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info@easterneast.com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查看购物车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典范。杨绛之后再无纯德才名媛。《南渡北归》作者岳南倾情作序!)” 已被添加到您的购物车。
首页传记文学家世间始终你好」书系:林徽因/在所有物是人非的景色里,我只喜欢你+张爱玲/当真爱来临时,我们谁都卑微(全两册)

世间始终你好」书系:林徽因/在所有物是人非的景色里,我只喜欢你+张爱玲/当真爱来临时,我们谁都卑微(全两册)

精美、多角度、全方位讲述别人没讲过、没讲透的那个林徽因和张爱玲!

作者:程碧,凯瑟玲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1月 

ISBN: 24143414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52.98

类别: 女性人物, 文学家 SKU:5c23bbf3421aa985877af003 库存: 缺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24143414

编辑推荐


注定是不一样的林徽因和张爱玲

1.独特的内容:在内容方面,「世间始终你好」书系选择的是别人没讲过的内容,或者是讲过但没讲透的内容。在《林徽因》这本书的前面,还会有21幅她以及她的友人、家人曝光量极少的生活照片。这是目前同类书中少见的。保证了本书的阅读和收藏价值。

2.专业的团队:《林徽因:在所有物是人非的景色里,我只喜欢你》与《张爱玲:当真爱来临时,我们谁都卑微》两本书一起,形成双璧。本书的制作团队就是制作了销量高达数十万册的《你是人间四月天》(同心出版社版)的团队,亲手捧读过的人才能领会到这种美。

3.颜值无敌的书:与我们曾制作的许多书一样,这本书也是同类书中超级精美的一个范例。
在装帧上,我们每一本都能代表当时同类书精美的一个范例。本书由国内书装设计师柠檬设计,封面五色印刷,内外双封;内文用高平滑纯质纸,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这是我们一贯追求的。 

内容简介
    《林徽因》内容简介:她出身名门,16岁便随父亲林长民游历了欧洲,是那个时代不可多得的有主见的女人。她和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的三段感情,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后来,她嫁入中国当时有影响力的一个家族。这个家族的当家人有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梁启超。她的丈夫是梁启超爱的大儿子梁思成。 
    她也曾因为人生太过圆满,被现代某位作家解读为“绿茶婊”。 
    本书以这位民国女子为中心,通过亲情、友情、爱情、审美情趣,贯穿全书,展示了一幅民国年间的高层文化气象,以及那些令人感动的“老派的 情谊”。 
    而她是谁? 

    她是诗人,是作家,是建筑师 
    她是林徽因,她是人间四月天 

    本书涉及到的人物有: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梁启超、泰戈尔、胡适之、张幼仪、陆小曼、凌叔华、冰心、沈从文、张兆和、费慰梅、费正清、李健吾、萧乾…… 
    我们尽量为您讲述:林徽因不为人知的经历,讲别人没讲过的故事,以一个现代女性的眼光去解读林徽因,呈现一个全面的多面的林徽因,给当代女性以借鉴。 

    《张爱玲》内容简介:讲述张爱玲传奇多彩却又凄婉的人生,通过以亲情、友情、爱情来贯穿全书,以张爱玲为中心,展示一副张爱玲身边的人的“众生相”,比如张爱玲的母亲、父亲、姑姑与张爱玲微妙的关系,她姑姑张茂渊的传奇爱情经历、炎樱与张爱玲的交往,后来彼此疏远,表现出了张爱玲特别的处世原则等。尽可能地叙述张爱玲不为人知的经历,讲别人没讲过的故事,以现代女性的眼光去解读张爱玲,不唱赞歌,不拍马屁,将民国才女张爱玲的一生以别样的笔触和独特的叙述方式展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简介
《林徽因》作者:程碧/原名程园园 
    喜欢阅读世界各国不同领域里活得精彩的女子的故事,并以此汲取能量;亦爱研究民国女子,民国风物。 
    现为全球生活美学MOOK《innearth地球旅馆》系列读物的主编。同时也是独立设计师。 
    愿以文字在时间上缝制美妙的针脚。 

《张爱玲》作者:凯瑟玲/80年代生人,杂志编辑,一直以来,都在研究世界各地有趣的人和他们做的有趣的事,并将他们的故事写出来呈现给读者。 
    喜欢研究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女性作家的文学作品以及她们的生活状态。 
    希望能以时空旅行者的身份,去发现她们的美丽,与她们对话。

