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16开纸 张: 铜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32104
「国内权威专家联合编写」——万众期待
《实用儿童保健学》在全国29位各领域*专家教授一字一句的精心撰写下,经过30个多月的反复修改、补充,精彩满载,终于问世。此外特聘请相关交叉专业的领军教授参与本书撰写,如新生儿、儿科神经、儿科消化、儿科皮肤科、儿科内分泌、儿科免疫学、儿科发育-行为专业以及营养学专业等,以确保内容准确、先进。
「参考权威文献指南」——灿然一新
权威文献、指南为本书的理论与操作依据,更新部分概念或补充内容,如PKU与高苯丙氨酸血症(HPA)、遗传性锌缺乏包括肠病性肢端皮炎(儿童
基因突变)与暂时性新生儿锌缺乏(母亲锌转运体ZnT2基因位点的杂合突变)等。每页读来都会得来满满的收获。
「大量彩图表格及流程图」——精彩纷呈
临床症状、疾病诊断尽可能采用流程图、表格、彩图一同描述,更能体现该书突出的“实用性”。丰富的图表及流程图便于读者更形象的理解,更直观地学习,百读不厌,回味无穷。
「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爱不释手
论据充足、观点明晰,体现儿童保健专业的学术水平;每章特别设立了“导读”与“专家意见”,言语精辟,有助读者了解重点内容与误区;文字富含启发性思维,将专家多年的经验和理论写入本书,帮助识别疾病,了解预后(或严重性)、积极处理(包括转诊),减少误诊、漏诊,沁人心脾,引人入胜。
「用权威专家智慧解决临床难题」
《实用儿童保健学》在29位专家教授编委的精心撰写下,反复修改、补充,历时30个月,近900个日夜终于封笔。本书全面地涉及儿童保健理论及临床实际内容,帮助读者梳理学术体系和知识结构。全面帮助早期发现、评估、处理儿童健康问题,预防儿童疾病进展为严重或慢性阶段;临床中需处理较复杂儿保问题、营养康复、儿科心理等,市面上尚无相关参考书可查,本书均给出了专家的临床建议和意见。
「辅助临床、教学和科研的参考书」
编写形式和内容与教材做好区分,突出实用性及知识量,保证5年内不过时,满足儿童保健临床实际工作的需要,每一页无不透露着“实用”。本书是系统描述儿童保健的基础与临床知识参考书,是*部儿童保健辅助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三位一体的的参考书。
「内容全面而丰富,美不胜收」
《实用儿童保健学》目录设立儿童保健学总论,体格生长发育与相关疾病,神经、心理、行为发育与相关疾病,常见遗传性疾病诊断与鉴别,儿童营养、环境与健康与疾病预防等七篇三十三章,全彩印刷,约480幅图、360个表格,全文约100万字,图文配合,理解更容易,更形象,也更直观。
「栏目设置别具匠心,百读不厌」
文内配有“导读”与“专家意见”,有助读者了解重点内容与误区
,激发读者启发性思维。另设计“研究状况与发展史”、“流行病学资料”、“保健措施”、“健康教育”等内容,丰富读者知识量与开阔视野。页页精彩,爱不释手。
目录
篇 总 论
章 儿童保健学概述
节 儿童保健发展史
第二节 儿童保健目标
第三节 儿童保健工作内容
第四节 儿童保健评价指标
第五节 发育-行为儿科学简介
第六节 与儿童年龄相关分类方法
第二章 儿童早期健康重要理论
节 生命早期健康理论
第二节 母亲健康与儿童早期健康
第三节 儿童教育方法
第二篇 体格生长与相关疾病
第三章 体格生长
节 体格生长总规律
第二节 体格生长特点
第三节 其他系统发育
第四节 体能发育
第五节 体格生长的影响因素
第四章 体格生长评价
节 发展史与研究现状
第二节 体格发育调查
第三节 体格生长评价
第四节 早产儿体格生长评价
第五节 小于胎龄儿、巨大儿体格生长评价
第六节 青少年体格生长评价
第七节体能发育评价
第五章 体格生长发育异常相关疾病
节 头围发育异常
第二节 前囟发育异常
第三节 体重生长发育异常相关疾病
第四节 身高(长)生长异常
第六章 其他系统发育异常相关疾病
节 眼耳鼻发育异常相关疾病
第二节 牙发育异常相关疾病
第三节 皮肤、毛发、指(趾)甲发育异常相关疾病
第四节 骨骼发育异常相关疾病
第五节生殖系统发育异常相关疾病
第三篇 神经、心理、行为发育与相关疾病
