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软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8698458
一本实用、易读、永不过时的识人指南
·《纽约时报》畅销书,《华尔街日报》《卫报》发文推荐,《福布斯》专访
·职场关系、亲子关系、自我认知……比“九型人格”更简单的识人之道,4种性格识人术,快速掌控沟通主动权
·作者为习惯、幸福领域*影响力的观察家之一,作品在全球畅销300万册,被译为30种语言
搞定这四类人,和谁都能轻松相处:
·支持者——高效、独立、墨守陈规。
·怀疑者——率性、本真、怀疑一切。
·守义者——恪尽职守、乐于奉献。
·叛逆者——特立独行,讨厌规则。
看懂性格,你将轻松拥有:
·高情商:知道对方内心的真实想法,也知道自己的需求。
·好人缘:与各种人都能轻松相处,到哪儿都受欢迎。
·影响力:一呼百应,不管做什么,都有人配合。
在各种复杂关系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处于“被动”地位:
·精心制订的工作计划,被领导说得一文不值。
·想让伴侣改变生活习惯,对方却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给孩子报了很多兴趣班,每个都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是忍耐不语还是大发雷霆?如何才能让对方按照你想要的去做?
“四种趋向”理论告诉我们,用词上的一个微妙转变,一次快速的交心谈话,或是流程上的一丁点儿变化,都足以改变一个人的行事风格。
·如果你给支持者型的下属指派工作任务,你不用多说,便会得到一个完美的结果。
·如果你想让怀疑者型的丈夫做出改变,就给他一个基于数据和事实的理由。
·如果你向守义者型的朋友寻求帮助,对方一定会全力以赴。
·如果你想让叛逆者型的孩子好好学习,千万不能用命令的口吻。
作为习惯和幸福领域颇具影响力的研究专家,格雷琴·鲁宾设计的性格趋向测试吸引了60万人参加,成功地帮助上千万人在职场、家庭和社交关系中做出改变。“四种趋向”的核心就是:当我们了解性格趋向如何塑造我们及他人的世界观时,我们就能与他人更好地相处。
不管是在职场还是家庭中,很多人因为忽略了他人的感受,使得沟通成为一种障碍。认清性格,趋利避害,我们才能更好地驾驭他人、掌控人际交往的主动权。
部分
四种性格趋向
章
看清自己,读懂他人
预期应对:4种人性的本源4
个性决定行为9
克服弱点,掌控自我12
认清性格才能有效沟通16
第二章
性格13问:测测你是哪类人21
第二部分
支持者:纪律就是我的自由
第三章
理解支持者
优点:自由、高效、独立30
缺点:机械刻板、讨厌改变33
支持者的三重人格37
为何支持者天生善于自我保护?39
“收紧”模式:支持者的44
厘清自我期望重要45
第四章
与支持者打交道
自我激励型员工V.S.严以律己型上司49
如何避免和伴侣产生冲突?52
给孩子设立明确的目标54
夸大其词毫无用处55
职业偏好:喜好规则,不适合变动56
第三部分
怀疑者:说服我,我就服从
第五章
理解怀疑者
优点:有主见、可靠、本真65
缺点:过度询问让人崩溃69
怀疑者的三重人格74
拒绝回答:质疑即羞辱78
分析瘫痪如何克服?80
为行动找足理由82
第六章
与怀疑者打交道
职场沟通:对立并非蓄意87
有个爱刨根问底的伴侣怎么办?89
质疑权威只为一个解释92
如何说服固执的病人?95
职业偏好:鼓励提问,注重效率98
第四部分
守义者:服务他人即服务自己
第七章
理解守义者
优点:恪尽职守、乐于奉献106
缺点:纠结于达成自我期望108
