给予希望、相信一切,珍妮用她乐观的精神迎接任何挑战。”
女儿在美国的寄宿家庭妈妈沙曼斯基夫人这样说:“如果人们都有她这样的性格,那我们的世界该有多美好!我从来没见过一个像她这样积极乐观的人——她总是看到事情好的一面而不是坏的那一面。”
米歇尔,一个当了近30年的美国老师说:“这是我见过的最积极阳光的青少年!”
女儿在美国上了四年高中,在三个美国家庭寄宿过:第一个是越南裔的美国家庭,第二个是纯的美国家庭,第三个是加拿大裔的美国家庭,加上她,一共四种文化。在这四年里,她没有和寄宿家庭发生过任何争执和矛盾,不是她委曲求全,而是她把事情处理得特别好,会沟通、懂尊重的结果。
2014年暑假,女儿一边在北京学英语,一边挤时间,只用了40多天就完成了第一本书的初稿,送到了编辑部。编辑约我见个面,说这个孩子不一般,想了解一下她的父母是如何培养她的。经过聊天,编辑建议我一定要写一下培养孩子的经验。经过一周的思考写作,我完成了编辑的要求。
2015年5月,《阳光女孩 阳光教育》正式出版发行,反响热烈。
这本书最小的读者只有四五岁。妈妈给孩子读,孩子很喜欢听。孩子从书中学到了作者姐姐积极正向的很多做法。
这本书最大的读者70多岁,读完后,亲自来找作者,觉得书写得太好了。
到目前为止,这本书的读者涵盖了幼儿、青少年和成年人,很多人都不止读一遍。
一位大学老师说:“我看到这本书,感到我的孩子有希望了。”
一位广东读者分享:“这本书救了我上初中的孩子。”
一位高中生说:“这本书我看了好几遍了,抄录了很多内容,有的我都能背下来了。”
一位妈妈说:“我孩子上三年级了,把这本书当成宝贝,带到学校看,回到家里也看,一个星期看了三遍。”
一位70多岁的老人说:“我在看第二遍,感到浑身充满了力量。”
一位妈妈说:“这本书给我无限的力量,我放在床边每天都看。”
一位幼儿园园长订购了十几本,给每个班级的老师配一本。
有个妈妈亲自对我说:“吕老师,我一边看一边对比,每遇到一个问题,我先试着想自己要如何做,再对比吕卓颖的做法。每次,我们的做法都不一样,怪不得人们喜欢卓颖。最后我再看你写的部分,就明白了是你培养的结果。”
我们根本想不到,这本书会受到读者这样的好评。一方面是女儿的生活、学习经验让读者有很大的收获,另一方面是我自己的教子心态、理念、方法让读者有很大的收获。这本书我写的部分,里面的教育智慧,只占我平常运用的教育智慧的约五分之一,仅这部分的教育智慧就让读者有很大的收获,所以,那时我就萌发了要出第二本书的想法,以把自己的教育智慧全部奉献给读者。
女儿高中上完申请大学,被美国的名校——富兰克林·马歇尔学院全奖录取,这件事在山谷基督高中都让人们感到震撼。
女儿的大学申请指导老师听到这个消息时说:“天啊!你被这所大学录取了,这在我们学校是绝无仅有的,是史无前例的啊!一个国际学生能以这么高的奖学金被录取,太令人振奋了,祝贺你,珍妮!”