第七章 神经系统发育
节 脑发育
第二节 神经反射
第三节 遗传与环境对脑发育影响
第四节 感知觉发育
第五节 睡眠发育
第六节 脑发育电生理及影像学评估
第八章 发育理论
节 儿童发展理论
第二节 气质
第三节 依恋
第九章 婴幼儿期心理行为发育
节 运动发育
第二节 心理发展
第三节 情绪
第十章 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发育
节 运动发展
第二节 心理发展
第三节 情绪发展
第四节 社会性发展
第十一章
学龄儿童及青少年心理行为发展
节 学龄儿童心理行为发展
第二节 青少年心理行为发展
第十二章 心理行为发育评价
节 心理行为发育评价
第二节 感知觉发育筛查
第三节 常用筛查性心理测验方法
第四节 常用心理诊断性测验方法
第十三章 心理行为发育异常
节 概述
第二节 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
第三节 行为和情绪障碍
第四节 儿童睡眠问题与障碍
第五节 神经性厌食
第六节 孤独症谱系障碍
第七节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第八节抽动障碍
第九节 特定学习障碍
第十节品行障碍
第十一节 发育迟缓与智力障碍
第十四章 神经发育异常相关疾病
节 诊断思路
第二节 脑性瘫痪
第三节 癫痫
第四篇 常见遗传性疾病诊断与鉴别
第十五章 遗传病概述
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遗传病分类
第三节 遗传病诊断思路
第四节 实验室方法选择
第十六章
常见儿科遗传代谢性疾病
节 21-三体综合征
第二节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
第三节 高苯丙氨酸血症
第十七章 遗传病预防
节 遗传病三级预防
第二节 遗传咨询
第三节 产前诊断
第五篇 儿童营养
第十八章 营养学基础
节 儿童营养素需要量及推荐摄入量
第二节 消化系统发育与营养关系
第三节 进食技能发育
第四节 肠道菌群与消化吸收功能
第十九章 婴儿喂养
节 婴儿喂养发展
第二节 适宜喂养技术
第三节 基础食物选择
第四节 早产儿喂养
第五节 小于胎龄儿喂养
第二十章 幼儿和学龄前儿童营养
节 幼儿营养
第二节 学龄前儿童营养
第二十一章 儿童青少年营养
节 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营养
第二节 易出现的营养问题
第二十二章 儿童营养评价
节 体格测量和评价
第二节 膳食调查与评价
第三节 临床评估
第四节 营养素的实验室检测
第二十三章 常见的营养相关性疾病
节 营养素缺乏的分类
第二节 I型营养素缺乏
第三节 II型营养素缺乏
第二十四章
儿童肥胖及相关性疾病
节 儿童肥胖
第二节 儿童高血压
第三节 儿童糖尿病
第四节 儿童血脂异常
第五节 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第六节 儿童代谢综合征
第二十五章 婴儿喂养问题及障碍
节 常见婴儿喂养问题
第二节 喂养困难
第二十六章 婴儿胃肠功能紊乱
节 概述
第二节 婴儿胃食管反流
第三节 便秘/婴儿粪便滞留
第四节 肠绞痛/过度哭闹
第五节 婴儿反刍综合征
第二十七章 食物不良反应
节 食物不耐受
第二节 乳糖不耐受症
第三节 儿童食物过敏
第六篇 环境与健康
第二十八章 食品安全
节 儿童食品安全
第二节 乳类食物贮存
第二十九章 儿童伤害、虐待
节 儿童伤害
第二节 儿童虐待
第三十章 环境相关性疾病
节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第二节 重金属中毒
第七篇 疾病预防
章 预防接种
第二章 儿童传染病管理
节 概述
第二节 儿童常见传染病
第三节 儿童常见传染病管理
第四节 儿童常见传染病预防
第三章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
节 概述
第二节 常见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
附 表
附 图
索 引
