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0223513
价值投资在中国,是正当其时还是不合时宜?是全盘复制还是水土不服?李驰的理解是,在中国,复制价值投资没有错,错的是中国的投资者如何运用。他认为,在中国,使用价值投资,是需要一点技巧的。
这些技巧,包含在李驰在A股和H股两个市场上历经24年的投资总结中,也包含在寻找“正确的投资道路”的成败得失中。李驰将自己的投资经验完整地展现,详细解释如何运用PE、PB和PEG等估值工具来进行精确的选股和选时,也分享了自己对市场新出现的投资机会的分析。
★ 在本修订版中,李驰为2010—2015年这五年来的投资做总结,审视当时自己对投资的思考,看看这五年中新出现的投资现象和机会。
★ 巴菲特,价值投资代言人。索罗斯,投机家代名词,风向标截然相反,这两人的投资智慧能融合吗?看李驰自创的“巴索组合拳”:以价值为准绳选择投资目标,以趋势去识别合适的买卖时机。
★ 任投资大师的理论如何深邃和高妙,都应当“洋为中用”、“唯我所用”,才能寻找到每一位投资者心中的“圣经”。
★ 许多投资者仅限于“术”的层面,费心寻找成功捷径和*投资,其实投资中重要的是克服人性的贪婪和恐慌,在众口一词中淡定对待市场起伏,精选好股,择机出手,理性判断,独立思考,才能实现资产不断增值,才能悟出投资之“道”。
★ 私募基金经理并非全是暗箱操作,也不是庄家或者类庄家。本书中,李驰坦诚公布自己的投资心道和投资品种,阳光私募,透明投资。
“可以。”是李驰得到的答案。
巴菲特和索罗斯,是每个投资者都绕不过去的名字。他们好像两个方向标,把投资者指向投资与投机的南辕北辙。
究竟,投资和投机,是否水火不相容?在中国这个特殊的游戏场上,究竟是该向左走?还是向右行?
《中国式价值投资》一书是作者李驰给出的答案,也是作者*次对22年投资心路的完整总结。他在书中回顾了自己刚踏入股票市场抱持的投机心态,到在A股市场摸爬滚打将近10年后,才从B股市场的疯狂中相信了以前不甚了解的价值投资理论。他历经股票市场的牛熊沉浮,亲身体会中国股票市场在发展过程中的亢奋与恐慌,终于在2007年8月大牛市热浪中,对价值投资的核心“低买高卖”(而不是长期持有)有全面深刻的理解体会,于是成功逃离。
李驰被认为是价值投资理论在中国*好的执行者之一,但他本人却反对“复制巴菲特”。他认为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价值投资应有“中国式”版本。在书中他详细解释了他的“中国式价值投资”概念,以及如何用“中国式价值投资”研判市场走势,从股市中赚尽财富,实现财富自由。
李驰还在书中分享了他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对各行业的投资前景分析,特别是金融股和能源股的投资潜力。
自序?“Yes”里的禅机6
再版前言?投资,仍在继续11
第一版前言?投资,千万次的问23
第一章?价值投资中国版33
1.1?A股市场自娱自乐37
1.2?学习巴菲特的灵魂44
1.3?求教于索罗斯51
1.4?领悟价值投机56
第二章?寻找更安全的股票59
2.1?与优秀公司为伍63
2.2?估值是决定因素72
2.3?集中投资下重注81
2.4?不熟不了解不投资86
2.5?小道内幕不值一听95
第三章?“股市不死鸟”的最爱101
3.1?金融业“弯道超车”105
3.2?偏好中小型公司113
3.2?利空出尽是良机120
3.4?成长价值两相宜127
第四章?动静间捕捉时机137
4.1?测不准并非不可测141
4.2?敢当逆向投资者148
4.3?测得准未必赚得到157
4.4?定时醒来卖股票164
第五章?追随“中国行情”173
5.1?35年一遇的机会177
5.2?今非昔比,接轨世界183
5.3?资本流动的主旋律189
5.4?实践“低买高卖”195
第六章?投资之道与术203
6.1?别太想着赚快钱207
6.2?市场走势如大象狂奔216
6.3?投资如白开水221
6.4?接近心灵的平静228
再版前言
投资,仍在继续
2010年5月,我的《中国式价值投资》出版了,于我而言,这本书是一座里程碑。2006—2007年,A股迎来了历史罕见的大牛市,我在巨大浪潮中全身而退,写下了自己理解的“中国式”价值投资。此后便是A股的漫漫熊市。2014年,我将自己从旅行和投资中悟到的经验汇成新书——《投资是一场长途旅行》,预言牛市的征程已经悄悄开始。
蛰伏八年之后,2015年的股票市场热闹非凡,A股市场在不动声色中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众人狂欢,然而很快又开始治疗灾难后的伤痛。出版社希望能修订《中国式价值投资》,我也应邀为五年来的投资长跑做总结,审视当时自己对投资的思考,看看这五年中新出现的投资现象和机会。投资路漫漫,岔路不断出现,每一个选择都决定了不同的终点。不过,这次修订并没有对内容做大的修改,读者看到的仍然主要是我2010年之前的投资心得。
并不奇葩的A股
