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历史历史随笔日本吉川英治颠覆演绎三国故事:大乱之兆+龙争虎斗+谋事在人

日本吉川英治颠覆演绎三国故事:大乱之兆+龙争虎斗+谋事在人

国民作家吉川英治颠覆演绎三国。全新视角、立体刻画、快意阅读。群雄争霸云谲波诡,三国乱世谁主沉浮?史书、商书、权书三合一。金庸盛赞,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的枕边书。

作者:(日)吉川英治 著 王筱敏 译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时间:2019年07月 

ISBN: 9787547314227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60.99

类别: 历史随笔 SKU:5d816bd3b5d8bfc22f30e144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314227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重磅推荐:

1、日本“国民作家”吉川英治颠覆演绎三国故事。

作者:吉川英治是日本的历史小说大师,曾荣获“国民作家”的头衔,是包括朝日文化奖、每日艺术奖、菊池宽奖等在内的多项文学奖项的得主。他先后创作的《宫本武藏》《三国》等作品,被称为“百万人的文学”。

作品:吉川英治所著的《三国》是“日本三国文化的奠基之作”,日本三国题材的影视、游戏、动漫等均来源于此书。畅销日本70余年,总销量超过2000万册。

 

2、全新视角、立体刻画、快意阅读。现代手法书写经典故事,全新视角重塑英雄人物。

吉川英治版的《三国》,采用了现代风格的写作手法,一改文言或文白一体的语调,采用纯口语偶尔夹杂个别古语的表达方式,加入大量原著中没有的对白和心理描写。把传统的故事演绎的更加轻松、有趣、亲切,是适合大众阅读的通俗读物。

此外,作者也在刘备、曹操、关羽、张飞等主要人物身上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创意。全书既有金庸式的快意恩仇,也有古龙笔下的儿女情长,还有水波梁山的英雄侠义和红楼的人情练达,更融进了日本江户时代的武士道精神。

 

3、史书、商书、政书、励志书四合一。

这不仅是一本讲述三国历史的小说,也是政略大全、商战宝典和励志奇书,读者可以从群雄在争霸中的涉及的博弈与运筹、权术与诡道、用兵与驭人中学习处事方法、成功之道、领导术、组织学、战略论等。

 

内容简介

《三国》是吉川英治的*之作,也是中国文化与日本气质交融的极致作品。在日本,受《三国》影响的历史学家、政治家、企业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不胜枚举,他们把《三国》奉为历史巨著、政略大全、商战宝典和励志奇书,从中学习历史文化、成功之道、处事方法、领导理论等。

 

《三国》系列共五部,

*部,内容包括全十卷中的桃园之卷和群星之卷。

桃园之卷:刘备为母买茶途中遭遇黄巾贼,被张飞相救,后结识童学草舍教书先生关羽,三人志趣相投,在桃园结为兄弟,故事由此正式开始。

群星之卷:三国风云人物悉数登场——关羽温酒斩华雄、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曹操荥阳首败、孙坚袁绍因玉玺反目、连环计吕布诛董卓、吕布战败投刘备……各方势力杀伐不断,群雄逐鹿愈演愈烈。

 

第二部,内容包括全十卷中的草莽之卷和臣道之卷。

草莽之卷:汉献帝被迎至许都后,东汉政权在名义上得以保全。相对安稳的局面下却是危机四伏,攻取徐州的吕布、夺得秣陵的孙策、淮南称帝的袁术、盘据荆襄的刘表,再加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列强争霸的格局已然形成。

臣道之卷:本卷以“臣道”为主线,将三国时期形形色色的“为臣者”呈现出来,先有国舅董承在功臣阁拜受献帝血诏,试图联合朝臣诸侯剿灭曹操,后有太医吉平借看病之机下毒,事情败露仍宁死不屈,*后是关羽面对高官厚禄的诱惑而不忘为臣之本、心系旧主。

 

第三部,内容包括全十卷中的孔明之卷和赤壁之卷。

孔明之卷:刘备从徐庶口中得知了隆中贤人——卧龙先生诸葛亮,便带着关羽、张飞二人三次前往草庐拜访,终于得见。二人一见如故,意气相投,畅谈天下大事。

赤壁之卷:诸葛亮前去东吴与江东众谋士展开舌辩,说服孙权联合抗曹。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将战船连为一片。诸葛亮先凭借地利草船借箭,后利用天时巧借东风,黄盖假降乘机火烧赤壁,大破曹军。三足鼎立之势便成。

