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等待产品的图片
    等待产品的图片
首页艺术影视/媒体艺术谢赫“六法”视野下的影视动画创作研究

谢赫“六法”视野下的影视动画创作研究

作者:陈叶蕾 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8月 

ISBN: 9787122345554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0.99

类别: 影视/媒体艺术 SKU:5d816b37b5d8bfc22f30d96d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包 装: 平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2345554

内容简介
本书以谢赫“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为切入点探索影视动画创作规律,对“六法”本义及延伸义的深入探讨,在对相关影视动画创作进行解读、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谢赫“六法”对现代影视动画创作所起到的重要影响作用。
作者简介
陈叶蕾,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主要教授课程《动画场景设计》、《动画角色设计》、《二维构成设计》、《造型设计》、《设计色彩》、《风景写生》、《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白描》等相关课程。2002年6月,获得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中国画专业学士学历学位,2005年6月,获得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中国画专业硕士学历学位。2017年10月获得武汉理工大学艺术学理论动画方向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作品及论文多次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
目  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 001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002
1.2.1 研究目的 / 002
1.2.2 研究意义 / 002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03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003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004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005
1.4.1 研究内容 / 005
1.4.2 研究方法 / 005

第2章 南齐谢赫《古画品录》中所蕴含的六法美学内涵
2.1 谢赫“六法”历史渊源概略 / 007
2.1.1 六朝时期的文艺特征 / 007
2.1.2 涅槃佛性与“六法”之对应 / 007
2.1.3 源于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思想 / 008
2.2 谢赫“六法”蕴含的审美内涵 / 008
2.2.1“气韵生动”蕴含的审美观 / 010
2.2.2“骨法用笔”蕴含的审美观 / 012
2.2.3“应物象形”蕴含的审美观  / 014
2.2.4“随类赋彩”蕴含的审美观  / 016
2.2.5“经营位置”蕴含的审美观 / 018
2.2.6“传移模写”蕴含的审美观 / 020
2.3 谢赫“六法”的艺术纲领性意义和价值 / 022
2.4 本章小结 / 023

第3章 “气韵生动”在影视动画创作中的移植与再现
3.1 从中国画中的“气韵生动”到影视动画创作中的“气韵生动” / 025
3.1.1 从“气韵生动”看中国画中的意境营造 / 025
3.1.2 从“气韵生动”看影视动画创作中的意境营造 / 025
3.2 诗情画意、动人心弦——动画创作中的意境营造 / 026
3.2.1 整体色调的意境营造 / 026
3.2.2 叙事方式的意境营造 / 028
3.2.3 音画关系的意境营造 / 031
3.3 灵动自然、生动传神——动画创作中的节奏烘托 / 034
3.3.1 镜头剪接的节奏烘托 / 035
3.3.2 镜头运动的节奏烘托 / 036
3.3.3 镜头景别变换的节奏烘托 / 038
3.4 异彩纷呈、意趣高雅——动画创作中的审美情趣 / 039
3.4.1 气韵生动、相生相合——动画主题思想呈现伦理道德 / 039
3.4.2 直抒胸臆、美轮美奂——动画主题题材决定画面风格 / 041
3.4.3 感悟生命、迁想妙得——动画艺术家的审美理想 / 043
3.5 百花齐放、气韵天成——现代影视动画创作中的“气韵生动” / 046
3.6 本章小结 / 048

第4章 “骨法用笔”在影视动画创作中的移植与再现
4.1 从中国画中的“骨法用笔”到影视动画创作中的“骨法用笔” / 050
4.1.1 从“骨法用笔”看中国画中的结构与表现技法  / 050
4.1.2 从“骨法用笔”看影视动画创作中的结构与表现技法 / 052
4.2 别具一格、引人入胜——影视动画创作中的“骨法”结构 / 052
4.2.1 动画叙事的“骨法”结构艺术 / 052
4.2.2 角色造型的“骨法”结构构成 / 054
4.2.3 场景造型的“骨法”结构塑造 / 054
4.3 灵动流逸、挥洒自如——影视动画创作中的“用笔”技法 / 056
4.3.1 线条的艺术美与水墨动画的意境美 / 056
4.3.2 二维动画的材质“用笔”技法 / 065
4.3.3 三维动画的材质“用笔”技术 / 068
4.3.4 定格动画的材料“用笔”处理 / 071
4.4 本章小结 / 073

第5章 “应物象形”在影视动画创作中的移植与再现
5.1 从中国画中的“应物象形”到影视动画创作中的“应物象形” / 075
5.1.1 从“应物象形”看中国画中的造型艺术 / 075
5.1.2 从“应物象形”看影视动画创作中的造型艺术 / 076
5.2 惟妙惟肖、不落窠臼——影视动画创作中不同风格的“应物象形” / 076
5.2.1 写实风格 / 076
5.2.2 写意风格 / 080
5.2.3 漫画风格 / 082
5.2.4 装饰风格 / 082
5.2.5 抽象风格 / 083
5.3 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动画角色造型中内在与外在的建构 / 084
5.3.1 直白与隐喻—动画角色造型中内在与外在之间的关系 / 084
5.3.2 动画角色造型对画面背景的建构 / 086
5.3.3 动画角色造型对角色性格的建构 / 087
5.3.4 动画角色造型对角色情感的建构 / 089
5.4 动画角色造型的转化与创新 / 090
5.5 本章小结 / 092

