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520979丛书名: 21世纪普通高校会计学系列精品教材
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本科专业的教学需要,也可作为工商企业财务会计实务界学习培训之用。
节 财务会计概述 1
第二节 财务报告概念框架 3
第三节 公允价值计量 7
复习思考题 14
第二章 货币资金 15
节 货币资金概述 15
第二节 库存现金 18
第三节 银行存款 20
第四节 其他货币资金 25
练习题 26
第三章 应收款项 28
节 应收账款 28
第二节 应收票据 30
第三节 预付账款及其他应收款 36
第四节 应收款项减值 38
练习题 41
第四章 存货 43
节 存货概述 43
第二节 取得存货的计量 45
第三节 发出存货的计量 51
第四节 期末存货的计量 64
练习题 71
第五章 金融资产 73
节 金融资产概述 73
第二节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核算 78
第三节 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金融资产的核算 83
第四节 金融资产的重分类 91
练习题 96
第六章 长期股权投资 98
节 长期股权投资概述 98
第二节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101
第三节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103
第四节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及处置 114
练习题 118
第七章 固定资产 121
节 固定资产概述 121
第二节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124
第三节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133
第四节 固定资产的处置 142
练习题 146
第八章 无形资产与其他资产 149
节 无形资产概述 149
第二节 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154
第三节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158
第四节 无形资产的处置 161
第五节 其他资产 162
练习题 167
第九章 投资性房地产 169
节 投资性房地产概述 169
第二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 171
第三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173
第四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 175
第五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178
练习题 180
第十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182
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概述 182
第二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与计量 183
第三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核算 186
练习题 190
第十一章 资产减值 192
节 资产减值概述 192
第二节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193
第三节 资产减值损失的核算 199
第四节 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 200
第五节 商誉减值测试 206
练习题 209
第十二章 流动负债 211
节 流动负债概述 211
第二节 流动负债的核算 213
练习题 241
第十三章 非流动负债 243
节 非流动负债概述 243
第二节 借款费用 245
第三节 应付公司债券 252
第四节 长期借款及长期应付款 261
第五节 预计负债 263
练习题 269
第十四章 债务重组 273
节 债务重组概述 273
第二节 债务重组的核算 274
练习题 283
第十五章 股份支付 285
节 股份支付概述 285
第二节 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 288
第三节 股份支付的核算 292
练习题 302
第十六章 所有者权益 304
节 所有者权益概述 304
第二节 实收资本和其他权益工具 310
第三节 资本公积和其他综合收益 318
第四节 留存收益 321
练习题 322
第十七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 325
节 概述 325
第二节 收入与费用的核算 339
第三节 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核算 358
练习题 370
第十八章 财务报告 374
节 财务报告概述 374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381
第三节 利润表 387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 393
第五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413
第六节 财务报表附注 416
练习题 419
第十九章 会计调整与关联交易 422
节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 422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430
第三节 关联方及其交易 434
练习题 436
参考文献 439
《财务会计学》教材属于“会计学”“审计学”特色专业建设和“财务会计学”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教学团队(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教材结合相关会计准则的国际变化趋势和修订的国内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变化内容,力求借鉴相关会计理论研究的成果,经过全体作者的充分酝酿讨论,构建了完整的内容体系,较好地适应了企业实际和教学规律的要求。
但是,随着企业会计准则的持续修订及新准则的发布,原教材的部分内容已不适应当前的变化,为此本教材进行了全面修订。本次修订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增加了“股份支付”一章,使本教材分为十九章。
(2)按照新修订的与金融工具、长期股权投资相关的会计准则,全面改写了第五章“金融资产”、第六章“长期股权投资”的内容。
(3)依据新发布的公允价值计量、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准则,修订了章“总论”、第八章“无形资产与其他资产”的相关内容。
(4)依据修订的职工薪酬、收入和政府补助准则,改写了第十二章“流动负债”、第十七章“收入、费用和利润”的相关内容。
(5)按照新的增值税税率和财政部《关于修订印发2018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要求,改写了相关内容及第十八章“财务报告”的内容。
本次教材修订由具备多年本课程教学经验及教材编写经验的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完成,王秀芬、李现宗任主编,负责教材修订的总体框架设计、编写大纲的拟定及全部书稿的审定总纂工作。各章执笔人员为:、十八、十九章由李现宗教授、王秀芬教授编写,第二、三、四、十五章由王会兰教授编写,第五、六章由董红星副教授编写,第七、八章由王秀芬教授编写,第九、十、十一章由刘永丽副教授编写,第十二、十六章由贾璐副教授编写,第十三、十四章由潘广伟副教授编写,第十七章由苏喜兰教授编写。
本次修订过程中,参阅了国内许多优秀教材的研究成果,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不当和疏漏之处,恳请读者在使用中多提宝贵意见!
