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1203363
作者生活在高原小城,用诗歌记录了草原缓缓流淌的鲜水河,静静的星星和蓝绒绒的夜幕,闪烁在神居住的广袤高原,赞颂了这片净土赐予的生活之美、心灵之美。
对于这个世界,诗人从来都心存敬爱,一草一木都是爱的化身。在诗人眼中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爱的符号,唯有把满腔的爱倾注在字里行间,才能像向日葵一样绽放,因为有一个人或者一群人,陌生人或者朋友,在尺咫、在天涯,分享着我们的孤独、甜蜜、所思、所感、所爱,愿这朵向日葵能带给您一缕温暖。
第一辑 在时光里往回走
在时光里往回走/003
在生命里边诗边行/004
在诗歌的路上我无法驻足/006
梦中的仓央嘉措/008
诗歌变成音乐/010
初见/011
无人阅读的书/013
素写/015
诗歌与生命长存/016
生命的正午/017
叶/019
忘记日子/020
我的记忆被酒精吞噬/022
痴人说梦/024
待在诗里最舒服/025
生命之舞/026
跃动的灯花/027
在酱油厂写一首酱油诗/028
一枚硬币/029
杂货铺/030
衔住遐想/032
图腾/033
深夜,我蹚过心灵的迷茫/034
仰头触到的阳光/035
诗魂/036
情话/037
夜话/038
我将合眼睡在你的歌声里/039
也许这就是开始/040
内心深处的摇滚/041
我愿在你的生命里停留片刻/043
在速度中奔跑/045
若我是你/046
无限的赠予/047
华灯初上的成都/048
时光匆匆在路上/049
有人问/051
燃灯节上/053
一串珊瑚项链/054
惜别/056
我写诗是因为/058
雕刻在光阴里的信仰/060
写信者/062
一个下午的黄昏/063
为你祝福/064
早安/066
梦魇/068
吸吮灵魂/070
你愿意和我一起去西藏吗/071
简行/073
牦牛帐篷/074
忏悔/075
一头没有信仰的牛/076
一场午夜的雪崩/077
救赎/078
行走在云上/079
松弛/080
天象(组诗)/081
夜里/083
清贫的作诗者/084
月光/086
沉浮的记忆/087
安静一点/088
遐想/089
我看见生命的原汁/090
安魂曲/091
读诗/092
夜宿/093
有重量的生命/094
睦邻/095
那把老吉他只剩下一根弦/096
命名/097
公开的日记/098
诗/099
女人如花别样美(组诗)/100
来不及整理的童年/104
第二辑 从春天开始
从春天开始(组诗)/107
冬天的苹果树/111
晨语/112
春/114
与雪有关的生命/115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116
冬至请你别唤醒/117
立春,回家过春节/118
诗意漂泊的秋天(组诗)/119
秋思/123
有雪的冬天/125
春寒/127
春天的早晨/128
穿越冬天的思绪/129
踏雪/130
枝条上的花朵/131
奢侈的阳光/132
忘了季节与季节的变化/133
寒露/134
秋歌/135
写在雨水的季节/136
别再老了,好吗/137
也许就是开始/138
六月花/139
春光/140
我听见/141
致冬天的太阳/142
冰凌花/143
下雪了/144
顺着阳光的指引/146
落叶的抉择/148
写进冬天的诗/150
窗外的雪还在下吗/151
第三辑 揣一片雪花回家
揣一片雪花回家/155
酥油灯/156
我注定属于高原/158
卡娘,一个令人尖叫的村庄/159
有你陪着,去牧场/160
酥油奶茶/161
晨别/162
牧羊女/164
炉霍,依然美丽/166
将生命赋予灵魂/167
鲜水河畔/169
宗塔草原的花香/171
炉霍山歌/173
灵魂深处的卡萨湖/175
祈愿千年/177
黑鹳在高原飞临/179
炉霍的冬天/181
相伴一缕藏香/183
贡嘎山(组诗)/185
一支笔的幻想/187
沉静一秒/188
醒来/189
补鞋匠/190
寒冷结出的花/192
静阅炉霍/194
乡愁/196
我的夜因你而亮/198
等等/199
回家的行囊/201
风景里的风景/203
青稞酒/205
你是我最远的牵绊/206
云/207
在乡间醒来是多么美妙的事情/208
妇人/209
再到宗塔/210
月光/211
每一天都是母亲节/212
远行/214
赶紧去爱/215
回家/217
这是一片充满诗意的土地/218
回家/219
风中的村庄/220
透明人/221
