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info@easterneast.com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查看购物车 “自卑与超越” 已被添加到您的购物车。
首页心理学心理学入门学点用得上的心理常识

学点用得上的心理常识

一本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心理学知识普及。像心理学家一样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

作者:亦伟 著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ISBN: 9787511361929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26.99

类别: 心理学入门 SKU:5d816ec6b5d8bfc22f31025a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361929

编辑推荐

★
了解自我、认知外界、职场工作、婚恋情感,无一不跟心理学有关。无论你是遇到工作、情感还是生活中的烦心事,都能用心理学的知识找到解决的办法。

★
一本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心理学知识普及***。

★
像心理学家一样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

 

内容简介

    心理学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心理学的“影子”,只要你用心观察,随时随地都能发现现象背后的心理因素。

    书中用浅显的语言和通俗易懂的故事,帮你揭开现象背后隐藏的心理学常识,带你进入心理学的趣味世界中,感受心理学独特的魅力。

作者简介

亦伟,资深心理咨询师,有丰富的心理咨询与教学经验,坚持将心理学与生活融汇,让心理学成为提升个人素质和生活质量的好帮手,作品语言简练、不晦涩。

目  录

章 认识自己

——读懂自己才能读懂世界

1.每个人的思维都有局限    003

2.神秘的大脑运作方式 005

3.是错觉欺骗了你 007

4.老年人是幸福的    008

5.眼见不一定就是事实 010

6.你只是在做真实的自己    012

7.心理的“成长史”    014

8.心理学的境界:天人合一 016

9.我思故我在 019

10.心理暗示让痛苦数倍放大      021

11.第六感是如何产生的      022

12.神奇的潜意识活动   024

13.身体中的3个“我”      026

14.活出自己独立的人格      027

 

第二章 行为反映了我们的心理

——表面与内在的潜在逻辑

1.印象为什么如此重要 033

2.不可一味追求完美    034

3.双胞胎的相似人生轨迹    036

4.行动起来,也要表达出来 038

5.智慧源于观察和思考 039

6.“老实人”往往具有强大爆发力    041

7.是话太多,还是患了躁狂症    042

8.你渴望挑战极限运动吗    043

9.艺术家创造的“自由王国”    045

10.孩子为什么会贪玩任性   046

11.别让臆想扰乱正常生活   047

12.地域不同,肢体语言含义也不同   049

13.我们的身体一直在“说实话”      051

 

第三章 让色彩装点我们的生活

——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些色彩

1.心理颜色的视觉感    055

2.色彩是一台环保的空调    056

3.色彩本身的强大吸引力    058

4.你喜欢的颜色是哪种    059

5.先天色彩嗜好与后天色彩嗜好 061

6.每一种色彩代表不同性格 062

7.当心,你的情绪被色彩控制了 064

8.黄白的色彩搭配让人垂涎欲滴 066

9.初次约会,巧搭服饰的颜色    067

10.家庭装修中的颜色心理学      069

11.五光十色的化妆品,打造百变妆容      071

12.孩子天真烂漫的色彩世界      072

13.可令时空错乱的色彩      074

 

第四章 潜意识中的我们

——是梦境还是心境

1.梦境是开启内心世界的钥匙    079

2.庄周梦蝶的故事 081

3.梦中梦,似幻亦真    083

4.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085

5.周公解梦的玄机 087

6.梦话可以揭开心底的秘密 089

7.以正确的心态对待梦游    090

8.梦的科学解析    092

9.做梦助于开发脑功能 094

10.催眠产生潜意识梦境      096

 

第五章 工作中的心理学

——让你的工作充满正能量

1.求职步很关键    101

2.保持危机感,迸发无限活力    103

3.做一个积极进取的职场人 104

4.学会调控,避免职场“情绪传染” 106

5.令上班族厌烦的星期三    108

6.成功人士的“隐形抑郁症”    110

7.应用名片效应,建立良好的印象    111

8.以人为本,赢得员工的心 113

9.运筹帷幄,打造一个卓越的团队    114

10.职场身体语言的暗示作用      116

11.巧妙化解电梯间的尴尬   119

 

第六章 当经济遇上心理

——投资理财的心理奥秘

1.超实用的经济心理学 123

2.专业理财师受追捧    124

3.如何面对股市的跌宕起伏 126

4.商业机密是公司的核心价值    127

5.“低价销售”太诱人 129

6.卖场人员提高销售热情的方式 130

7.配套出售的家居用品 132

8.“天价商品”为什么也有消费群    134

9.企业家的慈善行为源自哪儿    135

 

