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0439719丛书名: 四川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教材
编辑推荐

1.注重技巧,快速解题。本书结合近年来四川省事业单位职测考试特点,精选了常见、实用的36种解题技巧,帮助考生快速解题。
2.解读真题,提升思维。本书挑选了大量的事业单位职测真题,用快速的方法作答,将解题的精髓根植于快速解题技巧之上。
3.考点汇总,突出重点。本书为考生总结了常考公式和考点,方便考生抓住复习重点。
4.实战演练,巩固吸收。本书针对每个解题技巧,提供题型、考点吻合真题的模拟题目,供考生做实战演练,强化对技巧的掌握。
购书享有移动自习室:扫码关注回复“自习室”,免费获取图书专属大礼包。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20四川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教材: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速解36计》是中公教育事业单位考试研究团队在研究四川省事业单位考试大纲的基础上,集合历年四川省事业单位考试的真题特点,精心编写而成。书中挑选了在解答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时常用到的36种方法技巧,并结合事业单位真题来进行详细讲解,将知识和技能融为为一体,帮助考生熟练掌握速解技巧,提高解题速度。
目 录
第一章数学运算
第一计利用数特性法(1)
第二计 速算技巧(3)
第三计 画图解题(7)
第四计 巧用公式(10)
第五计 特值法(14)
第六计 十交叉法解浓度问题(16)
第七计 最不利原则解抽屉问题(18)
实战演练(19)
第二章数推理
第八计分析数项特征(26)
第九计 分析数项间的运算关系(28)
第十计 分析数列整体特征(32)
第十一计 从位置找规律(34)
实战演练(37)
第三章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十二计找对应巧解题(41)
第十三计 从关键词入手解题(46)
第十四计 从关键句入手解题(54)
第十五计 寻找关键暗示信息(57)
实战演练(60)
第四章图形推理
第十六计图形相同想位置(65)
第十七计 图形相似想叠加(66)
第十八计 图形不同想数量(67)
第十九计 数量不通想对称(69)
第二十计 出现汉想笔画、部分、结构(70)
第二十一计 出现母想曲直、对称、顺序(70)
实战演练(71)
第五章逻辑判断
第二十二计假设排除代入快解推理问题(75)
第二十三计 找突破口妙解智力推理(77)
第二十四计 画图表表示元素或概念间关系(80)
第二十五计 命题推理知识巧记巧用(84)
第二十六计 从原因出发分析因果论证(89)
第二十七计 搭桥法解跳跃论证(93)
第二十八计 警惕归纳论证中的数据(97)
第二十九计 辨识可能性推理常见六大迷惑选项(99)
实战演练(103)
第六章资料分析
第三十计零计算巧得答案(110)
第三十一计 排除法巧得答案(113)
第三十二计 末位不同用尾数(116)
第三十三计 首位不同用首数(118)
第三十四计 有效数巧取整(121)
第三十五计 特征数巧转换(122)
第三十六计 范围限定巧放缩(125)
实战演练(127)
四川省事业单位笔面试培训课程(132)
中公教育·四川分部一览表(133)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134)
第一计利用数特性法(1)
第二计 速算技巧(3)
第三计 画图解题(7)
第四计 巧用公式(10)
第五计 特值法(14)
第六计 十交叉法解浓度问题(16)
第七计 最不利原则解抽屉问题(18)
实战演练(19)
第二章数推理
第八计分析数项特征(26)
第九计 分析数项间的运算关系(28)
第十计 分析数列整体特征(32)
第十一计 从位置找规律(34)
实战演练(37)
第三章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十二计找对应巧解题(41)
第十三计 从关键词入手解题(46)
第十四计 从关键句入手解题(54)
第十五计 寻找关键暗示信息(57)
实战演练(60)
第四章图形推理
第十六计图形相同想位置(65)
第十七计 图形相似想叠加(66)
第十八计 图形不同想数量(67)
第十九计 数量不通想对称(69)
第二十计 出现汉想笔画、部分、结构(70)
第二十一计 出现母想曲直、对称、顺序(70)
实战演练(71)
第五章逻辑判断
第二十二计假设排除代入快解推理问题(75)
第二十三计 找突破口妙解智力推理(77)
第二十四计 画图表表示元素或概念间关系(80)
第二十五计 命题推理知识巧记巧用(84)
第二十六计 从原因出发分析因果论证(89)
第二十七计 搭桥法解跳跃论证(93)
第二十八计 警惕归纳论证中的数据(97)
第二十九计 辨识可能性推理常见六大迷惑选项(99)
实战演练(103)
第六章资料分析
第三十计零计算巧得答案(110)
第三十一计 排除法巧得答案(113)
第三十二计 末位不同用尾数(116)
第三十三计 首位不同用首数(118)
第三十四计 有效数巧取整(121)
第三十五计 特征数巧转换(122)
第三十六计 范围限定巧放缩(125)
实战演练(127)
四川省事业单位笔面试培训课程(132)
中公教育·四川分部一览表(133)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134)
免费在线读
利用数特性法
利用数的整除性、奇偶性、质合性、平方特性分析题目的特点,避免冗长计算,直接确定答案。数特性的分类如下所示:
【例题1】某单位招录了10名新员工,按其应聘成绩排名1到10,并用10个连续的四位自然数依次作为他们的工号。凑巧的是每个人的工号都能被他们的成绩排名整除,则排名第三的员工工号所有数之和是多少?