目  录
《林徽因》 
序言︱还有什么比活着的时候快乐更快乐的事情 

上卷·情事:闪亮的日子 

壹·与徐志摩︱在所有物是人非的景色里,我只喜欢你 

柔情蜜意的康桥岁月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北平时光 
你松开手,我便落入茫茫宇宙 
你是我心底未完的诗 

贰·与梁思成︱世间始终你好 

费城留学 有时甜蜜有时伤 
逃亡岁月 
短暂的好时光 
爱是恒久忍耐 

叁·与金岳霖︱陪伴是长情的告白 

关于金岳霖的情史 
从此再也未惹情事 
陪你直到故事讲完 
她是他生活的真谛 

肆·林式爱情︱爱情如同才华,都支撑不了一辈子 

张幼仪的尴尬 
林徽因的选择 
伍·家族荣光︱开明的家长们 
祖父林孝恂︱眼光超前的雅士 
父亲和母亲︱月亮的正背面 
公爹梁启超︱他是个操碎了心的好爸爸 

中卷·人生:女神的迷思和壁垒 

壹·迷思︱她只是活得很用力 

像斯嘉丽一样去奋斗 
异常艰苦的建筑师路 
自我成长是一生的路 

贰·文艺︱兵荒马乱中的浪漫 

兵荒马乱中的浪漫 
林徽因的审美情趣 

叁·壁垒︱你当温柔,却有力量 

大女人林徽因 
与沈从文的情 
母亲林徽因 

下卷·情谊:是燕在梁间呢喃 

壹·林徽因的“仇敌”们 

陆小曼︱前女友只要存在就已是罪恶 
凌叔华︱徐志摩的“康桥日记”迷案 
冰 心︱“太太的客厅”引发的醋意 

贰·与费正清夫妇︱一生的朋友 

胡同偶相遇 
一生的情谊 
人生是不过相聚又别离 

读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 

后记︱让我们谈一场老派的恋爱 

《张爱玲》 

上卷 情 事 · 人间难有小团圆 

壹 与胡兰成︱ 没有一场倾城之恋 

她是民国临水照花人 
棋逢对手的怦然心动 
爱是尘埃中开出的花 
相思与倾情都曾真心 
并没有一场倾城之恋 
谁也不过是谁的过客 

贰 与桑弧︱ 离乱中的慰藉 

黑暗岁月的一抹光亮 
何须把喜欢夸张成爱 
她终究是他的红玫瑰 

叁 与赖雅︱ 不曾辜负初心与岁月 

孤岛相逢余生来相识 
平凡世界的安定喜乐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中卷 家 事 · 所念人,所感事 

壹 家 族︱ 晚清贵族绚烂与寂寞 

祖父张佩纶·天下翰林幼樵 
曾外祖父李鸿章·品酒论诗青眼相加 
祖母李菊耦·命运如此防不胜防 
父亲张志沂·清末遗少的浮世梦 
继母孙用蕃·一生中厌恶的人 
弟弟张子静·他做了姐姐的影子 
童年·温暖而迟缓的光阴 

贰 母亲黄逸梵︱ 她亦飘零久 

遥远而神秘的爱 
她的骄傲与失落 
只是爱自己更多 

叁 姑姑张茂渊︱ 干脆利落的人生 

清平机智的名门闺秀 
她是那一阙孤清的词 
执着相许误半生年华 
守望半生余情缘未尽 

下卷 情 谊 · 滚滚红尘中的相遇 

壹 与炎樱︱ 一个像初夏,一个如深秋 

快乐的吃梦小兽 
她是花朵的灵魂 
渐行渐远渐无书 

贰 朋友抑或陌路︱ 人生路途的不期而遇 

汪宏声和弗朗士·温暖的师生情谊 
苏青·乱世桃花逐水流 
胡适·温情的忘年之交 
邝文美·她宠坏了张爱玲 
潘柳黛·热烈之后终陌路 
周瘦鹃·被误伤的紫罗兰 
夏志清·世间难有的知己 
柯灵·故人亦别来无恙 
傅雷·恩怨终究会消散 
戴文采·她与张爱玲为邻 