有的老师甚至激动得流着泪拥抱女儿、祝福女儿。
被美国名校全奖录取的消息传回国内后,那一年,女儿多次受邀在北京一些教育机构给几百位学生、家长演讲,介绍自己在美国如何生活、学习,如何申请的大学。听众受益匪浅,纷纷感叹她的优秀和独立、阳光、自信。
大学一年级的暑假,女儿在拿到驾照的第三天,就在美国进行了40多天的自驾游,回到国内后,又花了40多天写作完成了她的第二本书,揭秘美国名校为什么全奖录取她,同时记录了她在美国自驾游40多天的神奇经历。
大学三年级,她又被英国誉满全球的世界名校——伦敦大学学院录取。
这样孩子的培养,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结果。这里我想说的是,学校教育主要教给了孩子知识和技能,家庭教育主要培养了孩子的习惯、素质、修养、性格、品格、思维方式还有心态,让孩子有高自我价值,自信、积极阳光。高度概括一下,学校教育培养了孩子的智力因素,家庭教育培养了孩子的非智力因素。
女儿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如果让我来划分一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此所起作用的比重,我觉得学校教育占了20%,而家庭教育占了80%。
家长们看完《阳光女孩 阳光教育》之后,感叹道:“吕老师,您的这本书,我一直放在床头,每天晚上看。孩子学习,我就看这本书。这改变了我看手机的习惯。”“吕老师,您的讲座太有感染力了,我每次听都听不够,现在看这本书,我在吸收您的正能量,您能不能再写一本书,汇集您所有的教育理念,这样我就可以好好地学习怎么教育孩子,把我的孩子也培养得像你女儿一样优秀。”“我一直听您的讲座,把您的每次讲座都刻成光盘保存着,不过我家离得远,或者有事被其他事情耽搁,不能每次都来现场听,我就有个愿望,您再出一本书,这样我在家也能完整地学习了。”
经常有家长就教育孩子时遇到的困惑向我咨询,当我给他们解答完后,他们激动得握着我的手说:“吕老师,您帮我解决了多年来的困惑,我该怎么感谢您呢?您还是出本书吧,这样的话,我们有问题就看书,也节省您的时间,我还方便了。”
有这些家长的邀请,我决定写这本书。我写这第二本书的目的,就是把自己30多年的教育理念全部传播出去,让更多的家庭和孩子受益。
我以前有个好的习惯,把女儿成长中遇到的任何问题以及我自己如何处理的,从女儿六七岁时,一直记录到她初中毕业。我发现这个记录比较详细、专业、系统,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包罗生活万象。女儿用父母给她的这些教育,已经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生活得很好:轻松发挥出自己的生命潜能,总能保持和平、喜悦的心态,感到自己对社会有巨大价值,能让自己的心愿实现!
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从根本上离不开父母,父母要懂孩子,懂生命成长的规律,懂孩子心理,会沟通,等等。反过来,为人父母者不学习,没有掌握生命成长的规律,不懂孩子,不懂孩子心理,孩子想健康成长,几乎不可能。
这本书的内容,比较完整地呈现了我的教育智慧。我呼吁父母们行动起来,为孩子的未来做准备。
吕红兵
2018年2月
推荐序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总希望给孩子最好的东西,然而最好的东西是什么呢?本书回答了这个问题,那就是良好的教育和优秀的品格。
当前,为使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很多当父母的很累,很辛苦,费尽心血,还很无奈。吕老师经过多年的教育经验和亲身教育自己女儿的体悟,从教育的最高境界到教育的最小事例,辩证地、恰如其分地阐明了教育的核心、教育的任务、教育的理念、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方法以及父母教育孩子应具有的基本功……这些方面,正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实践中,急需找到的答案。
一个人的成长,就是心灵的成长。一个人的优秀品格,就是心灵美。心灵美是真正的美。心灵教育,就是教育的核心。教育的目的就是向人传送心灵的气息,唤起自身美好的心灵。因此教育之“育”,就是育人的心灵。