作者简介

吉川英治

日本“国民作家”,历史小说大师,以改编史书闻名。日本菊池宽奖、朝日文化奖、每日艺术奖得主。

1892年生于日本神奈县,幼年因家道中落而辍学,做过印刷工、修船工、花匠、记者等。他22岁正式步入文坛,34岁时在报刊上连载《鸣门秘帖》一举成名,之后创作了《宫本武藏》《三国》《丰臣秀吉:新书太阁记》《新·平家物语》《私本太平记》等多部巨著,均备受推崇,有“百万人的文学”之美誉。

吉川英治以笔为剑,致力于描写人生的曲折和坚毅的求道精神,深深影响了无数青年人的人生及价值观,他生前身后,全集一再出版,历久不衰。

 

吉川英治文学奖

本奖为纪念吉川英治而设立,范围主要是通俗小说,首次颁发于1967年,现已成为日本大众文学领域的重要奖项。得奖作家有司马辽太郎、渡边淳一、尾崎秀树、宫部美幸等。

目  录

 

媒体评论

我没有选择改写或是节译,而是斗胆尝试采用*适合长篇巨制的报纸连载小说的体例来对这部作品进行再创作,并且在刘备、曹操、关羽、张飞以及其他一些主要人物身上都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创意。书中随处可见的原著中所没有的辞句和对白等,便是我的点彩之笔。

——吉川英治

 

吉川英治先生将这部中国小说加以现代日本小说化,正是借着他富有文采的文章,使日本的读者对这部作品的兴趣至今未衰。

——金庸

 

吉川英治先生的《三国》,是我在了解人心、人情世故方面非常好的参考。愿它广为当今年轻人所阅读。三国人物的智慧,是我的*好的老师。

——松下幸之助

 

吉川英治心中的人间主义、理想主义,是使其作品广为流传、充满魅力的主要原因。

——川端康成

 

我被吉川英治文学的博大和华丽所震惊。

——渡边淳一

 

对我来说,《三国》是我很值得留恋的、充满了深刻记忆的一部书。我二十几岁时曾经贪婪地反复阅读过,当时我在日记中写道:“《三国》第三次读毕。”

——池田大作

 

像吉川先生这样的人才,大概是拜年难得一见的吧。

——司马辽太郎

免费在线读

《三国1:大乱之兆》

 

黄巾党人

话说此时正是距今一千多年前,东汉末年,建宁元年之际。

有一位旅人缓步而来。

只见他腰佩一柄长剑,着装质朴,长衣泛白。但看他生得一副唇红齿白、剑眉星

眸的模样,而且两腮丰润,唇边带笑,毫无卑怯之意。他年纪有二十四五岁,正是一

派青年不俗的气质。

只见这位青年走了一程,便随意坐在草地上歇息一下,任河岸清爽的微风吹拂他

的发丝。

看时节大约正是凉秋农历八月时分,此地是黄河之畔,一处黄土断崖所在。

“喂——”

忽然远远传来一声呼喊。黄河上一叶小渔舟划过。渔夫一边划船一边高声呼喊:

“那位后生——你在此处做甚?莫不是在等着渡船?那里可不是渡口,等也等不到船

来哟!”

青年微微一笑,颔首答道:“承蒙提醒!”

渔舟顺水而行,渐行渐远,这位青年仍然端坐原地,若有所思地凝视着浩瀚的滚

滚河水。

“哎! 哎!那个年轻人!”

从他身后又传来一声呼喊,两个村民模样的人路过。他们一人拎着鸡,一人扛着

锹:“我们打从晌午前就看见你在这里,你是不是在等人啊?最近这里有黄巾贼人作乱,

你要小心别被官府的人盯上啊!”

青年回首示意:“我知道了,多谢您提醒。”

但他丝毫没有起身离开的意思,仍然出神地凝望着浑浊的河水,似乎要将这千万

年来流淌不息的黄河望穿。

——为何黄河之水呈现如此浊黄之色呢?

