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20138234
《69届初中生》是著名作家王安忆所著的长篇小说,是其创作生涯中长篇。小说通过上海女孩、69届初中生雯雯的眼睛看世界,写出了她对自己幼年、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生活的观察和感受。是王安忆早期的长篇作品,情感真挚,注入一片真诚。
“我写《69 届初中生》,这是一个上海的69 届初中生,她懵懵懂懂地经过了“反右”“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文化大革命”掀起的时候,她小学毕业,升了中学,却没有上一天课,然后下了农村,然后又抽到了县城,然后又回了上海,然后考大学,没取,又考,又不取。这是与上下几届毕业生全然不同的中学生,以前没有这样的中学生,以后也不会再有这样的中学生。” ——王安忆
说说《69 届初中生》(代自序) / 1
章 / 1
第二章 / 33
第三章 / 83
第四章 / 136
第五章 / 175
第六章 / 231
第七章 / 283
第八章 / 322
第九章 / 356
说说《69 届初中生》(代自序)
王安忆
远方有朋友来信,问我:“如果不熟悉我们69 届,或今后谁都不知何谓69 届者的后人,读你的书会怎样?”
我想了想,又想了想,还是不知道。
凡属“届”内的人们,碰在一起,只要互问一声:“几几届?”然后互答一声:“几几届。”便全熟悉了。
那每一届都有着每一届各不相同的命运和经历,大凡这一届的人都难逃脱。而随着世态的回复正常,那一届一届的内容开始逐渐失去其特殊的意义,仅只标志年龄和毕业的时间。因此也渐渐地不再被人用来互报山门。况且,即使是相同的“届”在各地区各城市也有着各不相同的情景,因此,那“届”所能表示的内容是太狭小了。
可是,我却升起一个妄想,要在狭小的范围内表现阔大的内容。我想,每一个人都是个别的,每一份生活也都是个别
的,每一个个别的人依着每一份个别的生活走着其个别的人生,然而每一程个别的人生却总是具有着一种普遍的意义。许是因为每一份个别的生活都是依着那一时那一地的理由而发生,历史虽长久,却是由每一时来连成,每一时就具有了一种承上启下的意义;而世界虽广大,却是由每一地来拼成,每一地就同样有了连接的意义。那么看来,每一份个别的生活便都有了永恒的含义。还许是因为人虽个别,却都是走了同样漫长曲折路途的生命,只不过依着各不相同的境遇而演出了各不相同的人生剧,如能够还原回去,大约又都是一样的人。这么看来,人和人的了解,也是能够跨越时间和地域的了。
我写《69 届初中生》,这是一个上海的69 届初中生,她懵懵懂懂地经过了“反右”“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文化大革命”掀起的时候,她小学毕业,升了中学,却没有上一天课,然后下了农村,然后又抽到了县城,然后又回了上海,然后考大学,没取,又考,又不取。这是与上下几届毕业生全然不同的中学生,以前没有这样的中学生,以后也不会再有这样的中学生。可是以前和以后,也许是有着许多许多学生或非学生和这位69届初中生一样,永远和所处的环境别扭着,总是需做着细碎却费力的抵抗,总是错了节拍,不是晚了,就是早了,于是便永远达不到预定的目标……这命运的内涵,大约会出现在许多不同的经历之中。“文化大革命”结束近十年了,将来也许不会再发生这样的“革命”了,可是总要发生一些别的,比如西线反击战,比如西陵峡新滩北岸大滑坡,比如……这种百年不遇、千年不遇的事情里所包含的永恒意义大约要比永远发生着的事情更为永恒。无论是自然,还是人,在这不平常的瞬间所显露的状态大约是更为本质,更为真实。
为这小说起名时,费了好一番脑筋,终叫了《69 届初中生》,并嘱咐封面设计,一定要用阿拉伯数字的“69”。细细看
来,甚是有趣,6 是一个倒过来的9,而9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向来是个概数,比如九重天、九重地,即便是十八层地狱,也是