叁 尾 声︱ 永远的张爱玲 

民国女人张爱玲 
她是天才插画师 
是与非,粉与黑 
唯有灵魂香如故 

附录    
张爱玲年谱 
   张爱玲作品简析

在线试读
《林徽因》文摘: 
    我觉得两个人的相遇,是两颗星宿恰好运转到了一个好的咬合角度。而宇宙还在不停地运行,在某个疏忽的关口,某个咬合的齿轮松开了,角度业已发生改变,再度重新咬合就很困难了。于是他们越走越远,直到永不相见…… 
                                                                                                                                          ——你松开手,我便落入茫茫宇宙。 
                                                                                                           ——节选自本书内文 贰?与费正清费慰梅夫妇︱一生的朋友 
北平初相遇 
    对于感情丰沛、喜欢表达自我和喜欢朋友环绕身边的林徽因来说,每一个与朋友在一起的日子,都是她人生中闪亮的时刻。她是离不开朋友的人,七七事变之后,她从北京向西南迁徙之前,在一封给沈从文的信中写道:“东西全弃下到无所谓,难过的是许多朋友都像是放下忍心的走掉。” 
    在林徽因和梁思成诸多的好友中,费正清和费慰梅夫妇是林徽因夫妇生命中不可忽视的存在,他们与梁氏夫妇在和平时期的惺惺相惜,在战乱中的患难与共,让他们的友谊持续了一生,并一直延伸到他们的晚辈。 
    1932年,25岁的费正清和23岁的费慰梅来到了北京,那时的他们是一对无忧无虑、对“古老中国”有着共同兴趣大学生,他们不远万里从大洋彼岸来到中国,在北京西总布胡同的一个四合院里住了下来,并举办了简单的婚礼,然后一腔热血地开始研究中国。在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费正清想要研究的是中国的社会问题,毕业于哈佛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Radcliffe College)艺术史系的费慰梅感兴趣的是中国的艺术和建筑。那时他们还不叫费正清和费慰梅,他们分别是来自美国南达科他州的John King Fairbank(约翰?金?费尔班克),和来自马萨诸塞州剑桥镇Wilma Canon Fairbank(威尔玛?坎农?费尔班克)。费正清和费慰梅是梁思成后来为他们取的中文名。 
    初到北京的费氏夫妇只会说零星的汉语,在北京也没有朋友,在这年的秋天,在一个外国人办的美术展上,费慰梅夫妇遇到了英语流利的林徽因夫妇,并与熟悉美国文化的他们一见如故,四个人都是年纪相仿的年轻人,费慰梅又对中国的艺术充满了好奇,刚好遇到同样对艺术感兴趣的林徽因,聊至尽兴,分手的时候,林徽因要了他们的地址,才发现两家住处离得很近,只有几百米的距离。好客的林徽因便常常邀请他们到家中做客,参加她和朋友们的“星期六聚会”。自此,费正清和费慰梅不再像初到北京时单枪匹马地做研究了,他们结识了当时中国的一群有趣的知识分子,到了第二年,在这些朋友们的引荐下,费正清还去了清华大学任教,这让他对中国的研究更加方便和深入了。后来,费正清和费慰梅都成为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被称为研究中国历史之父,美国社会说他们是“二次大战后在美国几乎是单枪匹马地创造了现代中国研究的领域”。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带的随行人员中就有费氏夫妇。 