如果细细观察这黄河之水,便可知道并非河水浑黄,而是水中夹裹着黄土沙砾。

这些沙砾随着水波浮沉,河水便呈现出一片浊黄之色。

青年俯首掬起一捧黄土:“哦,果然这土色亦是如此。”

他放眼西眺,遥望着河水来处,陷入沉思。

正是这些黄土沙砾,造就了茫茫中华大地,也浸染了滚滚黄河;正是这些黄土沙砾,

自人类历史尚未开始的几万年前而始,从遥远的中亚沙漠随风而来;也正是这些黄土

沙砾,堆积成了绵延不久的黄土高原,染黄了滚滚而下的黄河之水。

他不禁喃喃自语:“我的先人也是顺着这河水而来的……”。

青年默默感受着自己体内奔涌的血流,暗暗思忖着这一脉血统是从何而来。在很

久以前,大汉民族跋山涉水,随着黄沙滚滚,翻越了亚细亚山脉的崇山峻岭,沿着黄

河繁衍生息,在黄土高原上生根发芽。他们驱逐了未开化的苗人,开荒务农,振兴产业,

从此奠定了千百年中华文明的根基。

“列祖列宗在上,请佑我刘备,护我苍生,光复大汉,重铸和平!”

青年刘备俯首长拜,对天起誓。

突然,一个尖厉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呔!你是何人?如此形迹可疑!莫不是

黄巾贼人的同伙?”

刘备闻言一惊,赶忙回头观瞧。

来人不容分说,上前一把薅住他的衣领:“好小子,说!你是打哪来的?”

刘备定睛一看,原来是两个官差,他们胸前绣着县衙的吏章。如今时局动荡,就

连地方小吏也严加戒备。只见其中一人手擎一把铁弓,另一人手执一柄半月枪。

“在下是从涿县来的。”刘备从容地答道。

“涿县?你到底是从涿县哪里来的?”官差继续盘问。

“回这位官差大人,鄙舍在涿县的楼桑村(今河北省,涿州市),在下现在与家

母同住一处。”

“哦?你们家是做什么的?”

“家中编制草席,打制草帘,聊以为生。”

“哦哟,原来你还是个手艺人呐。”

“正是!”

薅住刘备领襟的官差正待再细细盘问,陡然撤了手,双目圆睁地死死盯住他腰侧的佩剑:“你休得胡言!你这腰上配的这把剑镶金戴玉的,一个卖草席的怎么有钱买

如此好剑?想必是你偷来的!”

刘备的态度谦恭有礼,又落落大方:“您有所不知,这把剑乃是家父遗物,并非

盗窃所得。”

官差一时被他的气势所迫,上下打量了一眼,又问道:“话虽如此,你在这个地

方一坐就是大半天,究竟想要干什么?昨晚有一伙黄巾贼子洗劫了附近的村子,卷款

而逃。你这小子看样子倒算老实,但是我们难免怀疑,自然要细细盘问一番。”

“在下绝非偷盗之徒,今日在此,只是想等候船家。听说洛阳船今日会顺流而下,

路过此处。”

“哦?难道你有亲人在那船中?”

“非也。在下只是想等着与船家买些茶叶罢了。”

“买茶叶?”

两位官差面面相觑。以他们的阶品和月俸是买不起茶叶,更是从未尝过茶叶的滋

味的。在当时茶叶的价格十分昂贵,只有达官显贵喝得起。平常人家也就只给危重病

人时,才能筹资买上一点茶叶治病。他们小心翼翼地问:“哎哟,你买茶叶做甚,莫

不是家里有病人啊?”

“并非如此。只因家母嗜爱饮茶,但儿子不孝,因家境拮据不能常常为母亲买茶。

在下这两年凭着手艺攒下一点银子,想着这次出门买点茶叶,献于母亲,聊尽孝道。”

刘备的回答滴水不漏。

“嗯,闹了半天原来咱们碰着个大孝子啊!唉,瞧瞧人家的出息,我们家那个混

账儿子什么时候能想着给我买点茶叶,孝敬孝敬我呀?真是的!”

两名官差听了刘备一番解释,打消了疑虑。于是摆摆手,边嘟囔边走了。

不知不觉,已是夕阳西下时分,在傍晚绯色晚霞的映衬下,黄河也被染就一片红色。

刘备怔怔地望着这片红霞赤水,又陷入了良久沉默。

“哎!黄河来处似乎显露出船旗的模样,莫不是洛阳船到了?”

