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盒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5108719
哪怕您不买书,我们也希望您花5分钟看看免费试读章节的序言。
因为,它们的消逝,跟我们每个中国人有关。
我希望哪怕有一天它们失传了,我们的孩子还记得,它们来过我们的国家,来过这个叫“中国”的地方。
这是一套历经433天打造的“中国之美记忆”,留给我们的孩子。
从2016年10月27日的那个周四下午向六位*传承人老师寄出约稿信,
到2018年1月3日套书清样签字,
我们用433天的时间,
请6位*非遗剪纸大师,
让3000年剪纸技艺,创意融合900年宋词记忆,
用中英双语的内文,深情解读中国人的24种东方至情。
随书感恩附赠12张大师剪刻样和12张特质红纸,助你亲手体验剪刻中国之美。
人,是“为情死,为情生”的动物; 词与剪纸,都是“为情死,为情生”的艺术体裁。这剪纸与宋词交织的24种人间至情,是我们中国人对人、对物、对世界、对自己的24种情感模式,亦是24段人情与物情的“拾遗”——曾几何时,我们对待竹子的感情,是“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曾几何时,我们对待“玉”的感情,是“梦中人似玉,觉来更忆腰如束”;曾几何时,我们对待“芳”的感情,是“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你的那些“忘不掉”,在900年的宋词里都有答案。
《剪出宋词里的24种人间至情》,这是《剪影·六位*非遗剪纸大师作品系列》的第二分册。6位*非遗剪纸大师,用433天的时间,让3000年剪纸技艺,深情融合900年宋词记忆,用中英双语的内文,深情解读中国人的24种人间至情。随书感恩附赠12张大师剪刻样和12张特质红纸,助你亲手体验剪刻中国之美。
致敬:
本书原作者之一——75岁高龄的王蓬草女士,
在创作本书之始,突发脑梗,无法再拿起剪刀参与此书创作。
王蓬草女士是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豫西剪纸第四代大师。特此向王女士致敬!
感谢怹们穷尽毕生精力,
对此6项濒危失传的国家非遗技艺孤独而沉默地坚守与传承。
千年的剪刀,恋上九百年的宋词
——《剪出宋词里的24种人间至情》的缘起
一 失传,就意味着永不再重来
我们生活在中国,每天有多少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多少后继无人的“中国技(记)艺(忆)”,就那么一声不吭地在我们身边消逝了?
没了。
一旦失传,就意味着永不再重来。
作为国人,你是选择掩耳盗铃、熟视无睹,还是惋惜地叹一口气?
更多人是有心无力,那么惋惜却那么无可奈何。非遗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了。扪心自问,我们多少普通人的生活能和它有关?
段建珺先生是内蒙古和林格尔剪纸的非遗传承人,也是我们这本书的作者之一。他在年轻时下牧区做了30年的剪纸技艺抢救与保护工作。他说,工作中常遇到的情况,就是你经过某个牧区,当地人会说:“你们怎么不早来?有个老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都能剪,但刚刚去世。”
有时会比较幸运,比如段建珺找到的一位老人,她96岁了。段建珺一直跟随了她7年的时间,直到老人家102岁去世。这7年时间,段建珺抢救了她将近360个品种、近2000幅剪纸作品,它们大部分是她98岁到100岁剪的,为研究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极珍贵的资料,无法简单地用金钱去衡量它们的价值。
非遗的抢救和保护,就是一场和时间赛跑的游戏,你不知道早一天或晚一天,什么流派又消逝了。正如这本书的约稿过程,我们辗转联系到豫西剪纸第四代大师、首批国家非遗传承人王蓬草女士。老人家75岁了,早已淡泊功利,更何况太多的国礼级剪纸作品的约稿排期都忙不过来,但终于被我们“想做一本留给孩子的非遗记忆”的想法所打动,郑重地答应了我们的约稿请求。然而约稿合同寄出去的第三天,王老师的助理发来消息说:“很抱歉,老人家在昨天夜里突发脑梗,万幸的是抢救过来了。但恐怕日后……很难再拿起剪刀了。”
那是一份寄出去,却没能再寄回来的约稿合同。
二 那些消逝的,都是China的细节
那么,它们的消逝,是否只是那些文化专家、保护学者的事情,和我们普通人有甚关系?
