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袋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558374丛书名: 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
编辑推荐
 《中公版·2020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考前必做5套卷(全新升级)》严格依据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综合知识)考试真题编写。所选试题难度适中,解析详尽,帮助考生*程度的模拟实战,提高自身试题作答的能力。本书依据真题形式使每套试卷单独成册,方便考生进行试题作答。
《中公版·2020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考前必做5套卷(全新升级)》严格依据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综合知识)考试真题编写。所选试题难度适中,解析详尽,帮助考生*程度的模拟实战,提高自身试题作答的能力。本书依据真题形式使每套试卷单独成册,方便考生进行试题作答。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20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考前必做5套卷(全新升级)》共包含5套模拟试卷。前4套试卷题型涉及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第五套试卷设置两个科目,*个科目主要为公共基础知识(综合知识)的单项选择题,第二个科目主要为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目  录
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前必做试卷(一)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前必做试卷(二)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前必做试卷(三)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前必做试卷(四)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前必做试卷(五)
免费在线读
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考前必做试卷(一)    重要提示:    为维护您的个人权益,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请您协助我们监督考试实施工作。    本场考试规定:监考人员要向本考场全体考生展示题本密封情况,并邀请2名考生代表验封签后,方能开启试卷袋。    山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考前必做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这个答案选出,并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选项涂黑。共100题,每题0.8分,共80分)    1.2019年7月24日,中国政府发表《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下列关于白皮书相关内容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A.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是新时代中国国防的战略指导    B.贯彻落实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是新时代中国国防的发展路径    C.坚持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是新时代中国国防的鲜明特征    D.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国防的根本目标    2.2019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即世界遗产大会)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处,位居世界()。    A.45第二B.45第三    C.55第一D.52第一    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    A.建设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现代化人民军队    B.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顽强的人民军队    C.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英勇善战、作风优良的世界一流军队    D.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4.“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是现代诗人卞之琳的《断章》中的诗句。诗中的“你”既是看风景的人,又是被看的风景;既被装饰,也装饰别人。这包含的哲理主要是()。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C.事物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    D.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5.《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其弱化了以往规划中“五年”的时间限制,更注重中长期规划。通过努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三大转变,推动中国到2025年基本实现工业化,迈入制造强国行列。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A.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C.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D.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6.人类大脑具有记忆、储存、联想、创造等功能,如果人的大脑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表明()。    A.意识离不开人脑,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的反映    C.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7.下列对谚语和诗句所蕴含的哲理表述正确的是()。    A.“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看问题分清主流和支流    B.“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事物是发展的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8.“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一观点认为古今之天下没有什么变化,只是简单重复。这是()。    A.古代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B.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坚持事物客观规律的辩证法观点    9.“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在不少乡村,曾经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如今却只能成为人们心中难忘的“儿时记忆”,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一道难题。除了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输血”措施外,完善“造血功能”更应是改变的关键。“输血”措施与完善“造血功能”相结合,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B.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C.新事物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前途    D.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0.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经过收集和分析的海量数据成了重要资源。人们每一次点击鼠标,每一次刷卡消费,就已经参与了数据的生成。每一个人既是数据的生产者,也是数据的消费者。这说明()。    ①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度必将促进事物的发展    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③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④对信息材料进行加工能形成正确的意识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11.“000里之堤,溃于蚁穴,百尺之室,焚之突隙”中蕴含的哲学观点是()。    A.主要矛盾在事物变化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B.事物是不断运动和变化发展的    C.联系是普遍存在的    D.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12.毛泽东同志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两篇文章,上篇与下篇,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坚决地领导民主革命,是争取社会主义胜利的条件。”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把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任务放在民主革命阶段完成    B.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中间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    C.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D.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13.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    A.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B.实现由局部执政向全面执政转变    C.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D.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4.()是毛泽东同志于1930年5月为反对当时中国工农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关于调查研究问题的重要著作。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同志揭露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及其对革命事业的危害,批评了红军中一部分人安于现状、墨守成规、不愿做实际调查的保守思想。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C.《〈共产党人〉发刊词》    D.《反对本本主义》    15.“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要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我们要()。    ①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②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③继续走共同富裕,同步富裕的道路    ④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16.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    A.“一国两制”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7.据考证,“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意思是人们有劳有逸,日子就能过得好。改革开放后,最先用“小康”一词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是()。    A.邓小平B.江泽民    C.胡锦涛D.陈云    18.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是()。    A.稳定改革B.公平正义    C.谋求发展D.实事求是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司是企业的一种,合伙企业不是我国公司法中所指的公司    B.法人是公司的一种,法人可以不以营利为目的    C.英国的女王不属于法人    D.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是社团法人,也是公益法人    20.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其最主要的特征是()。    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C.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21.下列有关法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A.法系是具有共性或共同历史传统的法律的总称,因此,影响法系形成的因素是历史传统    B.普通法法系是以英国和美国的普通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因此又称英美法系    C.两大法系在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阶级本质、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等方面都是一致的    D.英美法系在法律发展中,法官具有突出作用,因此,英美法系的诉讼程序以法官为重心    2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是()。    A.国务院B.最高人民法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3.法律权利的行使必须伴随着法律义务的履行,但法律义务更需要由法律加以规定,即义务规定。在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之中,属于我国公民的最高法律义务是()。    A.遵守宪法和法律    B.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C.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D.依法纳税和依法服兵役    24.下列选项中,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公民身体不受非法搜查    B.公民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    C.公民的自由是宪法赋予的一种权利,可以放弃    D.公民不受非法拘禁或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限制人身自由    2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    A.少数服从多数    B.集体行使职权    C.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D.民主集中制    26.某大学生张晓发表的一篇原创文被杂志社收编,该文章的著作权归()所有。    A.国家版权局B.杂志社    C.学生所在的学校D.张晓本人    27.为贬低他人而取绰号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A.健康权B.肖像权    C.名誉权D.隐私权    28.担保物权是在债务人或第三人所有的特定物上设定的一种物权,其以()为目的。    A.订立担保合同    B.确定物权形式    C.支配担保物价值    D.确保债务的履行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