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0203171
编辑推荐
(明德书系·大师传记馆)丛书:
相关书籍:
内容简介
麦克卢汉(1911-1980)从加拿大西部草原登上地球村*,成为20世纪的“思想家”、“先知”和“圣人”,名震全球,影响未来。他一生拿了5个学位,博大精深,视野广阔,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学术转向:从文学批评转向社会批评、从文学转向传播学、从单一学科研究转向跨学科研究。菲利普·马尔尚师从麦克卢汉,他全方位、多角度、满怀深情、浓墨重彩地描绘了麦克卢汉跌宕起伏、精彩纷呈的一生。这是一幅三维的立体画像:思想新锐、视野广阔、性格矛盾、意志坚强。《麦克卢汉传:媒介及信使》从同事、朋友、学人、家人的多维视角审视和解读麦克卢汉,全面、客观、公允。
目 录
章草原童年(1911—1928)
第二章大学时代(1928—1934)
第三章负笈英伦(1934—1936)
第四章见习教授(1936—1940)
第五章回归故土(1940—1946)
第六章机器新娘的黄昏(1946—1951)
第七章发现传播(1951—1958)
第八章电子应召女郎(1958—1964)
第九章“加拿大的思想彗星”(1964—1967)
第十章纽约讲学(1967—1968)
第十一章未卖出去的书(1968—1972)
第十二章威栖伍德园的圣贤(1972—1979)
第十三章静默(1979—1980)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版译后记
第二版译后记:不胜感慨
第二章大学时代(1928—1934)
第三章负笈英伦(1934—1936)
第四章见习教授(1936—1940)
第五章回归故土(1940—1946)
第六章机器新娘的黄昏(1946—1951)
第七章发现传播(1951—1958)
第八章电子应召女郎(1958—1964)
第九章“加拿大的思想彗星”(1964—1967)
第十章纽约讲学(1967—1968)
第十一章未卖出去的书(1968—1972)
第十二章威栖伍德园的圣贤(1972—1979)
第十三章静默(1979—1980)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版译后记
第二版译后记:不胜感慨
在线试读
章草原童年
(1911—1928)
在我见过的人中,艾尔西雄心勃勃,恐怕多只有十来个人能够和她相比。他充满雄心、动力、干劲,当然,这也使她遇到了麻烦——欧内斯特·雷蒙德·霍尔。[1]
20世纪初,北美后一批拓荒浪潮带来的移民,正在填满加拿大西部的大草原。到1900年,美国西部已被开垦完毕。一位加拿大历史学家说:“几代人以来,拓荒者和移民组成的浩浩荡荡的队伍在美洲大地上进军,他们后转向西北部,进入加拿大……那是加拿大骄傲的时刻。加拿大俘虏了整个西方世界的幻想。”[2]只要有十块钱,任何18岁以上的男人都可以拥有160英亩1英亩约合04公顷。160英亩约合6475公顷。的加拿大草原。如果平整其中的一部分土地,种上庄稼,修一栋房子,每年在此住6个月,三年之内,这快土地就是他的了。人们说,只要付给政府十块钱,保证你就不会饿死。
1906年,一个叫做亨利·塞尔顿·霍尔(HSeldonHall)的人,携家带口从东部的新斯科舍省,来到如今的阿尔伯达省埃德蒙顿市附近的曼维尔镇,要了一块地。他想,这块地势起伏、靠近水边的草地,可以办成一个牧场。后来证明他错了,这块水沼地太湿,长不出牧草。霍尔一家只好放弃。他们搬家之前,亨利的女儿艾尔西(Elsie),这个18岁的老师,回家和父亲兄弟同住。