刘备说着,翻身站起,手搭凉棚,眺望上游。

 

《三国2:龙争虎斗》

 

巫女

 

“什么?你们竟让我无条件和李傕讲和?门儿都没有!”郭汜完全置之不理。

他完全不顾这六十多位朝中大臣的苦口劝和,还突然下令将杨彪等一众朝臣都绑了起来。

“郭将军!你这是何意!我们众人仅仅是前来调停议和的。你为何要绑我们?”杨彪怒声质问。

“少说废话!那个李傕连皇上都敢抓起来,我怎么就不能抓朝臣呢?如今他有人质,我也有人质,看谁怕谁!”郭汜口出不逊。

“这是什么世道啊!你们两位将军原本是朝廷的栋梁之材、立国之柱。而如今一人挟持天子为人质,另一人又扣押朝臣为筹码。难道这世间已变得如此不堪了吗?”杨彪大声诘问。

“你简直是胡言乱语!”郭汜怒拔宝剑,想把杨彪斩杀在当场。这时,中郎将杨密连忙将他拦下。经过杨密的一番好言规劝,郭汜终于放下剑来。但他却不肯放过那些朝廷群臣,而仅把杨彪和朱儁赶了回去。

“啊……”朱儁已经老迈年高,今天的一番折磨令他难以承受。他跌跌撞撞地走在路上,不住仰望天空,大声嗟叹。他回顾杨彪,凄然叹道:“你我皆为社稷之臣,而如今既不能侍奉皇上,也不能拯救世人,还有何脸面活在世上?”

他与杨彪相拥而泣,扑倒在路旁。之后更因悲伤过度,昏了过去。

朱儁终于回到家中,不久便吐血而亡。杨彪一接到消息就立刻前去吊唁。他发现朱儁的头骨尽碎,原来他是悲懑难当,以额头撞柱而死的。

而在当时,如朱儁一般对世间乱象失去信心,悲愤而死之人更不在少数。李傕和郭汜两军每天在长安的街头巷尾展开混战,持续了五十多天。

如此连日的混战,每个人都无暇顾及战斗的意义究竟为何。似乎战斗既是一份工作,又是生活的一部分,或者更像是一种乐趣。两军盲目地对战着,不问原因,也不问结果,更是没有眼泪。

长安城的大街小巷上尸体横陈,水沟里流淌着腥臭的黑血。树荫花草之侧也都是血肉一片。虽然城中有青草野花,但却不见蝴蝶飞舞、蜜蜂采蜜,只见牛虻马蝇,四处乱飞。

马蝇与乱兵同处乱世,并无不同。不过起码马蝇还能得些凉风绿荫,野花缤纷。它们倒比这些乱兵还要幸运一些。

“我几欲求死,却又难成。为何朕竟如此苦命,这天子竟如此难当!”献帝天天以泪洗面,意气消沉。

“陛下容禀。”侍中杨琦悄悄附在皇帝耳边低语道,“在李傕的谋士之中,有一位名叫贾诩之人。据微臣暗中观察,此人似乎尚存一颗赤子之心。他心中敬重皇上,应该算是一位贤士。皇上何不暗中召见于他,以谋突破。”

有一次,贾诩因故来到了幽禁献帝之处。献帝立刻屏退他人,突然对贾诩深施一礼:“望你能体谅于朕,为汉室平乱。”

贾诩见状大惊,连忙跪地叩首:“微臣近日对陛下多有失礼之处,请陛下见谅。那些并非微臣的本心。另外,还请陛下多加耐心,等待时机。”

谁料到正在此时,李傕居然走了进来。他横握长刀,手提铁鞭,眼睛紧紧盯住献帝。吓得献帝面无血色,浑身颤抖。

“糟糕!”一同被幽禁的朝臣内侍都担心李傕对皇帝欲行不轨,于是立刻将献帝团团围住。他们每个人都手按宝剑,欲以性命相搏,守护皇帝。

李傕见到他们个个摆出以死相拼的架势倒有些顾忌,于是佯装哈哈大笑起来:“啊哈哈!看你们吓得这副样子!贾诩,你看他们这样子是不是很有趣啊?”

李傕大笑着掩饰这场紧张的对峙,不久便出去了。

李傕在营中养着很多巫女,他非常器重她们。这些巫女可以随意出入军营,每逢有些大事小情,巫女们就会对着祭坛祈祷,或者焚火调伏,或者请大神上身。

她们会口念“大神如此谕道——”,然后对李傕讲一些玄之又玄的妖说。

李傕对这些巫女的巫术深信不疑,因此他每当做些大事之前,总会请巫女来做一番法事,然后根据神谕的指示而行。

这些巫女信奉的是一种邪神,因此李傕更加不畏天道人怒。他越来越好战,与郭汜的军队誓死血战。他的一道道命令传下去,战场之上便有无数将士因而命丧黄泉,长安百姓更是备受折磨。

有一次,李傕的同乡皇甫郦到他的营中拜访,皇甫郦规劝道:“李将军啊,你的这场兵乱差不多就收兵吧,再打下去也毫无意义了。你如今已是国之上将,尽享爵禄,还有何图呢?”