本书从头到尾围绕着心灵教育,解答父母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碰到的诸多难题和误区。比如,对孩子教育是看重教育的结果,还是看重教育的过程;看过程进步与否,是看孩子的考试成绩,还是看孩子的观念转变;在孩子碰到困难时,是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还是包办代替;在孩子受到委屈时,是让孩子礼貌处事,还是以牙还牙;当孩子有了缺点时,是责问训斥,还是启发引导;在孩子没有完成作业时,是用物质刺激,还是启发孩子的责任心;当孩子玩游戏,不听话,或者与同学发生矛盾后怎么办等。这些问题,作者在本书中均以爱的真诚、善的理念,深入浅出的道理,纯朴细腻的手法,告诉父母们,怎么做不对,怎么做对,怎么做效果好,怎么做效果差。同时告诉父母们,不管孩子处于哪种情况,一定要坚信自己的孩子是好样的、优秀的,一定会进步。
教育孩子的事,是父母的大事,是一个家庭的大事,也是国家和民族的大事。面对大事,每个教育工作者和每一个孩子的父母,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是教育者同时也是被教育者。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人的思想也在变,所以教育者必须适应变化,提高自己,使自身具有强大的正能量,才能担负起教育的责任。
如果能够细读本书,就能够发现很多激励人心、指点引路的闪光点,一定会从教育的角度提高认识。比如,教育孩子要树立奋斗目标。怎样认识目标?目标既可以是伟大的,也可以是平凡的;既可以是辉煌的,也可以是朴素的。只要你愿意、有兴趣,就可以拥有。再如,教育孩子从小要有责任感。怎样认识责任?责任就是一种担当和付出,就是一个人生存、生活,学习、工作的方向。要做到尽职尽责,就不能怕苦怕累,不能随意放弃。设想一下没有责任心的人会是什么样?再比如,教育孩子要有善念,多想他人的优点和好处。多想他人的好处,就是一种修持,一种善良。多想他人的好处,怨气就没有存身之地,嫉妒就不会发酵,就会感恩,报恩,尊重别人,积存善良,抹去心灵上的污渍和创伤,轻松愉快地学习、成长。又比如,教育孩子要懂礼貌。礼貌是一个人内在的境界的外在呈现,不懂礼貌的人,世界将为他关上一扇门,即使他才华优秀,他的人生也不会及格。因此,礼节礼仪就成为人生重要的通行证。
如此说来,教育这个大课堂、大课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在实践中深入学习,不断研究总结更多更好的教育方法和理念。
如今,吕老师本着为教育事业做点贡献的想法,借由本书将自己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呈献给大家,这是特别值得期待的。
高照全
技能而不教育心灵就是没有进行教育。
一、培养一个健全的人
为人父母者都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对此,我们首先要明白这几个问题:在教育和培养孩子时,我们应该最重视什么?我们教育的结果是什么?我们的培养方向是什么?大家对此的答案可能各有不同。我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不仅把自己的女儿培养得阳光灿烂,被美国名校全奖录取,而且用相同的理念,培养出大批快乐、自信、积极、智慧的高情商高素质人才。认真总结后,我的对这几个问题有一个共同的答案: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完整的、健全的人。这是什么意思呢?
一个人在人世间,有三种重要的关系:第一种是和自己的关系,第二种是和他人的关系,第三种是和物质世界的关系。一个人一生是否幸福、是否成功,取决于他能否处理好这三种关系。健全的人正好具备这样的能力。
健全的人是怎样的呢?
第一,他得有做事的本领,即技能、技术、专业、能力。对于学生来说,他得学会一定的知识,不过他的学科知识基本上不是直接用来做事的,是为以后做事打基础的。
第二,他得有做人的能力。会做人吗?按照道德做事吗?古人说:“德才兼备是圣人,德大于才是君子,无才无德是庸人,才大于德是小人。”这是标准。参照这个标准,我发现,当前社会很大程度上在培养才大于德的人,大家都是这样,也就习以为常了!自然而然的,我们也在洪流中把自己的孩子变成这个样子了。我也问过很多的父母是否重视孩子道德的培养吗,他们都回答“当然重视”。不过,我发现,他们大多没有做到或者很少做到。什么是做到?是当学习成绩和道德发生矛盾时,当财富和道德发生矛盾时,你取哪一个。你是以才为核心还是以道德为核心来培养孩子,这时就体现出来了。