从9 演算而来。我恰恰是写了此人的半生,尚有半生未了。一个9 是已知的,另一个9 是未知的。写的又确是一个69 届初中生,没有半点附会。但等那“届”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流逝去尽,就只剩下个69,却是还有着一番去不尽的意义。虽旁人并不以为多么精彩,自己却越想越得意,不曾料到生生的一个“69”届里,还裹着这么个契机,真是上帝的恩赐了。可再一想,别的“届”数里,谁知道有没有别的契机?只不过还不曾细细去想罢了,那得意便慢慢平静。又一想,名字虽不错,然而那内容要是先于名字早早地去尽了,只留个空名,又有何趣,于是就悲哀了起来。
1984 年春
她的脾气变得十分平和,气量很大,因为她内心充实。阿珏、娟娟都先后结了婚,问雯雯怎么打算,她说:“不急。”人家要为她介绍朋友,她也总去见见面,虽然从来没有成功过。她去见面的态度,也很特别。不紧张,也不害羞,怀着一种强烈的好奇。她要看看这个人,设想一下,这个人成为自己的丈夫。这好像是一桩有趣的事。在雯雯心底里,还记着阿宝阿姨的预言:
“应该是个属马的。”雯雯心想:这个人在哪里呢?世界这么大,人这么多。但她相信,只要让他们相遇,只需看一眼,她便会认出。她好像在等这个人似的,或许,那人已经等不及,结了婚,成了家。然而,她没有什么奢望,她只要看一眼,遥遥地看一眼,就满足了。雯雯对自己的命怀有着莫大的好奇,就好像她本应该走进这个世界,结果阴错阳差,走进了那个世界。她很想知道她应该属于的那个世界是什么样的,只要看一眼。命运真是奇怪,假如事情是这样发生,而不是那样发生,她雯雯如今是个什么境地呢?而事情又为什么偏要那样发生,而不是这样发生,真是个莫大难解的谜。
正在她好奇地东张张西望望的时候,任一来了。
星期天的晚上,雯雯一家团圆的时候,他走了进来,好像走进了自己家里一样自然而随便地和每个人打着招呼。雯雯惊讶地看着他,她几乎有一年没见过他了。他好像老了一点儿,脸庞有点儿消瘦,他很累。他来干什么?会不会是送喜糖来?他已经三十好几了,该结婚了。想到这里,雯雯的心忽然缩紧了。她咬着微微哆嗦的嘴唇,给任一倒了一杯茶。任一端过茶,看着她问道:
“我们什么时候结婚?”就好像问她“什么时候吃饭”一样。
雯雯尴尬地站在那里,不知说什么好。大家都愣住了。房间里一时间很安静,只有电视里的阿童木尖锐地叫喊着,上天又入地。
他又说:“我已经三十五岁了,还让我等吗?”
雯雯愣着。
“雯雯,办了吧,你也不小了。”妈妈说话了,她悟了过来!
原来雯雯和他一直有着联系啊。“我早就给你买了两条鸭绒被子,一条羊毛毯 子。”
任一说:“我已经买好了家具,我爸爸找熟人开后门买的。仿红木,足以乱真。”
“要办酒吗?”爸爸问,他关心的是宴席的问题,他喜欢赴宴。请他去吃饭,他总是穿扮得整整齐齐,兴高采烈地提早两个小时就出发了。
任一说:“我想要办呢。你说呢?雯雯。”雯雯看着他,轻轻地说了声:“去你的!”转身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大房间里正在热烈地讨论着结婚的各项事务。
胜利的歌声唱起了:“勇敢的阿童木……”
雯雯把脸埋在枕头里,抽泣了起来。
“你不高兴?”他跟了进来,故作惊讶地问。
“去你的。”雯雯呜咽着。
“你不是在等我吗?”
“谁等你!”
“我可是在等你。”
“不要你等。”
“雯雯,别赌气了。我决不放心把你交给别人的,任何一个人,我都不放心,真的。”
“我不要你保护。”
“当然, 我保护不了你, 我们只能相濡以沫, 只能相濡以沫”
“你何苦,这么苦苦地守着我。”
“我次看到你,就想,这个小姑娘应该属于我的。当时在操场上开会,你坐在我前面,在编小辫子。你没有镜子,只能对着影子照,编好了,照照,不满意,又打散了重编。你对着影子编辫子……我当时想,真麻烦,还不如我来给你编呢……”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