    林徽因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曾经接受过当地一家叫《蒙塔纳报》报纸的访问,被问及她对美国女孩的看法时,她说,她更喜欢跟美国的女孩子交朋友,因为在她看来,中国女孩子的价值观大多来自家庭,英国的女孩则大都做作矜持,而美国女孩身上则有一种令她感兴趣的自由、民主的精神。费慰梅这个与她有诸多共同话题可聊的美国女孩如从天而降般走入她的生活,让她从心底感到快乐,她说:“我从没料到,我还能有一位女性朋友,遇见你真是我的幸运,否则我永远也不会知道和享受到两位女性之间神奇的交流……” 
    晚年的费慰梅回忆她与林徽因的交往,说:“对于我闯入梁家的生活,起初是徽因母亲和佣人疑惑的眼光,尽管有种种不适,但不久我的来往得到了认可。我常在傍晚时分骑着自行车或坐人力车到梁家,穿过内院去找徽因,我们在客厅一个舒适的角落坐下,泡上两杯热茶后,就迫不及待地把那些为对方保留的故事一股脑倒出来……” 
    看林徽因的一生,她大概也只有费慰梅这一个亲密的女性朋友,其他女人,提到林徽因时总是不自觉地站在一个比她低的角度仰望着她,而与费慰梅,她们不但可以一起聊共同喜欢的建筑、艺术,她也可以将自己心底自私、隐秘的想法和家庭琐事对她和盘托出,成为真正的朋友。 
那时,出入“太太的客厅”的人里面,除了恋爱观前卫的老金,还有一帮在其他领域有着前卫思想的海外留学归来的学者,再加上费慰梅夫妇这对身材高大、金发碧眼的外国人,难怪当时,每每女儿到梁思成家里玩,保守的梁思顺都要迅速地把女儿接回家。 
    在他们相识后的第二年的夏天,费氏夫妇的朋友阿瑟?汗墨博士把他在山西汾州的住处暂借给他们一个夏天,此前,林徽因总在她面前抱怨自己的时间被家里繁琐的事物占据了,费慰梅便热切地邀请林徽因夫妇来此地考察,顺便把林徽因从家务琐事中解脱出来。那是军阀混战时期,吃住行都条件简陋,特别是到了乡村之后,简陋会翻滚着加倍,运气好的时候会租到外国人的吉普车,或者吃到外国传教士提供的热的汤饭,运气不好的时候,就只能干啃自带的干粮,靠自己的双脚踏着泥泞的山间小路前行。那一次山西之行,他们用七天的时间考察了八个县,度过了苦甜参半的七天,他们一起分享简陋的餐食,一起感受发现一座古代庙宇的欢乐。有一个晚上,他们在一座古寺中住了下来,费慰梅和费正清把简陋的床铺支在大殿外的空地上,在雨后山谷清新的空气里,望着庙宇上空的繁星与在大殿内搭地铺的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边聊天,一边进入梦乡。那是一段虽苦却值得回味的充满诗意的时光。 
    山西之行以后,他们的关系更加亲密起来,到了1936年,费氏夫妇在中国完成一个阶段的研究返回美国的时候,他们已成为依依不舍的老朋友了。临行前,费慰梅为林徽因画了一幅画像。林徽因送给费氏夫妇很多中国的传统服饰,并在他们回国后,将家族传下来的一只红色古董皮箱寄给他们做纪念。 
人生相聚又别离 
    在费氏夫妇离开中国的第二年,中日战争打响,北平安逸、祥和的时光被彻底打乱,林徽因和梁思成以及他们的朋友开始了向西南后方逃亡的生活。1937年到1945年间,他们沿着北京——天津——长沙——昆明——李庄这条路线,一路向后方转移,他们每在一处落脚便会写信给远在美国的费慰梅夫妇,将路上所发生的一切以及亲眼所见的中国的处境告诉他们,事无巨细。她毫不避讳地给他们描述着逃难时狼狈的逃难生活: 