“有关。它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事情。”这个回答斩钉截铁。
因为它们是China的细节。
一把龙泉青瓷的手工茶壶,一刀泾县的青檀皮宣纸,一杆善琏的传统湖笔,一块带着手工温度的徽墨……包括这本书里的六个流派的中国剪纸,这些是China的物化细节;一些细节是精神性的——唐诗、宋词、元曲,它们不仅仅是语文课本,不仅仅是某个讲坛或诗词大会,它们是我们祖祖辈辈中国人的审美、情感、精气神的浓缩记忆。
它们,是我们不同于西方人的“精气神”。
陈寅恪先生曾言:“国史在,则国在。”一个民族,只要文化的根不死,就永远有希望。从小看各种教育片,为了这片热土,我们“寸土不让”;然而在那片看不见的“精神国土”中,我们从大唐走来,至今还剩下几片河山?
至今还剩几片河山?
这些脆弱的中国之美,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在我们的“精神国土”中消逝。你能听到的这些,已经是幸运的冰山一角;更多埋藏在冰山底下的非遗,失传时冷冷清清,连一句遗言都没有被听到。
程兴红先生是安徽阜阳剪纸的非遗传承人,也是我们这本书的作者之一。他的父亲程建礼先生,生于1912年,是阜阳剪纸承上启下的一代宗师。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非遗保护”并没有如今这样被重视,剪纸也鲜能作为艺术品炒作。靠剪纸吃饭,是可能被饿死的。程建礼知道,年轻的儿子放弃外边大好的工作机会,跟着他相依为命、学“没前途”的剪纸,只是出于孝心而已。后来父亲程建礼患病瘫痪在床,一个夏天的夜晚,程兴红想背着父亲程建礼去河边洗澡冲凉,老父亲程建礼突然开口说话了:
“儿啊,你该不会是(嫌我累赘)想把我扔河里(淹死)吧?”
程兴红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爹,有我一口饭吃,就有您一口饭吃。再穷再难,我也得把手艺传下去。”程兴红老师提到这段往事时,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眼泪夺眶而出。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和那些非遗的老手艺人,是不能轻易聊天的。哪个传承世家没经历过类似的故事?我们还能听到的,都是铁骨铮铮、如程氏父子这样,默默无闻却拿命扛住的非遗
。
写这篇编者序时,除了深鞠一躬地致敬,无法再表达心中的复杂情绪。谢谢你们,谢谢,谢谢你们在无数大众看不到的视野里,为我们、为更多的后来人,留住了“中国之美”。
三 “周老师,我想告诉孩子,中国剪刀是温暖的。”
比起男性的非遗传承人,女性传承人的道路往往更艰辛。
我们早有了这套书的想法时,去河北蔚县拜访了周淑英老师。周淑英老师是河北蔚县剪纸的非遗传承人,其父周永明是蔚县剪纸艺术创始人王老赏的嫡传弟子——中国第二代著名剪纸艺术大师,周淑英也是六位传承人作者中,为数不多的“女先生”。
在没见到周老师时,我们多少都有些紧张,因为周老师在剪纸界太有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代表大会”会徽的设计者……周老师的约稿不断,每年国礼级的大作品已经应接不暇。何况,比起艺术品收藏界的一掷千金,出版界的稿费实在是太微薄了。
由于蔚县剪纸“传男不传女,传里不传外”,周淑英老师把自己“嫁给了剪纸”——40岁之前没谈过恋爱,45岁才结婚。那是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不是我们现在价值观多元化的2017年。作为一个女人,她在“楚腰纤细掌中轻”的曼妙年龄,连恋爱都不谈了。她在应该“绿叶成阴子满枝”的年龄,连做母亲的权利都不要了。
作为一个女性传承人,还能有比这更大的牺牲吗?