1907年,艾尔西回家时,她们一家给邻居的印象不错。霍尔的祖先是英格兰布里斯托尔人,在1800年之前移居加拿大新斯科舍省。他们是上流社会人,爱读书,献身教育,是坚定的浸礼会教徒,不抽烟,不喝酒,守安息日——各方面都受人尊敬。但是,和大多数家庭一样,家里人对这个家的看法,和外人对这个家的看法不一样,情况并不那么令人高兴。比如,雇工在这里干不了很久就要走。每天一早,这个家的习惯是做祷告、读圣经,雇工们也许会从中学到一点东西,可是他们不喜欢主人塞尔顿其他时间的习惯,只要他不顺心,他就喜欢踢人。
亨利·塞尔顿·霍尔倔强、霸道,他自己的敌人就是他暴躁喜欢打人的脾气。他这个农夫禁不住要自己动手挤牛奶,就像是一匹野性未除的烈马。他身上有一丝难以逆料、使人不快的东西。
她的妻子显然学会了忍受。他的儿子雷伊(Ray)解释举家迁居的时候说,西部对他父亲具有罗曼蒂克的吸引力。他说:“父亲是支配人的力量,母亲从来不阻挡父亲的计划。”[3]雷伊风趣、顺从,是常见的那种高高在上的父亲的听话的儿子,他学会了忍受父亲的脾气。但是,他的姐姐却不是这样。父亲在加拿大当了一阵子兵,军队那一套铁腕纪律并没有使父亲的脾气好多少。至少有一次,他想要用铁腕教训女儿,其实就为一点小小的过错。他的小儿子毛里斯(Maurice)后来委婉地说那是“粗暴的态度”。[4]
艾尔西性情刚烈,内心不会屈服,但是对父亲的反抗使她付出了代价。她终身内心紧张,情绪烦躁,仿佛与父亲的冲突在她的神经系统中埋下了燃烧弹,这是永远医治不好的创伤。这也使她对男人的态度比较复杂。她尊敬甚至是忠诚于强有力的男人,尤其是那些有权威和智慧的男人——律师、牧师等等。至少,只要他们保持距离,她就尊敬他们。权威和力量比较小的男人往往受到她的鄙视。如果她能够支配他们,她是不会客气的。
离开新斯科舍省之前,艾尔西得到阿卡迪亚大学的教师证书,这是该省的一所浸礼会大学。跟随全家移居阿尔伯达省之后,她在曼维尔城周围教了几年书,不时回家看看。有一次,几家人聚在湖边野餐,她带着一位个头高大的年轻人回来了。这个年轻人叫赫伯特·麦克卢汉。她在他家附近教书时,就在麦克卢汉家寄宿搭伙。
在一个刚开发的地区,一个单身的姑娘即使不漂亮也不乏追求对象。她身材颀长,面容姣好,眼睛和嘴巴都有说不完的话,她是所有年轻人追求的对象。她人也聪明,兄弟雷伊回忆说:“只要有一群人,她一定是万众瞩目的中心。如果你在场,你就只听她一个人说话,轮不到你说话的。”[5]多年之后,当她回来表演独角戏时,她还是滔滔不绝。有一位当地人说她“胡说八道、毫无顾忌”。[6]年轻的艾尔西挑选年轻人时,真可以挑肥拣瘦。赫伯特·麦克卢汉就是她百里挑一的单身汉。他对女人很有人缘,具有相当的魅力,显然很聪明,和他在一起令人愉快。他会拉提琴,差不多会与任何人聊天,讲故事,扮演任何角色。他和艾尔西模仿当地人,自娱自乐。
赫伯特·麦克卢汉及其父母从阿尔伯达省迁居安大略省。他的祖父威廉·麦克卢汉则在1846年从北爱尔兰唐郡(CountyDown)的哈利斯堡移民加拿大。根据家里的传说,威廉奉父母之命来到加拿大。这是许多父母对没有出息的孩子绝望以后所用的绝招——送到殖民地去锻炼品行。显然,威廉嗜酒如命,挥霍无度。但是从各种文字记载来看,安大略艰难的生活收到了应有的效果。他在新大陆发财了,在安大略西南部开辟了一个农场,靠近现在的科恩镇,后来还当上了地方的治安法官。
赫伯特·麦克卢汉的父亲——詹姆斯·麦克卢汉娶了从爱丁堡移民的一个虔诚女人为妻。她适应安大略当时的苏格兰气质。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JohnKennethGalbraith,1908—2006),哈佛大学教授、经济学家、外交家,曾任驻印度美国大使,著有《富裕社会》、《美国资本主义:抵消力的观念》、《新兴工业国》等。就是这种气质的产物。根据他的描写,这种精神使敬畏上帝的人信仰虔诚,经常做祷告,而且“自己照料自己,不追求难以企及的事情,把祈祷仪式中的企愿限制到必须的限度”。[7]据说,麦克卢汉一家是模范的循道宗教徒,不过詹姆斯不如妻子虔诚。子如其父,他也爱喝两盅。但是,他的弱点恐怕是喜欢争辩。他没有上过学,但是他贪婪地阅读“伟大的书”。就像许多自学成才的人一样,他喜欢智力上战胜不同观点的人,尤其是战胜受过教育的牧师和教书先生。为了说明问题,他要用拳头擂桌子。