编 者
2019年2月
本章重点:财务会计的定义、财务会计的特征、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相关内容、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理论与应用
本章难点: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公允价值的应用、公允价值估值技术
节 财务会计概述
一、财务会计的定义
在源远流长的会计发展史中,财务会计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社会普遍发展到市场经济的今天,任何一个单位都应当是一种经济组织,因此,都离不开财务会计核算。当今社会人们一说到会计,首先想到的是财务会计。在现代会计学科体系中,相对比较成熟和完善的当属财务会计,应用为经常、普遍、广泛的也是财务会计。由此可见,财务会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虽然财务会计发展得相对比较成熟,但是,随着时代列车前进的速度不断加快,“创新”成为21世纪的主流发展趋势,由此带来了新的科学技术、经济现象等不断涌现,无法预料的不确定交易和事项总是悄然而至,财务会计的不断变革成为会计界经常议论的话题,由此导致了对财务会计如何定义成为会计界的一个难题。
纵观会计定义的讨论,围绕对会计本质的理解不同,已经先后出现过“技术论”“管理工具论”“艺术论”“商业语言论”“信息系统论”“管理活动论”等不断进步的理论界定。而对财务会计的定义,是在现代会计分化为外部披露会计和内部管理会计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才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并且一般都将其简单归纳为“对外报告的会计”。在已出版的有关财务会计的著作中,有些对其进行了专门定义,但有些却对其含糊说明甚至不提。我们认为,作为会计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应当对其作出科学定义,这样才能符合科学理论的要求。根据现有成熟的有关文献资料分析,在对财务会计进行定义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财务会计的学科特性是对外报告企业财务状况、财务资源的利用及其效果(经营成果或者收益)、财务状况变动的质量(现金流量)等信息的会计,是企业会计中独立于管理会计的学科分支之一。
(2)财务会计的主体主要是企业这样的营利组织,服务对象主要是企业外部的有关利益集团。
(3)财务会计的过程特征是以财务(会计)报告为中心,通过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等环节,对财务信息(或称会计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汇总,终形成对外可报送的财务信息资源,并且在这些过程中有一套严格、完整、公认的规范约束。
(4)现代财务会计的目标是提供关于报告主体(企业)的、有助于决策是否需要向企业提供资源和这些资源是否被管理层有效利用的财务信息。会计理论上所说的会计目标,实际上就是指财务会计目标。
由此,我们将财务会计定义如下:
财务会计是以对外报告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财务信息为核心,依据公认的会计规范,采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专门程序和方法,对企业经济活动所引起的各种财务报表要素的变化及时进行加工、整理,并定期形成综合的财务报告信息,借以提供关于企业的、有助于决策是否需要向企业提供资源和这些资源是否被管理层有效利用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对外报告的企业会计。
二、财务会计的特征
财务会计是会计学科的一个独立分支,与会计学科中的其他分支学科相比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财务会计是一门技术性、分析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门学科。虽然它有一套基本理论作指导,但其本质在于应用,即通过一系列的程序和方法,对企业发生的交易、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对财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相关的理论均为其实践应用所服务。
(2)财务会计的对象,就是企业经营活动中所涉及的各种财务报表要素的变化,并终归结为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财务报表要素的确定要符合企业所发生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的经济特征,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这些财务报表要素在时间上都是过去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所形成的,在确认和计量上都有明确的归属和准确的数额,记录与报告的结果均为财务信息使用者所关注。这些都与管理会计、成本会计有明显的差别。
(3)财务会计目标非常明确,并且是外向的,这不同于管理会计主要服务于企业管理层的经济管理决策。
(4)财务会计的行为过程和结果需要共同遵守一套统一、公认的会计规范。这是因为,财务信息使用者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主要是现实的和潜在的投资者、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等,要满足他们的公共利益要求,就必须受到严格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制约,不可存在随意性或者偏向性,这是衡量有用财务信息质量的统一标准,也是国际上的统一惯例,讲究的是“合法合规”。为直接的会计规范,在国际上一般都称为“会计准则”。而管理会计的行为过程则相当灵活机动,一切都是为了企业决策科学,能够为企业产生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讲究的是“合理”。
(5)财务会计的方法主要是会计核算方法,同时还贯穿着各种具体的会计确认和计量方法。这些方法基本上都是约定俗成的,系统性很强,且不具备其他学科的借用性。而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等的方法则具有较多的灵活性,并且应用数学、统计学以及其他科学的方法较多。
(6)财务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由于激烈和严酷的市场竞争,财务信息使用者在利用财务信息进行决策时的机会性很强,因此,必然要求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和提供应当保证及时,从而也就要求财务会计工作的每项内容应当及时快捷,没有任何理由可以使财务报告滞后拖延,否则,财务会计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7)财务会计必须有明确的主体限定,否则,财务信息就无从解释。该主体都能够进行独立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且具有可持续性,界限分明,责任清晰。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第二节 财务报告概念框架
一、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含义