李傕对此却不以为然,反问他道:“你此番前来,究竟有何目的?”

皇甫郦笑眯眯地答道:“李将军如今已是神灵附体之身,我此次而来是想借将军之力,驱赶妖魔邪神。”

他口才滔滔,辩才绝伦,历数李傕以一己私怨而危害百姓,囚禁天子之罪,还说他若是不思悔改则必遭天罚。

李傕闻言,突然拔剑直指皇甫郦的脸,怒吼道:“一派胡言!还不快滚!再信口雌黄,我就叫你尝尝这把剑的厉害!”

他停了一下,接着说道:“我看你是不是得了什么皇帝的口谕,才来劝我退兵的吧?哼!皇上可能觉得我退兵更有利,但我却偏偏不为之!来人啊!有谁愿意试试自己的刀快不快,便把此人给我斩了!”

骑都尉杨奉对李傕劝道:“请将军将此人交给在下吧。他既然是奉皇帝密旨而来,如果将军斩杀敕使之消息走漏出去,恐怕会对将军不利。到时候天下人就会站在郭汜一边,将军也会失去百姓的支持。”

“好!那我就把皇甫郦交予你处置吧!”

“遵命!”于是杨奉将皇甫郦悄悄带到外面,放他走了。

皇甫郦确实是奉献帝之命来找李傕劝和的,但他却没完成使命,于是羞愧得直奔西凉,自我流放而去。

不过,他一路之上不断散布消息:“李傕大逆不道,以下犯上,很快就要弑杀皇上,自立为帝。他是个背信弃义的畜生之辈,必然不得好死!”

李傕的谋士贾诩也暗中与献帝相通,他也趁机在军营之中散布皇甫郦的言论。这个说法印证了许多外面对李傕的恶评,以便瓦解军心,削弱李傕的兵力。

“哎呀!李将军看来真是逆天而为啊。连谋士贾诩都这么说,咱们这个仗肯定打不赢了。”

李傕军中有越来越多的士兵开始偷偷逃跑,或者改投他处。

于是贾诩又叮嘱这些士兵:“皇上已经知道你们的赤胆忠心了。请大家在各处耐心等待时机吧,不久之后就有战斗檄文给大家的。”

李傕的军队一队接着一队纷纷脱逃,尤其是每天早上点兵之际,能很明显地看出士兵的减员。

贾诩见状,心中窃笑。他立刻向献帝献策道:“请陛下趁此时机,将李傕官拜大司马,并赐他丰厚恩典。此事必有好处!”

李傕近来很是烦闷,因为他每天早上都会发现,自己营中的兵士又少了很多人。

“这究竟是为何呢?”

他正在为此事烦忧之时,突然听到献帝意外地下旨,要封赏于他。他不禁有些得意,照例把巫女叫来,褒奖一番。

“正如你们之前预言中所说,今天皇帝赐我大司马一职。看来你们近期的祈祷十分灵验,我要好好地赏赐你们啊。”

他送给每个巫女丰厚的奖赏,鼓励她们为他多加祭拜,膜拜邪神。

但他却对整日辛苦战斗的将士们严加斥责,不给予任何奖赏。尤其最近逃兵众多,他更是气愤地对带兵的将领们一通训斥。

“喂!我说杨奉啊。”

“哎!是宋果啊。你这是干吗去啊?”

“也没什么。我就是想私底下跟你聊一聊。”

“什么事啊?放心好了,这里也没别人,你尽管说吧。不过我说你最近怎么了?看起来闷闷不乐的。”

“唉!岂止是我一个人不开心啊。你看我手下的那帮兵士,一个个都无精打采的。你说说咱们的李将军啊,怎么能这么对待手下将士呢。他但凡一遇到什么好事,就会去奖赏那些巫女。一遇到什么坏事就责罚手下将士。李将军也太不懂得爱护属下了。”

“可不是么!跟着李将军干,咱们这些当兵的日子真难熬。咱们每天吃野草枕石块,又要上阵拼杀,把性命置之度外。可是咱们再怎么拼命立功,还是比不上那些巫女的恩典重啊。”

“杨奉,咱们都是平时带兵的军官,也都觉得这些兵士实在可怜啊!”