守义者的三重人格109
应对之策:植入外部监督112
脱离规则令人迷茫123
驾驭自我:用外力激发内力125
家庭成员属“内”还是属“外”130
反叛式崩溃:说翻脸就翻脸131
第八章
与守义者打交道
不要过度利用守义者员工145
做守义者的督责搭档149
别让高预期压垮孩子151
人们愿意为“监督”付费152
职业选择:内心认同 外部督责154
第五部分
叛逆者:你左右不了我,我自己也不行
第九章
理解叛逆者
优点:特立独行,敢与一切唱反调160
缺点:抵制催促、规则和乏味164
叛逆者的三重人格169
共事法则:资讯-后果-选择172
满足自我:身份策略 挑战模式178
被高度规则化的机构吸引184
第十章
与叛逆者打交道
放手策略:领导监督越少越好189
应对叛逆伴侣:要得越少,得到越多193
不要给叛逆的孩子下命令199
给叛逆者选择的权利207
职业选择:挑战 自由212
第六部分
四种趋向实战应用
第十一章
与任何人都能相处自如219
第十二章
说服力:如何有效影响他人?237
第十三章
幸福从学会驾驭开始251
第七部分
附录
致谢255
快速测试性格257
关于四种趋向的其他资料261
“更佳”应用软件263
注释265
预期应对:4 种人性的本源
人们都说,世界上有两类人,一类是把世界分为两类人的人,另一类就是不把世界分为两类人的人。
我肯定属于类人。我对人类的本性怀有极大的兴趣,我一直在探求能够厘清我们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做的不同方法。
多年来,我一直在研究幸福和习惯这两个主题。对于我来说,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能够帮人们建立更加幸福、更加健康,也更有作为的人生的无所不能的妙法。不同的策略适合不同的人。事实上,对某人起作用的方法,对其他人或许就适得其反。对有些人而言,彻底戒绝某种强烈的诱惑可能会活得更好;而对另一些人来说,适度地沉湎于某些事物才更有利。有些人热衷简朴,而有些人则喜欢奢华。
事情远不止于此。在思考朋友关于她养不成跑步的习惯的说法时,我感到,在“夜猫子”与“早起鸟”这两类人表面的不同之下,还深深地存在着塑造出人类本性的某种基底差异,既深刻,又强烈和明显,然
而我却视而不见。
为了找出那些曾被我忽略的东西,我在自己的网络主页上贴出了一些问题,请求读者回答,其中包括:“你觉得制定新年规划如何?”“你遵守交通法规吗?为什么遵守或者为什么不遵守?”“你会纯粹为了好玩儿而去上一堂课吗?”读者的回复纷至沓来,我发现在这些五花八门的答案里,贯穿着几个不同的模式。说来简直有些诡异,根据答案你以可把他们归为几类,而每一类人仿佛都事先约好了,回答如出一辙。
例如,关于制定新年规划的问题,有一类人给出的答案几乎完全一致:“如果新年规划有用,我会照例去做,但我不会从元旦这一天开始,因为1 月1 日这个日期太具有强制性了。”他们都用了“强制”一词,为此我感到颇为惊奇,因为1 月1 日这个日期对我从来都不是问题。可是这些人给出的答案却全都一样,他们到底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还有很多人这样回答:“我再也不做新年规划了,因为从来也没能完成过,我总是找不到时间去实施。”
甚至还有人这么说:“我从来也不做什么新年规划,我可不想捆住自己的手脚。”
这里面存在某种有意义的规律,我非常明白这一点,但我就是还不清楚它是什么。
苦思数月,我有了“发现新大陆”般的顿悟。我当时坐在家中办公室的桌旁,恰好瞥了一眼我手写的凌乱的待办清单,我的心突然被触动了。就是这个简单而又关键的问题:“你如何应对预期(目标)?”
我终于发现它啦!