A.9B.12
C.15D.18
解析:因为这10个员工的工号是连续的自然数,并且每个员工的工号能够被其排名整除,在这10个员工中第三名的工号与第九名的工号相差6,根据数的整除特性知,第三名的工号所有数之和加6,应该能被9整除,代入只有B项符合。故本题选B。
【例题2】工人甲一分钟可生产螺丝3个或螺丝帽9个,工人乙一分钟可生产螺丝2个或螺丝帽7个。现在两人各花了20分钟,共生产螺丝和螺丝帽134个。则生产的螺丝比螺丝帽多几个?
A.34B.32
C.30D.28
解析:设工人甲生产螺丝x分钟,工人乙生产螺丝y分钟。则3x 2y 9(20-x) 7(20-y)=134,整理得6x 5y=186。6x、186是偶数,则5y是偶数。5y的尾数只能是0,故6x的尾数是6。x为1、6、11、16能满足条件,只有当x=16时y=18能满足y小于20。此时螺丝有3×16 2×18=84(个),螺丝帽有134-84=50(个),螺丝比螺丝帽多84-50=34(个),故本题选A。
【例题3】有7个不同的质数,它们的和是58,其中最小的质数是多少?
A.2B.3
C.5D.7
解析:除了2以外的质数全是奇数,若7个质数全是奇数,则这些数的和不为偶数。所以这7个质数必然含有偶数,2是最小的质数,也是质数中唯一的偶数。故本题选A。
【例题4】宏远公司组织员工到外地集训,先乘汽车,每个人都有座位,需要每辆有60个座位的汽车4辆,而后乘船,需要定员为100人的船3条。到达培训基地后分组学习,分的组数与每组的人数恰好相等。这个单位外出集训的有多少人?
A.240B.225
C.201D.196
解析:根据题干“到达培训基地后分的组数与每组人数相等”可知,外出集训总人数应为完全平方数,排除A、C;又乘船需要100人的船3条,因此总人数大于200,排除D。故本题选B。
【例题5】若一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数值相等,且两直角边长之和为14,则该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A.20B.24
C.12D.6.2
解析:利用勾股定理设未知数的计算过于复杂,若能够牢记勾股数,发现直角边长之和为14,而联想到6、8、10这一组勾股数,亦可直接得到面积为24。故本题选B。
速算技巧
利用公式、数的特性等将复杂的计算转化为简单的计算,降低计算量,加快计算速度。我们将这些能简化计算的技巧统称为速算技巧。速算技巧的分类如下所示:
【例题1】(1.1)2 (1.2)2 (1.3)2 (1.4)2的值是()。
A.5.04B.5.49
C.6.06D.6.30
解析:(1.1)2的尾数为1,(1.2)2的尾数为4,(1.3)2的尾数为9,(1.4)2的尾数为6,各项尾数的和1 4 9 6=20,尾数为0,故本题选D。
【例题2】已知x=,y=,则(2x-y)3+(5x-y)(2×2-y2+xy)=()。
A.B.
C.D.
解析:若直接代入x、y的值计算所求式子的值会很烦琐,此时应该先对原式进行化简。考虑所求式第二项第二个括号,很容易想到分解因式,可以通过提取公因式,达到化简所求式的目的,然后代入计算,减少计算量。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原式=(2x-y)3+(5x-y)(x+y)(2x-y)
=(2x-y)[(2x-y)2+(5x-y)(x+y)]
=(2x-y)(4×2-4xy+y2+5×2+4xy-y2)
=9×2(2x-y)=9×()×(2×-)
=
故本题选B。
【例题3】+++…+=()。
A.1B.1-
C.1-D.1+
解析:如果直接计算这道题,计算量会很大,而且很不现实。题中各项形式相同,可分析通项,寻求减少计算量、能快速计算的方法。具体解题过程如下:
从通项入手:这个数共有9项,第n项可表示为,对这个分式进行改写,运用裂项相消的思想,将分式拆成两项的差。
==
=-
=-
运用这个公式,原式可以很快求出结果。
原式=-+-+-+…+-
=1-
故本题选B。
常见的通项裂项公式如下:
=-
=×(-)
=×[-]
=-
n!×n=(n+1)!-n!
【例题4】(+++…+)-(+++…+)=()。
A.B.
C.D.
