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包 装: 平装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0271286丛书名: 胡塞尔著作集 第8卷
胡塞尔称本书是其*重要的作品之一。如果说其前的时间研究和意识研究属于现象学研究的静态分析阶段的话,本书所开启的新方向的时间研究则属于现象学的动态分析阶段。胡塞尔的内意识时间研究为其在奥古斯丁、布伦塔诺等时间分析方向上的*科学性发展,其分析的精细性可谓迄今无出其右者。但因内意识时间现象极其抽象和复杂,胡塞尔的时间思考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尝试性与艰困性,作为其思考轨迹的论述话语也就不免过于抽象与晦涩。中译本根据本著作集的统一词汇系统进行移译,以期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使中译本增加其可读性。
Ⅰ原初时间意识的基本结构:元现前、
持存及预存之流动性关联体
Nr?1原初时间意识中持存与预存的交融。元现前与“新”意识
§1?元现前的意向性。注意性朝向某种“现在的新物”、
某种过去物或未来物
§2?在元过程流逝中持存意向性与预存意向性之交织
§3?在现象学时间构成中的“期待”(预存)之作用。在预存的
充实过程中和在持存的去实〔Entfüllung〕过程中的双重
意向性之连续变样化
§4?在现象学时间对象及时间之构成中的持存与预存之交融。
当下意识及一新事件的元呈现
附录Ⅰ试用图式表达持存与预存之交融关系
(相关于Nr?1的§4)
Nr?2持存与预存的组合关系。充实化的程度及现在意识。
元过程的图示表达
§1?持存内的预存?D预存内的持存。新的图示
§2?持存与预存之交融作为充实化过程
§3?持存的和预存的充实过程蕴含着一种无限的逆推吗?
时间意识的层阶
§4?元过程:思考步骤
§5?在元流动中的前进性充实化和去实化之关联体中的新
图示表达。在持存性变样化和预存性变样化关联体
内体验时间之构成
§6?最终构成性意识在每一时相上均具有正向的及负向的倾向。
躯体性的现在作为变样化的零点
§7?时间对象意识及时流意识
§8?关于现实性和非现实性的现在意识。有限的意识
和上帝般的意识
§9?在其现实化和去现实化的连续变化流中之自意识
§10?补充问题:流动中的非连续性
Nr?3元现前之持存的及再产生性的准现前化
§1?在知觉、持存、再忆及想象中的同一客体统握中的
清晰性变样化
§2?持存及准现前化。持存与想象及形象意识不同,它不是再产生,
而是一印象性意识因素。元现前及消退〔Abklang〕
§3?再产生与持存。在元现前及持存性过去的所与性中之
统握及统握内容
Nr?4消退现象之现象学
§1?引入基本概念:现在所与者之连续性消退,直观充实的
与空的消退形式,活跃的或沉寂的时延统一体之消退
§2?在消退与持存之连续体中的直观性弱化(晦暗化)问题
和透视性缩小的问题。空间定位与时间定位之间的类比性
§3?一种无成效的解决企图:在时间场内的消退化或透视性
缩小化可能涉及感觉融合内的强度差异性问题
§4?一种新的解决尝试:时间透视可被理解为诸消退性
事件之或多或少快速的再紧缩。有关直观性及区分性之
零点的规定
附录Ⅱ疑难理解模式:有关直观性消退和元声响〔Urkl?nge〕
与消退〔Abkl?nge〕之持存的关联性问题(相关于Nr?4
内的文本)
附录Ⅲ如果消退被规定为一种感觉材料,那么如何再去
区别知觉、持存和想象呢?(相关于Nr?4)
Ⅱ论元过程及其中被构成的时间客体之所与性,此时间
客体具有其固定时间秩序及其流动性时间样态
Nr?5直观的时间样态流及流动之意识
§1?引言:固定时间秩序和时间样态流。唯我论时间与主体间
时间。客观时间的构成。“现前时间”。时间与空间
§2?关于流逝中现前之一种流动性意识如何可能?片刻材料之流
及其时间样态之流。现象学的本质法则
§3?现前场内流动之知觉以及流动行为的活生生意识。流动性
现前的层阶系列
§4?流动之元事实的不同层阶。流动中“现在”之发生与流逝。
反思在流动描述中之不同目光朝向
Nr?6行为作为“现象学时间”中的对象。时间对象
和构成性的元流动
§1?内在性〔immanenter〕材料的知觉如何区别于
此知觉的内部〔inneren〕意识
§2?元流动的所与性和行为的所与性,以及行为相关项
作为内在性的时间客体。内在性知觉的诸不同概念
§3?内在性时间对象之消退与构成对象之过程的消退
是平行的,但不是真正同时性的
§4?论同时性概念:时间流程的不同层次与时间秩序的
统一性。《观念1》的理论
§5?诺耶斯的和诺耶玛的时间性
Nr?7论时间样态理论
§1?感觉对象中的原初时间构成。有关一
1917?D1918年两次在黑森林长假期间积成的文稿(此时期海德格尔曾经与胡塞尔同住多日,与其深入交谈,向其请教,因而提前了解了胡塞尔的时间思考之细节,不少研究者认为,这对于他日后的巨著的成型,在知识基础上是至关重要的),最初也同样由史泰因编辑整理,但没有完成。后来胡塞尔曾经期待由其他助手接替处理,未果。直到1928年芬克担任助手,胡塞尔才再次想到将“贝尔瑙手稿”编辑出版的问题。退休以后的胡塞尔立即投入毕生最后阶段的理论创发与思想推广的多种计划之中。
自1930年起他开始了所谓的第三波时间思考,至1934年已积累了一批新的速写手稿(后被鲁汶大学胡塞尔档案馆编为“C手稿”)。他于是考虑是否可将此稿与“贝尔瑙手稿”编为一套书,分别称之为“第一卷”和“第二卷”陆续出版。因胡塞尔当时无余力单独处理编辑事务,他曾经将此计划交给芬克完成,甚至考虑以两人的名义出版,至少先将第一卷“贝尔瑙手稿”出版。对于“贝尔瑙手稿”的整理工作,芬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主题本身的抽象性和手稿随记的非连贯性,对文稿进行有效统一的工作十分困难,以至于直到胡塞尔去世后的几十年都未能完成。1969年,芬克干脆将手稿转交给了鲁汶大学胡塞尔档案馆。然而竟然又过了三十年,“贝尔瑙手稿”才被两位新一代的研究者贝尔奈特(R?Bernet)和洛马尔(D?Lohmar)整理编辑完毕,并于2000年作为《胡塞尔全集》第33卷出版。编者之一的贝尔奈特为鲁汶大学胡塞尔档案馆现任馆长,他也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已出版的《胡塞尔思想概论》的第一作者。本书的德文原版书的两位编辑者,针对80年前完成的“贝尔瑙手稿”的来龙去脉和内容概要,撰写了内容丰富的长篇编序,可惜碍于版权问题,我们的中译本未将其收入。
由上可知,胡塞尔的时间研究,大体上集中于三个时期,它们分别凝结为三套专门手稿:(1)1905?D1911年手稿的结集,以1905年的讲演为基础;(2)1917?D1918年在贝尔瑙两次度假期间完成的研究手稿(所谓“L手稿”,即“贝尔瑙手稿”);(3)1930?D1934年的晚年手稿(所谓“C手稿”)。第三期的“C手稿”至今尚未编辑出版(就译者所知)。第一期的手稿后由海德格尔作为名义上的编辑者出版于1928年。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