儿童保健专业的工作内容与研究目标是促进降低死亡率、儿童健康。正如本书总论描述的中国儿童保健事业已经历阶段——儿童保健初级阶段和第二阶段——儿童保健发展阶段。21世纪后的儿童保健发展是与国际社会接轨,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强调儿童保健以早期发展为主,以提高儿童身心素质为重点。与此同时,儿童保健医生在临床工作中遇到很多实际问题不再完全是初期阶段的问题,如儿童保健的重要日常工作需早期发现、评估、处理儿童健康问题,预防儿童疾病进展为严重或慢性阶段;儿童保健医生需处理较复杂医学问题、提供营养康复、与儿科心理和精神科医生合作等等新问题,与此相关的许多临床问题也是小儿内科学描述比较少的问题。因苦于无相关参考书可查询,使儿童保健医生的知识不够系统,难以满足儿童保健临床实际工作的需要。人民出版社及时组织国内相关专家撰写《实用儿童保健学》,出版一本较系统描述儿童保健的基础与临床知识参考书,是部儿童保健临床、教学和科研的参考书。 《实用儿童保健学》的撰写宗旨为:①内容、形式与教材有别;②因是参考书,内容、知识量需超过《儿童保健学》教材;③至少5年内不过时,仍实用。《实用儿童保健学》的撰写特点为:①参加撰写的专家均为国内专家,编委阵容强大;同时因儿童保健专业与其他专业有知识交叉,特聘请相关专业的领军教授与专家参与本书撰写,如新生儿专业、儿科神经专业、儿科消化专业、儿科皮肤科专业、儿科内分泌专业、儿科免疫学专业、儿科发育行为专业以及营养学专业等,以确保内容准确、先进;②为保证本书质量,编委专家教授亲自撰写、确认书稿内容;③以、权威文献、指南为本书的理论与操作依据,更新部分概念或补充内容,如PKU与高苯丙氨酸血症(HPA)、遗传性锌缺乏包括肠病性肢端皮炎(儿童 基因突变)与暂时性新生儿锌缺乏(母亲锌转运体ZnT2基因位点的杂合突变)等;④临床症状、疾病诊断尽可能采用流程图、表格描述,或图、表格结合,更能体现“实用”,便于读者学习形象直观;⑤基础知识与临床结合,体现儿童保健专业的学术水平;撰写形式增加“导读”与“专家意见”,有助于读者了解重点内容与误区;⑥启发性思维,将专家多年的经验和理论写入本书,帮助识别疾病,了解预后(或严重性)、积极处理(包括转诊),减少误诊、漏诊。《实用儿童保健学》的内容特点为:①共七篇三十三章,约100万字、480幅图、360个表格,较全面地阐述了儿童保健临床实际内容,涵盖总论,体格生长发育与相关疾病,神经、心理、行为发育与相关疾病,常见遗传性疾病诊断与鉴别,儿童营养、环境与健康与疾病预防等;②为让读者概念清晰,增加 “研究状况与发展史”、“流行病学资料”、“保健措施”、“健康教育”等内容;概述或研究状况中实事求是地介绍不同标准,丰富读者知识量与开阔视野。本书在29位专家教授编委的精心撰写下,反复修改、补充,历时30个月终于封笔。笔者在编写过程中认真学习各位编委的书稿内容,深深体会“写书是系统学习、提高过程”,很有收获。因次撰写《实用儿童保健》,无参考与借鉴经验,错误遗漏难免,请读者见谅,提出宝贵意见。欢迎发送邮件至邮箱[email protected],或扫描封底二维码,关注“人卫儿科”,对我们的工作予以批评指正,以期再版修订时进一步完善,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感谢人民卫生出版社给我的学习机会,感谢各位专家教授辛勤编写,通力合作与支持。感谢王迪舟小朋友(10岁)为本书封面作画。
黎海芪二〇一六年十月
一、命名的由来 中国儿童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如中国婴儿死亡率由1949年的200‰降至2011年的13‰、提前7年完成WHO千年目标任务等等,在低国民经济总产值(GNP)国家中是一奇迹,也与中国儿童保健事业的发展密切有关。但1988年后儿童保健专业才正式被中国儿科界接纳,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由11个学组增加到12个。20世纪80年代后出版的有关儿童保健专业的书始称“儿童保健学”。多年来除儿童保健专业外中华医学会儿科学的其他专业都有与国际儿科学对应的专业,如儿科血液专业(Pediatric Hematology)、儿科心血管专业(Pediatric Cardiology)、新生儿专业(Neonatology)等。