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1305807丛书名: 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外国文学研究核心话题系列丛书·自然/性别研究
编辑推荐
生态女性主义作为文学批评的新兴理论思潮,不仅关注性别与自然研究的关联,还进一步敞开视野,将所有类型的二元性压迫纳入其批判范畴。本书梳理了生态女性主义的来龙去脉,特别强调运用交叠性视角,结合经典案例评析和原创案例研究来展现这一理论的阐释活力。*后提出了借鉴中国传统思想的整体生态女性主义批评范式,并为这一西方理论的本土化运用提供了阐发策略。本书既是理论阐释,也是研究方法指南,兼具学术性、应用性、原创性与文学性,既可供外国文学方向硕博研究生、年轻教师、研究者研究参考,亦适合外国文学爱好者阅读。
内容简介
《生态女性主义》一书从生态女性主义的基本定义出发,进而梳理了生态女性主义的理论渊源,并特别对其中体现出的生态批评与女性主义批评的交叠性作了介绍与阐释。随后,作者重点关注特里·坦皮斯特·威廉斯和莫言两位作家及其作品,提供了生态女性主义批评案例的示范。*后对生态女性主义的未来进行了展望,认为生态女性主义继续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其非二元的整体性,并作出了将生态女性主义与道家思想相结合的尝试,试图找寻生态女性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道路。
目 录
总 序 张 剑前 言 韦清琦第一章 生态女性主义概说1.1 生态女性主义的基本定义 1.2 生态女性主义、社会生态学及深层生态学 1.3 本质主义及女性与自然的关系 1.3.1 女性比男性更接近自然? 1.3.2 因“同病”而“相怜”的命运共同体 1.3.3 所有他者的联盟 1.4 生态女性主义在当代批评活动中的意义 第二章 生态女性主义的渊源 2.1 谱系学溯源2.2 早期先驱波伏娃2.2.1 女性与他者2.2.2 女性 vs. 自然?2.2.3 从第二性走向双性 2.3 当代开拓者加德 2.3.1 伦理跨界与文化跨界的倡导者2.3.2 《根,家园真相》的寻根叙事 附:格里塔·加德访谈 第三章 生态批评与女性主义批评的交叠性3.1 加德关于印第安人捕鲸诉求的书写 3.1.1 论争的由来与僵局——本质主义批判 3.1.2 女性主义的介入——交叠性视角3.1.3 拓展性讨论——对中国的启示3.2 亚当斯关于食肉的批判性写作 3.2.1 被“肉”化的动物与被物化的女性 3.2.2 素食主义和女性主义的交叠性3.2.3 缺席指涉理论的可扩展性 第四章 生态女性主义批评案例一:特里·坦皮斯特·威廉斯 4.1 回归地域的广泛书写4.2 回归身体的实情书写4.3 地域与身体的生态融通第五章 生态女性主义批评案例二:莫言 5.1 舌尖上的死亡盛宴与虐食行为的残酷图景 5.1.1 虐食动物:人类之于非人类动物的绝对权力和残忍本性5.1.2 食人现象:中国传统饮食的异化5.2 素食生态女性主义的关怀本质5.2.1 道德关怀的力量5.2.2 女性与动物在压迫体系中的同构性5.2.3 “人性兽化”的非人类中心化趋向 5.3 从素食饮食关怀走向人文关怀第六章 生态女性主义的未来6.1 走向非二元整体性的生态女性主义6.1.1 环境批评语境中“整体主义”的辨析6.1.2 生态女性整体论:交叠与同构 6.1.3 生态女性整体论意象的斑斓显现:双性同体与跨体性6.2 知雄守雌:生态女性主义的中国之声 6.2.1 生态女性主义的包容性6.2.2 生态女性主义与道家思想6.3 结语 参考文献推荐文献 索引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