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铜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3797779
吟诵,即吟咏诗书,诵读经典。通由对诗文内涵的理解,顺应文字音韵特点,言之不足嗟叹之,嗟叹不足咏歌之,流淌出中国语言的鲜活律动,生发出文字背后的精神意象,由此吟诵者的身心全然与经典之文相涵濡,相交融。
在近些年的国学教育中,掀起了吟诵学习的热潮,然而如何系统深入地学习吟诵,如何理解实践吟诵的人文价值,是当前吟诵研究及传承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斯文在兹:吟诵之路》正是基于吟诵的这些现状,而系统梳理出吟诵学习的有效方法,并力图普及吟诵更广深的文化价值。
本书以《尚书》所言“斯文在兹”为吟诵立意,重在阐明其更深广的文化根基。在理论结构上,全书分作上下两篇。上篇“吟诵之文”,从“文”的视角切入,深入剖析吟诵的内涵。下篇“吟诵之法”,注重从“法”的角度来探索吟诵之路,有助于打开诵读吟咏诗文的一些门径,找到内在的规律与方法,但其背后深层的根基仍不能脱离“吟诵之文”。上、下篇的构建,是互为补充融贯的,其内在的主旨始终要回到深广的“吟诵之路”。
让我们抑扬音节,顿挫节奏,契入诗文的阴阳开合之气,与生命之气相摩相荡。吟诵之路,正是一条生命与文化真实地交流、涵养、熏修的广阔道路。
上篇: 吟诵之文
章 言立而文明 声发而文生 ——吟诵的界定
壹 历来有关吟诵的界定
一、“读法”界定模式
二、“读法”界定误区
(一)各家分歧众多
(二)读法视角樊笼
贰 吟诵界定新视角
一、返归吟诵“整体状态”的思考
二、以“文的生发”为本
三、“吟诵”界定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 披文以入情 觇文见其心——吟诵中的觉知
壹 语的觉知
一、清晰真诚的语言表达
二、语言之“清”
(一)身心清透
(二)气息清灵
(三)发音清澈
三、语言之“真”
贰 文的觉知
一、层面:识文断字
(一)声象乎意
(二)因声求义
(三)得音而能得义,得义而能读书
二、第二层面:文通字顺
(一)离经辨志
(二)唐文治“三十遍读文法”
(三)圈点之学
三、第三层面:得其文气
(一)文气说
(二)抗吾气与古人之气相翕
第三章 情深而文明 气盛而化神——吟诵的状态
壹 识文达音 以音入文
一、微观层面:每个字音的传达
二、整体层面:由音节得其神气
贰 气韵生动 生生不已
一、声气之妙合于阴阳之道
二、气盛言宜
三、一气周流
第四章 文而化之 文气养成——吟诵的价值
壹 文而化之
一、读书由声气证入
二、国文诵之于口,传授于心
贰 文气养成
一、吟诵之于生命教育的价值
二、吟诵之于母语教育的价值
下篇: 吟诵之法
章 “吟诵之法”的提出与辨析
壹 “吟诵之法”从何而来
一、以汉语音韵学为背景
二、以传统曲论唱论为养分
三、以汉语诗文声律学来延展
贰 “吟诵之法”的地位及作用
一、以“骨法用笔”为鉴
二、“骨法用笔”的有效性
三、“骨法用笔”不离“气韵生动”
四、规则与自由的关系
第二章 口法之功
壹 口法的提出
贰 识真念准 正字正音
一、关于“声”
(一)从“发音部位”探究“五音”
(二)从“发音方法”探究“清浊”
二、关于“韵”
(一)从“韵头”分析,引出“两呼”“四呼”及洪细之分
(二)从“韵尾”分析,引出“阴、阳、入”三分及归韵之法
三、关于“调”
(一)现代汉语普通话声调:“阴阳上去”四调
(二)古代汉语声调:“平上去入”四调
(三)辨识入声
(四)四声之象
(五)四声唱法
叁 依字行腔 字正腔圆
一、切法即唱法
(一)反切原理
(二)反切咬字归韵
二、关于头、腹、尾
(一)关于“字头”
(二)关于“字腹”
(三)关于“字尾”
三、字正腔圆
(一)鹤膝蜂腰
(二)字腔熨帖
(三)字音清而正
(四)声腔纯而圆
(五)声中无字,字中有声
第三章 吟而绎之
壹“吟而绎之”之理
贰 诗律平仄特点
一、平仄基本界定
二、平仄声律特点
三、平仄规律
(一)一句之中,平仄相间