晚年,他性格趋向温和,所以他1919年去世时,埃德蒙顿一张报纸刊发的讣告说:詹姆斯·麦克卢汉先生智力非凡,性格宜人,对社区和世间事物具有广泛的兴趣。他读书涉猎面广,喜欢音乐,对天文学有浓厚的兴趣。[8]
48年之后,一位英语批评家说,他的孙子马歇尔·麦克卢汉确实符合“民间流行的圣贤传统,是聚众闲聊的苏格拉底,高尚或粗俗的价值宣告者,宣传伦理价值、国民价值或宇宙价值的人……边疆生活中走村串户的宣传人,在语法书和烹饪书中出入,兜售精神和肉体所需的天启预言和狗皮膏药的江湖中人。”[9]如果马歇尔·麦克卢汉真是继承了这个传统,他的确是通过诚实的努力学到这个本事的。
1907年,詹姆斯·麦克卢汉和长子赫伯特·麦克卢汉迁居阿尔伯达。小儿子华莱士已经在此安居。赫伯特也在敏伯恩申请了160英亩土地。两年以后,1909年12月31日,长子赫伯特娶艾尔西·霍尔为妻。这小两口只在家当了一年的农夫。丈夫赫伯特想当一辈子农夫,妻子艾尔西却纠正了他的想法,务农决不是她的生活。在草原过冬要抵御零下40度的暴风雪,要靠剩下的那点谷物和野兔维持生活,如果找不到打工的地方,就只能困家里。一年之后,艾尔西坚持要搬到省会埃德蒙顿去。
在埃德蒙顿,赫伯特很快就与三个人合伙办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其中一人是他的表亲卢·麦克卢汉),公司名叫麦克卢汉莎利文麦克唐纳。作为小两口生涯的一步,这次搬家几乎是必然的,因为埃德蒙顿正在大发展,一年之后即1912年,其人口增加了60%,大片空旷的草原正在被开发成街道和住宅区,而地价却便宜得惊人。满城都是地产商及其经纪人。经纪人手握地图满街跑,把顾客拉到他们的办事处。每个电车售票员都在他车上搞房地产“办事处”,一个刚下火车的外来客,在车站可能撞上一位卖土地的人,当然其中是可能有欺诈的。
麦克卢汉莎利文麦克唐纳公司在埃德蒙顿大发展时期生意兴隆,虽然其利润多半是纸上富贵。1911年6月21日个孩子出生时,赫伯特·麦克卢汉似乎正在走运,这个孩子取名为赫伯特·马歇尔·麦克卢汉。两年之后,一家人搬到埃德蒙顿的高地小区。这是个富人区,他们自己修了一幢两层楼的房子。第二个孩子毛里斯1913年在这里出生。
马歇尔后来说,他早的记忆,是从埃德蒙顿北部流过的萨斯喀彻温河,乘电车从河边经过时可以俯瞰河水。他记得远处是奔驰的骏马,马很小,给他的印象是可以放进自己的摇床。[10]他后来认为,透视是印刷时代的发明,他几乎凭直觉拒绝了透视的观点。他儿时的记忆太顽强了。后来,画家帕克回忆说,麦克卢汉似乎真正相信,“物体退居到远方之后变小了”。[11]这个记忆再恰当不过了。
无论如何,麦克卢汉始终相信,草原风景是抗衡常规“透视”的药方,它在人的心理形成中产生重要的影响,虽然这影响是下意识的。我认为,西部的天空是西部美丽的风景之一,西部的地平线也是一景。西部人没有透视的观点,他有一个万花筒似的全景……在所有的时候,他都有一个整体的视野。既然他任何时候都可以把整体的景观纳入眼底,他也就不用为什么目标操心了。[12]
也许更加重要的是,麦克卢汉觉得,草原上长大的经历自然地给他提供了一个认识文明的“反环境”(counterenvironment)。他觉得,任何精明的外来人,从荒郊野岭来到大都会之后,都占有一个优势:他带着清新的观点。由于这个观点,他可以看到整体的模式,而那些经过都市模式改造的人,却看不见整体的模式。他觉得,总体上说,这是加拿大人相对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优势。