第七章 期待美丽的爱情

——翩翩起舞的爱情荷尔蒙

1.一见钟情,心底究竟在想什么 139

2.你在我心中是美    141

3.珍贵的初恋,记忆中的美好    142

4.异性知己与亲密爱人 144

5.爱情是一种味道 146

6.每个人都有两段恋爱史    147

7.恋爱要越“谈”才越爱    149

8.遗忘,只是记忆的一种形式    150

9.学会拒绝,不要贪图被追求的小虚荣    153

10.走出网恋的阴霾心理      154

11.感情谈得起,更要放得下      156

12.思念是一种病   158

13.深情眼眸述说心底柔情   160

 

第八章 心理暗示可以帮助我们

——担心的事总容易发生

1.越怕出事,越会出事 165

2.预言成真只是偶然事件    166

3.从众心理暗示,打个哈欠也会“传染” 168

4.什么控制了胃的饥饿感    169

5.我的闺密又大采购了 171

6.在稳妥中探求冒险精神    172

7.如何化解心中的怒气 173

8.不可用破坏方式减压 175

9.危急关头,理智做出选择 177

10.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178

11.“80后”的怀旧风潮      180

12.互联网催生了双重人格   181

13.咬笔带来的幸福感   183

14.盲目模仿,会丢了真实的自己      185

15.别“宅”了,出来看看世界   186

 

第九章 人人都会恐惧

——你需要一颗“大心脏”

1.克服“密集恐惧症”的心理障碍    191

2.它们真的那么可怕吗 193

3.蜘蛛侠是个超级英雄 195

4.我们一起征服恐高症 196

5.奇特的“恐飞症”    198

6.幽闭空间恐惧症候群 199

7.晕血、晕针的特异恐惧    201

8.没有人不害怕电闪雷鸣    202

9.你有老板恐惧症吗    204

10.那些年的比较对象,“别人家的孩子” 206

11.洁癖症患者心底的秘密   208

12.让内心充满阳光      210

13.考试前突然“生病”的孩子   212

 

第十章 学会逆向思维

——让惯性思维偶尔反转

1.“人多力量大”的思维误区    217

2.过多选择带来的负效应    219

3.过分追求完美,反而适得其反 221

4.每个人都应该建立自信    223

5. 3岁独立人格开始成形    224

6.过度理由效应:削弱内在动力 226

7.为什么得铜牌的人比得银牌的人更高兴 228

8.问路存在风险,热心人也会指错路 230

9.外部干扰,重要的事情也会忘记 232

10.玩游戏也可以锻炼身体   234

11.讲粗话可缓解疼痛   235

12.早晨不叠被子反而有利于健康      237

13.喝碳酸饮料可减压   238

14.保守秘密是心理健康的能力   240

15.哭泣不是丢人的事   242

16.不要压抑怒火,而要理智地宣泄   244

17.棘手的问题需要暂时搁浅      245

18.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      247

 

第十一章 让生活充满阳光

 ——疲惫生活里的积极向往

1.赢得起,也要输得起 253

2.不要让世俗夺走你的快乐 254

3.改变自己,但不能迷失自己    256

4.大众审美标准,苗条女和肌肉男    258

5.你那么美,为什么还要整容    260

6.平稳度过情绪“低潮期” 262

7.摆脱心理定势,塑造积极心态 263

8.无为,顺其自然好 265

9.心理素质差,源于消极的想法太多 267

10.坚持下去,不要轻言放弃      269

11.集中注意力,有规律地生活和工作      270

12.乐在其中的拖延者   272

13.别让惯性支配你的生活   273

前  言

    提到心理学,很多人脑海中的印象就是“弗洛伊德”、“心理问题”、“心理咨询”等这些字眼儿,总觉得心理学是一门艰涩、晦暗的专业学科,和我们普通人的生活离得很远。其实不然,心理学是一门与生活紧密接壤的学科。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能感受到心理学的“马脚”。比如,大家坐电梯时都会不约而同地仰着头盯着不断在变化的楼层数字,这是“心理距离效应”;排队的时候往往右边排队的人总是比较多,这种现象显示的是“排队心理学”;一些平日里内向羞涩的人在酒后会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情绪,这则是压抑心理的另类释放……这种例子举不胜举,只要你留心,就能感受到心理现象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马脚”。

    那学习心理学有什么用处呢?