“当然了!可是咱们就算可怜他们,又有什么办法呢?”

“既然如此,我不妨和你明说。”

宋果闻听杨奉此言,于是附在他的耳边私语一番,将自己的决心道出。原来他决定要发动兵变。杨奉与他一拍即合。于是两人决定背叛李傕,辅佐天子。

他们商定就在当夜的二更时分,以宋果在中军举起火把为号,杨奉则率兵埋伏在营外,见机行动。

可是杨奉一直在营外等到二更天,却始终未见有火把亮起。他忙派出探子前去打探消息,却回报说消息走漏,宋果已经被李傕抓起来斩首了。

“糟糕!”

正在杨奉手足无措之际,李傕已经带兵杀到杨奉所埋伏的阵地。整个计划全盘大乱,一时之间杨奉方寸大乱,只得奋力抵抗。这一战就打到四更时分,杨奉的这支队伍被李傕杀得丢盔卸甲,难以招架。而杨奉也趁着天色未亮,早就趁乱逃跑,不知去向了。

李傕虽然识破兵变,获得胜利,但他却高兴不起来。因为经过自己营中的将士们一番内讧之后,他实际上又折损了一大块兵力。随着逃兵的增加以及内讧的消耗,李傕的兵力明显减弱。

另一方面,郭汜的军队经过连续不断的作战,也早已筋疲力尽。这时,曾与他们一同共事的张济从陕西率兵而来。张济此番前来的目的是调停二人,强行迫使两人讲和。若是此时不同意讲和,那么李郭二人就有可能被新来的张济大军打败,于是两人不得不和解。

“既然如此,我们今后就同心协力,重整朝政!”

既然两军和解,之前被郭汜扣押的朝廷众臣也皆被释放,献帝也终于舒展愁眉。于是献帝嘉奖张济劝和有功,封他为骠骑将军。

“如今长安已经毁坏殆尽,难以维持。不如迁都至弘农(今河南省,灵宝市北)如何?”

张济对献帝建议迁都,而献帝也颇为动心。

其实献帝非常怀念旧都洛阳。洛阳城无论四季变化,总是那么充满魅力。

而弘农距离洛阳很近,于是献帝很快就传旨下来,迁都弘农。

就在当年的仲秋时节,献帝和皇后的御辇就在御林军的层层保卫之下,离开了早已破败的长安城。他们一行浩浩荡荡,向着空旷的山野前进。

 

《三国3:谋事在人》

 

指挥之棒

 

曹兵大败,逃回樊城。残兵们悲伤地讲述战败的经过。而吕旷、吕翔两员大将却迟迟不归。

不久后,才传来消息。

“吕氏兄弟率领残兵落败而逃。返回樊城途中,于山间狭道遭遇埋伏,燕人张飞和关羽两员虎将率部袭击,将吕氏兄弟当场斩首,其余部下也被杀戮殆尽。”

曹仁闻讯大怒,跺脚骂道:“大耳贼刘备!你既然斩我大将,老夫就要踏平新野,为我的属下报仇!到时候要你拿命来抵!”

出兵之前,曹仁与李典商议战术,却遭到李典的断然反对:“新野虽说是一座小城,刘备的军力也并不强大,但先前由于轻敌,导致我军大败,还白白折损了吕旷、吕翔两员大将。如今将军再攻新野,莫非是要重蹈覆辙?”

“李典,你怎么说这么丧气的话?老夫亲自领兵,必定会一举取胜才是。”

“刘备绝非等闲之人,我们绝不可轻敌啊。”

“老夫有必胜的决心,自然会全力以赴。刘备再厉害,只怕他也抵挡不了多久。”

“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对付刘备,更应该慎重。属下以为,我们应当呈请丞相,速派更精锐的大军前来。待我们经过充分的演练之后,再攻打新野不迟。”

“杀鸡焉用牛刀!就为了打一个新野小城,便要去呈请丞相,恐怕会遭人耻笑。”

“既然将军坚持要出兵,那我也不便阻拦。请恕我不敢盲目作战,让我留下,坚守樊城吧。”

“一说打刘备,你小子就横推竖挡,莫非怀有二心?”

“什么?属下绝无二心!”