第三,他得身心健康。身体的健康是很重要的,我们一定要保证身体的健康。心的健康是什么意思呢?心中全是正能量,“心”没有被恐惧和其他负面的能量包裹,能直接和宇宙连接上。这是培养一个人最重要的、核心的部分,如果一个人的心灵能和宇宙连接上,你会发现他容易按道德、道理做事,他的学习、做事的本领也会很强!更重要的是他的能量会很高,总是和平的、喜悦的,而不是混乱的、纠结的。
一个人的“心”是否健康,就看这个人的“心”在成长过程中是否得到过足够的心理营养。如果一个人从小到大在成长阶段得到了足够的心理营养,那么这个人心理就是健康的,就会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所以,父母、老师教育和培养孩子的方向、目标和结果,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完整的、健全的人,一个是社会最需要的人。
但是,教育者对这三者的重视程度,应该不一样,重视的顺序应该是:第一,身心健康;第二,做人;做三,做事。这三者的关系是这样的:
也就是说,身心健康是核心,也是身心健康是基础。
其中,身体健康高于一切,没有一个强健的身体,一切无从谈起。这是每一个父母都重视的。我们要重视一个人的生理营养,生活有规律,按自然规律作息,加强体育锻炼。心灵的健康则是很多父母会忽视的,但心灵健康是身体健康的前提。一个人吃得再好,生活再有规律,再讲究体育锻炼,如果心灵不健康,身体也很难健康。
如果一个人的心灵是健康的,他又会为人处事,按照道德来做事,那么,他学习成绩一定好,做事的能力一定强;反之,如果一个人学习成绩差,做事的本领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心灵不健康,在为人处事上也出了问题,没有按照道德去做事。当然,一个人做事的能力很强,并不代表他一定身心健康,他也不一定按照道德来做事。
一个人的培养,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配合,三者缺一不可。目前,学校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教授学科知识。那么,一个人的为人处事和心灵的健康要依靠谁呢?经过研究,在当前,只能核心依靠家庭和父母。但是,当今的父母们,没多少人是教育孩子的专家。也有好消息,孩子是自己的,天下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他们愿意付出,愿意学习,愿意通过自身的改变来让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这就是家庭的希望,也是我们国家、民族的希望。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原因——呼唤更多的父母重视家庭教育。
二、核心培养孩子心灵
每一个人都有物质人和精神人两种特性,一个人的伟大、卓越、幸福显然是精神人起的作用。
物质的人需要生理营养,为了让孩子长身体,我们给他营养,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富裕,也越来越讲究营养,这是正确的。同时,精神人也需要营养,精神人的营养是:无条件接纳、认可、赞美、表扬、信任、欣赏、佩服。也就是说,你对一个人持续做以上的事,这个人的精神状态就好,精神人就伟大、卓越、幸福。这些做法的反面是,不接纳、否定、批评、怀疑、蔑视、鄙视、看不起。也就是说,你对一个人持续做这些事,这个人的精神状态就差,精神人就渺小、痛苦。
你在哪方面做得多,就知道你的孩子是处于哪种状态了。我们的目标是这两方面都要优秀,物质人培养的方法容易、好学,我谈的重点是如何培养孩子以使其精神人伟大、卓越。
(一)自尊心
心灵教育的核心是自尊心的教育。
自尊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基石,就像一个大树的根一样,有了高自尊的孩子,就像树有一个发达的根系,就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那么什么是自尊呢?自尊——把自己当作有能力对付生活的挑战和应该获得幸福的人。我们对自己的信念决定着我们怎样和别人建立关系,别人的反馈又反过来影响着我们对自己的感受等等。
具体表现在,第一,一个人接纳自己的全部,这个全部包括自己的方方面面,出身、性别、长相、身材、性格等,完全接纳自己,甚至以己为豪,我把这叫人生第一幸福,这样的人和自己拥有美好的关系,自然能和别人拥有轻松的关系,完全接纳自己的人,生命自然就绽放了。