因此,长期以来国内对儿童保健的英文翻译也未统一,有直译为“Child Health Care”,或意译为“Primary Child Care”。 查阅近年来美国儿科的发展情况,发现有了一些改变,增加了与我国儿童保健工作内容相近的专业。如马萨诸塞州儿童医院北岸医学中心成立儿科基础保健(Pediatric Primary Care)专业,负责健康的或疾病婴儿至青少年的保健,如预防接种、早期发育筛查测试、体格检查、青少年综合保健服务以及儿童哮喘和过敏的专业指导;参加儿科基础保健的医生需要通过儿科或家庭医学的严格考试;出版了相关书籍,如Catherine E. Burns主编的第5版“Pediatric Primary Care”(2013年)。可见儿童保健专业已逐渐被国际认同,时代的要求使儿童保健专业成为一独立的学科。研究儿童保健的目标、理论、内涵与方法学对发展儿童保健专业非常重要。初中国“儿童保健”称谓的由来或中国“儿童保健”命名的由来,可能与20世纪50年代学习前苏联医学模式有关。 二、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后的儿童保健事业发展有很强的历史特点,分为三个阶段。1.阶段 儿童生存保障,为儿童保健初级阶段。20世纪50~70年代传染病肆虐中国儿童生命,如50~60年代婴儿死亡率平均为157‰~150‰。当时儿童健康的主要任务是改善儿童生存环境,与贫困、落后、疾病斗争。因此,中国的儿童保健发展起步于儿童疾病的预防。传染病管理、预防接种、新法接生成为当时卫生工作的基本任务。20世纪50年代初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北京成立了“中央妇幼保健实验院”,主要任务是防治传染病;防治疾病的同时,逐渐意识到预防疾病的关键是加强儿童体质,开始在北京地区建立实验地段,包括建立儿童健康卡、托幼机构管理,初步开展儿童卫生保健、营养和体格锻炼,获得经验后曾向全国推广。通过新法接生、预防接种、抗生素的应用、妇幼卫生机构的成立等措施,使儿童死亡率显著下降和营养不良状况明显改善(图1-1-1)。中国儿童保健机构的发展主要在1958~1962年期间(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年前城市儿童保健所仅10个,1965年已发展到40个,1958年儿童保健院(所、站)达4315个。 早期中国儿童保健的前辈均出自儿科界的泰斗,如上海医科大学复旦儿科医院院长陈翠贞教授曾在1950年《中华儿科杂志》创刊号的编者言中明确指出“本志创刊之目的,在阐扬科学,鼓励学术研究;推广保健学识,促进儿童健康,中华儿科学会职责所在,义不容辞。儿科医师与保健事业关系甚大,应肩起促进我全国儿童与民族健康之重任,……”。1954年陈翠贞教授亲自领导建立上海医科大学复旦儿科医院儿童保健科,开设儿童保健门诊,开展地段和幼托机构的儿童保健,制订各种儿保工作规范,成为国内较早的儿童保健实施和教学基地。1950年宋杰教授发表内容较全面的“健康婴儿检查”(表1-1-1),已涉及儿童体格生长、营养、生活习惯、预防接种、与人交往、适应环境等丰富内容。1951年余鼎新教授开始在我国引进Wetzel氏生长发育表监测营养不良婴儿(图1-1-2)。1952年叶恭绍教授发表儿童保健专著“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用体格生长、儿童生长标准、动作发育、语言发育、情绪发育阐明儿童生长的连续性(图1-1-3)。20世纪70年代已有中国儿童保健的雏形内容,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儿童保健停滞发展10年。图1-1-1 中国50~70年代婴儿死亡率图1-1-1 中国50~70年代婴儿死亡率
表1-1-1 健康婴儿检查~24月龄婴儿注意之事项表1-1-1 健康婴儿检查~24月龄婴儿注意之事项(摘自:宋杰,张菊英. 健康婴儿检查. 中华儿科杂志,1950,1(2):96-105.)图1-1-2 Wetzel氏婴儿生长发育曲线图1-1-2 Wetzel氏婴儿生长发育曲线(摘自:余鼎新. Wetzel氏婴儿生长发育表在我国婴儿应用的初步报告. 中华儿科杂志,1951,2(3):138-148.)