(二)一联之中,平仄相对
(三)各联之间,平仄相粘
叁 吟诵音节之变
一、节奏律动
(一)微观节奏规律:平长仄短
(二)诗句音步节奏
(三)吟诵实例分析
二、音调抑扬
(一)平仄高低与声调调值相关
(二)影响平仄高低的更多因素
(三)吟诵实例分析
肆 阴阳开合
一、音节之变中的阴阳之理
二、吟诵实例分析
(一)一句之中的阴阳开合
(二)句与句之间的阴阳开合
(三)全诗衔接中的阴阳开合
第四章 声韵空间
壹 韵的妙用
一、韵的结构作用
(一)韵脚贯串系联
(二)韵脚呼应加强节奏
二、韵的声韵作用
(一)韵字长吟
(二)韵脚吐音圆润
三、韵的色彩作用
(一)平声韵与仄声韵的比较
(二)开口韵与闭口韵的比较
(三)不同韵部的色彩差异
贰 入声的顿挫空间
叁 虚字的神情声气
一、虚字说
(一)虚字的语法结构功能
(二)虚字的声气传达
(三)虚字的吟诵要点
二、吟诵实例分析
(一)“之”字例
(二)“兮”字例
(三)论语吟诵
(四)骈体文吟诵
(五)文赋吟诵
历来有关吟诵的界定
针对“吟诵”这一概念,大家很容易将思考的角度集中在“吟”与“诵”二字的辨析上。“诵” 通常是较接近日常语言的“读念”,“吟”是较接近音乐性的“歌唱”。二者的基本差别主要在读法
上,进而体现在吟诵实践中,终通过声音来呈现,其“读法”形式便成了关注的焦点。因而时
至今日,“吟诵”主要被概括为或诵读或吟咏,或二者兼具的“读书法”。
“读法”界定模式
二十世纪早期,赵元任和郭沫若先生较早谈到吟诵,他们主要从感受上来描述其“读法”的特点,特别突出了吟诗中接近于“歌唱”的特征: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郭沫若为《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撰序言道:“中国 旧时对于诗歌本来有朗吟的办法,那是接近于唱,也可以说是无乐谱的自由唱。但那唱法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寻,
在专门的音乐家听来,大约是可以谱得出若干种相当共通的调子出来的。”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赵元任在《新诗歌集》序中说:“所谓吟诗吟文,就是俗话所谓叹诗叹文章,就是拉起嗓子来把字句都唱出来,而不用说话时或读单字时的语调调①。”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投身于吟诵实践的前辈中,如陈炳铮、陈少松先生等人,开始对“吟诵”概念进行规范的界定,但讨论的重点仍集中在“读法”上。
陈炳铮在《谈古典诗歌的吟诵》中写道:“广义的吟诵包括‘朗吟’(‘朗吟’即接近于唱,但似唱而非唱的‘半念半吟’)。‘朗吟’要注重 节奏和字的声调,但旋律性较差,而是‘朗诵’的一个变种吧。狭义 的吟诵则专指‘吟唱’。它不但应严格遵守声调的调值规律,还要切 实地注意节奏性与旋律性……一首比较好的吟诵曲,也是一首带‘吟 诵’独特风格的优秀声乐作品①。”
陈少松在《古诗词文吟诵》一书中谈道:“‘吟诵’作为一个词使用,泛指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它既可指吟,也可指诵;或者既指吟,又指诵”;“所谓‘吟’,就是拉长了声音像歌唱似地读”;“所
谓‘诵’,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②。
二十一世纪以来的吟诵研究,基本仍承袭“读法”界定思路。如秦德祥先生从“合成词的结构”上,对吟诵提出两种理解:一为联合式,两字地位相等;二为偏正式,后者为主,前者修饰、限制后者,则“吟诵”以“诵”为根本,“吟”辅助“诵”,以增强情感的表达③。另如朱立侠亦吸取陈少松、秦德祥等人的观点,在其《唐调吟诵研究》中总结为:“‘吟诵’处在‘念’和‘唱’之间,同时兼有语言性和音乐性④。”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