人们不是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吗?完全接纳了自己、以己为豪了,幸福美好的生活就实现了。人们不是想活出真正的自己吗、想做最好的自己吗?这是实现这些想法的唯一方式。反过来,一个人只要不接纳自己的某一点,就属于不接纳自己,一个人如果不接纳自己,那也只能痛苦着,这是人生第一大苦难,很多人人生很苦很难,就是由这一点导致的。
第二,对自己的评价是什么,我是优秀的,我是独特的,这是自尊心另一方面的表现。一个人的人生高度基本上是由他对自己的评价决定的。一个人说自己是好人,就只做好事,一个人说自己是坏人,就只做坏事,做好事都别扭。一个人承认自己优秀,一定能活出优秀的状态,一个人承认自己很差,就只能活出差的状态。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这和他小时候受的教育有关,小时候父母、老师是以什么态度对待他,就决定了他自己如何评价自己,你一直把他当作优秀的人、卓越的人对待,他自然认为自己是一个优秀的人、卓越的人,反之,你一直把他当作低劣的人、平庸的人对待,他基本上也就承认这个是事实。
可以总结为:内在拥有,外在成为。
培养一个人,如果完成了以上两点,这个人的生活状态只能是喜悦、绽放、高能量。培养一个人,如果教育成和以上两点完全相反,那就是最大的失败,这个人不仅自己会生活得艰难,而且会给别人、社会带来苦难,因为他自己就是苦难的源泉。
如果一个人把这两方面培养成了,这个人的生命质量就很高了,比如我的女儿吕卓颖,她的眼睛小、眉毛淡、腿粗,别人认为不好的,她以此为豪,她被美国名校全奖录取,介绍自己的主文书的题目就是《一个没有眉毛的女孩的故事》,别人说她的腿粗,她说:“我腿不粗能跑那么快吗!腿粗是我锻炼的结果。”
我的女儿被美国名校全奖录取后,有个家长知道了,她几年前一直听我的讲座,她对自己孩子的方方面面都满意,别人也很佩服她很会教育孩子,只有一点,他的孩子当时是初中二年级,年级一共有1000人,他孩子的成绩只在500名上下,她怎么也没有办法让孩子的成绩提高,就来找我。我给她破解了。我问她的孩子:“人在学习方面如果分为三档人:上档人,成绩特别好;中档人,成绩一般;下档人,成绩低。你把自己归成哪一类?”他说自己是中档人,这就是他总是考500名上下的原因,他是先建立了一个信念——我是中档人,然后才用这种态度去学习的,所以会取得这样的结果。
自尊是最应该优先核心培养的。家长如果想把孩子培养得优秀,可以通过学习,先提升自己,再教育孩子,也可以让孩子上一些情商教育、性格培养之类的专业课程,两者同时进行效果会更好!有一种情况家长一定要注意,别指望自己不提高,完全依赖别人帮你培养出一个身心健康、优秀的孩子,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怎样才能培养出一个接纳自己全部的人呢?现在假设你站在地球之外,看着地球上几十亿的人,你看那个人有问题呢?看不出来。因为他们个个都是人。但宇宙不创造相同的人,所以,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不同。也就是说,用宇宙的眼光看,每个人都没有问题,用后天形成的观念看,用潮流的观点看,很多人就有问题了,可能就有很多人不接纳自己了。我要说的是,你的观念其实不是真理,所以,为什么要用你的观点,潮流来看自己,不接纳自己,让自己难受、痛苦,而不用宇宙的观点看,用真理去看呢?这样人人都没有问题,人人心情都和平喜悦。请记住,一杯海水并不比另一杯海水强,用宇宙的观点看,地球上的几十亿人都是人,都是一样的,他们只是不同。
这样的话人人都接纳了自己,生命的质量就高。
如何培养一个永远的、坚定的“优秀的人”呢?这里所说的“优秀”体现为在道德水平、素质、素养、心态、态度等方面的卓越、出色。
下面我就谈一谈这方面的培养。
第一,你在表扬孩子时,核心是表扬成绩和名次,还是学习、做事的态度、品质呢?表扬什么就是在培养什么。我的观点是,我们更应当表扬孩子学习、做事的态度和品质,其次才是表扬成绩和名次。把态度和品质当作核心去表扬,学习、做事的态度、品质好了,结果自然就是好的。如果核心去表扬成绩和名次,忽视了态度和品质,那就难培养出端正的、优质的学习态度。
第二,你在陪伴孩子学习时,核心是确认他聪明,还是核心确认他用心呢?因为做一件事情核心依靠的是用心,而不是聪明。当然,我们也要确认孩子聪明,但确认孩子聪明的时候,更要说明用心比聪明更重要,让孩子永远做到用心,而不是我聪明就可以不用心做事和学习。但我在实际的工作中发现,相当多的父母在陪伴孩子学习时,在确认孩子笨,有直接说的,有暗示的,反正他在陪伴孩子学习时,用自己成年人的标准要求孩子,总是确认孩子笨。我想说的是,在什么事上确认孩子笨,孩子就不愿意干什么事。谁愿意干一件总能证明自己笨的事呢?