冰/222
第四辑 属于你的呓语轻声
属于你的呓语轻声/225
漂洋过海来看你/227
为什么活着/228
我们情绪的青春/229
路上的小语/230
十一月开始/232
背诗的森林/234
乳房/236
忧欢/237
生命的脆弱/238
唤醒妖精的酒/240
一本不说话的书/242
又见/244
马尾的心绪/246
一支文学的香笔/248
原谅我,学诗太晚/249
风铃/250
爱过,就不孤单/251
执着/252
变异/253
日记/254
变身/256
一天中最美的时光/257
夜宿/258
你为什么又在我的梦里/259
呓语/260
旅行/261
简单/262
心慌的夜晚/263
困顿/264
笔尖流出的爱/265
在黄昏做梦/266
把大海浓缩成一滴水/267
生活源于窒息/268
温度/269
孤夜/270
童年/271
妈妈,请跟我读/272
遗弃/273
一个记号/274
用文字为你素描/275
词穷/276
病灶/277
写诗的环境/278
一段好长好长的路/279
香水/280
奋笔疾书/281
等/282
没有什么可以写了/283
纸鹤/284
絮语/285
诗,不是谁的红颜/287
四月的夜晚/288
悼念汪国真/289
我是一粒游弋的沙/290
生活/291
烟雨天气,我不等你/292
假如你走来/293
等待/294
一个身影/296
在成都,我愿是草原夜莺/297
在你的唤醒中醒来/299
意向/301
就在那个秋尽冬来/302
选择一个温暖的午后/303
城市蒙上轻纱/304
无眠的风/305
影子/306
旅行/307
有一颗心/308
午后/310
一枝独梅/311
烈日下的高原/312
在人生最美的时刻/313
醉夜/314
在北海我想起北海/315
逆流而上的沙砾/316
亚龙湾的遮阳伞/317
海在岸的怀抱/319
听海/320
路上思考/322
后记:像向日葵一样绽放/324
为“康巴作家群”书系序
阿 来
康巴作家群是近年来在中国文坛异军突起的作家群体。2012年和2013年,分别在四川文艺出版社和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康巴作家群”书系第一辑和第二辑,共推出十二位优秀康巴作家的作品集。2013年,中国作协、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等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康巴作家群作品研讨会”,我因为在美国没能出席这次会议。在继2015年、2016年后,2019年“康巴作家群”书系再次推出第五辑,含11位作家的作品。这些康巴各族作家的作品水平或有高有低,但我个人认为,若干年后回顾,这一定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事件。
康巴(包括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西藏的昌都地区、青海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和云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这一区域,历史悠久,山水雄奇,但人文的表达,却往往晦暗不明。近七八年来,我频繁在这块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四处游历,无论地理还是人类的生存状况,都给我从感官到思想的深刻撞击,那就是这样雄奇的地理,以及这样顽强艰难的人的生存,上千年流传的文字典籍中,几乎未见正面的书写与表达。直到两百年前,三百年前,这一地区才作为一个完整明晰的对象开始被书写。但这些书写者大多是外来者,是文艺理论中所说的“他者”。这些书写者是清朝的官员,是外国传教士或探险家,让人得以窥见遥远时的生活的依稀面貌。但“他者”的书写常常导致一个问题,就是看到差异多,更有甚者为寻找差异而至于“怪力乱神”也不乏其人。
而我孜孜寻找的是这块土地上的人的自我表达:他们自己的生存感。他们自己对自己生活意义的认知。他们对于自身情感的由衷表达。他们对于横断山区这样一个特殊地理造就的自然环境的细微感知。为什么自我的表达如此重要?因为地域、族群,以至因此产生的文化,都只有依靠这样的表达,才得以呈现,而只有经过这样的呈现,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存在。