我找到了解开谜题的钥匙。我感到惊喜若狂,就好像当初阿基米德跨出浴缸时那样。我静静地坐在那儿,大脑飞速地思考着与“预期”相关的问题。
我当时抓住了一点,即我们大家都面临两大类预期:
·外设预期——外人加诸我们的预期,就像按规定时限完成一项工作。
·内设预期——我们加诸自身的预期,就像执行新年规划。
我的核心感悟是,根据一个人应对外设及内设预期的表现,就可以将他归于以下四种不同类型中的某一种:
支持者——无论是外设预期还是内设预期,都一样乐于应对。
怀疑者——质疑所有的预期,只有当确信一项预期合乎情理时,才会去达成,因此他们实际上只应对内设预期。
守义者——乐于应对外设预期,但还是奋力完成内设预期。
叛逆者——抵制一切预期,无论是外设的还是内设的。
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只需用一个直截了当的问题,所有人的本性都可以在这四种分类中找到对应的位置。
现在,我明白我的朋友为什么养不成跑步的习惯了:她是一位守义者。当队友和教练对她有所期待时,她展现自我毫无问题;而当她面对自己的内设预期时,她就纠结了。我也读懂了那些关于新年规划的千篇一律的评语。
四种趋向的理论架构澄清了我所认知的那些突出的行为模式,使我现在能够解释人人都能看到,但却无人予以关注的那些现象。
我将这个完整的体系勾画在一张纸上,呈现为4 个对称且交互重叠的圆。我的这一架构展示出蕨类叶子或鹦鹉螺似的优雅。我真心觉得我揭示了一条自然规律——人的本性。
或许还可以说,我创建了一顶麻瓜分类帽。
认清了这个架构后,我就立即着手加深我的理解。“四种趋向的策略”成为《比从前更好》(Better Than Before )的章,那是我写的一本关于改变习惯的书。我同时也在我的个人主页(gretchenrubin.com)上发帖,阐述四种趋向;我还和妹妹兼共同主播伊丽莎白·
克拉夫特一起,每周做一期关于四种趋向的博客节目——《格雷琴·
鲁宾教你更快乐》。每当我讨论四种趋向理论时,无论是读者还是听众都会纷纷与我互动。
大多数人都能够通过一段简单的描述来辨别他们的性格趋向,但对于那些心中没底或希望自己的回答被分析出来的人,我设计了一份问卷。成千上万的人都做过这个关于四种趋向的问卷,这份问卷在本书第二章或者happiercast.com/quiz 网页都能找到。人们对于问卷的回答,以及我们所做的开放式的自由反馈,都给了我更多的启发。(我注意到一点,人们的性格趋向往往会影响他们做这份答卷的意愿。怀疑者会问:“我为什么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来做这份问卷呢?”而叛逆者则会想:“是你叫我做这份问卷的吗?呵,我才不做呢。”)
为了测试关于四种趋向的观察结果,我决定就这一理论架构进行一次全国性的典型性抽样调查,我检测了地域分布广泛的一群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和不同收入的美国成年人。我重要的发现是什么?那就是四种趋向之间的比例。守义者占40%,名列;怀疑者位居第二,占24%;有叛逆者趋向的成员少,占17%——这一比例高得令人吃惊;我本人是支持者,这一类占19%。
此项研究还证实了我的许多观察结论。例如,在考虑新年规划时,支持者有可能动手去做;而叛逆者讨厌去做;怀疑者会在他们认为合适的时候去做,而不是等着哪个规定的日子;守义者则常常彻底放弃制定规划,因为过去的规划曾让他们苦苦挣扎。
在对这一架构进行优化时,我甚至给每一种趋向都添加了不同的颜色,这是借鉴了交通红绿灯模式的结果。黄色代表怀疑者,因为就好似黄色信号灯提醒我们要“等一下”,以决定是否继续前行,而在达成一项预期之前,怀疑者总是会问“等等,为什么”;绿色代表守义者,他们会随时准备好“前行”;红色代表叛逆者,他们极有可能“停下”或表示拒绝;鉴于交通信号灯没有第四种颜色,我就为支持者挑选了蓝色,似乎也很合适。
我对四种趋向研究得越多,就越能了解它们的巨大影响力。在我们深入思考四种趋向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更好地理解我们自己。这种思考对自身的了解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在认清自己的本性、自己的兴趣和自己的价值观的基础之上,我们才能够建立起幸福的生活。
同样重要的是,在我们深入思考四种趋向时,我们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别人。当我们认清了别人的性格趋向时,我们就能更加有效地与之生活和工作在一起,譬如同事与老板、老师与教练、丈夫与妻子、父母与孩子、医护人员与病人。
对四种趋向的理解,使得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更加丰富。