长夜漫漫,万家灯火。过尽千帆皆不是。只有手中一把传下来的剪刀。
我们见到周老师,先谈了我们之前做过的书。周老师只是客气地笑笑。谈到为什么要做这套书的想法,周老师亦笑笑。太多的出版社和出版人有着类似的“传承文化”的情怀,我们不是个,亦不是后一个。
谈到为什么要让剪纸与唐诗、宋词、元曲做结合,也许是紧张,也许是着急,我们不顾冒昧,一口气说出了好长一段话:“周老师,我们知道比起很多的剪纸大作,这套剪给大众的剪纸书,太浅也太薄了。比起传统的窗花、百寿图和戏剧脸谱,我们想用剪纸与唐诗、宋词、元曲结合的创意,也略显得唐突和冒昧——剪纸是一种形式载体,剪什么内容才能既有文化营养又不让年轻人觉得陌生,我们想了很久。比起地方性、民俗性的传统技艺,唐诗、宋词、元曲大概是在华人世界里跨越地域性、跨越时间性、熟知度的传统文化之一了。无论贫富贵贱、无论大江南北,一个华人可能不知道什么是蔚县剪纸的‘重彩点染’,但他只要上过小学、上过语文课,他就知道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可能没听过什么是高密剪纸的‘金石气’,但他会对‘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画面产生共情。所以,我们想斗胆一试,让精神性的唐诗、宋词、元曲和技艺性的剪纸做一个嫁接,想斗胆请您和其他五位传承人一起,为孩子留住非遗之美。”
“周老师,我们想用这套书告诉孩子,中国剪刀是温暖的,唐诗、宋词、元曲是温暖的。中国剪刀不仅仅在博物馆里,还可以在孩子们的手里。诗、词、曲的美不仅仅在诗词大会上,也可以在他们亲手剪的一朵‘牧童遥指杏花村’里。”
周老师止住了客气的笑,眼睛里开始有了亮闪闪的东西。接下来,我们一一请到内蒙古草原剪纸的传承人段建珺、安徽阜阳剪纸的传承人程兴红、山东高密剪纸的传承人范祚信、黑龙江方正剪纸的传承人倪秀梅、山西广灵剪纸的传承人张多堂。这六位首批非遗剪纸大师一一被请出山,一起剪了这套希望能让年轻人感兴趣、老百姓买得起、普通公众也能动手参与的非遗记忆。
四 你能用这本书做什么
宋词软,剪刀硬。
人,是“为情死,为情生”的动物。
词与剪纸,都是“为情死,为情生”的艺术体裁。
《剪出宋词里的24种人间至情》,作为编者团队,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极冒昧的名字——宋词岂止一万首,凭什么挑出这24首?泱泱文明五千年,一个民族如此复杂的情感模式,岂是这薄薄的24种人间至情能说清楚的?
中国人讲“传家”,部分的这24幅作品,它们是我们中国人对人、对物、对世界、对自己的24种情感模式——你是否记得,有一种中国人的性情,叫“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有一种深情,叫“满城春色宫墙柳”;有一种别情,叫“杨柳岸,晓风残月”;有一种情情,叫“衣带渐宽终不悔”……
这剪纸与宋词交织的24种人间至情,亦是24段人情与物情的“拾遗”——曾几何时,我们对待竹子的感情,是“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曾几何时,我们对待“玉”的感情,是“梦中人似玉,觉来更忆腰如束”;曾几何时,我们对待“芳”的感情,是“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第二部分的“剪的技艺”,我们将用中英双语,附上了书中剪纸流派的介绍和传承人的故事。用尽量平实而动人的语言,让您走进这个迷离的剪纸的世界。为了避免三册“剪的技艺”的内容重复,我们将把六个流派与传承人的介绍,分别融入唐诗、宋词、元曲三个分册中(每分册详细介绍两个流派与传承人的故事)。
希望您能在这本《剪出宋词里的24种人间至情》当中,通过一把剪刀,找到属于自己的深情。
面对“剪纸”“宋词”这两座文化高峰,这是一本方家见笑的小书,浅显到不能再浅显。
剪刀开天地,
谁为此情种。
安。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