未经表达的存在,可以轻易被遗忘,被抹煞,被任意篡改。
从这样的意义上讲,未经表达的存在就不是真正的存在。
而表达的基础是认知。感性与理性的认知:观察、体验、反思、整理并加以书写。
这个认知的主体是人。
人在观察、在体验、在反思、在整理、在书写。
这个人是主动的,而不是由神力所推动或命定的。
这个人书写的对象也是人:自然环境中的人,生产关系中的人,族群关系中的人,意识形态(神学的或现代政治的)笼罩下的人。
康巴以至整个青藏高原上千年历史中缺乏人的书写,最根本的原因便是神学等级分明的天命的秩序中,人的地位过于渺小,而且过度地顺从。
但历史终究进展到了任何一个地域与族群都没有任何办法自外于世界中的这样一个阶段。我曾经有一个演讲,题目就叫做《不是我们走向世界,而是整个世界扑面而来》。所以,康巴这块土地,首先是被“他者”所书写。两三百年过去,这片土地在外力的摇撼与冲击下剧烈震荡,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也终于醒来。其中的一部分人,终于要被外来者的书写所刺激,为自我的生命意识所唤醒,要为自己的生养之地与文化找出存在的理由,要为人的生存找出神学之外的存在的理由,于是,他们开始了自己的书写。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才讲“康巴作家群”这样一群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的自我书写者的集体亮相,自然就构成一个重要的文化事件。
这种书写,表明在文化上,在社会演进过程中,被动变化的人群中有一部分变成了主动追求的人,这是精神上的“觉悟”者才能进入的状态。从神学的观点看,避世才能产生“觉悟”,但人生不是全部由神学所笼罩,所以,入世也能唤起某种“觉悟”,觉悟之一,就是文化的自觉,反思与书写与表达。
觉醒的人,才是真正的人。
当文学的眼睛聚光于人,聚光于人所构成的社会,聚光于人所造就的历史与现实,历史与现实生活才焕发出光彩与活力。也正是因为文学之力,某一地域的人类生存,才向世界显现并宣示了意义。
而这就是文学意义之所在。
所以,在一片曾经蒙昧许久的土地,文学是大道,而不是一门小小的技艺。
也正由于此,我得知“康巴作家群”书系又将出版,对我而言,自是一个深感鼓舞的消息。在康巴广阔雄奇的高原上,有越来越多的各族作家,以这片大地主人的面貌,来书写这片大地,来书写这片大地上前所未有的激变、前所未有的生活,不能不表达我个人最热烈的祝贺!
文学的路径,是由生活层面的人的摹写而广泛及于社会与环境,而深入及于情感与灵魂。一个地域上人们的自我表达,较之于“他者”之更多注重于差异性,而应更关注于普遍性的开掘与建构。因为,文学不是自树藩篱,文学是桥梁,文学是沟通,使我们与曾经疏离的世界紧密相关。
(作者系四川省作协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这是作者为“康巴作家群”书系所作的序言)
在时光里往回走
晚霞褪去,阳光慢慢介入
清晨
穿过高山和峡谷,花海和丛林
用最霸道的方式碾过我的身体
站在光秃秃的大地
从裹紧的藏袍里,钟情地把你掠夺
而你,锋利的紫外线
像一颗钉子,钉进我的脑袋
此刻,我借助一束光
诗兴大发
在无限的时光里往回走
来一场风情,来一场对峙
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放纵
在生命里边诗边行
思念是一只洁白的纸鹤
在暗夜,恣意开花
第一次向格聂神山朝拜,向世界高城倾诉
第一次好似死而复生
第一次聆听你的诗歌,拥抱你的黎明
在远方,远方的远方
我,痴情于陌生尘世间
最美的情郎
在诗歌和情歌中,我不该孑然孤行
敞开心扉,让时间肢解我的爱
让您的诗歌,托起我木讷的躯体
哪怕,只露出小小的诗意最单薄的部分
在呼吸中生长,在灵动中奔跑
星光召唤,仁康古屋已经沉睡
唯有诗歌醒着
像仓央嘉措的一滴眼泪
也许我的再生,不仅仅是一滴水
一滴刻进生命的诗歌
一滴清澈远方的阳光
在诗歌的路上我无法驻足
您一个人披着雪,从门隅到布达拉
在宫殿里,在街市上洒下诗粒的土壤
这是诗歌的长夜,假如我有足够的时间和地方
我愿依偎在,最后一片雪花上,找寻您的足迹
雪在睫毛上融化了,心开始空了
哦,仓央嘉措,是您,用诗歌唤起人心之善
哦,仓央嘉措,只有您能够替灿烂的春天开路
让我把所有的柔情,所有的善缘
跋涉成厚厚的诗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