解析:此题要求的是两个式子的差,可单独计算两个式子的值,第一个式子提取公因式,第二个式子提取公因式,两个式子剩下的部分都是等差数列,可以计算得到最后结果。
如果考生注意到两部分的分母179和358是2倍关系,可对两部分进行适当组合,减少计算量。
-=-=
-=-=
……
-=-=
因此原式=++…+
=×(1+3+…+97)
=×=
故本题选A。
画图解题
画图解题是指利用图形来解决数学运算问题,将复杂的数之间的关系用图形形象地表示出来,能够更快、更准地解决问题。画图解题法适用的题型及核心知识如下所示:
(续表)
【例题1】某高校对一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准备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有63人,准备参加英语六级考试的有89人,准备参加计算机考试的有47人,三种考试都准备参加的有24人,准备选择两种考试参加的有46人,不参加其中任何一种考试的有15人。则接受调查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A.120B.144
C.177D.192
解析:如图所示,参加注册会计师、英语六级、计算机考试的人共有63 89 47=199(人)。三种考试都参加的(图中黑色部分)被重复计算2次,参加两种考试的(灰色部分)被重复计算1次。参加考试的有199-1×46-2×24=105(人),接受调查的共有105 15=120(人),故本题选A。
【例题2】一批游客中每人都去了A、B两个景点中至少一个。只去了A的游客和没去A的游客数量相当,且两者之和是两个景点都去了的人数的3倍。则只去一个景点的人数占游客总人数的比重为()。
A.B.
C.D.
解析:这批游客可分为3种人:一是只去了A,二是只去了B,三是既去了A又去了B。没去A的游客就是只去了B的游客,所有游客就是只去了A的游客和没去A的游客,再加上两个景点都去了的游客。故所求比重为3÷(3 1)=,故本题选B。
【例题3】5年前,甲的年龄是乙的三倍。10年前,甲的年龄是丙的一半。若用y表示丙当前的年龄,下列哪一项能表示乙的当前年龄?
A.+5B.+10
C.D.3y-5
解析:列表分析,箭头指示了填表顺序。故本题选A。
【例题4】某甲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以10000米/时的速度行进,下午1点到乙地;以15000米/时的速度行进,上午11点到乙地。如果某甲希望中午12点到乙地,那么应当以怎样的速度行进?
A.11000米/时B.12000米/时
C.12.5000米/时D.13.5000米/时
解析:路程一定,速度与时间成反比。如下面的时间线所标示,==3∶2,解得x=4。
12点到与1点到用时比为5∶6,速度比为6∶5。因此,应以10×=12(000米/时)行进可在12点到。故本题选B。
巧用公式
在数学运算中很多题目需要运用数学公式计算,这些题型的变化相对较少,且每一题型都有其核心的解题公式,遇到这些题时,只要理清题意,套用公式即可。
公式巧解题型归纳
(1)直线多次相遇问题(2)植树问题
(3)空瓶换酒问题(4)方阵问题
(5)牛吃草问题(6)鸡兔同笼问题
1.直线多次相遇问题
直线多次相遇指的是,两人同时相向出发并不停地在两地间往返这种情况。第一次相遇的相遇路程即两地间距离s,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两人共走了2倍的s。
因此总结出第n次相遇时两人走的总路程公式如下:
s总=(2n-1)×s
【例题1】甲车从A地,乙车从B地同时出发匀速相向行驶,第一次相遇距A地100000米。两车继续前进到达对方起点后立即以原速度返回,在距离A地80000米的位置第二次相遇。则A、B两地相距()000米。
A.170B.180
C.190D.200
解析:多次相遇问题。第二次相遇时,甲共走了第一次相遇所走路程的3倍,则A、B两地相距(100×3 80)÷2=190(000米),故本题选C。
2.植树问题
(1)路不封闭且两端都植树:棵数=总路长÷间距 1。
(2)路不封闭且有一端植树/封闭道路植树(闭合曲线):棵数=总路长÷间距。
(3)路不封闭且两端都不植树:棵数=总路长÷间距-1。
【例题2】在一周长为50米的花坛周围种树,如果每隔5米种一棵,共要种多少棵树?
A.10B.11C.12D.15
解析:先判断此题属于封闭道路植树问题,路长=50米,间距=5米。套用公式,棵数=总路长÷间距,可得花坛周围种树50÷5=10(棵)。故本题选A。
【例题3】张大妈匀速地沿一条直线在小区内散步,她从第一栋楼房走到第六栋共用6分钟。已知前后每两栋楼房的间距相等。那么张大妈再用12分钟,能从第六栋走到第几栋楼房?
A.15B.16C.17D.18
解析:此类问题本质上是不封闭的路两端都植树问题,其中一栋楼相当于一棵树,两栋楼之间的距离相当于两棵树之间的距离。从第一栋到第六栋之间距离是两栋楼房间距的6-1=5(倍),走了6分钟,则12分钟可以走10个楼房间距,即再用12分钟,能到达第6 10=16(栋)。故本题选B。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