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5127106丛书名: 素质版 小学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本套彩绘版名著是主题与品质培养相结合的注音版经典名著,真正的引导学生,阅读到底该读什么。
本套书本着健康、有趣、向善、向上的原则,在编选过程中去掉了原著中晦涩难懂的超过年龄阶段的内容,保留了那些经典的故事和精彩的情节,以方便小读者能够更轻松愉快地阅读故事内容,得到有效的提升。让阅读回归其本质,让孩子在阅读中学会阅读,这是我们本套书的初衷,为此根据不同的名著内容,提炼出了切实的关键主题词,注重了对儿童品格的培养,并将这一主题思想贯穿在了全书始终。
【无障碍拓展阅读】逐字注音,精心批注。书中的全书导读、阅读理解、知识小窗等版块的设置扫清了阅读障碍,让孩子们有兴趣读和读上去不难。好词积累、佳句仿写版块,让孩子们在快乐阅读的同时学习更多的知识。
【素质版名著】根据不同的名著作品内容,提炼关键主题词,注重对儿童品格的培养。并将这一主题思想贯穿于全书。让孩子在阅读中体验和感悟友情、亲情、梦想、勇气、磨难等成长主题,学习主人公的优良品质,真正做到阅读与素质培养的完美合。开动脑筋和阅读小结的设置,培养儿童阅读与思考相结合、阅读与表达相结合的好习惯。
【精美彩绘本】图文并茂,配有大量精美插图,生动地诠释了故事的细节,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 凡尔纳的作品。他出生在一个律师家庭,很小的时候就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和丰富的想象力,又加上博览群书有了一定的知识积淀,后来一发不可收拾,写了一系列的科幻冒险小说,本书就是他著名三部曲的第二部。
全书故事是由一只“海怪”引起的,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同伴们落入了这个“海怪”的手里,并开始了海底十个月的旅程。在海底所见到的景象可以说无奇不有,穿越海底森林、脚踏海底煤矿、欣赏价值千万的大珍珠、和大鲨鱼搏斗、追捕海牛、与章鱼群进行血战、遭遇冰山封路等许多罕见的场景,令人惊心动魄。阿龙纳斯教授是自然科学家,博古通今,因此这次海底旅行不仅使他历经险境,还让他饱览了各种新奇的海洋动植物,这为他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机会和丰富的资源:海洋到底有多深呢,海底森林是怎样的,珊瑚王国是怎样形成的,消失的王国有哪些……
整个故事的构思很巧妙,充满了奇特的幻想,情节惊险离奇,画面多姿多彩,读来既使人赏心悦目,也令人动魄惊心,是值得每一位读者一看的科幻小说。
章 海怪传闻
第二章 远 征
第三章 一场争论
第四章 发现目标
第五章 全力追击
第六章 意外发现
第七章 海中奇遇
第八章 “鹦鹉螺”号
第九章 暖流涌动
第十章 深海奇景
第十一章 四千米深的太平洋
第十二章 久违的陆地生活
第十三章 带电的铁索
第十四章 珊瑚之国与海葬
第十五章 印度海洋的白色水流
第十六章 价值非凡的珍珠
第十七章 穿越海底隧道
第十八章 地中海四十八小时
第十九章 尼摩船长的含子
第二十章 沉沒的古遗址
第二十一章 海底煤矿
第二十二章 人鱼大战
第二十三章 冰山阻挠
第二十四章 缺氧的南极
第二十五章 章鱼来袭
第二十六章 后一场恶战
第二十七章 离开“鹦鹉螺”号
……
我们之所以要阅读,并不仅仅是因为要考试,而是因为我们要生活。让阅读成为伴随学生终身的生活习惯,让阅读成为他们人生旅途所必须经历的精神跋涉。
——著名教育家、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朱永新
读书必须读好书,尤其是少年儿童一篇作品被我们称之为名篇,前提是它已经经受住了漫长时间的考验。它已在时间的风雨中被反复剥蚀过而未能泯灭它的亮光。
——北大教授、当代文学研究室主任 曹文轩
阅读让我成为一个心态健康、心灵丰富的人。希望小读者们能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发现一本、十本、上百本上千本自己真正喜欢的书!
——当代知名儿童文学家 任美珍
章海怪传闻
1866年真是特别的一年!
那年的7月20日,一艘船航行在澳大利亚东面的海岸时,船上的人突然发现前方有一个看起来很庞大的物体在海里游动。它的形状像纺锤,行动十分迅速,体积比鲸鱼还要大很多,有时还会发出磷光,可是不到三分钟那个大东西就消失在海面上不见了。7月23日那天,在相隔很远的另外一个地方,又有人看见了这个外形看起来非常巨大的物体。时间大概又过了半个月,有两艘船航行到大西洋海域,在这里,两艘船上的人同时看到了这个神出鬼没的大东西!看见的人都说这个东西比两艘船加在一起的长度还要长,大概有350英尺的样子!