知行合一的自我认知是成长与幸福的*伟大的预言者。格雷琴·鲁宾给予了你工具,使你不仅能认识自己和他人,也能学会如何运用这种认知。《掌控关系》观察犀利,贴近实际,所讲述的情况至关重要,它将帮助你扫清前行路上的*障碍,直达幸福与成功。
——肖恩·阿克尔(Shawn Achor,支持者)
《幸福优势及幸福之前》作者
格雷琴·鲁宾发现了有助于我们理解自我及他人的新理论。当我们了解了自己的性格趋向时,我们就能够更有效地管理自己,更快地实现预定的目标,还能够帮助其他人也做到这一点。作为20 年来一直致力于人的习惯、上瘾及改变的研究的学者,看到《掌控关系》时我很兴奋,《掌控关系》不仅通俗易懂,而且颇有分量,是一切有志于让生活更美好的人们手中的利器。我将这一理论运用于自己的临床实践中,帮助人们了解了他们的性格趋向,进而改变其行为方式,譬如压力窘迫和情绪性进食。
——贾德森·布鲁尔(Judson Brewer,怀疑者)
医学博士、哲学博士及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内科及精神科副教授
《渴望的心灵》作者
格雷琴·鲁宾开创性的四种趋向理论简单明了,但却是经过深入研究后的有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性格,驾驭我们的性格的力量并克服其缺点。格雷琴将这一体现她独有的睿智和洞察力的工具交给我们,使我们能够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创造所向往的生活。这一工具有何惊人之处?一旦你清楚了这四种趋向,便会发现它们无处不在。
——苏珊·戴维(Susan David,支持者)
哲学博士,教练技术学院共同创办人
《情绪敏捷》作者
如果你想要对自己的生活做出改变,那你就需要格雷琴·鲁宾。她的理论新颖、真实,具有革命性。无论你是想要身体更健美,工作更潇洒,还是形象更清丽,她都能教你如何不费吹灰之力搞定你的习惯。本叛逆者现在觉睡得更香,电邮删得更爽,人更是轻了18 千克,我永远感激她。
——韦夫·格罗斯科普(Viv Groskop,叛逆者)
记者兼喜剧演员
我喜欢格雷琴·鲁宾,她使我了解了自己和身边的人。
——凯茜·任圣布林克(Cathy Rentzenbrink,守义者)
《爱的*后一幕》作者
说服力:如何有效地影响他人?
无论我们是在工作,还是宅在家里,抑或浪迹天涯,我们都总是想要说服或影响别人做我们要他们做的事情(即便我们要他们做的就是别再来打扰我们)。当我们考虑到自己的性格趋向时,就会创造出对我们为有效的条件和信息;而在考虑到别人的性格趋向时,我们也应当创造出对他们为有效的条件和信息。
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说,大凡能说服我们的,也一定能说服其他人,可惜事实并非如此。我们需要记住:我们比自己想象的还更像其他人,我们也比自己想象的更不像其他人。将这一条铭刻在心是非常难的。
简言之,要想说服某人遵从某种进程,好牢记以下要点:
•
支持者想要了解该做的是什么。
•
怀疑者要的是合情合理的理由。
•
守义者需要督责机制。
•
叛逆者希望有按自己的方式做事的自由。
同样,当我们针对不同趋向的人们运用他们各自尤其珍视的价值观时,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有可能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
支持者重视自我管理和表现。
•
怀疑者强调理由和目的。
•
守义者看重团队精神和责任。
•
叛逆者珍视自由和自我认同。
由于四种趋向的人看待世界的方法如此不同,因此不存在什么神奇的、适用的灵方妙法可供我们影响自己和他人。我坚持有规律地健身,是因为这是在待办清单上列明的;怀疑者则可以如数家珍地讲出一大堆健康的好处;守义者坚持每周骑行是因为他找到了一同锻炼的伙伴;叛逆者跑步是因为她觉得这才适合她,她要的就是跑出去的感觉。
我的怀疑者型的父亲告诉我他是如何戒烟的:“我和你母亲那时很缺钱,我就算了一笔账,看看要是我不买烟抽能省多少钱,要是再把这笔钱投资出去,那又能挣多少钱。”与此不同,一位守义者型的朋友戒烟,则是想到要对其襁褓中的儿子负责:“既然有了儿子,那就再不能傻傻地冒健康上的风险了。而且,我还想做一个模范好爸爸呢。”一位叛逆者对自己说:“我可不想当烟瘾的奴隶。”
理解了四种性格趋向,就有助于我们发现相互帮助的正确方法,那就是每个人都需要扮演好各自的角色。譬如,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吃药、正确饮食、锻炼及找医生看病。我妹妹伊丽莎白患有1 型糖尿病,她告诉我:“帮我治糖尿病的医生对我说,有些人不再到他这儿来看病了,因为他们说他‘人太好了’。”
“什么叫‘人太好了’?”我问。
“对他们不够狠呗,哪怕他们不能完全按医嘱做到该做的事。”