第三,我们在奖励孩子时,核心是物质奖励,还是精神奖励呢?我认为应以精神奖励为主,以物质奖励为辅。这是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奖励方式。如果以物质奖励为主,是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的,会让孩子不明确学习的目的,也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
我曾经问过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我问他:“如果你做了一件好事,就可以得到这两种奖励中的一种:一种是奖励你吃一次你喜欢吃的麦当劳,另一种是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你是一个优秀的孩子。你要哪一个?”他肯定地回答:“当然要第二种奖励。”因为在物质生活已经满足的今天,精神上的奖励是孩子最缺少的,也是孩子最需要的,但即使是在贫穷的时候,精神上的奖励也不应该少。
请大家记住,表扬一个孩子是优秀的人,是对他最高的奖励!
最高的奖赏
一个小孩一直闷闷不乐,她实在不理解,为什么她帮妈妈干了很多的活,得到的只是一句“真是好孩子”的夸奖,而那个什么都不干,只知道捣蛋的弟弟得到的却是一块实实在在的糖块,她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很多像她一样的好孩子好像总是被大家遗忘。
你知道吗?这些有道德的人,之所以常常被人忽视,是因为他们已经非常完美了,“你是一个好孩子”就是对你的最高奖赏。
同时,恶人也早已得到了报应,大家都认为他是恶人,是坏孩子,就是对他最大的惩罚!
比如,一个人把别人的水杯从桌子上碰倒,掉在地上摔碎了,不仅不道歉,反而指责别人放的地方不对,这个人已经受到了惩罚,大家都不喜欢他,认为他是一个坏孩子;同时,如果水杯的主人原谅了他,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好孩子,都喜欢他,这是对他的最高奖赏。
要培养出一个永远的、坚定的“优秀孩子”的心法是,父母的心态永远不能变,在任何情况下,都把孩子当作“优秀孩子”对待,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这个容易做到,重要的是在孩子表现不好的时候,你更得把他当作“优秀孩子”对待,比如,起床晚了,上学迟到了,回家晚了,被老师叫家长了,说慌了,考试没有考好,拿别人钱了……这些情况下,你更得把孩子当作“优秀孩子”对待,因为只有你把他当作优秀孩子,他才愿意改变自己,若在这种情况下,你把他当作坏孩子对待,他就把精力用在和你对抗上,也就不改变自己了。当然,作为家长你也要意识到,孩子的一些错误不是故意的,是过失,重点应放在改上,改了就是好孩子;还有一种情况,孩子有的错误是和家长的教育理念有联系的,也就是说他之所以那样做,有一部分原因是在家长身上,家长你营造了一个那样的成长环境,孩子一定成为那个样子,所以,家长要珍惜从孩子身上发现自己不足的机会,和孩子一起成长。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强者。教育孩子的过程,是一个自知和战胜自我的过程。
有一个小学四年级的男孩,有一次到了周日晚上了,他的作业还没有完成,爸爸批评孩子,孩子就不服气,僵持很长时间,孩子也不认错,妈妈打来电话向我咨询。为什么父子一直对抗呢?就是因为爸爸一直把孩子当坏孩子对待,孩子当然不服气自己是坏孩子。如果爸爸在心中把孩子当作优秀孩子对待,理解孩子,了解一下为什么还没有写完的原因,相信孩子是个优秀孩子,一定会抓紧时间把作业写完的,我相信结果一定会比较好。