财务会计是一门实践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但这种实践应用并非盲目,而是有一系列科学的概念框架作为方向性指导。正因为如此,才使财务会计成为一门非常理性的学科,认识和理解财务会计,应对其相关、系统的概念进行认真界定和分析。
概念,简单地说就是定义,是指能够把某个现象或观念与其他现象或观念加以识别、划分、归类的科学表述,以表达人们对某种事物的正确理解。概念有设想的、现实的、本身固有的、外借的、独立的、分层次系统的。概念十分有用,却极少是完整无缺的。这些概念的种类和规律性,在财务会计学科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也可以称之为财务会计理论结构,是指人们在长期的财务会计实践活动中,经过不断有意识地总结、提炼、升华、抽象与概括所形成的、以财务报告为核心的一系列专门用来解释、评价、指导财务会计实践的理论结构体系。由于该理论结构体系是由鲜明的层次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的一系列概念所构成的,所以,人们将其称为“概念框架”。
二、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主要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财务会计目标要求的不断提高,各国会计界都在积极地进行研究,试图建立一套完整的、符合时代要求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1978—1985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将以前的各种理论成果集中整理后,陆续发布了6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是早提出”概念框架”的国家。继美国之后,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90年也颁布了《原则公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1989年4月批准、1989年7月公布了《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并于2001年4月被IASB采纳,2009年起,由IASB和FASB开始对其进行联合修订,并将其更名为《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截至目前已修订完成了报告主体、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目标和有用性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三部分内容,并已正式发布;日本会计准则委员会(ASBJ)于2004年9月24日首次制定公布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讨论资料)》。我国至今没有制定专门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但是,1992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成我国”概念框架”的雏形;2006年2月15日修订发布的”基本准则”,虽然在名称上没有称之为”概念框架”,但从内容上来看,基本上可以称为”概念框架”,或者说是概念框架的过渡形式。
下面分别介绍IASB《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主要内容。
(一)IASB《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主要内容简介
按照IASB和FASB联合修订计划,新修订的“概念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1. 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目标
这是”概念框架”的基础,主要内容分为: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目标、有用性及其局限;有关报告主体的经济资源、要求权以及资源与要求权变动的信息;以应计制会计反映的财务业绩;以过去现金流量反映的财务业绩;非财务业绩导致的经济资源与要求权的变动等。
2. 报告主体
报告主体概念将有助于促进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目标的实现,主要内容分为:描述(报告主体的概念、特征以及界定);合并财务报表、其他类型财务报表、母公司单独财务报表、汇总财务报表等报告主体的确定。
3. 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
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是告诉现实的和潜在的投资者、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以报告主体的财务信息为基础作出有关报告主体的决策时,能够识别哪种类型的信息为有用。有用性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分为三个层次:层为基本质量特征,包括相关性和忠实陈报。在考虑相关性时,还要关注财务信息的重要性;为实现完美的忠实陈报,财务信息的描述还应具备完整、中立、无误三个特性。第二层为强化质量特征,包括可比性、可验证性、及时性和可理解性。一致性将有助于实现可比性;基础假设、编报信息的方法以及支撑信息的其他因素和情况等附注信息将帮助使用者对财务信息进行验证。第三层为有用财务报告的成本约束,即成本对财务报告所能提供的信息构成普遍约束,财务信息提供者不仅对财务信息的收集、处理、验证和发布需要花费成本,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分析、解释也需要花费成本,因此,准则制定者在制定特定准则时需要对其成本和效益进行比较,以评估成本是否合理。
上述质量特征的关系是:财务信息要有用,就必须相关,而且还必须忠实地陈报意欲陈报的现象;财务信息如果可比、可验证、及时且可理解,其有用性会得以放大和增强;根据所报告财务信息的效益来判断成本的适当性,至为重要,需要考虑的成本和效益存在若干不同类型。运用基本质量特征有效率、有效果的方法通常是:能够识别那些对财务信息使用者具有潜在有用性的经济现象,能够辨别该经济现象的哪些信息为相关,能够确定该信息是否可以获取,是否能够忠实地加以陈报。强化质量特征应尽的可能使其化,而对其运用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并不遵循规定的次序。新修订的有用性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没有再设定谨慎性和实质重于形式。
4. 基础假设
基础假设即持续经营。
5. 财务报表要素
财务报表要素包括反映财务状况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反映经营成果的收益、费损的定义、特征及构成内容,资本保持调整。
6. 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
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包括确认的基本条件、未来经济利益的判断、计量可靠性的判断、财务报表要素的具体确认等。
7. 财务报表要素的计量
财务报表要素的计量包括各种计量属性的定义及其选择。
8. 资本与资本保全的概念
资本与资本保全的概念包括资本的概念(财务资本、实物资本)、资本保全的概念与利润决定。
上述概念框架的逻辑关系可列示如图1-1所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