李典遭到曹仁怀疑,怒不可遏。但他无奈,不能留守城中,只得随队出发,前往新野而去。

此次出击,曹仁一共出动二万五千兵力,是先前吕旷、吕翔军队的五倍之多。

大军即刻从樊城出发。

首先,曹仁先将所有兵船都集中在白河,又将人马和粮草都装满兵船。樯头幡旗林立,千橹齐发,沿河而下,浩浩荡荡地向新野而去。

那厢,刘备等人还来不及庆祝首战大捷,便收到快马来报曹军大兵压境的军情。

军师单福见众人骚动,便制止下来,又与刘备冷静地单独商议:“曹军此番出战,倒是他们自己送上门的好机会。既然曹仁亲率二万五千人马来犯新野,则樊城必定空虚。虽有白河阻隔,地势不利,但我们若要直取樊城,简直易如反掌。”

“可是我军兵力薄弱,连守不守得住新野都成问题,为何还要去进攻樊城呢?”

“所谓战略之妙谛,用兵之乐趣便是,胜难胜之战,成难成之事。转败而胜的机会无所不在,只需悉心把握。人生的境遇,也与此相同。无论遭遇何等困境、艰难,只要拥有必胜的信念,因势利导,便可化险为夷。反之,若盲目自信,急于求成,只会自取灭亡。”

单福不顾大敌当前,悠然镇定。之后,他对刘备附耳密授一计,刘备这才展开愁眉,面露喜色。

曹仁和李典的大军逐步逼近,抵达了离新野城只有十里的地方。这正中单福的下怀。这时,单福才指挥刘备的军队出城,与曹军对阵。

曹军的先锋李典出战,与刘备的先锋赵云对战。两军展开激战,各自死伤数百人。但是,随着战事愈发激烈,赵云逐渐深入敌阵,直逼李典而来。李典狼狈而逃,阵形大乱,大量败兵四散奔逃,甚至涌入曹仁的中军阵地。

曹仁震怒,对左右骂道:“李典毫无斗志,立刻将他斩首示众,这样才能重振士气。”

众人苦苦求情,李典才得以保命。

第二天,曹仁变阵。他自己位列中军,帅旗飘扬,李典则退居后阵。

“哼,来吧!”

曹仁摆开阵势,蓄势待发。

另一方,单福陪同刘备一起,站在对面山丘观阵。单福举起指挥棒,指点敌军阵形:“今天曹军摆的阵形,主公可知,这是什么阵吗?”

“我确不知。”

“此阵名为八门金锁阵。曹军这个阵形不错,只是中军那里有所欠缺。”

“是哪八门?”

“八门为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部,若从生门、景门、开门进入则吉。若从伤门、休门、惊门而入则伤。若从杜门、死门入必亡。今日观曹军摆阵,可以说几乎完美。只是中军之中,却缺少大将压阵,只有曹仁一人指挥,而李典则位于后阵。我们可以利用此处,乘虚而入。”

“要如何破阵呢?”

“我军可从生门而入,再从西边的景门杀出,必可打乱曹军阵脚。”

单福一边指点阵形,一边讲述战术。他条理清晰,了然于胸,其人的用兵之妙可见一斑。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过百万兵!”

刘备听罢,不禁由衷叹道。经过单福的分析,他更加坚定了必胜的信念。于是,刘备立刻召来赵云,命他率领五百骑兵,按单福的计划破敌。

“你率兵从东南角杀入,将敌人赶至西边,最后再从东南方向折返即可。”赵云领命,立刻出阵。他率领五百精兵,摇旗呐喊着,直奔曹军八阵的生门而来。

一时之间,战马奔腾,战士高吼,战鼓轰鸣,战事激烈。

刘备的主力军也为赵云站脚助阵,将士们吼声齐发,声势浩大。

赵云率领五百骑兵,瞬间便攻破了敌军中心,令曹仁的主阵陷入混乱。溃败之兵迅速殃及中军。曹仁只得弃阵而逃。

但是,赵云并不着急追赶曹仁,而是率领部下,在敌阵侧翼厮杀一番。待赵云一直杀到西面的景门,将拦截的敌军击退之后,赵云便高声命令:“我军立刻折返,回到东南方向!”

于是,五百骑兵立刻掉头,他们尽兴蹂躏一番敌军阵地后,便向着来时之处一路反击而去。

曹军精心布置的八门金锁阵,彻底丧失了作用。整个阵形在赵云的突击之下,土崩瓦解。单福见时机已经成熟,便对刘备说道:“时机到了!”

