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2170708
◆《太空漫游》拓展了人类理解宇宙的宽度、广度和深度!从普通读者到刘慈欣到NASA科学家,都从中获得启迪!
◆刘慈欣:“我所有作品都是《太空漫游》的拙劣模仿!”
◆科幻文学史上的封神之作!
◆50年来,影响了后世几乎所有科幻作品:《三体》《流浪地球》《星际穿越》《星球大战》《阿凡达》《黑客帝国》《地心引力》《降临》《异形》《飞向太空》《第三类接触》《人工智能》《终结者》《超时空接触》《普罗米修斯》《疯狂的外星人》……
◆关于人类探索太空和自身的终极构想!讲透“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的恢宏奥秘!
◆人类对太空的想象,到《太空漫游》为止!
◆阿瑟·克拉克与阿西莫夫、海因莱因一起并称为“20世纪科幻三巨头”,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王。一生创作100多部作品,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作品总销量1亿多册。
◆阿瑟·克拉克被誉为20世纪伟大的太空预言家,他针对太空技术作出的许多预测都成为现实,地球静止卫星的轨道正是因为他而被命名为“克拉克轨道”。
◆《太空漫游四部曲》是阿瑟•克拉克极负盛名和被公认的至高杰作!
◆《2010:太空漫游》是克拉克永恒的科幻经典《太空漫游四部曲》第二部。1982年出版后,获得雨果奖科幻小说提名;1984年,被好莱坞改编成电影,获得奥斯卡金像奖五项提名,并荣获雨果奖戏剧表现奖。
◆全新精装典藏版!采用烫银 UV工艺!收录7页精美电影剧照!
◆随书附赠一张精美太空船票,跟随本书一起探索太空!
推荐您购买读客其他畅销书:
关于人类探索太空和自身的恢宏构想!
讲透“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的恢宏奥秘!
一块跨越300万年历史的神秘石板,从300万年前促使猿人向人类进化,到现在指引人类驶向太空的更深处。
木星任务失败9年后,发现号飞船即将坠毁于木卫一。为挽救发现号上重要的数据资料,美俄双方达成合作,由弗洛伊德博士带队,前往木星救援。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一个更大的谜团和凶险。
一直停留在木星上的神秘石板究竟有何目的,人类文明究竟是不是太阳系的主宰?在《2010:太空漫游》里,阿瑟·克拉克将他恢宏的构想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前 言
作者题记
第一篇 列昂诺夫号
第1章 望远镜下的会面
第2章 海豚之屋
第3章 莎尔9000
第4章 任务简述
第5章 列昂诺夫号
第二篇 钱学森号
第6章 苏醒
第7章 钱学森号
第8章 掠过木星
第9章 大运河之冰
第10章 来自欧罗巴的呼救
第11章 冰与真空
第三篇 发现号
第12章 下坡狂奔
第13章 伽利略的诸世界
第14章 双重接触
第15章 逃出巨掌
第16章 私人连线
第17章 登舰二人组
第18章 救援
第19章 风车行动
第20章 断头台
第21章 哈尔复活
第四篇 拉格朗日
第22章 老大哥
第23章 相会
第24章 侦察行动
第25章 拉格朗日景观
第26章 缓刑
第27章 插曲:真情告白
第28章 无力感
第29章 突然现身
第五篇 众星之子
第30章 回家
第31章 迪士尼村
第32章 水晶泉
第33章 贝蒂
第34章 告别
第35章 复职
第36章 深海之火
第37章 劳燕分飞
第38章 泡沫世界
第39章 在舱库里
第40章 “黛西,黛西……”
第41章 值夜班
第六篇 噬星怪物
第42章 机器里的鬼魂
第43章 思考实验
第44章 消失的把戏
第45章 逃离行动
第46章 倒计时
第47章 最后的巡礼
第48章 飞越背日面
第49章 噬星怪物
第七篇 太隗初升
第50章 挥别木星
