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20105618
拿布略尼·波欧拿巴或怎样才能成为科西嘉岛人?
法国的大革命:科西嘉肢解以及加入革命民族
从罗伯斯庇尔到巴拉斯,从士伦到葡月十三日
波拿巴将军
拿破仑·波拿巴的雾巴的雾月十八政变
克伦威尔时刻或帝国的疯狂:奥斯特里茨!
滑铁卢,死气沉沉的平原
尾声:现代政治的摩西
大事年表
前 言
“然而我的一生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啊!!!”
(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
埃马纽埃尔·德·拉斯卡斯,《圣赫勒拿岛回忆录》
将拿破仑·波拿巴不同凡响的命运,放到芸芸众生的人生维度予以再现,是我们在此所作的选择,这诚然是一种冒险的选择。
事实上,这位杰出的人类天才,这位克劳塞维茨眼中的“战神”,即使未能建朝立代,但却奠定了大革命动荡之后的现代政治基础:法国大革命的原则备受推崇,从而出现了国家的世俗信条、国家主权、中央集权、非宗教化行政管理。
他以自己的执政向世人表明,一个国家摆脱绝对君主制、贵族世袭特权(封建领主权、课税权、司法权)以及教会(教会特权、什一税)的法律,采纳另一种法律,也能长治久安。我们的民法典以及众多的机构(国家行政法院、省政府、最高法院、审计院、国民教育督察、荣誉军团勋位等),均始创于拿破仑时代,并且此后没有或者很少有过改动。它们流行于世,得到广泛采纳或者适用。
因此,对绝大多数政治家(不仅限于法国的政治家)而言,无论他们属于哪个派别,极左或极右派,这位法律奠基者依然是一尊令人振奋的楷模。把他与凡夫俗子相提并论,拿他们的局限和脆弱来看待他,会让人觉得是出于平庸之辈的那种可耻的积恨,后者根本不知道崇高为何物。
挑战就在这儿:既要表现非凡的行动能力,揭示一种罕见的作用力,又要避免过度的神化或秋后算帐;既不诋毁又不盲目崇拜。
然而在这次艰难行动中,我们首先遭遇的、必须跟他步步较量的,不是别人,而是拿破仑·波拿巴本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拿破仑死后成为一部文学的和政治的神话,而这件事其实跟他本人不无关系。一八一五年十月,他被流放到大西洋,从那时候起,就像《圣赫勒拿岛回忆录》所展示的那样,他的全副精力都倾注到“为后世做准备”。这位被废黜的征服者的最后之举并非不足挂齿。
它完全是政治性的,因为首先他希望通过这部向别人(此人是一丝不苟的埃马纽埃尔·德·拉斯卡斯伯爵)口授的回忆录,不仅影响自己的命运(促使结束他在大西洋中的流放生涯),而且影响法国和欧洲的事态,非常详尽地为后来所谓的“波拿巴主义”奠定基础。一八三〇年七月的那些日子(拿破仑一世死后九年)可以说是这个新党派诞生问世的第一张出生证;第二张出生证以一八四八年路易·波拿巴·拿破仑取得政权为标志,举足轻重,随后发生了一八五一年十二月二日政变。
但是《回忆录》的文学性也十分显然,它提供了解读这份“命运”的另一把钥匙。《回忆录》由陪同流亡的埃马纽埃尔·德·拉斯卡斯执笔,有时候直接记录“皇帝”的口授,他一直这样称呼拿破仑。一八二三年,这部纪念碑式的巨著在法国面世,伟人“陵墓”的影响远远超越政治范畴。拿破仑·波拿巴将成为一部 “典型的文学神话”,强烈吸引法国的浪漫派作家,令人无法抗拒,首当其冲的就是他们的领军人物夏多布里昂,尽管他曾经是拿破仑政权最激烈的反对者之一。“拿破仑之后,一片空白”,这位极端保皇派男爵写道,“
——拿破仑
有血有肉的拿破仑。
本书从一开始就非常吸引人,拿破仑的童年,他的科西嘉生活,接着是历史的巨变——法国大革命,我们的英雄拿破仑在科西嘉和巴黎之间来回奔波,最后当上梦寐以求的法兰西帝国皇帝……我们相信拿破仑就在我们眼前。
——法国文艺评论家索莱里
一七九六年五月十五日,拿破仑将军率领一支年轻的军队进入米兰。这支军队刚刚越过洛迪桥,它向世人宣告,经过多少世纪以后,恺撒和亚历山大终于后继有人了。
——法国作家斯丹达尔,摘自《巴马修道院》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