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5094942

*突破传统历史主线,用孩子喜欢的故事讲述简单有趣的中国历史
*“拼音 释义”双注释,无压力阅读
*帮孩子顺畅地阅读历史的“十万个是什么”,让家长摆脱熊孩子黏人的“十万个为什么”!
*插图生动形象,激发孩子想象
*冷门知识特别多,一套*很划算
*增见识、涨知识,大人小孩都能看
五代十国是一段混乱不堪的战乱年代,涌现出很多性格各异的能人异士,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赵匡胤建立宋朝后,消灭其他割据势力,基本上完成了统一,让宋朝的经济和文化得以飞速发展,平民百姓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另外,盘踞在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一直对中原虎视眈眈,宋朝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五代十国:一个群雄四起的时代
最流氓的后梁太祖皇帝 / 002
“十国第一人”杨行密 / 009
“海龙王”钱镠 / 015
五代中版图最大的后唐 / 021
荆南开国皇帝“高无赖” / 027
冤死的干将郭崇涛 / 033
傀儡皇朝后晋 / 039
短命皇朝后汉 / 045
后周开国皇帝郭威 / 051
太监王国南汉 / 057
浪漫的南唐后主 / 063
五代皇帝之死 / 069
“十朝元老”冯道 / 076
亡国的花蕊 / 083
南得发展,北有硝烟 / 089
艺术的天堂时代 / 095
宋:梦回繁华之都
马背上打下文治国家 / 102
看宋朝如何玩转官制 / 108
宋太祖空手收兵权 / 114
铁面无私包青天 / 120
还原真实的杨家将 / 126
内忧外患下的宋王廷 / 132
忧国忧民的真宰相 / 137
王安石变法 / 143
苏轼的三起三落 / 149
真实的宋江起义 / 154
靖康之耻 / 160
千古奇冤——岳飞被害 / 167
沈园遗梦 / 173
陆游临终之愿 / 179
被退位的皇帝——宋光宗 / 185
襄樊之战 / 190
宋朝的亡曲:崖山之战 / 197
花样百出的娱乐时代 / 203
从衣食住行看宋朝 / 209
岁时节令最缤纷 / 214
宋朝多名医 / 220
婚嫁丧娶多讲究 / 226
宋朝与三大发明 / 231
苏轼的三起三落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是个当之无愧的大文豪,被后人称为“诗神”或“词圣”。起初,刚入仕的苏轼政绩显著,所写的诗词也都满怀豪情。但是后来苏轼的为官之路却一直起起落落,作品风格也逐渐变得淡泊豁达。
初遇波折
苏轼出仕没多久便被指派为从八品的陕西凤翔府判官,后又被调回朝廷任史官。任职期间,苏轼博览群书,可谓收获颇丰。公元1071年,他被指派到杭州任通判。公元1074年,时年三十八岁的苏轼前往密州任太守。此后,他又先后在徐州和湖州分别担任了两年、三个月的太守。由此可见,苏轼自入仕后还算是平步青云、仕途顺畅。
然而天不遂人愿,公元1079年,苏轼第一次遭遇挫折。那时宋神宗决定采纳王安石变法,朝廷上的新旧党争由此而生。苏轼是旧党一派,坚决反对变法。李定与舒亶等新党一派的人便想方设法给苏轼扣罪名,想将他置于死地。苏轼当时在湖州任职,写了一份《湖州谢上表》。没想到何正臣、舒亶、李定等人却揪着其中一些措辞不放,指责苏轼讥讽朝廷,甚至将苏轼关在御史台里足足审讯了一百零三天。所幸宋太祖早就誓约,说是除非犯了谋反罪,否则无论如何都不会杀害重臣与士大夫。再加上当时新旧两派的正直官员纷纷出面求情,因此宋神宗想了个折中的法子:将苏轼贬职。考虑到黄州虽是下等州,贫穷而落后,但是好歹距离开封不远,尚能保障基本生活,所以宋神宗决定将苏轼贬到黄州去。此次贬职史称“乌台诗案”,之所以称为乌台诗案,是因为唐朝时御史台里有几棵大柏树,树上有乌鸦筑巢,因而御史台便被称为“乌台”。而此案本身是因文字而起,所以便名为“乌台诗案”。
再生波折
公元1085年,宋神宗离世。皇位由年仅十岁的宋哲宗继承。太皇太后摄政后将王安石新法悉数废去,并任用司马光为宰相。如此一来,苏轼便得到了东山再起的机会。他在登州当了五天太守后又很快被召回京城,官拜翰林学士知制诰。在短短的一年零五个月的时间里,苏轼从八品一连飞升了十二个官阶,直至正三品。
然而就在此时,波澜却又再次来袭。那时,太皇太后与宰相二人将王安石变法全盘否定,不过苏轼却有自己的原则,他认为王安石变法虽有不妥,却不应该全盘否定。因为与当政者的政见不合,苏轼主动请辞,就这样,公元1089年,苏轼又被调任为杭州太守。
第三次起落
公元1091年,苏轼再次回朝任吏部尚书。七个月后,他被调任颍州、扬州太守。此后,又分别当了一个月的兵部尚书和九个月的礼部尚书。如此频繁的升职贬职事实上是朝廷矛盾的表现,一方面,太皇太后十分欣赏苏轼,希望能够利用他来制衡新党;另一方面,太皇太后又对他执拗的态度十分不满。
公元1093年,太皇太后去世,十八岁的宋哲宗终于正式亲政。由于先前长期被太皇太后压制,宋哲宗的内心已经有些扭曲。所以他亲政后便展开大规模的政治反扑,疯狂打压元祐党人。而一直受到太皇太后器重的苏轼也成了宋哲宗的打击对象,他先是被调离京城,贬为定州太守,一个月后又被贬至偏远的惠州,两年半后,宋哲宗又再次将他贬到更远的地方——儋州。
相关链接:
苏东坡巧讽吕微仲
相传苏轼有一次来到宰相吕微仲处做客时,恰好遇上吕大人午睡。苏轼就在客厅内等了许久,等到吕微仲睡眼蒙眬地出来接待时,苏轼心中已经十分不满了。正好他看到吕微仲客厅的鱼缸里养了一只绿毛龟,于是他佯装不经意地提道:“吕大人家中的这种六眼龟可是十分难得的。”
吕微仲并不知道苏轼话里有话,就接口道:“那还请东坡说说这种乌龟的来历。”苏轼听了后装作热情地为吕微仲讲解道:“我只知道唐庄宗时期,有一个藩国给唐庄宗进献了一只这样的六眼龟,那时梨园弟子还特地编了套戏词讨庄宗开心呢。戏词是这么说的:不要闹,不要闹,听取这龟儿口号,六只眼儿分明,睡一觉抵别人三觉!”吕微仲这才听出了苏轼的话外之音,却又无法发火。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