第51章 伟大的游戏
第52章 引爆
第53章 临别的厚礼
第54章 在两颗太阳之间
第55章 太隗初升
终 曲 20001年
致 谢
1996年附记
☆我所有作品都是对《太空漫游》的拙劣模仿,科幻文学在此达到了一个*,之后再也没有人能超越,即使是克拉克本人。
————刘慈欣(《三体》《流浪地球》作者)
☆1980年的一个冬夜,一位生活在斯里兰卡的英国人改变了我的一生,他就是西方科幻三巨头之一的阿瑟·克拉克,我看到的书是《太空漫游》。当我翻开那本书时,发现那梦想中的东西被人创造出来了。
——刘慈欣(《三体》《流浪地球》作者)
☆克拉克独创的悬疑情节,都是根据真正的科学事实塑造出来的,其手法之高妙,无人能出其右。
——艾萨克·阿西莫夫(《银河帝国》《永恒的终结》作者)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太空漫游》都开启了人们探索未来和太空的心智。
——尼尔·盖曼(《美国众神》《北欧众神》作者)
☆《2010:太空漫游》是一次穿越太阳系的大胆尝试,也是《2001:太空漫游》当之无愧的续集。
——卡尔·萨根(美国天文学家,《宇宙》作者)
☆是克拉克为我们的登月提供了重要的知识动力。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阿瑟·克拉克是世界上无可比拟的科幻作家,拥有无穷的想象力、智慧、知识和好奇心。
——斯坦利·库布里克(《2001:太空漫游》电影导演)
☆阿瑟·克拉克和阿西莫夫的作品,让我走上了成为科幻作家的道路。
——特德·姜(《降临》原著作者)
☆克拉克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克拉克的英文是很优美的,不是花哨,而是在选择用语的时候非常抒情、优雅。当有很多种可选择的表达时,他总是很仔细地选择。所以他对我的影响来自这三方面:他的风格、他对抽象问题的探讨和他的表达。
——罗伯特·索耶(雨果奖、星云奖得主)
☆使大刘成为大刘的一套书。喜欢大刘的人能不看吗?非看不可!反复读才是!
——吴岩(科幻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
☆充满诗意、科学想像力和克拉克典型的讽刺幽默。他站在宇宙的前端,让我们以不同的视角看到这个宇宙……一本关于人类历史的复杂寓言。
──《纽约客》
☆克拉克在《2010:太空漫游》中巧妙地融合了探索、哲学和新的写作意识。
——《时代周刊》
☆《2010:太空漫游》无疑是克拉克十年来的代表作。
——《圣地亚哥论坛报》
☆《2010:太空漫游》的内容实在太丰富、太精采了,每次读它都只能观其皮毛。
──《芝加哥太阳时报》
☆克拉克用他对外星世界一丝不苟的创造力创作了一部令人惊讶的作品,这也证明了克拉克是一个大师!
——《图书馆杂志》
☆在克拉克诞辰100周年的今天,克拉克仍然是无可置疑的科幻小说之王。克拉克是一位能够提升你的想象力的作家。
——《卫报》
第一章 望远镜下的会面
即使在使用公制的时代,它仍然被称为一千英尺望远镜,而不是三百米望远镜。在热带夕阳迅速下沉之际,这具架设在群山里的巨碟已经半沐于阴影里,只有高悬于巨碟中央之天线结构的三角平台,还在余晖中闪闪发光。从地面远远看上去,只有最眼尖的人才能在那密密麻麻的梁柱、钢索及电缆中,依稀辨识出两个人影。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谈正事了,”迪米特里·莫依斯维奇博士对老友海伍德·弗洛伊德说,“例如皮鞋、宇宙飞船、火漆,不过我们更应谈谈巨石板和故障计算机。”
“你把我从讨论会里拉出来原来是为了这个啊!不过没关系,我已经听卡尔那些搜寻地外文明计划(SETI)的演讲很多次了,我都可以倒背如流。而且这上面景观真的很棒——你知道,我来过阿雷西博这里很多次,但从来没有机会爬上天线输入口这边。”
“你还好意思说。我已经上来过三次了。你看,在这个可以倾听全宇宙的地方,却没有人会偷听到我们的谈话。所以,你有什么问题就尽管说出来。”
“什么问题?”