“在日机对长沙的次空袭中,我们的住房就几乎被直接击中。炸弹就落在我们的临时住房大门十五码的地方,在这所房子里我们住了三间……可还没来得及下楼,离得近的炸弹就炸了。它把我抛到空中,手里还抱着小弟,再把我摔到地上,却没有受伤。同时房子开始轧轧乱响,那些到处都是玻璃的门窗、隔扇、屋顶、天花板,全都坍了下来,劈头盖脑地砸向我们,我们冲出房门,来到黑烟滚滚的街上……” 
    “我们所有的东西——现在已经不多了——都是从玻璃碴中捡回来的。眼下我们在朋友那里到处借住。” 
    “我们在令人绝望的情况下又重新上路,每天凌晨一点,抹黑抢着把我们少的可怜的行李和我们自己塞进长途汽车…… 
    “日本鬼子的轰炸机或歼击机的扫射都像是一阵暴雨,你只能咬着牙关挺过去……” 
    费慰梅夫妇是林徽因夫妇逃难时期的一线光亮,是那段长达9年灰暗日子的寄托。 
直到1942年,已经在美国华盛顿政府任职的费正清,终于有机会再次来到中国,那年8月中旬,费正清从美国启程,经过大西洋中部的亚森欣岛,穿过非洲到埃及,又横渡印度洋到印度,再飞越过喜马拉雅山的“驼峰航线”,历时一个多月,才再次到达中国。那时,梁思成、林徽因所在的中国营造学社为了就近利用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的图书资料,和躲避越来越密集的日军轰炸,离开昆明搬到离四川省南溪县李庄镇生活。 
    九月底,在陪都重庆安顿下来的费正清,终于见到了前来重庆筹集研究资金的梁思成,隔了6年的重逢,使感到他们兴奋又热烈,他们足足握了5分钟的手。费正清为梁家带了自来水笔、手表、奶粉、药物等生活所需物品,并嘱托他们把自来水笔和手表等卖掉,以换取生活基本所需。卧病在床的林徽因,也在见了老友之后,病情竟然慢慢好转,第二年,她便鼓励梁思成把一直以来都想完成的《中国建筑史》的图稿在这段时间整理完,做成黑白片子,加上中英文注解,在美国出版,这个想法也得到费正清的大力支持,他不但答应协助梁氏夫妇把黑白片子在他工作的新闻处缩印,还为他们请了一位美国摄影助理,协助他们拍摄和制作缩印的胶卷。被战争耽误掉太多时间的梁氏夫妇兴奋地日以继夜地工作,在当年的11月就全部整理完成,他们拷贝成两份,自己保留一份,一份交给费正清。 
    又过了三年,1945年的夏天,费慰梅终于也千山万水地再次来到中国,在美国大使馆的总部在重庆任文化参赞,那时的梁思成被任命为中国战地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席,费慰梅到达重庆的时候,他也在重庆履行着他的副主席的责任,他们在重庆相聚。而当时的林徽因,在李庄卧病在床。有一天晚上,费慰梅和梁思成,还有两位青年作家,在美国大使馆的餐厅用餐完毕,忽然听到警报声,他们以为又是空袭,紧张地走出门外,当他们走出餐厅,却见山底下的街道突然涌出来很多人,他们在奔跑,在大叫,在欢呼,随后,鞭炮声也噼里啪啦热闹得响彻整座山城,不,应该是整个中国,这一刻,他们才知被战争蹂躏了8年的中国胜利了。大街上,无论认识和不认识的人,都握手庆祝,梁思成战地文物保护委员会的同事们也在喝酒、跳舞庆祝。这么重要的时刻,林徽因一个人同孩子们在李庄,本来打算晚些时间再去见林徽因的费慰梅,看到梁思成黯然的神色,于是立刻联系了一架要去执行任务的军用直升飞机,连夜离开重庆,赶到李庄同林徽因一起庆祝这个特别的时刻。 
时隔多年,两位老友终于再次相聚。 

