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info@easterneast.com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查看购物车 “新知文库60·城市的故事” 已被添加到您的购物车。
首页历史地方史志纽约史

纽约史

作者:(法)弗朗索瓦·维耶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07月 

ISBN: 9787509793305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41.99

类别: 地方史志 SKU:5c23ced2421aa985877b3f86 库存: 缺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793305丛书名: 城市学编译丛刊

编辑推荐
传奇的“自由之港”、美国的门户、美洲大陆的银行、文化的拼盘,象征着超级大国的成功,又代表着撕扯她的各方力量——纽约,首先是资本主义之女。很早就成为贸易天堂的她,与码头、工坊、办公楼的同呼吸共命运,其活力使之成为伦敦的竞争对手,一同争夺世界经济的主导权。哈德逊河岸的这座大都市不断改变着他的尺度。19世纪末,*批摩天大楼在华尔街附近拔地而起,1900—1940年,城市居民人口翻了一番。小意大利、下东区的犹太街区、哈勒姆——纽约还是一座新的巴别塔、一个城的母城邦。她的现代性不只来自城市景观——有人觉得是仙国梦境,有人认为像但丁地狱;其现代性也建立在城市的战争与分歧,以及创新能力之上。这座信息之都发明了娱乐工业、百老汇的众多剧场和康尼岛的主题乐园。跻身于先锋潮头,她成为爵士乐和意识形态争论的胜地,迎接着来自全世界的艺术家与知识分子,这些人的到来反过来加强了这座城市的吸引力。今天,作为全球文化中心和美国梦范本的纽约,继续吸引着新移民。“纽约是一座未完成的城市”,勒?柯布西耶曾写道,“这是一座正在发生中的城市”。
 
内容简介
本书从荷兰人到达哈德孙河畔开展商业与殖民活动写起,一直写到“9•11”事件之后,描述了四个世纪里纽约从荷兰贸易线路的中转站、英国殖民港口,到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历程,对纽约经济、政治、人口、城市规划与建设、社会结构、多元文化等做了全景式描述。全书以通俗的语言描绘了纽约如何逐步成长为一个商业和金融业大城市,成为流行文化的中心和一个拥有众多移民的多元化城市——一个“大熔炉”“万花筒”的过程。   
作者简介
弗朗索瓦·维耶,1961年生,历史学家,现任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社会学方向主任研究员及北美研究中心主任(隶属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吴瑶,1985年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法语系,后进入法国国立路桥学院城市规划专业,现于法国从事相关工作。
目  录
前 言/001

Ⅰ 行省时期(1620~1820)
1 大洋之上/003
  河狸和运输舰/004
  新荷兰/006
  英格兰的胜利/011
  帝国时代/012
  竞争与战争带来的利润/015
  纽约的美洲化/018
2 城市的雏形/027
  草创时期/027
  攀向命定的高峰/031
  城市熔炉/036
  哈德逊河上的巴别塔?/046
  城市多元文化的形成/050

Ⅱ 新世界的女王(1820~1890)
3 大西洋上的威尼斯/057
  荣光之路/058
  美洲的商埠/061
  百老汇、珍珠街和商业变革/064
  纽约港/067
  大陆银行/070
  大都市的工业化/074
  新时代的巨人/078
4 城市帝国/079
  新的尺度/079
  拥堵的城市/084
  移民/090
  分层的纽约/093
  民主的蜕变/097
  运河与大桥/102
5 曼娜哈特/104
  文化万花筒/104
  桥梁与鸿沟/114
  美利坚的大脑/119
  城市畅想曲/123
  新的“语法”/126
  维多利亚式城市/129

Ⅲ 大都会的现代化(1890~1940)
6 大纽约/133
  雄壮威严的纽约/133
  私有部门的壮大/138
  “廉价公寓问题”/142
  “小工业者的天堂”/145
  世界大港/148
  规划未来/150
  岛城/153
  1939~1940年的博览会/157
7 前景光明的城市?/159
  新纽约人/159
  纽约的“白”/161
  纽约的“黑”/164
  从“社会问题”说起/167
  道德改革/171
  市政管理的进步主义/173
  “新政”/177
  大都市的妥协/180
8 城市启蒙之光/182
  新的大众文化/182
  新闻与娱乐业的麦加/187
  都市镶嵌画/190
  纽约知识分子的诞生/194
  先锋/199
  哈勒姆的文艺复兴/204
  纽约,1940年/207

Ⅳ 美国时代的政治经济中心(1940~2000)
9 凤凰涅槃/211
  一段衰落的历程/212
  一段复兴史/216
  城市与郊区/219
  城市的脉搏/224
  联盟和重组/229
  纽约,2000年/232
10 纽约,纽约!/234
  “纽约引力”/234
  自由主义和反共产主义/238
  质疑/242
  演变中的艺术/247
  世界之家/250
  文化产业/255
  21世纪的政治经济中心?/257