有人问我,书名为什么叫“中国式价值投资”?之所以强调“中国式”,是因为我们的市场确实有自己的特点。A股有什么特点?股票市场作为恐惧和贪婪的结合体,各国股市的运行规律都差不多:股票便宜的时候没人要,贵的时候一哄而上。这个规律在中国表现得更明显,便宜的时候比别人更便宜,贵的时候比别人更贵。这就是“中国式”。
《中国式价值投资》问世后的这几年,中国股市“中国式”的特点越来越明显了。当年该书完成的时候,还只能看到“贵更贵”的一面,即每一次牛市,我们的股票都比香港贵得多。另一方面,每一次熊市,A股市盈率低的时候又低到难以想象,比如蓝筹股的市盈率可以低到3.8倍,简直世界罕有。
这奇葩吗?其实并不奇葩,因为规律显而易见,容易掌握。在这种“中国式”的市场里,低买高卖的机会更多了。我说的中国式价值投资的核心就是:在熊市里,你可以用超低价格买到你看懂了的好公司的股票。尽管你买的股票可能会跌过头,会产生浮亏,但只要你买的股票被低估又有确定的业绩增长,就算股价不涨,市盈率也会持续下降。被低估的股票,估值迟早会回归,如果股价涨过头,投资者就能获得超额收益。
投资者怎样才能利用这种大波动的规律呢?等!以足够的耐心,等到足够便宜的时候买,等到足够贵的时候再卖。这听起来确实很简单,但能真正理解和实践的人不多。少数坚持下来的人确确实实可以赚得盆满钵满。
市场无比复杂,所有股票都有高波动性。波动短期看虽无章可循,长期看却美而有序,那就是只有优秀公司的股价才可能长升长有,热门股和概念股的虚高股价终将坠落到地平线。只有坚守中国式价值投资理念,买优秀的公司才能赢,好东西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中国式价值投资的规律总会起作用,它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炒股之“道”
赚股市的钱,不会是赚轻松的“快”钱,炒股之道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经验来领悟。老股民中很多人已经退出了市场,留下来越久,就越理性。能看出大家的方法都很一致,这就是升华出的炒股之“道”。庄家和“涨停敢死队”的方法都是“术”,术各有不同,道则都相似,若想长期持续盈利,必须掌握“道”的规律。
新股民尚未在股票市场里经历多年沉浮,自然难懂这个道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传播很快,市场的恐慌和兴奋都来得更快更强。市场产生财富效应,赚快钱的诱惑不断吸引新股民进场。每一轮牛市下半场都有大量的新股民进入股票市场,多贵的股票他们都敢买。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所以指数会更快地上扬。2015年上半年,人人都是股神的牛市下半场,新股民一旦尝到甜头就容易不断加码融资,使用加杠杆等老股民不太敢使用的激进投资方法。初生牛犊不怕虎,这句话不一定都含正能量,每一次赌性压倒理性,市场就会崩溃。新股民总会交不少学费,能学到价值投资真谛的人还是少而又少。
不研究“道”的人,也容易陷入阴谋论的误区,什么“政府在有意打压偏热的市场”,或者“政府要让股市涨,股市就得涨”。我不认可各种阴谋论。前几年,郭树清主席很想让低估的蓝筹股涨,语重心长地告诉大家按市盈率炒股。讲完后,蓝筹股股价又下了两个台阶。这就证明了:政府或者某一个人是无法左右市场涨跌的。中国式价值投资理论能成为常青树,一定是符合了股市运动的内在规律。最简单的规律就是:贵的东西总有一天要跌下来,便宜的东西迟早要涨上去。
在《中国式价值投资》问世的2010年,我认为银行股七八倍市盈率已经很便宜了,可是它在涨上去之前竟然又跌了四年。这让所有相信我的理论但不够坚定的人认为中国式价值投资理论失效了,或者价值投资理论不适合中国股票市场。时至今日,我依然坚信我的中国式价值投资理论。这种便宜了还有更便宜的情况,恰恰是价值投资的“中国式”。A股一共有2?000多只股票,16只银行股都只有几倍的市盈率,而别的股票都有几十甚至几百倍的市盈率。银行股即使盈利不增长,或者盈利倒退,相对于其他2?000多只股票而言,依然非常便宜。泡沫是什么样的呢?像全通教育那样,利润才几千万元,却有几百亿元的市值,这是绝对的疯狂。这种股票的神话迟早要破灭。
中国投资市场日益丰富,既有“政策市”的特点,又有各国都具备的一般投资规律,如何应对呢?李驰先生作为中国投资行业的老手,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经验总结,已经摸索出自己的一套成功投资哲学,并将其总结在这本《中国式价值投资》中,跟当今以及未来中国投资者分享,让更多人受益。对于想了解或想深化理解中国投资市场的朋友来说,李驰的这本书值得多读。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 陈志武
透过书中的肺腑之言,我们感受到的是李驰对不同的、甚至看起来对立的投资理念的融会贯通。“分别心”的舍弃,换来的是对本质的领悟。基于本质,结合实情,才能够因地制宜,真正把所学所知为我所用。
——美国晨星公司(Morningstar)亚太区CEO 田劲