1914年,埃德蒙顿房地产的兴旺期结束,麦克卢汉莎利文麦克唐纳公司破产。次世界大战的来临反而成了一种解脱。虽然赫伯特·麦克卢汉害怕弄枪,害怕杀人,他还是在1915年去当兵吃粮。所幸的是,他只是被送去从事征兵。他把家人送到新斯科舍省去和马歇尔一家人同住。这个新家在米德尔顿,靠近芬地海湾。(马歇尔·麦克卢汉后来说,海边生活的经验,对他整个的一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3]这个说法很奇怪,因为他以后从来没有在海边居住过,而且他次重要的航海经验,是1932年坐运牲口的轮船到英国去的经验,那真是难受死了。况且,他一生从来就不是一个戏水人,他说自己“怕水”。[14])赫伯特·麦克卢汉在军中干得不久。退伍的原因有各种说法,有人说他是平底足,有人说他患流感。反正不久,大约一年之后,他就举家迁居温尼伯,当时曼尼托巴的省会。
温尼伯当时是加拿大第三大城市,西部的金融中心和行政中心。1885年铁路修通之后,城市规模和人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次世界大战之后紧接着遇到了困难的年代。麦克卢汉一家迁居时,大战还没有结束,温尼伯正处在发展的,看上去真像是这家人重新发迹的地方。
从一个方面来看,赫伯特和艾尔西选择温尼伯是正确的。艾尔西发现,这里有一所著名的学校:艾丽丝·莱昂·米切尔表演学校,波士顿爱默森雄辩术学校的产物。这是北美著名的训练“公众场合朗诵原理”的学校。遗憾的是,1920年之后,这些原理都失去了昔日的光辉。北美听众已经厌倦“字正腔圆朗诵”的专业人士,厌倦带强烈情感的朗诵。表演性质的讲演很快退场,晚间的电筒游行和巡回的娱乐和教育夏令营也开始退潮。然而,艾尔西还是进了这间学校,成为米切尔小姐的得意门生。
她的丈夫赫伯特到北美保险公司当上了业务员,后来又辗转干了几样其他的工作(马歇尔在8岁前至少在7个地方住过)。1921年,他的工作和生活相对固定,在阁特路德街第507号住下来。马歇尔在此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的其余岁月。这个小区叫做卢治堡(FortRouge)。麦克卢汉一家搬来的时候,这里是苏格兰人和爱尔兰人的聚居地,离城北犹太人和乌克兰人的居住区相当远。城北那个地方虽然充满活力,但是不太受人尊敬。
就某些方面来说,卢治堡的生活就像病原体一样留在麦克卢汉的血液中,他永远和它难分难解。在青春期前夕的少年时代,他如饥似渴地啃《汤姆·布朗的学童时代》,许多时间幻想和同龄的孩子到哥特式的天主教堂去唱诗,到英格兰的乡间去闲逛。他后来承认,这些白日梦是穷极无聊的反应,他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平庸、机械、没有欢乐、犹如浮萍”。[15]
(1911—1928)
在我见过的人中,艾尔西雄心勃勃,恐怕多只有十来个人能够和她相比。他充满雄心、动力、干劲,当然,这也使她遇到了麻烦——欧内斯特·雷蒙德·霍尔。[1]
20世纪初,北美后一批拓荒浪潮带来的移民,正在填满加拿大西部的大草原。到1900年,美国西部已被开垦完毕。一位加拿大历史学家说:“几代人以来,拓荒者和移民组成的浩浩荡荡的队伍在美洲大地上进军,他们后转向西北部,进入加拿大……那是加拿大骄傲的时刻。加拿大俘虏了整个西方世界的幻想。”[2]只要有十块钱,任何18岁以上的男人都可以拥有160英亩1英亩约合04公顷。160英亩约合6475公顷。的加拿大草原。如果平整其中的一部分土地,种上庄稼,修一栋房子,每年在此住6个月,三年之内,这快土地就是他的了。人们说,只要付给政府十块钱,保证你就不会饿死。
