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1866503

国学,是指体现我国传统道德伦理观和价值观的思想体系,也是指承载这个思想体系的一系列儒家经典。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其文化能够传承千年,与古代圣贤所创造的国学经典的广为流传密不可分。这些国学经典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思想和智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具有永恒的价值。国学具有“蒙童养正、幼儿养性、少年养志、成人养德”的巨大教育功能,这些国学经典读物既包含了丰富的知识,涉及天文、地理、历史、道德伦理等,又非常切合孩子学习的特点,可诵可读,朗朗上口,易读易记。
许多教育专家根据儿童教育的生理特点,大力推荐中小学生学习国学蒙学经典,他们认为*好从幼儿阶段就开始蒙学教育,并且推荐采用《三字经》等传统蒙学经典作为启蒙教材。为此,我们特编写了这套《小学国学经典教育读本》,为了方便小读者阅读,本套丛书标注汉语拼音,并有注释、译文、经典故事,配精美插图。另外,我们还精心设置了能够帮助小读者理解原文的“阅读拓展”,其内容举一反三,形式灵活多样,通过设问题引发思考,多角度谈感悟,引导小读者在生活中践行本课的国学精神,达成知行合一的学习效果。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集而戚,是记载孔子言行的重要儒家经典。书中既有对社会、人生美好蓝图的描绘,又有人性与政治、道德、文化碰撞而出的智慧火花,对我们今天仍有很大的启发。
学而篇001
为政篇第二010
八佾篇第三019
里仁篇第四024
公冶长篇第五032
雍也篇第六039
述而篇第七043
泰伯篇第八050
子罕篇第九054
乡党篇第十059
先进篇第十一061
颜渊篇第十二063
子路篇第十三069
宪问篇第十四076
卫灵公篇第十五080
季氏篇第十六091
阳货篇第十七097
微子篇第十八100
子张篇第十九102
尧曰篇第二十104
学而篇
子 曰:“学而时 习 之,不亦说 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子:《论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时:按时、时常。 习:复习、温习。 说:同“悦”,高兴、愉快。 朋:志同道合的人。 自:从。 人不知:人家不了解我。知,了解。 愠:怨恨、生气。 君子:有学问、道德修养高的人。
孔子说:“努力学习并时常去温习,不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看我,不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不怨恨、不生气,不也是一个道德高尚的君子吗?”
王献之学书
王献之是东晋时的“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为了继承家学,他从小便跟着父亲学习书法。传说王献之自幼习字十分虔心,但急于求成。学了一段时间后,他觉得自己写得差不多了,就写了一篇字,拿去给父亲看。王羲之看后,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在他所写的字的一个“大”字下点了一个点。王献之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就拿去让自己的母亲看。王献之的母亲对书法也很有造诣,她看了王献之的字后,指着王羲之在上面点的那一点,对他说:“这一点写得不错!”王献之听了,才知道自己与父亲的书法还相差很远。
从此,他彻底改掉自己的骄矜之气,潜心苦练,终也成为了书法名家。虽然王献之的书法不及父亲王羲之,但他改变了古拙书风,另具媚趣,独具一格,与其父并称“二王”。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