图1-1-3 婴儿动作发育图1-1-3 婴儿动作发育(摘自:叶恭绍. 儿童保健专著“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 中华儿科杂志,1952,3(1):51-61.)2.第二阶段 20世纪80~90年代为儿童保健发展阶段。儿童保健从儿童生存向提高质量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同步开展儿童保健的国际交流、应用先进技术,使以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为目标的初级儿童保健事业显著改善。1976年以后一批积极推进儿童保健工作的前辈,如北方的薛心冰、林传家、王丽瑛、张璇、李同、魏书珍、叶恭绍等教授,南方的郭迪、刘湘云、宋杰、钱情、余鼎新等教授,西南的樊培录、郑德元、郑惠连等教授,开始组织各种基层培训活动。20世纪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WHO)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的资助项目让中国儿科界的前辈们有机会出国学习,同时迎来前所未有的与国际合作发展机遇,使国内儿童保健工作逐步与国际儿童健康发展内容接轨,如人乳喂养、生长监测、疾病防治等基础措施。为提高专业水平,前辈们深知需要有专业人员和相应组织。1977年~1978年各大城市医院儿童保健科先后成立。部分大专院校建立儿童保健教研室,承担儿科学中有关儿童生长、发育的教学、科研任务。至今已有15所大专院校设立儿童保健教学内容,承担不同层次儿童保健教学。全国有15个儿童保健硕士授予点,8个儿童保健博士授予点。儿童保健的前辈们在中国儿童保健发展的早期就意识到儿童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还需要心理行为健康。1978年上海市儿童医院宋杰教授应用盖泽尔等人的智能诊断法、丹佛智能筛选检查及韦氏学龄前儿童智能发育进行调查研究工作,并制定出我国城市6岁以下儿童行为和智力发育标准。郭迪教授是中国儿童行为心理发育研究的先知之一,个开展儿童智能测试全国合作课题研究,引进国外多种儿童心理行为测试方法,奠定中国儿童行为心理发育发展的基础。近30年来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疾病谱发生改变,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逐渐显露,各地纷纷因临床实践的需要在儿童健康常规检查中设立发育筛查,部分地区与医院开展相关门诊。儿童保健专业内有一群对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感兴趣的医生开始投身于儿童发育与行为的临床工作与研究,学术活动频繁开展。这样,中国儿童保健从30~40年前以保障儿童生存为主的初级保健阶段,逐渐进入儿童健康全面发展的二次卫生革命阶段。 儿童保健专业进入中国儿科学也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件。1988年、1989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和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相继成立,90年代后各大城市陆续成立儿童保健学组。1989年郭迪教授、刘湘云教授主编部较系统的《儿童保健学》参考书出版,1999年、2005年二次修定再版,在儿童保健知识更新迅速、交叉学科越来越多的基础上2011年第4版问世。为适应大专医学院校开设有关教学内容,1992年郑惠连教授主编的部《儿童保健学》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出版,2009年再版。2012年是《中国儿童保健杂志》创刊20周年,为中国从事儿童保健事业的基层专业人士提供发表文章的平台。 3.第三阶段 新时期儿童健康问题控制与国际社会接轨阶段。快速经济出现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和全球化给儿童健康带来新的问题,包括环境、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如传染病的威胁依然存在,包括已得到控制的传染病回升以及新的传染病的出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儿童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中构成比疾病增加,如损伤和中毒、肿瘤、先天畸形、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儿童精神和卫生问题,包括对处境困难儿童的特殊照顾;成人疾病的儿童期预防,如宫内发育不良、超重/肥胖与成人期代谢综合征;环境因素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此,21世纪后的儿童保健与国际社会接轨,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强调儿童保健以早期发展为主,以提高儿童身心素质为重点。 现代科学与文明的进步使儿童保健成为各国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使全世界儿童人人都健康,个个都有更好的未来,WHO与UNICEF采取了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1990年联合国召开世界儿童首脑会议(the World Summit for Children),中国政府和参会的各国首脑签署了《儿童权利公约》(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以及《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the World Declaration on the Survival,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ldren)。1991年经全国人大批淮,中国成为儿童权利公约的签约国。《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0~2010)》也明确提出了儿童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这样,中国儿童保健发展目标-儿童优先和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得到国际、国内的政策支持。 