1906年,一个叫做亨利·塞尔顿·霍尔(HSeldonHall)的人,携家带口从东部的新斯科舍省,来到如今的阿尔伯达省埃德蒙顿市附近的曼维尔镇,要了一块地。他想,这块地势起伏、靠近水边的草地,可以办成一个牧场。后来证明他错了,这块水沼地太湿,长不出牧草。霍尔一家只好放弃。他们搬家之前,亨利的女儿艾尔西(Elsie),这个18岁的老师,回家和父亲兄弟同住。
1907年,艾尔西回家时,她们一家给邻居的印象不错。霍尔的祖先是英格兰布里斯托尔人,在1800年之前移居加拿大新斯科舍省。他们是上流社会人,爱读书,献身教育,是坚定的浸礼会教徒,不抽烟,不喝酒,守安息日——各方面都受人尊敬。但是,和大多数家庭一样,家里人对这个家的看法,和外人对这个家的看法不一样,情况并不那么令人高兴。比如,雇工在这里干不了很久就要走。每天一早,这个家的习惯是做祷告、读圣经,雇工们也许会从中学到一点东西,可是他们不喜欢主人塞尔顿其他时间的习惯,只要他不顺心,他就喜欢踢人。
亨利·塞尔顿·霍尔倔强、霸道,他自己的敌人就是他暴躁喜欢打人的脾气。他这个农夫禁不住要自己动手挤牛奶,就像是一匹野性未除的烈马。他身上有一丝难以逆料、使人不快的东西。
她的妻子显然学会了忍受。他的儿子雷伊(Ray)解释举家迁居的时候说,西部对他父亲具有罗曼蒂克的吸引力。他说:“父亲是支配人的力量,母亲从来不阻挡父亲的计划。”[3]雷伊风趣、顺从,是常见的那种高高在上的父亲的听话的儿子,他学会了忍受父亲的脾气。但是,他的姐姐却不是这样。父亲在加拿大当了一阵子兵,军队那一套铁腕纪律并没有使父亲的脾气好多少。至少有一次,他想要用铁腕教训女儿,其实就为一点小小的过错。他的小儿子毛里斯(Maurice)后来委婉地说那是“粗暴的态度”。[4]
艾尔西性情刚烈,内心不会屈服,但是对父亲的反抗使她付出了代价。她终身内心紧张,情绪烦躁,仿佛与父亲的冲突在她的神经系统中埋下了燃烧弹,这是永远医治不好的创伤。这也使她对男人的态度比较复杂。她尊敬甚至是忠诚于强有力的男人,尤其是那些有权威和智慧的男人——律师、牧师等等。至少,只要他们保持距离,她就尊敬他们。权威和力量比较小的男人往往受到她的鄙视。如果她能够支配他们,她是不会客气的。
离开新斯科舍省之前,艾尔西得到阿卡迪亚大学的教师证书,这是该省的一所浸礼会大学。跟随全家移居阿尔伯达省之后,她在曼维尔城周围教了几年书,不时回家看看。有一次,几家人聚在湖边野餐,她带着一位个头高大的年轻人回来了。这个年轻人叫赫伯特·麦克卢汉。她在他家附近教书时,就在麦克卢汉家寄宿搭伙。
在一个刚开发的地区,一个单身的姑娘即使不漂亮也不乏追求对象。她身材颀长,面容姣好,眼睛和嘴巴都有说不完的话,她是所有年轻人追求的对象。她人也聪明,兄弟雷伊回忆说:“只要有一群人,她一定是万众瞩目的中心。如果你在场,你就只听她一个人说话,轮不到你说话的。”[5]多年之后,当她回来表演独角戏时,她还是滔滔不绝。有一位当地人说她“胡说八道、毫无顾忌”。[6]年轻的艾尔西挑选年轻人时,真可以挑肥拣瘦。赫伯特·麦克卢汉就是她百里挑一的单身汉。他对女人很有人缘,具有相当的魅力,显然很聪明,和他在一起令人愉快。他会拉提琴,差不多会与任何人聊天,讲故事,扮演任何角色。他和艾尔西模仿当地人,自娱自乐。
赫伯特·麦克卢汉及其父母从阿尔伯达省迁居安大略省。他的祖父威廉·麦克卢汉则在1846年从北爱尔兰唐郡(CountyDown)的哈利斯堡移民加拿大。根据家里的传说,威廉奉父母之命来到加拿大。这是许多父母对没有出息的孩子绝望以后所用的绝招——送到殖民地去锻炼品行。显然,威廉嗜酒如命,挥霍无度。但是从各种文字记载来看,安大略艰难的生活收到了应有的效果。他在新大陆发财了,在安大略西南部开辟了一个农场,靠近现在的科恩镇,后来还当上了地方的治安法官。
