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铜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3052003丛书名: 中国文物收藏与鉴赏书系
型、窑口的多样性。行文风格简练朴实,以常识性、趣味性为主,兼顾学术性。
目录
7 综 述
19 胎 质
42 完 残
58 釉 质
100 窑 口
118 造 型
135 纹 饰
138 价值判断与收藏保养
前言
汝窑、官窑、哥窑分别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类汝釉是在汝窑产生之后仿烧汝窑的一种瓷器,数量较多,影响比较大。汝窑、官窑、哥窑及类汝釉瓷器产生于宋代,鼎盛于宋代,所谓历史上的五大名窑,实际上指的是宋代五大名窑。汝窑是宋代宫廷重要的御窑场之一,专为宫廷烧造瓷器,汝窑的窑址已经被发现,在今天的河南省宝丰县境内的清凉寺,因属汝州而得名。汝窑不计工本地为宫廷烧造瓷器,在烧造水平上达到了青瓷器烧造的,以“香灰胎”、“芝麻痕”支钉、“螃爪纹”等而著称,被誉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这一赞誉是公认的,如宋代顾文荐在《负喧杂录》中就明确地说“汝窑为魁”;遗憾的是汝窑瓷器的产量很小,南宋《清波杂志》在记述汝窑瓷器时写到“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油。惟供御拣退,方许出卖”。目前全世界存世的汝窑瓷器不超过几十件,窑址内发现的多是一些标本,当然这些标本多数应该是在当时未烧制成功而打碎的,虽然不能代表汝瓷的全貌,不过这为解开汝窑之谜提供了许多较为科学的资料,已经是弥足珍贵了。
宋代官窑可分为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北宋官窑在首都汴京,今开封市,为宋徽宗所开创,时间很短,窑址推测在开封城6米以下,无法发掘。历代学者认为北宋官窑应与汝窑相类似,明《格古要论》载“汴京官窑色好者与汝窑相类”,据此我们只能推断北宋官窑与汝瓷类似,从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遗留下来的少量实物来看,北宋官窑与汝瓷基本相当,如支烧方法等基本都相似,只是在某些细微之处略有区别,从而证实了历代学者们的推测。南宋在杭州也设立了官窑,从记载来看比较详细,一为修内司官窑,二为郊坛下官窑。目前这些窑场已经被发现,证实了记载绝非虚构,南宋官窑特点多承袭北宋官窑,釉色以粉青为重,细小开片等,不过在烧造方法上与北宋官窑亦有不同,如支烧和垫烧并用,造型也多起来,南宋官窑在沿袭旧制的基础上亦有所改变。两宋官窑开了我国历史官窑瓷器的先河,影响极其深远,在中国古瓷器史上留下了极为光辉的一页。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但至今还是一大谜局,目前仅见传世品,哥窑的窑址并没有找到,许多记载经过发掘后证明也都是传说而已,这导致了人们对于哥窑之谜的众多猜测,一时间众说纷纭。如较为盛行的哥哥和弟弟窑之说:弟弟为了破坏哥哥的声誉有意在釉料中加入了草木灰,导致了满身开片哥窑瓷器的形成,而这反而使哥哥发现了开片釉瓷器的魅力。还有人认为哥窑其实就是龙泉窑的一种。究竟哪一种正确,只有等待考古新发现的出现才能终证实。传世的哥窑瓷器很少,多收藏在一些大的博物馆里,如北京、“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哥窑瓷器件件都是精美绝伦之器,世间罕见,哥窑开片金丝铁线,片片相连,犹如“百及碎”布满全身,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哥窑成功地将瓷器开片这一缺陷变成了一种“缺陷美”,魔幻般地实现了事物正反两个方面互变的辩证哲学思想。
类汝釉是宋代官窑与民窑瓷器技术交流的产物,这种釉质的瓷器自从汝窑问世的天就产生了,当时在汝窑附近的窑场努力地仿烧汝窑的产品,以期达到或超过汝窑,有的可能也仅仅是为了达到汝瓷之韵而烧造,其中不乏精品力作,精美绝伦。典型的如“类汝似钧”釉瓷器,十分精细,其特点既有汝窑的精绝,又有钧窑的浑厚之风,恰似汝窑和钧窑的结合,故人们称之为“类汝似钧”釉瓷。这样的精致瓷器为民窑所烧造,在当时销售量极大,名气很大,属名瓷的一种,只是没有成为五大名窑而已!所以对于这类瓷器我们也应该相当重视,如近年来在距离汝窑遗址不远的地方
发现的白坪窑,就专门烧造这种“类汝似钧”釉的瓷器,件件具有钧汝之韵,美不胜收,显然人们再也不能否认“类汝似钧”釉瓷器的宋代名瓷地位。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宋代汝窑、官窑、哥窑、类汝釉瓷器的辉煌,因为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瓷器,而是融入了太多人性化的思想,使瓷器由日用品变成了富有内涵的艺术品。汝、官、哥、类汝釉瓷器的产生在瓷器史上是一件大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古代瓷器进入鼎盛期。汝瓷的“雨过天晴”创造出了纯美意境,官窑瓷器精湛的工艺,“类汝似钧”釉的梦幻色彩,哥窑“金丝铁线”的连结,这一切都使宋代瓷器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历史上少有超越者。
汝、官、哥、类汝釉瓷器在漫长的古瓷器烧造史中产生了众多的器型,尝试了不同的烧造方法,精品力作灿若星河,使人们久久不能忘怀,影响十分深远。虽然汝、官、哥釉瓷器都不是普通人所能拥有的,为宫廷的专享,流传下来的传世品极为有限,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人们对其收藏的热情,宋元明清直至今天,历代如此,受到收藏者的热捧。在这一趋势下,同时也在暴利的驱使下,汝、官、哥、类汝釉瓷器伪器繁多,历代伪品相互交织,使人真伪难辨。但与其他瓷器相比,辨别还是比较容易。因为汝、官、哥窑的烧造几乎达到了瓷器烧造的水平,所以古人在仿的时候也没有必要掩饰,而是各显其能,力图和真正的汝、官、哥釉瓷器接近,从而客观上形成了中国历史上仿汝、官、哥釉瓷器的一种文化,并且这些仿品自身形成了许多鲜明的特征,一些汝、官、哥釉瓷器仿品的水平相当高,如清代康雍乾三朝仿烧的汝、官、哥釉瓷器在工艺上就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与真正意义上的汝、官、哥釉瓷器不相上下,其收藏的价值非常高。当然也有很多瓷器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由于收藏热的兴起,专为牟利而生产的低档作伪的汝、官、哥、类汝釉瓷器,这些瓷器大量涌现,充斥着市场,是我们在收藏时首先需要剔除的。本书从文物鉴定学的研究方法入手,力求将错综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汝、官、哥釉瓷器的釉质、窑口、胎质、口部、唇部、肩部、腹部、底部、足部等特征入手,剥离出鉴定要点,对文物进行鉴定,使读者看后能够断时代、辨真伪、评价值。以上是本书所要坚持的,但一种信念再强烈,也不免会有缺陷,希望不妥之处,大家给予无私的批评和帮助。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