三、我国儿童保健状况 1.完善的儿童保健网 为解决当时农村缺医少药的现状,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逐渐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组织。目前我国三级医疗卫生组织已从农村扩展到城市,逐步达到配套齐全、功能完备、运转协调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即以县妇幼保健院或综合性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卫生院为枢纽、社区或村卫生室为网底的三级城乡医疗预防保健网,开展综合实施医疗、预防及保健等各项卫生工作措施,在防病治病、促进基层健康水平的提高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国的医疗预防保健网的建立得到WHO和各国卫生组织的赞扬。 三级儿童保健网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各项儿童保健措施得以成功推广的组织保障。各级儿童保健网有明确的服务功能,如县妇幼保健机构承担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其他医疗机构技术指导、业务培训和工作评估,协助开展儿童保健服务;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掌握辖区内儿童健康基本情况,完成辖区内各项儿童保健服务与健康状况数据的收集、上报和反馈;对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儿童保健服务、信息收集、相关监测等工作进行指导和质量控制;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在上级指导下,开展或协助开展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和服务,收集和上报儿童保健服务与健康状况数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立的儿童保健三级网使我国儿童保健管理率覆盖率逐年上升,2005年城、乡<7岁儿童保健管理率达82.3%与69.7%,2009年<7岁儿童儿童保健管理率平均已达80%。三级儿童保健网使政府的各项儿童保健措施得以执行与推广,可使大多数儿童获得定期健康检查、生长监测、疾病的早期筛查,有利与疾病预防与儿童健康生长。儿童保健三级网的建立保证高的预防接种率,显著降低和控制严重传染病的流行。如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向全世界宣布消灭了天花,比世界消灭天花提早了19年。2011年中国七种疾病(卡介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麻疹、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已覆盖99%以上的婴儿。 2.中国儿童生存状况 UNICEF采用的新生儿死亡率(NMR)、婴儿死亡率(IMR)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U5MR)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儿童健康状况的指标。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年下降。1990年至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49‰下降到15‰,降低了69%;新生儿死亡率从33.1‰下降到9‰;婴儿死亡率从39‰下降到1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明显下降,充分反映了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UNICEF将193个国家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高到低排序(under-five mortality rankings)。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年的下降,使中国在193个国家排序从2003年的第85位(39‰)上升到2009年的105位(24‰),2011年达115位(15‰),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即2003~2011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8年来降低60%以上,在193个国家排序中提升30位,显示近年来我国儿童健康状况显著改善。中国5岁以下(U5MR)儿童主要死因已由上世纪的肺炎和腹泻等感染性疾病转变为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和出生窒息等与产科技术有关的新生儿疾病。从U5MR死因顺位变化可见意外伤害发生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表1-1-2),对儿童的生命与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但意外死亡是一种可避免的死亡。因此,降低U5MR的关键一是降低婴儿和新生儿的死亡,尤其是出生未满1周新生儿的死亡,二是降低意外死亡。表1-1-2 U5MR死因顺位变化 2 0 世 纪 2 1 世 纪位次 50年代初 70 年代 1987年 1992年 2000年 2004年1 急性传染病 肺炎 肺炎 肺炎 新生儿疾病 早产或低出生体重2 腹泻 腹泻 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窒息 肺炎 出生窒息3 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 早产 新生儿破伤风 腹泻 肺炎4 ~ ~ 新生儿破伤风 早产 意外 先天性心脏病5 ~ ~ 意外 先天异常 ~ 意外窒息6 ~ ~ 腹泻 腹泻 ~ 腹泻摘自:米杰. 中国儿童生存状况:婴幼儿死亡率变化趋势.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9,4(4):325-329. 3.中国儿童生长状况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儿童健康重要领域。