    首先,心理学会带你认识内外世界。 学习心理学可以加深我们对自身的了解,可以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出某些行为,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心理活动,以及了解自己现在的个性、脾气等是如何形成的等。同样,你也可以把自己学到的心理活动规律运用到人际交往中,通过他人的行为推断其内在的心理活动,从而实现对外部世界的更准确的认知。

    第二,调整和控制行为。人的心理特征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我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自身和他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和调整,也可以通过改变内在外在的因素实现对行为的调控。也就是说,可以尽量消除不利因素,创设有利情境,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积极行为。

    第三,应用在实际工作上。 心理学分为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两大部分,理论心理学的知识大部分是以间接方式指导着我们的各项工作的,而应用研究的各个分支在实际工作中则可以直接起作用。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教育心理学的规律来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商场的工作人员利用消费和广告心理学的知识设计橱窗、陈设商品,以吸引更多的顾客,等等,这方面的应用很多,读者可以在自己的工作中有意地加以体会和利用。

    本书从以上角度出发,摒弃艰深晦涩的专业口吻,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和丰富好读的故事,将心理学在自我认知、外界认知、职场工作、投资理财、婚恋情感等方面的表现和运用生动具体地介绍出来,无论你是遇到工作、情感还是生活中的各类烦心小事,都能用心理学的知识找到相关解决的办法,同时,也能让自己变得更加心情愉快,情绪稳定,生活健康和谐。

在线试读

11.

第六感是如何产生的

 

    第六感是一种基于相似经历产生的意识判断。

 

    几千年前,古希腊科学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有五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生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楚。科学实验表明,人体除了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五个基本感觉外,有可能还存在第六种感觉。“第六感”常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尤其是在敏感的女性身上,比如我们常常会听到以下对话:

    ——“你是怎么发觉他说谎/做错事/出轨/的呢?”

    ——“我的第六感在告诉我。”

    有些人对“第六感”的存在深信不疑,有些人却认为“第六感”简直就是无稽之谈。然而,科学家至今仍不能给我们确切的回答。

    生物学家认为存在第六感,其就是身体对机体未来的预感,生理学家把这种感觉称为“机体觉”、“机体模糊知觉”,也叫作人体的“第六感觉”。它指的是人们对内脏器官的感觉,是机体内部进行的各种代谢活动使内感受器受到刺激而产生的感觉。例如,人们对饥饿、口渴等的感觉,都不是通过五个基本感觉器官所感知的,而是通过“第六感觉”而感知的。
有人把人的意念力或精神感应称为人的第六感觉,也就是所谓的超感觉力,我们这里所说的“第六感觉”是与之不同的。

    “第六感觉”的感知,并没有什么专门的感觉器官,是由机体各内脏器官的活动,通过附着于器官壁上的神经元(神经末梢)发出神经电冲动,把信号及时传递给各级神经中枢而产生的。然而,内脏器官的感受一般都不像机体表面的感觉那样清晰,而是带有模糊的性质,而且缺乏准确的定位。比如,当腹部出现疼痛的时候,患者往往分不清楚到底是胃痛还是肚子痛,所以生理学家把人体的“第六感觉”称之为“机体模糊知觉”。

    在正常情况下,人们一般无法清楚地感觉到胃肠的蠕动、消化液的分泌、心脏的跳动,等等。生理学家的实验表明,当内部感受器受到特别强烈的刺激或是持续不断的刺激时,人体的“第六感觉”的发现对人类了解自身的活动规律和防治疾病都是有益的。

    加拿大心理学家罗纳德·任辛科发表在《心理学》杂志上的报告说,他通过实验发现,某些人可能会意识到他们正在看的景象已经发生了变化,但又不能确定到底这变化是什么。他认为,这可能是一种新发现的、有意识的视觉模式。他把这种现象命名为“心智直观”。任辛科说:“它可能是一种预警系统。”

    北京大学心理系主任韩世辉教授认为,第六感可以从意识的角度来解释,人接收来自外部的信息后,大脑即对信息进行加工,有些信息可以到达意识层次,有些则不能到达,但有时往往是后者改变了人的行为方式。对心理学研究来说,“第六感”有点像UFO、外星人一样,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它存在,却又有相当一部分人相信它的存在。

抢先评论了 “学点用得上的心理常识”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心理学与生活(精装第19版)

EUR €190.99
阅读更多
缺货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5版)(连续多年位居亚马逊网上书店心理学类TOP100畅销书之列)

EUR €20.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西方学术经典·精装版)

EUR €19.99
加入购物车

心理学入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原书第2版)

EUR €49.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