“就从你为什么必须辞去国家航天委员会(NCA)主席的职位说起。”
“我没有辞职。夏威夷大学给了我一份更好的职务。”
“好吧,你没有辞职,你是在被辞掉之前抢先一步走的。这么多年了,伍迪,你别想骗我,你也骗不了我。假如国家航天委员会现在要你回去,你会犹豫吗?”
“好吧,你这个老哥萨克!你到底想知道什么?”
“第一件事,你那篇在千呼万唤中出炉的报告里,有太多语焉不详的地方,留下很多疑点。你们的人偷偷摸摸地去挖那块第谷石板——很可笑,而且老实说还有点违法——我方可以不追究,但……”
“那不是我的主意。”
“很高兴你这么说,我相信你。我方也认同你们目前的做法,就是让大家都可以来检视这个东西——其实你们早该这么做了。不过这么做也好不到哪里去……”
接着,两人沉默了一阵子,各自想着月球上那块不祥的、令人搞不懂的第谷石板,人类智慧所造出的各样武器没有一样对付得了它。这位俄国科学家继续说道:
“不管怎么说,无论第谷石板是什么玩意儿,在木星发生的那件事才更重要。毕竟,信号是从那边传回来的;你们的人也是在那边遇难的,对这起不幸事件我很难过。对了——那里面我唯一认识的人是普尔;我们在国际航天联盟(IAF)1998年代表大会中有过一面之缘——他看起来是个好人。”
“谢谢你,他们都是好人。我真希望我们能知道他们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无论发生什么事,你得承认它目前与全人类都有关联——不是只和美国有关联。这年头你的智慧不能只用在你的国家利益上。”
“迪米特里——你很清楚,你们俄国佬也一定会这么做,而且你也会义不容辞地帮忙。”
“完全正确。不过历史似乎老是重演——比如说,你们刚下台的政府应该为整起不幸事件负责。现在新总统上台,也许会有一批比较聪明的班底。”
“也许吧!你有什么建议吗?这些建议是出自你们官方还是你个人的期望?”
“就目前而言,完全是非官方的,也就是那些嗜血的政客们所谓的‘试探性言论’。将来我会矢口否认我讲过这些话。”
“很好,请说!”
“行——事情是这样的:你们目前正在轨道太空站上赶工组装‘发现二号’宇宙飞船,但是你们自己很清楚,在三年内绝对无法完工。也就是说,你们铁定会错过下一个发射窗口——”
“我既不证实也不否认。你要了解,我目前只是一个小小的大学校长,跟航天委员会那边离得很远。”
“我猜,你最近这次去华盛顿不只是度个假和看看老朋友吧。再说,我方的‘阿列克谢·列昂诺夫号’宇宙飞船——”
“我以为你们叫它‘戈尔曼·季托夫号’。”
“错了,校长先生。看来亲爱的老中情局(CIA)又摆了你一道。从去年一月开始就叫作列昂诺夫号了。它将比发现二号至少早一年飞抵木星——千万别让任何人知道是我说的。”
“我们一直很担心这个——千万也别让任何人知道是我说的。嗯,请继续讲。”
“我的那些顶头上司跟你的上司同样愚蠢和短视,他们老是闭门各搞各的。也就是说,你们犯的任何错误都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结果双方都老是回到原点——也许更糟。”
“那你认为问题出在哪里?我们跟你们一样也是一头雾水。而且我知道你们已经取得鲍曼在出事前传送的所有数据。”
“当然。他所发出的最后一句话是:‘上帝啊,全是星星!’我们甚至仔细分析过他的声纹,我们不认为他当时处于恍惚的状态。他是在描述实际看到的景象。”
“另外,你们从分析他的多普勒频移获得了什么结果?”
“根本无法分析。信号中断的时候,他正以十分之一的光速远离,而且是在两分钟内就达到这么快的速度,其加速度相当于二十五万个G!”