保障、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将成为儿童保健越来越重要的任务。营养是儿童健康的基本保障,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可直接、简单反映儿童营养状况。1995~2000年UNICEF、WHO的资料显示我国<5岁儿童中10%为中、重度低体重,17%为中、重度矮小,2003~2009年分别下降至7%、15%,2007~2011年降至4%。2007~2011年<5岁儿童中的10%为生长迟缓,3%消瘦。1975年、1985年、1995年、2005年连续4次全国大规模的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结果显示1975年~2005年城市和郊区男女儿童体重、身(长)高均显著增长(表1-1-3)。如6~7月龄城市和郊区男、女童平均体重分别增长0.53kg、0.51kg和0.78kg、0.74kg,身长分别增长1.7cm、1.4cm和2.4cm、2.2cm;6~7岁龄城市和郊区男、女童平均体重分别增长3.26kg、2.88kg和2.68kg、2.68kg,身长分别增长5.3cm、5.0cm和7.6cm、7.5cm。2005年我国儿童体格发育的参照标准已接近或部分超过WHO参考标准。1975~2005年4次全国范围的儿童体格发育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儿童的体格生长状况不断改善,提示我国儿童的线性生长潜力逐渐充分发挥,也是我国儿童体格生长水平达到历好的时期的有力证据之一。表1-1-3 1975年、2005年9市儿童身长(高)发育情况(cm)*
年龄 1975年 2005年 增值 男童 女童 男童 女童 男童 女童出生 50.6 50.0 50.4 49.7 ~0.2 ~0.33~4月龄 62.3 60.9 63.3 62.0 1.0 1.16~8月龄 68.1 66.7 69.8 68.1 1.7 1.412~15月龄 75.6 74.1 78.3 76.8 2.7 2.72.0~2.5岁 86.5 85.3 91.2 89.9 4.7 4.63.0~3.5岁 93.8 92.8 98.5 97.6 5.1 4.84.0~4.5岁 100.8 100.1 106.0 104.9 5.2 4.85.0~5.5岁 107.2 106.5 113.1 111.7 5.9 5.26.0~7.0岁 114.2 113.9 120.0 118.9 5.3 5.0*资料来源:中国9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
图1-1-4 1992、2002年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低体重检出率
图1-1-4 1992、2002年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低体重检出率 我国儿童仍然存在不同程度营养不良问题,包括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度双重负担。199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5岁以下城市儿童生长迟缓发生率为19.1%,2002年降至4.9%,农村儿童生长迟缓发生率从35.0%降至17.3%;1992年5岁以下城市儿童低体重发生率为10.1%,2002年降至3.1%;农村儿童低体重发生率从20.0%降至9.3%(图1-1-4),提示我国儿童的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还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农村儿童营养不足高于城市3~4倍。2013年UNICEF的资料报道2007~2001年中国儿童中、重度超重为7%。因此,儿童营养不足、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是农村和边远地区主要问题,预防儿营养过度是较发达的城市地区较突出的问题。 (黎海芪) 【参考文献】1.陈翠贞. 编者言. 中华儿科杂志,1950,1(1):1.2.宋杰,张菊英. 健康婴儿检查. 中华儿科杂志,1950,1(2):96-105. 3.叶恭绍. 儿童保健专著-“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 中华儿科杂志,1952,3(1):51~61. 4.薛沁冰. 儿童保健事业在我国的进展. 中华儿科杂志,1979,17(4):193-196. 5.Pediatric Primary Care.(http://nsmc.partners.org/pediatrics/primary_care)6.UNICEF:The State of the World’s Children 2013.(http://www.unicef.org/sowc2013/files/Table_1_Stat_Tables_SWCR2013_ENGLISH.pdf)7.Catherine E. Burns , Ardys M. Dunn,Margaret A. Brady and Nancy Barber Starr:Pediatric Primary Care, 5th edition,Saunders,an imprinter of Elsevier. Inc,2013.8.金星明. 发育行为儿科学:儿科学的基础.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20(1):4-5. 9.杨青. 我国儿童保健工作的挑战和对策.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1):3-4. 10.米杰. 中国儿童生存状况:婴幼儿死亡率变化趋势.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9,4(4):325-329. 11.李辉. 中国儿童生长状况:营养和发育的变化趋势.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9,4(5):405-409. 12.黎海芪. 正确评价儿童营养状况. 中华儿科杂志,2010,48(7):481-483. 13.THE STATE OF THE WORLD’S CHILDREN,2013(http://www.unicef.org/sowc2013/files/Table_1_Stat_Tables_SWCR2013_ENGLISH.pdf)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