《张爱玲》文摘: 

    ○她是民国临水照花人 

    1995年9月8日,在中国文坛上发生了一件大事——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争议但也才气纵横的女作家张爱玲,在美国洛杉矶的公寓去世。据说,她是在去世7天后才被人发现的。当时,她的寓所内家徒四壁,没有家具,没有床,她躺在地板上,身上盖着一条薄毯子,就这样安静地去了。 
     有很多人惋惜,曾经风光无限,光彩夺目的生命,竟然以这样凄凉的方式凋零、谢幕,跟尘世做后的告别。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张爱玲以她的早慧提前洞悉了人性与世间的荒诞。她孤冷独绝又不拘一格,所以,像那种亲人朋友聚于病榻前嘘寒问暖,其实内心各有打算的虚伪,跟张爱玲完全不符,也因此这种“丑态”永远不可能出现在张爱玲身上。所以,她以这种几乎不为人知的方式离去,不做任何形式上的告别,很符合她一向的风格。 
     晚年的张爱玲,离群索居,与他人的交往变得更少,躲避粉丝,拒绝造访,到后连信都懒得看了。说张爱玲晚景凄凉,其实未必,张爱玲的一生都活在她自己的世界里,冷清、自我、不希望被打扰。 
     求仁得仁,张爱玲没有遗憾,他人也就无需惋惜。无法选择出生,总还可以选择告别。 
     2009年,华人文坛又因为张爱玲再次沸沸扬扬,那是被称为张爱玲“半自传”小说的《小团圆》在中国香港的出版。据说张爱玲的本意是要将《小团圆》销毁,却又反复犹豫,与她的忠实粉丝,也是她朋友的宋淇夫妇多次商讨修改与出版的事宜。其间,张爱玲几易其稿,内心彷徨纠结。 
     其实,张爱玲写《小团圆》的原因,并没有那种想要“回望人生”这么高段位的理由。胡兰成写了香软媚艳的《今世今生》,其中的自恋、软媚、自我辩护,令张爱玲生生呕出一口老血。张爱玲被胡兰成弄得很被动很尴尬:不回应吧,可能胡兰成的撰述就会成为许多事的“定论”,甚至是真相。就像关于另一位民国才女林徽因的故事,许多版本都来自梁思成的第二任妻子林洙的叙述,真相如何,人们再无从得知。然而,回应吧,对于胡兰成这种擅长自我营销的人来说,张爱玲跟他隔空对战,正是他求之不得的事。自己没有影响力了,借助前妻的名气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成本又低,多么成功的营销啊?! 
     张爱玲的粉丝朱西宁,同时也是当时的军中作家,企图用荒谬的“分饼理论”给张爱玲洗脑,让张爱玲与胡兰成重归于好。他甚至还流露出想要替张爱玲写传记的想法。如果前面是言情剧,那么现在就是荒诞剧了。张爱玲再无法漠然了——她怎么能允许朱西宁以胡兰成的调调去写自己!而原本与朱西宁常有书信往来的张爱玲在这件事情后,也与他彻底断了联络。 
    张爱玲跟朋友宋淇等人商议,觉得应该亲自来写一本回忆录式的“自传体”小说。然而,书就在张爱玲的反复修改、反复纠结中,一直没有出版,当然,张爱玲后的意愿是:销毁。 
    可能张爱玲写书的初衷,是为说明她心中的“真相”,是带着一种“揭下面具,大家都别装”的心态。但是随着写作的进行,她的想法慢慢改变了——以张爱玲那么冷清的性格,要长时间地去恼怒一件事情其实也是有挑战的,于是,她开始认真地思考,想要在“爱情幻灭后,留下一些百转千回的东西下来”。 
     终,《小团圆》得以出版。宋淇的后人为了让这本违背张爱玲意愿的“自传体”小说找到合理的出版借口,也可能是为了预热市场找话题,便摘录了很多其父宋淇与张爱玲来往信件的内容放于《小团圆》中。 
     关于《小团圆》,争议也很多。不喜欢的人,觉得这本书简直是没法读下去,像个老太太絮絮叨叨的自言自语。如果仅仅作为一部小说来讲的话,确实如此,但是如果为了满足八卦心理,看张爱玲记忆中的曾经是什么样子,看她如何审视自己——她写别人那么辛辣,轮到自己的时候能下得了手吗?如果是抱着这样的心态,那这本书值得一读,甚至必不可少。因为书里猛料很多:再也不是欣赏张爱玲笔下冷到极致的凛冽人生,而是看看那些曾有无数版本的民国牛人们的故事,在被称为中国女作家头上一朵黑沉沉乌云的天才女作家张爱玲的笔下又是怎样的版本。 
     这个世界的女人越来越勇敢,越来越敢于直面自己,譬如张爱玲,她不仅写他人毫不留情,写自己也同样心狠手辣。《今世今生》太有矫揉自欺的感觉,张爱玲远比胡兰成诚实多了,她对自己的剖析,更犀利、更直白、更凛冽。 
     尽管胡兰成骨子里猥琐又自恋,所著全靠满纸的“简静、贞静、现世安稳”等让人雾里看花的香艳词汇来迷惑读者,但有一点,在了解女人上,他是女人当之无愧的知己。他说张爱玲是真正的“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

抢先评论了 “世间始终你好」书系:林徽因/在所有物是人非的景色里,我只喜欢你+张爱玲/当真爱来临时,我们谁都卑微(全两册)”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精装纪念版)

EUR €31.99
评分 3.00 / 5
加入购物车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张爱玲的倾城往事

EUR €23.99
加入购物车

宋美龄自述

EUR €28.99
加入购物车

武则天传

EUR €20.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