用东方的“禅”诠释投资的辩证倒确实入木三分。投资充满禅机。制定投资规划,需要预期经济形势的“远与近”、计划投资周期的“长与短”;投资实践,需要掌握投资组合的“动与静”。获取尽可能多的收益,是人之天性,既想追逐短期机会,又不愿放弃既定的长期战略,可实际情况往往事与愿违。频繁切换于热门股、沉迷于市场的短期波动,常使我们左右相顾不暇,结果并未实现既定的目标。看似对立、难以取舍的正反两面,实质上常常是统一的。投资的实质是保障资本的安全,在获取尽可能确定的收益的同时降低风险。比别人更早地发现价值洼地,并使成本具有安全边际,方是盈利之道,才是从整体上把握投资方向的出发点。再成熟的市场,短期波动甚至阶段性背离的情形,也是不可避免的。市场躁动恰如“风”动、“幡”动,它不应打乱全盘投资规划。“心动”,才是拿不住股票的真正原因。所以,等待是一种征服,静守是一种境界,唯有“心静”,才能于风浪间岿然不动,闲庭信步;以静制动,方能看准良机,动静结合,出奇制胜,得道入禅境。
在中国,许多做投资的人,有意无意间贯通“禅意”,将“禅”与投资结合起来,相得益彰。本书作者李驰先生在多年的实践、领悟后,形成了一套独有的“中国式价值投资”理论,不拘于经典价值投资理论本身,在实践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亦是禅之意境。
投资究竟为何物,直叫人如此眷恋?投资与市场经济同生,伴随实业的兴衰,走过人类几百年的历史长河,在西方源远流长。改革开放之后,“投资”二字,由西方引入中国寻常百姓家,至今时间不长,已是遍地开花。但是,投资虽然入门容易,举手之间就可以身临其境,把握起来方知常胜之难。这使我想到打高尔夫球:弹丸之物,一杆一球,随意挥洒,人人可行,可入得门来方知球道之高深莫测,总在似是而非间挣扎,别人的成功方法常是导致自己失败的陷阱。只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才是成功的开始。投资也一样,因人而异,收益随着人们的喜怒哀乐,跌宕起伏,无定理可解。
岁月洗礼后,投资大师的理论各有拥趸,但无论价值投资、趋势投资还是其他投资理论,投资哲学本身并无高下之分,本源相同,只是不同的人运用起来常有天壤之别,正所谓经书万卷只做眼界大开,见招拆招方显慧根深浅。对中国的普通投资者而言,投资虽是新生事物,但并非高不可攀,领会了投资大师的理论后,更重要的是研习自己,触类旁通,做到深入浅出,得心应手。
价值投资在中国方兴未艾,其对中国资本市场的贡献,是直接或间接地培养了一大批运用价值投资理念进行投资的机构投资者,同时越来越多的普通投资者已逐步明白,或实践着这一理论。但事实上,在2007-2009年市场跌宕起伏的过程中,一些以价值投资为主导的资产管理人和投资者,表现却差强人意。价值投资的有效性再次受到质疑,“在中国市场能坚持价值投资吗”成为一个盲人摸象的话题。
李驰认为,价值投资不等于死守投资,也不等于随机投资。在中国,价值要通过具有中国特色的透视镜去观察和分析。在中国坚持价值投资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但绝非机械地照搬或者简单复制。要结合中国市场的特殊性,准确领会价值投资的基本原理,辅以他书中介绍的观点和方法去发现和实现投资的最大价值。
成功投资的方法殊途同归,关键在于是否找到适合自己的,否则在错误的路上再怎么全力奔跑也没用。在中国,经过一段时间的投资实践,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所领悟、有所收获。但无论“知”还是“行”,都存在一个“度”的问题,即便离沸点只差一度,水也不会开。如写真画,看得全,却未必画得真,画得真也难得其神,境界眼光,千差万别,“度”不同也。
透过书中的肺腑之言,我们感受到的是李驰对不同的,甚至看起来对立的投资理念的融会贯通。“分别心”的舍弃,换来的是对本质的领悟。基于本质,结合实情,才能够因地制宜,真正把所学所知为我所用。李驰与我们分享的是他对众多投资大师的研究加上浸淫中国市场20年的深刻感悟。他在书中所述的“中国式价值投资”,是西方投资理论与中国投资实践结合的尝试,字里行间,分享着寻求投资之道的心路历程、畅谈着源于独特视角的深刻理解,挥洒着那些记忆犹新的投资案例,对比作者书中所述,您可以反观自己在相同背景下的投资节奏和取舍,重新认识自身特点,扬长避短,审时度势,“知行合一”。坚持价值投资之“道”,趁市场之“势”,拿捏有“度”,大器终成。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时间虽短,但浓缩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经济发展历程,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资产的重新估值、通胀、宏观调控等事件,以及市场短而快的周期,都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历程中的缩影。政府宏观调控的强大影响力,缺乏效率的市场,经济形势的快速切换,都给处于成长期的中国资本市场带来了巨大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