赫伯特·麦克卢汉的父亲——詹姆斯·麦克卢汉娶了从爱丁堡移民的一个虔诚女人为妻。她适应安大略当时的苏格兰气质。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JohnKennethGalbraith,1908—2006),哈佛大学教授、经济学家、外交家,曾任驻印度美国大使,著有《富裕社会》、《美国资本主义:抵消力的观念》、《新兴工业国》等。就是这种气质的产物。根据他的描写,这种精神使敬畏上帝的人信仰虔诚,经常做祷告,而且“自己照料自己,不追求难以企及的事情,把祈祷仪式中的企愿限制到必须的限度”。[7]据说,麦克卢汉一家是模范的循道宗教徒,不过詹姆斯不如妻子虔诚。子如其父,他也爱喝两盅。但是,他的弱点恐怕是喜欢争辩。他没有上过学,但是他贪婪地阅读“伟大的书”。就像许多自学成才的人一样,他喜欢智力上战胜不同观点的人,尤其是战胜受过教育的牧师和教书先生。为了说明问题,他要用拳头擂桌子。
晚年,他性格趋向温和,所以他1919年去世时,埃德蒙顿一张报纸刊发的讣告说:詹姆斯·麦克卢汉先生智力非凡,性格宜人,对社区和世间事物具有广泛的兴趣。他读书涉猎面广,喜欢音乐,对天文学有浓厚的兴趣。[8]
48年之后,一位英语批评家说,他的孙子马歇尔·麦克卢汉确实符合“民间流行的圣贤传统,是聚众闲聊的苏格拉底,高尚或粗俗的价值宣告者,宣传伦理价值、国民价值或宇宙价值的人……边疆生活中走村串户的宣传人,在语法书和烹饪书中出入,兜售精神和肉体所需的天启预言和狗皮膏药的江湖中人。”[9]如果马歇尔·麦克卢汉真是继承了这个传统,他的确是通过诚实的努力学到这个本事的。
1907年,詹姆斯·麦克卢汉和长子赫伯特·麦克卢汉迁居阿尔伯达。小儿子华莱士已经在此安居。赫伯特也在敏伯恩申请了160英亩土地。两年以后,1909年12月31日,长子赫伯特娶艾尔西·霍尔为妻。这小两口只在家当了一年的农夫。丈夫赫伯特想当一辈子农夫,妻子艾尔西却纠正了他的想法,务农决不是她的生活。在草原过冬要抵御零下40度的暴风雪,要靠剩下的那点谷物和野兔维持生活,如果找不到打工的地方,就只能困家里。一年之后,艾尔西坚持要搬到省会埃德蒙顿去。
在埃德蒙顿,赫伯特很快就与三个人合伙办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其中一人是他的表亲卢·麦克卢汉),公司名叫麦克卢汉莎利文麦克唐纳。作为小两口生涯的一步,这次搬家几乎是必然的,因为埃德蒙顿正在大发展,一年之后即1912年,其人口增加了60%,大片空旷的草原正在被开发成街道和住宅区,而地价却便宜得惊人。满城都是地产商及其经纪人。经纪人手握地图满街跑,把顾客拉到他们的办事处。每个电车售票员都在他车上搞房地产“办事处”,一个刚下火车的外来客,在车站可能撞上一位卖土地的人,当然其中是可能有欺诈的。
麦克卢汉莎利文麦克唐纳公司在埃德蒙顿大发展时期生意兴隆,虽然其利润多半是纸上富贵。1911年6月21日个孩子出生时,赫伯特·麦克卢汉似乎正在走运,这个孩子取名为赫伯特·马歇尔·麦克卢汉。两年之后,一家人搬到埃德蒙顿的高地小区。这是个富人区,他们自己修了一幢两层楼的房子。第二个孩子毛里斯1913年在这里出生。
马歇尔后来说,他早的记忆,是从埃德蒙顿北部流过的萨斯喀彻温河,乘电车从河边经过时可以俯瞰河水。他记得远处是奔驰的骏马,马很小,给他的印象是可以放进自己的摇床。[10]他后来认为,透视是印刷时代的发明,他几乎凭直觉拒绝了透视的观点。他儿时的记忆太顽强了。后来,画家帕克回忆说,麦克卢汉似乎真正相信,“物体退居到远方之后变小了”。[11]这个记忆再恰当不过了。