注 释/260
参考书目/270
致 谢/285
索 引/287   

前  言
前  言
        
        2001年9月11日早晨,恐怖分子劫持了两架飞机,随后改变其航向一头撞上了世界贸易中心双子塔——这一事件给纽约城带来了影响空前的死亡、混乱、哀伤和破坏,是对纽约民众——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的一大考验,涌现出了大量充满勇气和牺牲精神的事迹。恐怖分子并没有盲目地选择攻击目标。自1973年的正式落成典礼以来,世界贸易中心在大部分世人眼中象征着纽约极其强大的金融实力。大楼所代表的——正如它的名字所表达的——是美国资本的全球化。
        同时,双子塔也象征着纽约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多元文化主义。“9·11”事件的遇难者包括了来自世界各地、曾在世界贸易中心工作的男男女女,这座大楼所蕴含的多元性是整个纽约大都市多元文化的体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基地组织以双子塔为目标进行的恐怖袭击是一次针对资本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的袭击——它们是纽约历史和身份认同的两大核心元素,也正是这两大元素为纽约带来了持续不断的压力和不时出现的动荡。本书接下来的章节并不会直接涉及2001年9月11日,而是以对1999年12月31日庆典的描述为全书结尾。然而,通过回溯纽约同时作为地方社区和国际化大都市的漫长历程,努力描述这些名词如何随着时间而改变意义,展示和分析城市在每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功能、阶层以及文化的杂糅——简而言之,通过探究和发掘纽约作为一个特定空间、一个美式多元性实例的内涵,我希望本书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9·11”事件及其后果,更好地理解纽约的过去和未来。
        在筹备本书的几年中,我常常问自己:理解纽约这个城市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后得出的结论是:主要的困难在于,如何读懂这个城市在近四个世纪的历程中逐步累积获得的作为城市符号的影响力以及它施加于全世界的不可抗拒的魔力。
        因为纽约让人着魔:它的活力,曼哈顿地面上的摩天大楼与其间深谷一般的街道所组成的抽象文字,下至巴特利上到哈勒姆所充斥的叫喊声、喧闹声,以及永不停歇的活动让这个处处存在鲜明对比的大都市显得生机勃勃。就像一只图形与惊喜不断的万花筒,纽约让人眼花缭乱。它又是一个的城市——这位描述纽约是旋风,那位则判断纽约即是狂热,它面向全世界宣告着那不容置疑而又节节得胜的现代主义气息。纽约不等同于美国:它是美国潜在的可能,是强烈的可能。
        然而,大都市的魅力和野蛮都必须付出代价。就像是张巨大的羊皮纸,纽约冒着丢失过往的危险,不断擦掉过去,重新书写现在。纽约活在每一个瞬间里,哪怕有时会让漫步其中的人感觉无从解读。走在纽约街头,这座城市里的观众和演员,只能无奈地用缺少历史厚度的视线打量四周,被城市里的运动裹挟着,困在“当下”和“瞬息变化”之中,正如城市的名称所昭示的那样。
        我承认纽约的强大的吸引力,也认识到这个城市的“现在”和“未来”所意味的令人头疼的定义,但我在后面的章节中将努力把它们当作历史学的研究对象。因此,本书在设想中是一次截取蕴含着纽约种种魔法的时间片段的尝试,是对城市意义的探寻和对城市本身的解读,更是一名历史学者了解今日这座大都市之下所隐藏的过往的努力。
        显然,我并不打算在书中探寻纽约明日之所往。不论是荷兰贸易商行时期,英国殖民港口时期,抑或是19~20世纪的美国城市时期,纽约完全有可能走上与现在不同的其他道路。哈德逊河岸的小城之所以发展成为强大而又神秘的纽约,是因为四个世纪以来纽约人在前进的道路上得到证明的创新、适应、运用时势并创造良性循环的强大能力。他们超凡的贸易技巧以及建设灵活的工业生产和强大的金融网络的才能,使纽约成为好的机会之都。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看到这个资本主义之女是如何从17世纪20年代建城开始随着西方世界的灾难与波动的节奏来跳动脉搏,尽管它在很长的时间里处于次要的位置,直到18世纪中期前都发展得缓慢而艰难。我会让大家看到,纽约是如何在1750年以后数十年的时间里,在经历战争、脱离大英帝国的殖民经济、伴随年轻的美利坚合众国日渐崛起之后,成为美国的门户;是如何从这个时期开始阔步占据整个曼哈顿岛,并很快扩张到布鲁克林、布朗克斯、皇后区和史坦顿岛;又是如何在不满足于面向大海之时,将目光投向天空,让城市中的建筑能够傲慢地与天空对话。
        纽约城的资本增长与纽约人的多元化密不可分,而纽约人的多元化是纽约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里,或被迫或自愿来到此地的移民活动的产物——来自美国其他地区和其他大陆的移民为纽约经济的辉煌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纽约城的多元化滋养并刺激了城市文化的发展;有时它带来剧烈的冲突,但它为纽约物质土壤之上城市文化方面的自我意识成长做出了很大贡献。而多元化也让纽约拥有了重要的象征意义——成为传说中的自由之港,是数百万移民长久以来期羡的对象,在其眼中代表着无限可能。
        本书讲述的是资本与多元化间的博弈史,正是这一过程使纽约战胜了无数悲剧和矛盾,它为城市输送了活力、能量和作为城市象征的影响力,造就了纽约在美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抢先评论了 “纽约史”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佛在敦煌

EUR €39.99
阅读更多
缺货

明清江南史从稿

EUR €53.99
加入购物车

楼兰啊,楼兰

EUR €31.99
加入购物车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

EUR €38.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