“我敢说,那些人一定是守义者,他们需要别人督责!”我说,“就你而言,只要定期约你的医生看病,这样就足够形成督责了,但有些守义者就需要更多的影响。他们换医生就是要得到更多的督责。”如果我妹妹的医生对四种趋向了然于心,他就能够不断地调节与病人之间的关系,以便提供他们所需的那种督责。
医护领域里的部分人已经开始运用四种性格趋向理论。
我是一个标准的支持者。我在梅约医疗中心担任临床营养医师,负责门诊(临床)方面的工作。让我搞不懂的是,有些病人就是很难改变他们自己的饮食习惯。他们大部分人都明白,如果能改变饮食习惯的话,他们的病情管控和健康状况都会得到改善,可很多人就是不肯改。了解了四种趋向理论之后,我的思维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我对病人医疗关怀的质量也极大地提高了。
同样,一位心理医生这样说道:
我的工作职责是心脏康复,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鼓励人们转而接受健康的行为习惯。我现在一眼就能看出什么人是什么性格趋向。
支持者:“这件事应该要完成。我明白了。”
怀疑者:“我为什么要做这个?给个证明吧,我需要理由。”
守义者:“让你瞧瞧这事儿我能干得多好。”
叛逆者:“别跟我说该吃什么,该怎么锻炼。”
一位读者怀着更大的挫败感写道:“我喜欢我的理疗医师,我早就告诉她我需要外部督责,可她就是不买账。她坚持要我相信,我需要‘动员自己’,并且‘为自己做点事情’。当然啦,这肯定没用,我活到现在一次也没有奏效过。只要管用,做什么我都愿意。”
这样的话我已经听到过很多次,我得说,我真是不理解,为什么人们会把需要外部督责看成一个问题,或者更糟,当成一件丢人的事。我自己的感觉就是,不管什么,只要适合你,就好!你只需把它找出来。
人们经常都会想要改变某一种习惯,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那么,当我们试着帮别人改变习惯时,什么才是常见、严重的错误做法呢?那就是劝说已经忧心忡忡的那位:“你就应该……”
•“
如果身体健康对你非常重要,你就应该靠自己锻炼。”
•“
如果你确实看重这份工作,那你就应该严格按照我制定的方案做。”
•“
如果你想成功地做一次推销,那你就应该遵从这些规则。”
•“
如果你尊重我的话,那你就应该按我说的做,而不是讨价还价。”
•“
如果你尊重你自己,你就应该找到时间来写作。”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什么是我们认为某人(或我们自己)应该做的,而在于什么才是对每一个人真正有用的。为了帮助人们改变他们的习惯或行为方式,我们就需要帮他们找到获得成功所需的东西,无论是更清晰的说明、更多的资讯、更多的外部督责,还是更多的选择。
一位读者写道:“我是一个守义者,我先生是一个怀疑者。直到我对他讲解了你的理论框架之后,他才明白为什么我要他来问我这一天是否吃得健康(作为一种督责)。在那之前,他一直认为我的要求十分古怪,因为如果我想要吃得健康,我干吗不自己下定决心去做呢?”
当我们理解了四种趋向理论,我们就可以设立对每一个人都更加有效的场景。假设有一位经理管理着一支由不同趋向的人组成的团队。在一次会议上,他宣布公司打算启用新的流程体系,他为此做了演示讲解,然后说:“如果你们谁觉得对新的流程体系及公司为何要改用新体系的意图已经听得很明白了,尽可以现在就离开回去工作。要是谁还想了解得更透彻些,你也可以留下,我会回答你们所有的问题。”这样一来,他就为那些不需要进一步解释的人(主要是守义者和支持者)节省了时间,也给其他人(大概多数是怀疑者)提供了适应新变化所需的资讯。叛逆者则是想什么时候离开就什么时候离开。
为了能掌握班上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一位教授可以这样解释对全班提出要求的目的:“这些年来,学生们发现写论文综述有助于积累相关信息,另外,写综述对你们复习备考也大有裨益。”在接下来的学期里,这位教授就可以要求学生每月都发电子邮件给她,这样她便可以了解学生们的写作进度。她可以提供三种作业题目供学生选择,而不是仅仅布置一篇了事。通过运用四种趋向理论,她就能帮助学生们在学业上获得成功。
有些错误是很常见的。在尝试说服别人时,支持者和怀疑者常常会强调搞清楚内设预期的重要性。“你必须确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你得想清楚自己的真正意图”“搞清楚什么对你重要,什么适合你”——非常棒的建议,尤其对其他支持者和怀疑者而言。守义者经常提出这样的理由,譬如“这样会给别人带来不便”“这个你必须做,这是你工作的一部分”“你指望别人来做这件事是不对的”——了不起的理由,尤其对其他守义者而言。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