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25293699
(1)师德匠心,完美凝聚:中语会理事长、北京语文教研会会长苏立康领衔主编,全国108所名校一线名师鼎力推荐。
(2)考场真题,名家讲解:年年满分,篇篇满分,字字句句全满分;考场真题,名家真评,助学子梦想成真。
(3)超值套装,相辅相成:14年磨一剑,畅销10000000册,累计赢得千万读者好评。
(1)《中考满分作文夺冠押题金卷》:
成竹在胸夺冠无忧。
押考题,押素材,押方法,万变不离其押。
能思辨,能感悟,能运用,一熟能生百巧。
(2)《中考满分作文夺冠金素材》:
精挑细选点石成金。
会选材,会用材,天生你才必有用。
有理论,有依据,心有灵犀一点通。
(3)《中考满分作文15个夺分金点》:
技高一筹巧夺高分。
基础七级,提高八级,功力修满十五级。
技能升级,夺分升级,满分作文更高级
山东东营卷
真题回放130
考题透视130
写作思路131
考场佳作131
解密131
解密133
解密134
解密135
江苏南京卷
真题回放137
考题透视137
写作思路138
考场佳作138
刘姥姥在2018138
三味书屋同学在2018140
江苏无锡卷
真题回放141
考题透视141
写作思路143
考场佳作143
舍得的智慧143
舍得的智慧145
江苏扬州卷
真题回放146
考题透视147
写作思路148
考场佳作148
我心雀跃148
我心雀跃149
江苏连云港卷
真题回放151
考题透视151
写作思路153
考场佳作153
我在书中找亲属153
我在书中找亲属154
江苏盐城卷
真题回放156
考题透视156
写作思路157
考场佳作157
走过,才明白157
走过,才明白159
走过,才明白160
走过,才明白161
走过,才明白162
走过,才明白164
走过,才明白165
三、2019年中考作文备考建议
1.坚持训练,不断夯实作文基础。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篇佳作的产生,离不开审题、立意、选材、结构布局等诸多环节的尽善尽美,要想在考场上写出高分甚至满分佳作,就离不开平时对这些作文基础的不断训练。俗话说得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只有平时不断夯实作文基础,到了考场上,才能真正做到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地应对各种命题。
2.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平日里,我们要养成浏览新闻的好习惯,关注时代热点,关注传统文化、传统美德。而且,还要在观察中主动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保持思维的敏感度。课标明确提倡、并要求学生要“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如果不关注生活,不思考生活,如何能达到这一要求?
3.理性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写作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精神体验的过程,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无论是“外我”(与自我相关的社会生活),还是“内我”(自己的经历与生活),我们都要坚持理性思考,养成思考的习惯,学会辩证、全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从而审视自我、发现自我、洞悉社会、认识自然,为自己的写作准备源源不断的典型素材与真知灼见。
北京卷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40分)
题目一: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任何一个多少知道一点自己国家历史的人,都应该对本国过往的历史心怀敬意。历史不仅书写在浩瀚的史籍里,也沉淀在众多的历史古迹和历史文物中。请你任选一处古迹(圆明园除外)或一件文物,将“,让我心生敬意”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请你用上“伙伴”“困境”“成长”这三个词语,以“在幽深的峡谷里”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题目自拟。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字数在600—800之间。(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考场佳作
夜游赤壁
一考生
在幽深的峡谷里,正缓缓驶出一叶轻舟。
那是一个清秋月圆之夜,苏东坡、黄庭坚、佛印三人并肩立于舟上,数月之前,他们便已计划好要在今夜共游赤壁。
其时,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东坡诗性大发,吟道:“西边望望是夏口,东边望望是武昌,山山水水相盘绕,苍苍翠翠如云烟。这就是当年曹孟德受困于周郎的地方。想当年,曹孟德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舳舻千里,旌旗蔽空,怎么就败给了小小的周郎?真叫人意想不到。”
“‘小小的周郎’?非也,彼时的周公瑾已然成长为雄姿英发的一代儒将了。”黄庭坚接上话茬,“再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想借东风偏起东风,周郎得天时;东吴据有长江天险,己方守,固若金汤,敌方攻,难以发力,周郎得地利;况东吴存亡在此一战,孙氏恩情早播,将士同心用命,老将黄盖献‘苦肉计’就是明证——如此看来,周郎又得人和。天时、地利、人和皆备,周郎想不胜,孟德想不遭遇困境,可能性都不大呀。”
东坡捋须微颔:“兄言不差,想当年官渡之战,袁本初父子不协,谋士离心,逼得许攸投奔孟德,献奇计反败为胜。让世人大开眼界,起作用的也就是这人和。”
“在洒家眼里,二位兄台所言,有失偏颇。”佛印矫首昂视,不紧不慢地品评道,“在我看来,曹孟德失利在一个字上:贪。贪则昏,他见并荆州如此顺利,就想染指江南。荆州易得是因为刘表新亡,二子不和,将士离德,伙伴离心。若论东吴,孙氏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远非荆州可比,但贪心使他失去起码的判断。贪则骄,轻敌冒进,全然没有想到自己的军队水战是个外行,以己之短,攻人所长,能不败吗?孟德之败,岂为偶然?”
东坡不禁点头称是:“和尚不愧为佛门大德,独具法眼。不过大江东去,风流余韵,仅供人谈笑而已。你说的贪,倒是我近思考的话题。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我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惟有它们,才是造物主的恩赐,我们大家可尽情分享,其余,又何必萦怀?如此坦坦荡荡,知止知足,方得人生真趣,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庭坚抚掌大笑:“想不到和尚的‘贪’字竟引发东坡兄如此妙论,来,我们共敬和尚一杯。”三人举杯痛饮,不知明月西斜,东方既白。
亮点剖析:
考生发挥充分的想象力,综合运用课本中学到的有关苏东坡、黄庭坚、佛印三人的生平知识以及诗文素材,让他们三人在一个清秋月圆之夜共游赤壁,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品评当年曹操与周瑜赤壁之战的成败得失,字里行间充满了哲理的韵致,体现出考生颇为深厚的古文与历史修养。文章具有较高的欣赏与借鉴价值。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