“你的意思是说,他一定是在瞬间毙命?”
“别明知故问,伍迪。你们的宇宙飞船在设计上根本无法承受那个加速度的百分之一。假如鲍曼他们能够活命,最多也只活到信号中断那一瞬间为止。”
“我只是想从另一个角度来核对你们的推论。除此之外,我们跟你们一样仍然在暗中摸索——假如你们也是在暗中摸索的话。”
“说来惭愧,我们真的只是在瞎猜而已。不过我预测,实际情况恐怕比我们瞎猜的还要疯狂几倍!”
这时,他们四周一群红色警示灯开始闪烁,像火红的烟火到处乱窜;支撑天线结构的三根细柱也开始发光,像夜空下的灯塔。夕阳的最后一抹红晕逐渐没入周围的山丘下,弗洛伊德等待着,想目睹从未看过的绿闪,不过这次他又失望了。
“这样吧,迪米特里,”他说,“废话少说。你究竟想讲什么?”
“在发现号的数据库里一定有很多很多极宝贵的信息。虽然宇宙飞船已经停止发射信号,但我认为它仍然继续不断地在搜集信息。我们想获得这些东西。”
“很好。当列昂诺夫号到达那边跟发现号碰头之后,你们直接进去复制你们想要的东西不就得了?又没人管你。”
“我不讲你也知道,发现号内部属于美国领土,未经授权擅自进入是窃盗行为。”
“但在有生死攸关的突发事件时可以通融,这很容易安排。毕竟远在十亿公里之外,我方很难得知你们派去的人在里面干什么。”
“多谢你的绝妙建议,我会上报的。不过,即使可以登上发现号,恐怕我方也要花好几个星期才能搞清楚整个系统,并读出所有数据。我建议我们双方来个合作。我确定这是最好的构想——但是首先我们可能要想办法向各自的上级推销这个构想。”
“你想要让我们这边的航天员上列昂诺夫号?”
“是的——最好是精于发现号上所有系统的工程师,比如说,你们目前在休斯敦训练的、准备将发现号开回来的那些人。”
“你怎么知道这件事?”
“拜托,伍迪——一个月前的《航空周刊》视频版早就报道过了。”
“我真的是脱节了,没人告诉我那个已经解密了。”
“看来你要多花点时间到华盛顿走动走动。你到底支不支持我的构想?”
“绝对支持。我百分之百同意你的看法,不过——”
“不过怎样?”
“我俩要应付的是一群恐龙,大脑长在尾巴上的恐龙。我们这边有些人会说:‘让俄国人赶去木星送死吧!反正几年后我们一定会到,急什 么?’”
天线平台上有片刻的沉默,只依稀听到将天线平台悬吊在数百米高空的巨大钢索发出的嘎嘎声。然后莫依斯维奇又说话了,但是声音很小,弗洛伊德必须竖起耳朵才听得到:“最近有人检查过发现号的轨道吗?”
“我不太清楚——我想应该有吧。无论如何,不用操这个心吧,它的轨道很稳定的。”
“真的吗?恕我冒昧提醒你,以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时代发生过的一桩糗事。你们的第一座太空站——天空实验室——本来预计能够在上面停留至少十年,但你们的计算没做好,严重低估了电离层的空气阻力,结果提前好几年掉下来了。我想你还记得这段惊险小故事,虽然当时你还小。”
“是我毕业那年的事,你应该知道的。但是发现号目前离木星还算远。即使在‘近地点’——呃,我是说‘近木点’——高度仍然相当够,应该不会受到木星大气阻力的影响。”
“我讲得太多了,必须到我的乡间别墅去避一避——下一次不准你到那边去找我。就这样,叫你们的监控人员尽责一点,好吗?顺便提醒他们,木星有太阳系里最大的磁层。”
“我了解你的意思——多谢。在下去以前还有什么事吗?我快要冻僵了。”
“别担心,老朋友。只要你将这些事透露给华盛顿当局——先等一个星期左右,好让我闪人——保证到时一定非常、非常热闹。”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