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也没有人知道它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人们感到非常害怕,担心它会伤害到航行在海上的轮船,害怕它把船上所有人都撞进大海里!因此人们不约而同地把它称作“大海怪”。不过还好,它从没有伤害过人们。
1867年4月的一天,“大海怪”把一艘船弄坏了!这下人们的担忧变成了事实!
那天有一艘名字叫“斯各脱亚”号的轮船在半路上突然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船底被撞出了一个大裂缝,裂缝大约有两米,海水已经顺着裂缝涌进了船舱里!还好轮船的蒸汽炉没有被撞坏,船还能继续行驶。
8月5日,大概是早上5点的时候,另外一艘非常坚固的船也被撞坏了右边的船舷。这次撞击很厉害,船身发生了偏斜,差点儿把船上的236名乘客都撞进大海里!可是船上的海员除了看到船后的海面留下一个巨大的漩涡之外,什么都没瞧见。
第二章 远征
我是一名研究自然科学的副教授,“海怪”传闻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我刚在美国考察完,准备回法国。回国前几天刚好是“斯各脱亚”号碰见海怪的时间,我听说了这件事后心里非常好奇,忍不住想亲眼看一看那个“海怪”长什么样子。于是我找了很多写海怪的文章来读,读完之后脑子里还是没有海怪的具体形象。关于“海怪”,人们普遍有两种看法:一种说它是一个力气很大的怪物,而另一种认为它是一个有强大动力的“潜水艇”。我认真地分析了这两种说法:如果它是大怪物,那么被撞坏的船底部的裂口不可能是具有肉身的“大怪物”撞的;可如果说它是潜水艇,当前并没有私人能够造出这样高技术的机器啊。
“林肯”号是一艘很大、很坚固的船,当它准备出发去寻找“海怪”的时候,舰长邀请我一起出海,我高兴地答应了。因为我深深地知道:在神秘的海底世界,还有很多没有被人类探索过的地方,那里有许多奇特的生物在等待着我去发现。于是我带上助手康塞尔,开始了一段奇特的海洋之旅。
康塞尔刚满20岁,不太喜欢说话,也许是跟在我身边的时间太长了,他也渐渐懂得了一些生物学方面的知识。
7月30日,我们出发的时候,海港的码头上来了很多人,他们纷纷向“林肯”号上的人挥手,还很隆重地放礼炮为出征的我们送行。
在人们的祝福和期待中,“林肯”号开始航行,慢慢地驶向大海深处??
第三章 一场争论
法拉古是一名优秀的舰长,他的身心都与“林肯”号融为一体。他说,如果离开了大海和船,他的世界就会变得空空的。法拉古舰长深信传说中的“海怪”一定存在,他发誓一定要把这个可怕的怪物从海里清除出去,让大家不再整天担惊受怕。
“林肯”号上的所有水手都争先恐后地要到桅顶的横木上去守候,想成为个发现大怪物的人,好从法拉古舰长那里领到2000美元的奖金(这是法拉古舰长当众向大家承诺过的奖金)。
“林肯”号在出发前已经把捕鱼用的各种装备都带上了,而且配备了进攻型的武器,更妙的是还有一个叫尼德·兰的捕鲸能手。因为他捕鲸的本领非常高超,而且他总是拿着那把锋利的捕鲸叉捕鲸,因此大家都称他为“捕鲸手”。
尼德·兰是加拿大人,他头脑灵活、反应灵敏,身手比大多数捕鲸人都敏捷。在以往危险的捕鲸生涯中,没有一种海洋生物能逃脱他的捕鲸叉攻击。虽然年近40岁,但他身材魁梧、体格健壮;他平时不喜欢说话,表情严肃,但他的脾气就跟他捕鲸的动作一样具有猛烈的爆发性。从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我们能知道他是一个勇敢的人。
这次法拉古舰长把他请上“林肯”号,实际上就是为了做好充分的准备来对付那个传闻中的“海怪”。
这天,尼德·兰和我一起坐在甲板上,当时我们正在聊天。
船上很多人认为“海怪”是一种鲸鱼类动物,可尼德·兰并不认
同大家的看法。我问他:“您是一个捕鲸专家,对海洋中的各种鲸类是非常熟悉的,难道您没有在以前见过传说中的这种体形巨大的哺乳鲸鱼吗?”
“教授先生,我的捕鲸叉和我都见识过很多鲸科动物,而且也杀死过几条。不过不管那些鲸鱼多么凶,力量有多么大,也不管它们的尾巴或是牙齿多么厉害,它们都无法弄坏一艘汽船的钢板。”
“难道您见过的独角鲸的牙齿不能在船底钻个窟窿出来吗?”我问道。
“木头船是可以的,但穿透钢板不大可能。”他自信地说,“而且其他像长须鲸或者大头鲸的牙齿就更不可能穿透钢板了。至少在亲眼见到之前,我是不会相信的。”
他顿了顿,推测道:“难道说这是一条巨大的章鱼?”“不可能啊,”我说,“章鱼身上没有半块骨头,无论它多么巨大,都不可能把‘斯各脱亚’号那样结实的船弄坏啊!”“教授先生,那您是认为海中有巨型的鲸类动物存在?”尼德·兰不屑地问道。
……
评论
还没有评论。