无论如何,麦克卢汉始终相信,草原风景是抗衡常规“透视”的药方,它在人的心理形成中产生重要的影响,虽然这影响是下意识的。我认为,西部的天空是西部美丽的风景之一,西部的地平线也是一景。西部人没有透视的观点,他有一个万花筒似的全景……在所有的时候,他都有一个整体的视野。既然他任何时候都可以把整体的景观纳入眼底,他也就不用为什么目标操心了。[12]
也许更加重要的是,麦克卢汉觉得,草原上长大的经历自然地给他提供了一个认识文明的“反环境”(counterenvironment)。他觉得,任何精明的外来人,从荒郊野岭来到大都会之后,都占有一个优势:他带着清新的观点。由于这个观点,他可以看到整体的模式,而那些经过都市模式改造的人,却看不见整体的模式。他觉得,总体上说,这是加拿大人相对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优势。
1914年,埃德蒙顿房地产的兴旺期结束,麦克卢汉莎利文麦克唐纳公司破产。次世界大战的来临反而成了一种解脱。虽然赫伯特·麦克卢汉害怕弄枪,害怕杀人,他还是在1915年去当兵吃粮。所幸的是,他只是被送去从事征兵。他把家人送到新斯科舍省去和马歇尔一家人同住。这个新家在米德尔顿,靠近芬地海湾。(马歇尔·麦克卢汉后来说,海边生活的经验,对他整个的一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3]这个说法很奇怪,因为他以后从来没有在海边居住过,而且他次重要的航海经验,是1932年坐运牲口的轮船到英国去的经验,那真是难受死了。况且,他一生从来就不是一个戏水人,他说自己“怕水”。[14])赫伯特·麦克卢汉在军中干得不久。退伍的原因有各种说法,有人说他是平底足,有人说他患流感。反正不久,大约一年之后,他就举家迁居温尼伯,当时曼尼托巴的省会。
温尼伯当时是加拿大第三大城市,西部的金融中心和行政中心。1885年铁路修通之后,城市规模和人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次世界大战之后紧接着遇到了困难的年代。麦克卢汉一家迁居时,大战还没有结束,温尼伯正处在发展的,看上去真像是这家人重新发迹的地方。
从一个方面来看,赫伯特和艾尔西选择温尼伯是正确的。艾尔西发现,这里有一所著名的学校:艾丽丝·莱昂·米切尔表演学校,波士顿爱默森雄辩术学校的产物。这是北美著名的训练“公众场合朗诵原理”的学校。遗憾的是,1920年之后,这些原理都失去了昔日的光辉。北美听众已经厌倦“字正腔圆朗诵”的专业人士,厌倦带强烈情感的朗诵。表演性质的讲演很快退场,晚间的电筒游行和巡回的娱乐和教育夏令营也开始退潮。然而,艾尔西还是进了这间学校,成为米切尔小姐的得意门生。
她的丈夫赫伯特到北美保险公司当上了业务员,后来又辗转干了几样其他的工作(马歇尔在8岁前至少在7个地方住过)。1921年,他的工作和生活相对固定,在阁特路德街第507号住下来。马歇尔在此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的其余岁月。这个小区叫做卢治堡(FortRouge)。麦克卢汉一家搬来的时候,这里是苏格兰人和爱尔兰人的聚居地,离城北犹太人和乌克兰人的居住区相当远。城北那个地方虽然充满活力,但是不太受人尊敬。
就某些方面来说,卢治堡的生活就像病原体一样留在麦克卢汉的血液中,他永远和它难分难解。在青春期前夕的少年时代,他如饥似渴地啃《汤姆·布朗的学童时代》,许多时间幻想和同龄的孩子到哥特式的天主教堂去唱诗,到英格兰的乡间去闲逛。他后来承认,这些白日梦是穷极无聊的反应,他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平庸、机械、没有欢乐、犹如浮萍”。[15]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