我记得自己2004年刚开始在廊坊、北京给父母们讲“如何赏识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曾多次讲到这么一个案例:在一次考试中,有个老师带的学科成绩不理想,他为了提高成绩,就把全班倒数十名的学生和家长叫到学校,他一一训这些学生,说这些孩子如何不学习、如何不听讲、如何不努力、如何不好好写作业,等等,说他们给班级丢了脸,对不起老师们付出的心血。最后他说:“今天我看你们这些家长该怎么办。”这些家长听老师说自己的孩子这么不好好学习,还给班级丢了脸,早都气坏了,一听老师这么说,如果不管一管自己的孩子,那不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家长吗?所以纷纷上前打骂自己的孩子。
可是,在这种情况下,就有一个家长不仅不打骂自己的孩子,反而走到孩子面前,用最慈爱的眼光看着孩子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一个好孩子,妈妈相信你会用心学习的,你会把成绩搞上去的……”
大家都不理解,纷纷指责这个妈妈对孩子不负责任,不配合老师管教孩子。
这个妈妈坚定地说:“想让我打自己的孩子,认为孩子是个坏孩子,我做不到。他不就是成绩差一些吗?但我相信他是一个好孩子,成绩一定能上去的。”
几年以后,这个孩子还真的为妈妈争了光,考上了一个大学,学的导演专业。其他孩子在父母的打骂下,越来越没有信心,更加坚定地认为自己是个没有出息的“坏孩子”,更加放弃了自己。
这些孩子的人生为什么会产生不同?核心原因是你把他当作什么样的人对待。你把他当作优秀的孩子,他就会越来越好。
我接触过一些父母,他们总把孩子当作“坏孩子”对待,把孩子往坏处想,孩子只要做一件事,他们就认为孩子要做坏事了,处处防着孩子,经常冤枉孩子,于是,“坏孩子”就这么被培养出来了。
还有的老师、父母总把孩子当成差等生或没有本事、没有能力的人对待,总是担心、控制孩子,这些动作传递给孩子的能量就是,孩子是一个是一个差等生,是一个没有本事、没有能力的人。
在女儿遇到挑战时,我总认为她是一个有本事、有能力的人,善良的、有福气的人,这个信念对孩子的帮助很大。
举例一,女儿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时遇到一些事情要独立面对,她就咨询我该如何做?我就对她说:“吕卓颖,你已经长大了,又这么优秀,你有想法应该立即行动,问我已经迟了?”她问:“爸爸,做错了怎么办?”我就笑着对她说:“你是有才能、有能力的人,错了你会自动调整的。”
举例二,她做事,我总说:“吕卓颖,爸爸对你可放心了,你知道为什么吗?”我自问自答道:“因为你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更因为你是一个善良的人。”
举例三,她在美国刚开始学化学,由于专业名词听不懂,所以学了两个月的化学以后,她觉得自己对化学有困惑,就问我怎么办。我就给她讲她初中时如何不用补课,在遇到挑战时,把各门学科都学得很好,“现在也是一样,你不需要老师讲,就自学,遇到不懂的单词,就查字典,你一定能把化学学好!”她就按照我说的去做。也就一个多月的时间,她高兴地对我说:“爸爸,我发现我是化学天才,我通过自学全学会了。”她还高兴地对同学们说:“你们谁不会化学题就问我。”
卓越、优秀的孩子就是这样培养的。
勇于扮演反面角色
女儿经常和同学们玩“哪吒传奇”的游戏,可是,每次都没人扮演反面人物,女儿经常把自己的正面角色让出去,自己扮演反面人物。
女儿就问:“爸爸,为什么每次除了我都没人愿意扮演反面人物?”
我想了想说:“孩子,在爸爸心中,你是优秀孩子,你也认为自己是优秀的,所以,扮演坏蛋,你觉得无所谓,心里能承受住;有的小朋友,爸爸妈妈很少夸过他们是好孩子,他们在心中没有感到自己是好孩子,承受不了扮演坏角色的心理压力。”
女儿明白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