单福立刻下令,发起总攻。

新野军虽然兵少势弱,但是出击的时机非常准确。因此,他们一举破敌,将骁勇善战的曹军打得四散奔逃。新野军全军士气鼓舞。

曹仁今天吃了败仗,摆出的阵形被敌军破解,甚为狼狈。但他在李典面前却丝毫没有流露出愧意,反而愈加虚张声势,还大放厥词:“哼!老夫今夜要夜袭敌营,一雪前耻!”

李典则苦笑一声:“你今日摆的八门金锁阵都被对方攻破了,可见敌人深谙破阵之法。刘备手下,定有高人指点,指挥军队。你如今又要夜袭,岂不是自投罗网吗?”

曹仁不顾李典的忠言相劝,反而恼羞成怒,破口大骂道:“像你这种胆小怕事之徒,就不配当武将!你少在我面前多嘴,否则革职处理!”

李典见曹仁恶意揶揄,仍然提醒道:“我其实只担忧一点,敌人很可能会趁樊城守备空虚,前去突袭。”

之后,李典便不再多言了。

曹仁不以理会,径自于当晚发起了突袭。但是正如李典所料,敌军早已做好防备。当曹仁深入敌营,正待发起偷袭时,才发觉退路已被截断。同时四面火起,曹军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刘备之军早就设下了埋伏,将曹仁的军队陷入重重火墙之中。曹仁只得仓皇突围,跨过火圈,逃到北河的岸边。但是,刚刚寂静萧索的河岸之上,忽然伏兵四起。曹军又陷入一场血腥的屠杀之中。

曹仁张望四周,只听得曹军将士哀号不断,身前身后血流成河。

在伏兵之中,突然跳出一人。他断喝一声,如响炸雷:“燕人张飞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任何人都休想渡河!”

曹仁进退不得,险些就要被全歼于当地,但幸亏李典率兵及时赶到,他才得以逃至对岸。

一行人慌忙逃命,一直逃到樊城之外,未及叫门,只见城门八字大开。城头一人高呼:“败将曹仁快进城来吧,关羽在此迎候大驾!”

只听见一声金鼓敲响,关羽率领着五百骑兵从城内冲出。

“糟糕!”

曹仁大惊失色,只得打马而逃。一路之上,他逢山便爬,遇水则泳。待到他逃回许都之时,已经衣衫褴褛,狼狈不堪。他那副丑态被众人讥笑,实在难堪。

三战三捷,刘备意气风发。

待到刘备亲率大军,进入樊城之时,县令刘泌亲自出城迎接。

刘备先在城内巡视一天,抚恤百姓,之后才进入刘泌的府邸。

樊城县令刘泌是长沙人,和刘备同姓。两人同为汉室宗亲,十分投缘,刘泌便邀请刘备到他的府邸歇息。

“得见刘皇叔,刘某不胜荣幸。”

刘泌举家出迎,对刘备款待有加。

酒宴上,刘泌带了一位美少年而来。刘备见此少年人品不俗,才华如玉,便低声问刘泌道:“这位是令郎吗?”

“不是,他是我的外甥。”刘泌面露得意之色,介绍道,“他叫寇封,原是寇氏之子,只因父母双亡,我便将他收留下来。”

刘备十分看好寇封,对他期许有加,当席提出:“我想认寇封为义子,不知可否?”

刘泌自然欢喜:“此事甚好!寇封若能追随皇叔,乃是他的造化啊。”

刘泌将寇封叫来,告知此事。寇封自然雀跃不已。刘备当场赐寇封改为刘姓,改名刘封,让他称自己为父亲。

关羽和张飞目睹此情景,便直言相劝道:“大哥,您已有了自己的子息,何苦再要收一个螟蛉义子呢?恐怕以后会埋下祸端,此举不似你往日所为啊。”

此时刘封已经改了姓,磕了头,也对刘备改口叫了父亲。既然此事已定,刘备又非常喜欢刘封,便不了了之。

“樊城此地,不合适守备。”

既然单福如此判断,刘备便命赵云把守樊城,自己则返回新野。

抢先评论了 “日本吉川英治颠覆演绎三国故事:大乱之兆+龙争虎斗+谋事在人”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阅读更多
缺货

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世纪人文)

EUR €35.99
阅读更多
缺货

黄河青山(精装版)

EUR €35.99
评分 5.00 / 5
阅读更多
缺货

林达作品集(精装版,全10册)

EUR €355.90
加入购物车

中国文化的精神

EUR €34.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