第6章 “随类赋彩”在影视动画创作中的移植与再现
6.1 从中国画中的“随类赋彩”到影视动画创作中的“随类赋彩” / 093
6.1.1 从“随类赋彩”看中国画中的色彩设定 / 093
6.1.2 从“随类赋彩”看影视动画创作中的色彩设定 / 094
6.2 平铺直序的“类”——影视动画色彩设定对主题和内容的生成 / 095
6.2.1 影视动画色彩对题材的呈现 / 095
6.2.2 影视动画色彩对故事背景的呈现 / 097
6.2.3 影视动画色彩对空间层次的呈现 / 098
6.3 传情达意的“类”——影视动画色彩设定对情感和情绪的达成 / 101
6.3.1 影视动画色彩设定对情绪的传达 / 101
6.3.2 影视动画色彩设定对情感的传达 / 103
6.4 本章小结 / 105

第7章 “经营位置”在影视动画创作中的移植与再现
7.1 从中国画中的“经营位置”到影视动画创作中的“经营位置” / 106
7.1.1 从“经营位置”看中国画中的构图经营 / 106
7.1.2 从“经营位置”看影视动画创作中的构图经营 / 107
7.2 计白当黑、疏可走马——角色场面调度 / 108
7.2.1 角色位置 / 108
7.2.2 角色运动 / 109
7.2.3 角色和角色关系 / 109
7.2.4 角色和场景关系 / 110
7.3 动静相宜、虚实相生——镜头场面调度 / 115
7.3.1 镜头景别的变换对叙事的影响 /  / 116
7.3.2 镜头的运动 / 118
7.3.3 跨越时空、意境融彻——镜头蒙太奇对情节的表现 / 119
7.4 本章小结 / 119

第8章 “传移模写”在影视动画创作中的移植与再现
8.1 从中国画中的“传移模写”到影视动画创作中的“传移模写” / 121
8.1.1 从“传移模写”看中国画中的创作感悟 / 121
8.1.2 从“传移模写”看影视动画创作中的创作感悟 / 121
8.2 动画造型设计中的“传移模写” / 122
8.2.1 动画造型设计中对参照对象的“模写” / 122
8.2.2 对“模写”对象的提炼与概括 / 122
8.2.3 对“模写”对象的风格化表现 / 125
8.3 动画角色表演中的“传移模写” / 130
8.3.1 对真实动作的“模写” / 130
8.3.2 基于运动规律的夸张与变形 / 131
8.4 本章小结 / 132

第9章 谢赫“六法”的意义与价值
9.1 时代意义 / 134
9.1.1 契合时代的审美变迁 / 134
9.1.2 汇聚国际视野的融合 / 135
9.2 文化价值 / 136
9.2.1 传承创新、继往开来 / 136
9.2.2 挖掘内涵、精神整合 / 136
9.2.3 艺术家的参与 / 137
9.3 艺术价值 / 139

参考文献 / 141

前  言
在当今世界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影视动画创作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合一成为艺术家们的审美追求。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核心思想与批评标准,谢赫“六法”在中国造型艺术创作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作为一个融合艺术创作与艺术鉴赏于一体的美学范畴,谢赫“六法”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美学与哲学的内涵。谢赫“六法”不仅关联着绘画中具体的创作技法,绘画作品的气韵、格调与意境,同时对艺术家的审美思维、美学意境也有所关联,更包含着对终极的根源、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与相对应的审美呈现。其指涉丰富,含义深远。
本书站在影视动画创作注重技法内涵与精神内涵相统一的立场上,对影视动画创作的艺术格调与审美意境的提升进行了强调。影视动画创作需要站在谢赫“六法”美学内涵的高度上传播民族文化,获得审美体验。在研究方法上,本书采用理论借鉴移植法、概念分析法、历史实证分析法、文献查阅法、多学科交叉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其目的是研究谢赫“六法”在影视动画创作发展中的移植与再现,并试图找到成功的影视动画创作与谢赫“六法”的契合之处。通过对中外经典影视动画作品创作特点的分析,挖掘“六法”要素在经典作品中的巧妙渗透,并以此对现代影视动画创作的发展提出对策。现代影视动画创作在注重作品的时代性、娱乐性的同时,必须重视对受众审美思维的启迪。
本书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一、以美学、哲学与影视学相结合的跨学科视角和研究方法,审视谢赫“六法”与影视动画创作的关系,辨明谢赫“六法”的审美内涵对影视动画创作的影响,为影视动画创作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二、谢赫“六法”视野下的影视动画创作,从技术创作与艺术审美层面给人类精神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思考影视动画创作中的谢赫“六法”美学的原义和引申义,探索出谢赫“六法”视野下的影视动画创作规律,为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的结合,进而提升动画创作中的气韵、格调找出了一条可能且可行的途径。
总之,谢赫“六法”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绘画理论宝典,短短几十字所蕴含的思想博大精深。站在谢赫“六法”视野下审视影视动画创作,其价值与意义无法估量。
本书为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立项号为2018127。

陈叶蕾
2019年3月

抢先评论了 “谢赫“六法”视野下的影视动画创作研究”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阅读更多
缺货

电影学院018:你的剧本逊毙了!(修订版)

EUR €31.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雕刻时光

EUR €28.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如何欣赏一部电影

EUR €38.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贾想II:贾樟柯电影手记2008—2016

EUR €30.99
评分 5.0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